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十余篇论文,是从清华大学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部分教师已发表的论文中抽取出来的。这些论文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清华近现代史研究的成果和面貌,但能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学术传承的独特风格。这个学术传承的独特风格就是多年来在刘桂生、何兆武两位先生指导、熏染下所形成的学术风格。清华自1985年起招收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主攻方向实际上是在刘桂生、何兆武先生指导下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后来复建历史系、设立专门史博士点,研究目标更加明确、凝聚。自觉接受刘、何二先生长期影响的一群教师,逐渐走上了一定的学术轨道。现在回想起来,两位先生就治学方面之所教导,使我们印象深刻、并已尽力化为行动者,大致是如下一个脉络:要做“一线学者”,必须从目录、索引入手,弄清所欲研究对象已被研究的来龙去脉,经比对、辨析,发现真问题、新问题和意义较深远的重要问题,再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在系统研读资料的前提下,以哲学的眼光,借用语言学的方法,重视语境、语际、语源、语意的深入开掘,分清表里,洞悉异同,准确把握其言说对象,通过考察注释、融会贯通,力求与古人神交意会,同情了解。欲其如此,时空上自必古今中外,学科上自必交叉兼顾。方法上惟其如此,方可出“稳、准、狠”的综合效应,实现一步一足迹,一花一果实的真正目标。

学问无分中西古今,亦无须在意其有用无用。学问之本质在求实求通,要害在方法之雅正与否,不同的只是研究之对象而已。

这本小小的论集,编者的主旨是想对刘、何二师所传承之学术风格有所发扬。但是,我们很清醒地自知离刘、何二师的要求还相距甚远。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