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血液循环阻滞处通常成为显病灶

细胞社会在各系统内的基础功能活动之一是代谢,代谢除受DNA的调控外,还受机体所处的外环境和功能状态的影响,如处于睡眠和体育活动、健康和生病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代谢活动就大为不同。代谢的模式受DNA调控,是基本不变的,而代谢进行的程度和达到的要求又受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控。中枢神经根据机体功能活动的需要和适应外环境变化,调控激素和免疫因子等多种因素的分泌水平及效应器的状态,使之与机体功能的需要相平衡。这种调控必须依靠细胞社会和多个系统的联合行动才可能实现,并且,这种调控活动最终都要通过血液循环和组织液的转递来实现。血液循环的流通或交换功能一旦受阻,便会引起代谢活动链的紊乱,使细胞社会的基础功能活动平衡被破坏而进入病理过程。所以,各种形式的血液循环系统阻滞是疾病得以发生的重要机制。

上文曾引入造血-血液循环系统的概念,这里论述显病灶的形成机制,却只论述其与血液循环的流通与交换功能之间的关系,是因为造血系统也需要与血液循环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造血系统的血液循环发生阻滞,也会形成阻滞处的显病灶。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对维持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总是不可或缺的。

血液循环对于维持细胞社会基础功能活动是如此重要,当致病因素破坏或阻滞了血液的流通功能或交换功能时,在组织液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处,也就破坏了细胞社会基础功能活动平衡的必要条件,使组织、器官整合各种因素与疾病作斗争的功能受阻,所以,血液循环阻滞影响所及处必成为病灶的发生处。阻滞并非阻断,血液循环阻断了,会立即发生病理反应,“不通则痛”,成为急性病灶。当阻滞致使血液循环提供的交换功能远不能满足细胞社会的基础功能活动的需求,阻滞部位的受损组织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病理过程:缺氧代谢,神经-体液调节失效,病理产物在细胞内外不断堆积,组织液的物理、化学性能不断恶化,细胞不断地变性或死亡。当受同一循环通路营养的细胞社会和一定范围的组织进入病理状态后,患者便出现各种自觉症状,例如红肿、疼痛、咳嗽、瘙痒、腹泻、发烧等,这些症状是机体正与疾病作斗争的表现。一定程度的病理反应的正面作用更大,更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排出病理产物,也有利于查明疾病。查明的部位或器官就是显病灶。例如,心脏的冠状动脉一旦被堵塞,便成为急性心肌梗死,若仅堵了一多半,造成心肌缺血,则成为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脏病。

血液循环阻滞同样会引起神经系统的显病灶,如脑溢血、脑梗阻引起的脑卒中,糖尿病患者肢端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综合征,闭塞性脉管病引起的血源性神经痛,肿瘤组织压迫血管引起的癌痛等。

显病灶形成后是否反作用于相关的周围神经引起隐病灶或加重隐病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从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出发,当周围神经的效应器、靶细胞受损后,神经元源于靶细胞的逆向营养来源缺失,当营养缺失达到一定程度后,神经的传导功能必定受损,可能形成隐病灶或加重隐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