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珺:兼具才华与情怀的特奖“女神”

文 李凌杉 刘畅 王婷婷

• 柳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1级本科生

“柳”者,碧树之姿,柔中带刚、刚柔相济,无心插柳而恰恰绿树成荫;“珺”者,美玉之质,华而具实、精益求精,积淀多年而令人叹为观止。人如其名,柳珺就是这样一个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以优雅的姿态摸爬滚打。虽奔波忙碌但仍透出气质,虽与人不争但却优美绝伦。而也正因为如此,本文与其说是在膜拜“女神”的耀眼成果,不如说是在摹写一名未来清华女博士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理。

柳珺绝对符合“学霸”的传统定义,成绩好、科研牛、学识广。但在她身上,却既无卷帙浩繁下的呆板,也无重复实验中的单调。她的生活总是在忙碌中那么有序,那么富有生气。

特奖答辩的现场,柳珺作为第一个女候选人走上台前,一身西装,形象干练而阳光、声音清脆而镇定。那时的她,显得自信、坚定。

建筑学院学生节,柳珺一身华服站在大礼堂的舞台中央。绚烂的灯光、美丽的脸庞,那时的她,显得华贵、优雅。

不同身份,彰显着不同的个性。这或许才是在柳珺身上看到的最“女神”的一面。

“女神”也曾有迷茫:何处是方向

静谧的南方小城——江西景德镇,是柳珺的家乡。“高中的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单调而重复。”回忆起过去的那段时光,柳珺始终面带微笑。“但是也很纯粹,很简单。”而走入清华,无论是她眼中的自己,还是她眼中的世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一时,柳珺坦言自己与大家有着同样的迷茫。“专业一片陌生,物理高中短板,自己做了很多尝试,却不知道究竟要干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儿。”

大一暑假,柳珺参加了“思源计划”的社会实践,来到了大西北的甘肃。一边调研,一边支教,这一段经历对她的影响非常深刻。

来自南国的她,第一次看到了大西北的恶劣环境。气候干旱、地域闭塞,沙漠时而酷热时而严寒,很多在大城市我们所耳熟能详的事物,这里甚至闻所未闻。

支教路上,在感受震撼、收获感动的同时,柳珺开始真实地认识到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她其实没有答案。

柳珺曾碰到过一个特别喜欢摄影的孩子。那个孩子问她,自己应不应该放弃读高中而去追求摄影。她知道,那个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小梦想与宏伟规划。她知道,他鼓起勇气问自己,是怀着对远方来的老师的崇敬和信任。

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的一句简单的回答,对这个孩子来说会意味着什么。

柳珺思考了很久,最终这样回答。“我觉得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依赖于高中的基础知识。先上高中,进入更高的平台,见识更多的事情,不论你将来是否从事摄影,都是很有意义的。也许在那样一个平台,你能够有更多灵感,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梦想。”

如果说大一的实践更多的是给了柳珺以冲击,那么大二前往深圳的实践则给了她以鼓舞。在那里,她遇到了20世纪90年代去珠三角打拼的那一代人,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刚刚建立的阶段,赚到了“第一桶金”。

“时代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机遇,政策会提供各种机会,能不能扣紧时代脉搏,真正把握这样的机会,却又看个人的见识和眼光。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时代发展,机遇难得,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去闯荡,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回忆起这段见闻,柳珺若有所思。

但行万里路还只是塑造完整人生观、价值观的第一步,知识体系乃至思维方式的拓展同样不可或缺。“选修经济学双学位,当初也是个随大流的选择,但是后来发现,自己收获最大的不是从中积累了多少经济学知识,而是带来一种与工程思维全然不同的、颠覆性的思维方式。”在柳珺看来,知识的学习或许无关于功利,最重要的是去突破自己的内心。

在清华的几年来,她的思维跨越学科,她的足迹横贯南北,一路行走,一路积淀着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态度。在她的导师刘晓华看来,这种积淀已经成为她个人魅力的一部分,“聪明而有灵气,睿智更兼非凡;活泼又不失沉稳,冷静亦颇为干练”。

“女神”也需有人帮:谁闻组团不疯狂

在特奖答辩的舞台上,柳珺曾自信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几年来的科研经历。“做最‘民生’的科研”,这句建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编者注)专业元老、曾任北京市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的吴德绳先生的评价,是对她几年科研尝试最精辟的注解。

细数柳珺的各种科研尝试,你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正好对应着这个社会的民生热点问题:

PM2.5来了,怎么办?想用最简单的方式去除PM2.5?那就用一款简单易行的“风扇口罩”过滤器。

夏天愁家里没有热水,又不想多用电,怎么办?没事,有一款利用夏季空调余热回收制生活热水的装置。

西北空气干燥,气候恶劣,普通空调制冷效果差怎么办?那就从现在的最新技术出发,设计研发一款家用的间接蒸发冷却式空调器。

电动汽车时代即将来临,想充电怎么办?不怕,有一款Icharging智能汽车充电方案,为您的爱车保驾护航。

这些“炫酷”的科研后面,是日复一日的热爱与坚持。其中柳珺最感谢的,是一个个同她一起不懈奋斗的“小小”团队。而历时最久,最让她感到靠谱、惊喜和温暖的,是与同班同学张春晖、项翔坚的“联合三人组”。

这是一支欢乐的团队。合作的一年中,“嬉笑怒骂”似乎是工作的常态,而三个人对此都深以为然。“在严肃的科研之外,轻松搞笑的氛围或是开心的聊天,是最好的调剂方式。”

但同时,这也是一支高效的团队。没有“拖延症”的组员,合理互补的成员分工,强大的个人实力……张春晖不无自豪地说:“我们从来没有拖延过进度。到了项目的最后,我们发现相比于自己当初定的计划,还把进度提前了。”

“好的合作伙伴非常非常重要,”柳珺提起队友,就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互相头脑风暴,会激起很多有趣的点子。但最重要的是,你会感觉大家都很靠谱,而且很欢乐。”

在这支团队中,柳珺作为队长,凭借着良好的数理基础,偏重于核心的理论计算与技术研发;项翔坚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主要负责模型的搭建和样机的组装;张春晖则头脑灵活,更善于对方案的完善、推广与包装。

但这样一支团队,其实来源于一次有些“疯狂”的玩笑。愿赌服输,三个人当时抱着有些“好玩”的心态组了这样一个队,但没想到,他们一起能走这么远。

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们所提出的十几个方案都受到了老师和学长的“冷遇”。“不是觉得缺乏创新性,就是觉得根本做不出来。”柳珺显得很是无奈。选题几次易辙,头脑风暴和埋头文献查找,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当时就是一头冷水泼下来。”项翔坚说。平时有说有笑的气氛不再,在还有着“倒春寒”的一天晚上,三个人在C楼门前久久沉默。

反复打击却也依旧不屈不挠、披荆斩棘,在一次次的“从零开始”的不放弃之下,“适用于西北地区的间接蒸发式家用全新风空调器”终于成为破土而出的精品。凭借其创新性和良好的实用价值,这一项目一举斩获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第八届中国制冷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综合组一等奖(第一名)、创新设计优秀奖数项大奖。

在柳珺的身旁,类似的“圈子”还有很多。她曾参与的“Icharging电动汽车智能充电项目”,是一个跨学科交叉的团队。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新鲜而又刺激。“有时因为一个理念或想法,大家从不同专业出发,往往会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每次感觉都有新的东西,也很有意思。”

在她看来,能和这样一批人合作是自己莫大的幸运,他们也有着自己最欣赏的特质:“靠谱的合作伙伴”,以及“脚踏实地,从不好高骛远”。

除了科研团队之外,她还身在建筑学院团委组织这样一个大“圈子”,并成为了其中的灵魂人物;同时她也加入了张春晖组织起来的建筑学院毽球队,在这一看似“冷门”的运动之中,玩得“不亦乐乎”。

看向未来,柳珺将身处一个“实力更强悍”的科研圈之中。她的导师刘晓华,曾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特奖和研究生特奖双料得主;实验室师兄唐海达,也曾是清华大学2012年的本科生特奖得主。看似“压力山大”的环境,柳珺倒是很坦然,“觉得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自己应该从来不会缺乏动力走下去。因为身旁就是自己的榜样”。

建环专业有这样一句流传甚久的格言——情筑广厦万间,心系天下冷暖。而柳珺也正以她如玉如柳的特质,在自己的领域做着最“民生”的科研。

如果说女神的类型有很多,笔者则以为,这样兼具才华与情怀的女神,才可能是清华园里最可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