第一版序言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在当前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何使社区既作为政府实现基层社会重组与整合的区域单元,又成为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生活共同体,成为摆在相关政府部门与学者面前的共同的、迫切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要超越“社区管理”,走向“社区治理”。

全书共分成四篇,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篇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共两章。第1章“社区与社区治理”,在梳理社区概念、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介绍社区的性质及其变迁,回顾中西方的社区建设历程,进而阐述社区治理的内涵、基本原则、主体与内容。第2章“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介绍社区治理的三个基础理论,即治理理论、基层民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社区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分析了这三个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

第二篇是“社区治理体制和模式”,共两章。第3章“社区治理体制”,在介绍社区治理体制内涵的基础上,追溯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从单位制到街居制,再向社区制转变的历史过程,并探讨我国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则与总体框架。第4章“社区治理模式”,阐述社区治理模式的基本概念与构成因素,介绍国外三种比较典型的社区治理模式,并在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实践中出现的五种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国社区治理的特征。

第三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共四章,从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社会协同、居民参与四个角度切入对社区治理主体,即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社区邻里组织进行研究。这是本书的创新点之一。

其中,第5章“社区党政组织:社区党组织与街道办事处”,论述中国政府主导社区治理的必要性,考察社区党组织与街道办事处的地位、作用、历史沿革、性质及面临的问题等,思考在社区治理中加强社区党政组织建设的新途径。第6章“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在论述社区自治的内涵与要素的基础上,介绍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使社区自治组织能真正发挥自治功能的对策建议。第7章“社区社会组织:外生性社会组织与内源性社会组织”,强调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考察社区非营利组织和物业管理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而探析优化这两类组织参与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思路。第8章“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居民参与”,强调居民参与是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介绍社区居民文体娱乐团队和社区居民志愿组织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社区邻里组织发展、夯实社区治理基础的建议。

第四篇是“社区治理的内容”,即第9章“社区公共事务”。本书没有按照常规思路对社区治理的具体内容(如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区环境等)展开具体的论述,而跳出就事论事的范畴,概括性地将社区公共事务视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内容。结合社区公共物品的特点,介绍了三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进而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分类,并提出社区公共事业分类治理的机制。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相关教材的一个亮点。

本书是由四人合作而成。大纲与体例由邱梦华拟订;第1~3、9章由邱梦华撰写;第4章由秦莉撰写;第5~6章由李晗撰写;第7~8章由孙莉莉撰写。

本书是上海市第四期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其撰写与出版受到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当然,本书的最终出版还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很多国内外的文献,是这些成果为本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本书所有引用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感谢!

编 者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