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成长教育的内涵阐释
一、我们为梦想而来
“成”,即达成、成熟、完成的意思,往往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人和事物的发展总是通过无数个“小成”的实现,而成就了“大成”,从量的积蓄而实现质的飞跃。就教育方面而言,“成”就是教育目标,指一个人往教育目标或更成熟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或状况。
(一)使命与力量与生俱来
1.一颗种子迎来美妙之旅
一颗种子,经历了秋收后的休眠,渡过漫长寒冷的冬日,在静默中迎来了和风旭日。春天来了,一切都蠢蠢欲动,农人开始等待最适宜的一天,种子即将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美妙无比的使命之旅。
它在湿润的泥土中继续酣睡、酣睡,时间慢慢流淌,水分湿润到刚刚好,阳光温暖,一切的一切,堪称完美。当它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依然身处黑暗之中。它兀自茫然,却感觉有一种渴望在滋长,有一种理想在召唤!
加油!冲出去,带着生命的力量!种子仿佛得了令的小兵,褪去旧衣裳,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大地,它安静却有力,它发芽长大,它直起腰静静坐在芬芳的泥土间仰望太阳,有时还伴着和风轻轻舞蹈。
它跃动、生长,它注视蓝天白云,它凝视最远的远方,忽然就有了更多的渴望:我要开花,我要结果,我要成为更多更大的自己。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它沐浴阳光,它吸收水分,它汲取养料。渐渐地,它开出美丽的花,它结出丰硕的果。
一颗微小的种子,拥有了自己的使命,便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便有了破土而出的动力,有了昂然挺立的胸怀,有了芬芳绽开的情意,有了硕果累累的百感交集。它卑微过,它孤独过,它疼过痛过,可最终,它骄傲地抵达了自然的天堂。
一颗种子的使命,与生俱来,亦从不被忘却。
请相信,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一颗宝贵的种子。
2.一个生命展开力量更新
小婴孩一声初啼,仿若新生命的宣告。它与十月怀胎的母亲切断了生命的纽带,从此后便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追寻那声啼哭,背后是欢动,或者是痛苦,已经全无意义。此时此刻,只需关注一点:它的生命之旅就此展开。
大部分新生命的来临,都受到全体家庭成员的关注。对于照拂幼儿,成年人往往自以为责无旁贷,并且的确为之付出了极其可观的心力与物力。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何况目前大多数家庭都只生一个孩子,这个新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全家瞩目的焦点。
当目光回转到新生儿本身,它当然需要成年人的照料,吃喝拉撒睡,没有哪一个环节不需要大人。毕竟,在生命的最初,它显得那样脆弱。
这脆弱并不是假象。但,也不是全部的真相。
只要获得足够的、适宜的照料,一个新生儿,在其脱离母体之后,其生命成长速度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尤其是新生儿,它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不停更新,白天长,夜里也长。它长身高,长重量,长指甲,长一切与己相关。
看着新生儿,只需把我们的心稍微往后退一点点,便会不由自主地为它们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力量感到惊异与兴奋。这种力量与生俱来,这种力量无法抗拒。
每一种生命成长所显示的力量都让人无从抗拒。
3.一步一步向前的成长路
没有人不被赋予生命的力量。
一个人自生命伊始,便无可抗拒地走向一条一步一步向前的成长路。
吃是每个生命能够存活并发展的基础要素。没有人能够不摄入能量。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并不会喝奶,它们既不会吸吮母乳,也不会喝奶瓶里的配方奶。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通常会在清理好新生儿后的第一时间,把它们送到母亲的怀抱里,让其吸吮母亲的乳头,尽管绝大部分母亲此时尚无母乳。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会吸吮乳头,刚刚经历过生产疲累痛苦的母亲尚未泌出母乳,这样做岂非多此一举?当然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促进母乳的分泌,还有助于帮助婴儿尽快学会吸吮乳头。事实上,仅仅是一两天之后,当重复数次这样的“亲密接触”后,大部分婴儿很快学会吮吸母乳,并与分泌出母乳的母亲形成良好的配合。即便母亲因为身体原因的确无法实现母乳哺养,婴儿也会很快适应人工奶嘴。
新生儿在出生后很快就会解决好“吃”的问题。这是大人教出来的吗?大人自然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从根本上看,这其实是生命的一种本能的展现。新生儿正是依靠这种本能,才能获得身体所需的营养,为自己的生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当然还可以继续看一看蹒跚学步和咿呀学语这两件在幼儿阶段非常重要的事情。
关于学步。婴幼儿在一定的月龄段会发展出坐、爬、走等各项新技能,大多数孩子是按照这个顺序来逐步发展的,也有一些孩子跳过爬的阶段直接进入了走的阶段。而很多相关的研究证明,孩子在早期学习走路的过程中,缺少爬这个过程,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比如统感失调等。显然,即便社会发展到如今这样物质条件极为优越,人的生命发展依然是逐步的。从最初站起来扶着东西蹒跚,到张开双手走出一两步,也许要摔得鼻青脸肿,也许要碰得头破血流,却都是必经的路,以及必要付出的代价。所谓的跳跃式发展,常常意味着,或者有极端的前提条件,或者会产生极端的后果。学步晚的孩子不少见,各项条件正常而不会走的孩子却不多见。应该说,人被赋予生命的时刻,已经被先天赋予了各种发展自我的条件。
关于学语。大多数婴幼儿语言发展都会经历单词句、多词句、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当然也有一些幼儿看起来像是突然就“会说很多话”了。其实,这个过程实际上并不突然,婴幼儿学习语言,不仅仅只有表达信息这一个方面,还包含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接受信息。事实上,从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到可以听到声音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在接受各种信息了。母亲的声音、父亲的声音、环境中的各种声音等等,其实都是在给予它各种信息刺激。大人给予孩子的信息环境越适宜,信息刺激越多,信息内容越丰富有意义,孩子对信息接收的程度才可能越高,也越有可能由此产生更多的积极反馈,它才会去主动模仿、学习、积累。所以,有些幼儿看起来是一下子就会说话了,但实际上它已经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静默的学习与积累,并非一蹴而就。
生命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足,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我们自己;生命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翅,能飞多高,最终仍取决于我们自己。生命本身没有偏视,每个人都具有发展生命的基础与无限可能性。一步一步走,或许,就能构成完整的生命痕迹。
(二)梦想从来无关大小
1.一头特立独行的公牛
下面这个关于“一头特立独行的公牛”的故事,来自曼罗·里夫(Munro Leaf;1905—1976)与罗伯特·劳森合作的《爱花的牛》。
很久以前,在西班牙有一只小公牛,它的名字叫费迪南。和它生活在一起的小伙伴们总是跑跑跳跳、斗来斗去,只有它喜欢静静地坐在一边,闻花的香。
它最喜欢在牧场的一棵大树下闻花香,那是它最喜爱的树,它会坐在树荫下一整天。妈妈担心它,它却告诉妈妈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安静地坐着闻花香。妈妈见它并不孤单,便让它坐在那里做它喜欢的事。
一年又一年过去,费迪南长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壮。它的那些少年伙伴们还是在同一个牧场里成天斗来斗去,为的就是让斗牛士选去在马德里斗牛场角斗。只有费迪南还是老样子,仍静静地坐在那棵树下闻花香。
一天,五个陌生的男人来到牧场,挑选参加斗牛大赛的公牛。费迪南正好被大黄蜂蜇了,疼得横冲直撞,被误认为是最凶猛的公牛,带去了马德里。
斗牛大赛开始了!到处是旗帜飞扬,鼓乐奏响……观众们翘首以盼“凶猛之牛”费迪南的登场。
当费迪南走到斗牛场中间时,观众席上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掌声,观众们都认为费德南实力很强,今天会有一场好戏看。
却不料当费迪南走到场地中间时,见到女士们头上的鲜花,又静静地坐下来——它闻到了熟悉的气息。
不管斗牛士们怎么逗它,它就是坐着。拿标枪的人疯了,拿长矛的人疯了,拿剑的人更是疯了,因为他们的红披风和剑一点都派不上用场。
他们无计可施,只好把费迪南送回家。
后来,费迪南还是那样,继续静静地坐在那棵它最喜欢的树下,闻着花香,过着幸福的生活。
《爱花的牛》命运多舛却流传世代,尽管在1936年刚问世时引起激烈地争论,并被贴上“颠覆”的标签,甚至被很多人引申到政治角度诠释。作者自己却觉得“费迪南爱闻花香,不爱战斗,是因为它有着良好的趣味,而且富于优越的个性。”
这是一个不过时的故事,它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当然,大人们也很喜爱它。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的人(无论大人或儿童)在这头特立独行的小牛费迪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加坦诚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尝试找到真正的自己。同时,也有更多成年人,从费迪南妈妈身上获得启发,并试着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的声音,并让孩子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当人们放慢脚步,放松心情,或许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全新的、特立独行的自己或者他,或许会愿意把成长的权利交回给他或者她。
2.花有芬芳,树有挺拔
在一个童话中,木偶剧团里的一个木偶逃跑了,导演急着四下寻找,结果错把一个小孩当作木偶抓了回来,因为他比真正的木偶还听话,后来他加入剧团,成了一个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可是,现实生活中,“木偶小孩”不会变成受观众欢迎的木偶明星,他只是成年人错误教育的牺牲品。
人们却常常独忘了孩子的那份独一无二,忘了这世界上原本就不止有一条路可以走。很多成年人,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孩子施加各种影响,总是要求孩子顺从、听话、乖巧,强调整齐划一,用同样的内容、方法去教育孩子,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毫不在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等各种会影响孩子发展的要素,“制造”出一批又一批失去独立性和个性、没有灵性和活力的“流水线产品”。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有着难以数计的物种,和无法尽计的生灵,以及各种各样异彩纷呈的文明形态。由此她才呈现出多样美妙生动的神态。
我们目之所及,任何一种植物或动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都有其不同的“理想”。鹰的世界在辽远的天空,鲨的世界在广阔的海洋;花的愿望是芬芳,树的理想是挺拔。我们可以嗅到花朵的芳香,可以目视花朵的鲜艳,可以感受树干的笔直,可以明确根系的延伸。
而人的发展,有基础的不一,有速度的不同,有层次的深浅,有方向的区分。没有哪条路是绝对正确的路,不是吗?“和氏之璧,井里璞耳;良工修之,则成国宝。”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个性与特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认认真真走下去,人生就不会是个虚空。
花有花的芬芳,树有树的挺拔,云有云的高渺,山有山的庄严。而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坚持让孩子成为自己,那也许是让孩子唯一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坚持让孩子走向属于他/她自己的成长之路,那也许是教育者最重要的使命。
3.花儿再小,也要怒放
亚历山大·蒲柏幼年时因患有结核性脊椎炎而驼背,身高没有超过1.37米。他没有上过学,在家中自学了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克服自卑,痴迷于诗歌创作,在12岁那年发表了第一首诗作,17岁时开始翻译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21岁时出版了《田园诗集》,成为18世纪英国伟大的诗人。
“即使你是一朵小花,也要坚持美丽的梦想;当你怒放的那一天,整个世界都会为你鼓掌。”是的,花儿再小,也要怒放!也许它无名,也许它普通,也许它生于绝处,也许它并没有观众。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努力生长,它要绽开自己最美丽的时刻。纵使不若满园芬芳,也有独自盛放的傲然。纵使绽放背后是甘于寂寞与等待,却甘愿接受汗水与泪滴的浇灌。
世人总希望孩子像一棵大树、一座高山,却常常忘了,哪怕是一朵小花,它也可以走向属于自己的绽放,哪怕是一粒黄沙,它依然可能走向属于自己的天空。这世上本无不堪造就之人,哪怕梦想只有一丁点亮光的照耀,也别轻易放弃。那一点点亮光,正是火苗,是希望,是大道。教育者最应该做的,不是纠结于孩子到底是长成树还是开成花,而是指引孩子找到生命的亮光,帮助他们走上熊熊燃烧的生命成长之路。
(三)更好的我走向更远方
1.达成、成熟、完成
“成”的甲骨文字形,含有战具大刀、城邑之元素,表示武力征服。“成”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释义,如武力征服,称霸一方(《左传·成公十一年》:以成宋乱);停战和解(《战国策·赵策》: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调和(《周礼·秋官·讶士》: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等等。
《说文解字》:“成,就也。”此外,“成”字在汉语言中释义广泛,最常见的是被用来表示实现和完成,以及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或者是已定的、定形的,或者是结果与后果。
与“成”字配合的词组相当丰富,如成就、成功、完成、成形、长成、成熟、成年累月、成竹在胸、成人之美、玉成其事、蔚然成风,等等。
“成”,即达成、成熟、完成的意思,往往指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人和事物的发展总是由无数个“小成”的实现,而成就了“大成”,从量的积蓄而实现质的飞跃。就教育方面而言,“成”就是教育目标,指一个人往教育目标或更成熟方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或状况。
2.新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月光下,一个小小的卵,躺在树叶上……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啪!——从卵壳里钻出一条又瘦又饿的毛毛虫。它四下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
星期一,它啃穿了一个苹果,可它还是觉得饿。
星期二,它啃穿了两个梨子,可它还是觉得饿。
星期三,它啃穿了三个李子,可它还是饿。
星期四,它啃穿了四个草莓,可它还是饿得受不了。
星期五,它啃穿了五个橘子,可它还是饿呀。
星期六,它啃穿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蛋筒,一条酸黄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香肠,一根棒棒糖,一角樱桃馅饼,一段红肠,一只杯形蛋糕,还有一块甜西瓜。到了晚上,它就胃痛起来!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毛毛虫啃穿了一片可爱的绿树叶,这一回它感觉好多了。
现在它一点儿也不饿了——它也不再是一条小毛虫了。它是一条胖嘟嘟的大毛虫了。
它绕着自己的身子,造了一座叫“茧”的小房子。它在那里面待了两个多星期。
然后,它就在茧壳上啃出一个洞洞,钻了出来……
它已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了!
世界上有很多毛毛虫变成蝴蝶的童话,像这样充满诗情创意的却不多见。三十多年来,这条从艾瑞克·卡尔手里爬出来的红脑壳、绿身子、高高地弓起来走路的《好饿的毛毛虫》,一路畅通无阻,从一个国家爬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家庭爬到另一个家庭,从一个孩子心中爬到另一个孩子心里。
毛毛虫不停地吃啊吃,作茧自缚,分解消化自身,为的就是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这是一种重生,这种重生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飞行的渴望,冲出束缚的勇气,等待新生的耐心,主宰自己命运的决心。
3.我们为抵达远方而来
远方总是让人心生向往。很美,很朦胧,也很神秘。于是催生出无数的幻想,远方也许是更巍峨的高山,也许是更幽深的密林,也许是最壮阔的大海……远方,似乎就是乌托邦。
其实,远方是理想,远方是目标,远方是激情、渴望、动力、行动融合之后的最佳落点。有了对远方的憧憬,冰封会变沃土,沙漠会化绿洲。
所有人,这一生,都不过是为了抵达远方而来。
即便这世界的距离已经成为地球村,我们的内心却依然向往更好的远方。在心里默默描画,定一个目标,安静地上路,一直走在路上,一天天成为更好的自己,一点点抵达更远。仅仅有梦想,并不足以支撑我们到达远方。然而,能够达到远方的人,心中一定有梦想。
而这梦想,早也好,晚也罢,真正付诸行动时,才有可能转化为现实。2012年5月,7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何镜堂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孩子们说:“到了四十几岁,开始思考人生应该怎么过,我的建筑人生,从45岁才开始起步。”“人的一生就是过关,但你每前进一步,都是在为下一步打基础。”
齐白石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27岁始学绘画,56岁大胆突破画风,高寿94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从未得见,吾不能画也。”梦想启航不怕晚,怕的是不行动。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奇葩晚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等,说的都是这样的人:坚持梦想,无比忍耐,直到远方。
2003年1月9日,南方周末刊载长文《记忆:被遗忘30年的法律精英》(记者万静波、吴晨光、谢春雷),文章以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英汉《英美法词典》最后校样完成掀开文题,记录了一群老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这群老人在1949年以前就已经成为法学权威的前辈名宿,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学界所能奉献出来的最优秀人物,但“在1949年后,他们中留在大陆的,却几乎都做着与法律无关的事:英语教师,或者劳改犯;1957年‘反右运动’,以及‘文革’期间,很多校友遭到迫害。”他们晚年飘零,生活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艰苦环境中。
与这群老人艰难生活相对应的,是国内英美法教育被人为割断了30年后,我国在这方面后继乏人。甚至国内居然没有一本适用的英汉《英美法词典》。没有经验的年轻学者开始摸索着编辑词典,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早上8时到深夜,几十名年轻的法学者奋战了两年,一些初步成果终于辛辛苦苦做了出来,但拿给那些有深厚英美法学养的前辈学者们一看——几乎都过不了关。”“这不是他们个人的问题,在把英美法教育传统人为割断几十年后,要想重新接上这条法律文化的血脉,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最后,年轻学者薛波找到了“最合适的审稿人”——一批东吴大学法学院的前辈。这批前辈,正是被历史遗忘了几十年的老人们。记者的记录让人不由潸然泪下:
5年过去了,薛波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拜望老人们的情景:在卢峻先生那间小屋中,卢先生颤巍巍地坐起来,斜靠在破旧的藤椅上,薛波说:“不管什么原因,世人可能会忘了您,现在也确确实实忘了您。”老人的听力已严重衰弱,薛波只能半跪在地,伏在他耳边说,“但您不仅有精深的学问,您还是一个时代学术高峰的象征,请您务必要参加我们的工作。”
风烛残年的老人静静地听着,浑浊的泪水从眼眶中流出,“我答应你。”
在华东一带,薛波共找到了14位老者参与《英美法词典》的编辑工作,除了以上提到的,还有许之森(20世纪30年代上海律师工会监事,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以中学教师为业)、蒋一平(1979年以前为新华书店店员,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华东理工大学外语系主任)……
审稿老人的平均年龄为84岁,这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奉献。
老人们以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投入了工作。一个例子被薛波们引作范例:仅为了审订一个词条——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Law(美国法),卢绳祖先生就为其写下了2000多字、长达6页纸的注释。结果,近90岁高龄的老人得了脑痉挛,被送进医院。
周木丹先生的手高度颤抖,已无法将字写清。他便委托80多岁的夫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学士,将改正后的稿件一一誊写。
为了校订一个词条,卢峻先生把另外一位老先生请到家里商榷,当着薛波的面,两位老人竟然激烈地争执起来。
王毓骅先生目力已衰,必须借助自然光看稿子。但他家中又没有阳台,每次看稿,都必须前往8里外的女儿家。
而潘汉典先生在手术前的48小时,仍挂着尿袋审稿。
是什么使得这些耄耋老者不计功利地投入到这项事业?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而言,词典出版也好,不出也罢,都已是“寂寥身后事”,即使可能会有的现世声名,也与他们无干。
“不为什么,我就应该干。我作为一名比较法教授,中国有这样的事,我当然要去做。”潘汉典先生对记者说。
潘先生的母亲在抗战中家破人亡,去世时,留给他两句话:“你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仗义执言,无愧于你父母的中国人。”
潘先生以促进我国法学和法制建设现代化为目的,致力于介绍当代外国法学,投身英美法词典的编写工作。他说:“其他,我没什么好说的。”
尽管身体和心灵都曾受到深深的伤害,尽管老人们被埋没了太久,但,一旦使命的召唤响起,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走上前行的路途。“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他们努力工作,是在响应他们内心深处的悸动。”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为了抵达更好的远方而来。又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怀揣着让自己变得更美好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