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早皇帝就先唤临廷、临瑾和临澈来了尚书房,皇帝坐在龙椅上,临廷等人给他行了礼,君稷楚摆手示意他们起身,照常问了平时功课之事,李纳将三位皇子的写书呈了上去,君稷楚看了他们的写书,他点头称赞。
“朕今日来并非只是想问你们功课之事。”
君稷楚将三本写书合上放在了一旁,他翘腿倚靠在龙椅上。
“近日南洲发生了水旱,此次水旱非比寻常,朕与大臣们商议很久未得结论,这一事朕就当考验你们,那么兄弟三人说说各自的看法。”
临廷想了想,他先开口道:“洪水泛灾,儿臣觉得还是应先用沙土堵上。”
临瑾同临廷想的相差无几,“儿臣觉得先组织民众暂且迁徙,然后把缺口用沙土堵住。”
君稷楚点了点头,他将目光扫向了正在沉思的临澈,“临澈,你说说你的看法。”
临澈恭敬的说道:“两位皇兄说的甚是,可堵住缺口只是一时的办法,待明年又有了积水难免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总归是治标不治本,儿臣认为修建堤坝,然后雇佣将水引到低洼处,实在不行修建河道也是一种办法。”
大殿陷入了漫长的寂静,临澈抬眸看了看龙椅上的人,只是一扫他就感觉到了那彻凉的瞳孔中深邃的卷着一团黑风,临澈没敢深究就又底下了头,他不清楚那团漩涡里到底是怎样的,但临澈在这一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回答要比两位哥哥都要让那九五至尊失望。
也许他就应该选择不知道的。
李纳从殿外走了进来,他上了高台在君稷楚耳边轻言了几句,只见君稷楚的脸色巨变,他握紧了发颤的手,目光却不离下面的临澈,他一把掀过桌子上的东西,大步走了出去。
……
恭玄王自再次带兵去了边境,皇帝表面言语赞赏,内心的忌惮已埋入心底,私下对其严防控守,恭玄王在边境这段时间写出的信字里行间都是不敬皇帝的语气,皇帝严谨慎重,恭玄王的军队反而日益膨胀,恭玄王此时已经战功赫赫,言语上虽多少对皇帝有些不敬,可他的功绩累累,一心只为百姓,这倒一点毛病也挑不出。
宣政殿内一片死寂,大臣们都低垂着脑袋。
“皇上,恭玄王纵是战果累累,可他几番出言不逊甚至胆敢谬视君上,若不做惩罚只会任其继续嚣张下去,也该让他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天子!”
周奇出列,他一番大义凛然的样子恳请皇上对恭玄王做出惩罚。
君稷楚淡淡的“嗯”了一声,他扫向别的大臣,语气却出奇的轻快,“你们呢,也都是这样想的吗?”
听到圣上这般问,大臣们纷纷低下了脑袋,寂静中,一个大臣出了列。
“皇上,如今国泰民安,恭玄王战果丰硕,他虽嚣张了些却并无明显野心,只要他能帮助皇上安定国家任其嚣张两年也无妨。”
君稷楚纤长羽睫遮住了那双琉璃眸中的深邃,无人能从中探究出任何喜怒情绪。
然就在众大臣松懈时,一个阴冷到地狱一般的声音响起,“胡爱卿处处为恭玄王说话,倒让朕觉得胡爱卿是恭玄王手下的臣子并非朕的臣子。”
大臣们倏然一惊,胡大人则更是一个激灵,他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臣不敢!”
“胡大人他只是为大局考虑,皇上息怒!”
吴大人一出来有几位大人也跪了下去替胡大人求情,“请皇上息怒!”
周奇凌然说道:“胡大人为大局考虑?他可知恭玄王对圣上几番不恭不敬?圣上乃天子,他即便战果丰厚也是臣子,臣子的本分就是为君分忧为民效力,而他呢,一而再再而三的谬视君上,甚至出言不逊,如若再继续放任,那太子的威严何在?”
“周大人一口一个臣子本分,可周大人做到臣子本分了吗,万事都要以大局为重,恭玄王是北昭威武将才,他既有能力又没有明显野心我们为何不去重用?周大人却处处因为私仇句句挑拨圣上与恭玄王的关系,比起下官们,周大人是否才有不忠之心?”
“……”
君稷楚看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互怼着,他凉薄的瞳孔中聚齐了浓浓的雾霾。
“吴大人、胡大人、孟大人、刘大人、王大人…”
君稷楚一指下面跪着的臣子,“朕今日才发掘到了你们这些人的不臣之心,好啊,如今倒学会吃里扒外了。”
“既然如此,那朕就成全了你们,朕允了在你们主子死前先让你们这些臣子探探路。”
君稷楚站立起身,他居高临下,语气淡到没有一丝起伏,“来人,送送几位大人!”
“除了他们,朕还会选一些不忠之臣出来的,静候朕的通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