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创造出中华大一统的奇迹?
2.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道德型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4.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你是如何理解闽南文化基本特征和精神内涵的?
(1)出自《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土重迁,就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2)出自《论语·季氏》。
(3)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朝开始,史书中写到皇帝时用“上”代称。“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意思是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秦始皇一人裁决。
(4)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5)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N].中国民族报,2010-03-12.
(6)何星亮.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N].中国民族报,2010-03-12.
(7)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8)出自《论语·雍也》。
(9)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太康的弟弟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与哀悔。
(10)出自《礼记·缁衣》。
(11)出自《荀子·王制》。
(12)出自《荀子·王制》。
(13)出自《孟子·尽心下》。
(14)出自《新书·大政》。
(15)出自《贞观政要·君道》。
(16)出自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武帝上》:“尊年尚齿,列代弘规,序旧酬劳,哲王明范。”
(17)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18)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思为相信古代传下来的东西,只复述而不创作。
(19)出自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我注六经”意即帮助阅读者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20)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且在天文地理上也颇有建树,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21)周公测景(影)台: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专用土圭观测日影,而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西周初年因周公营建洛邑选址时,曾在此建台观测日影而得名。表(直立的柱子)高八尺(267厘米),圭是与表相连的座子。太阳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仅有一尺五寸(50厘米),冬至日的日影则最长。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准确地测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这为历法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周初分封诸侯国时,周公还根据各地夏至时的日影长度来确定“诸侯受封土地的疆界”。该遗址位于今登封市告成镇。
(22)刘梦溪.学术与传统[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
(2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25)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一般意义上说,吴越文化泛指吴越地区即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吴语地区的文化。从分布区域上说,吴越文化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今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以钱塘江为界,吴越文化可细分为“吴文化”和“越文化”,两者“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文化类型。总体而言,吴越文化具有海纳百川、聪慧机敏、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与北方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是吴越文化最为突出的文化形态。
(26)闽南文化是一种超区域、超国界的文化。一般意义上认为,闽南文化是由闽南人及其移民后裔共同创造的、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文化。闽南文化具有迁移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和百越文化的特征。林华东把闽南文化的精神内涵概括为: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
(27)张品兴.梁启超全集·中国史叙论(第1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8)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9)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30)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关于火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他还肯定地指出:“甚至可以把这种发现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
(33)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34)自然崇拜: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的原始宗教形式,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35)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36)三皇五帝,是后世对远古时期帝王的简称。目前史学家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37)出自《礼记·表记》。
(38)席岫峰.化成天下的历史轨迹——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分期及发展走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3(10):155-160.
(39)礼崩乐坏:指周代封建制度(“封邦建国”)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40)“轴心时代”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个著名的命题。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在北纬30°上下,就是北纬25°~35°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4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42)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3)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4)出自《左传·成公四年》。
(45)李永平.中国传统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6)李永平.中国传统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7)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8)席岫峰.化成天下的历史轨迹——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分期及发展走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3(10):155-160。
(49)考据学,又称朴学,是清代新兴的以考据为治学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源于清初,形成于乾嘉,衰落于道光,因此又称乾嘉学派。
(50)出自李开先《闲居集·昆仑张诗人传》。
(51)《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的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永乐大典》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70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