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剧卷二(莎士比亚全集·第八卷)
- (英)威廉·莎士比亚
- 5244字
- 2020-07-09 15:17:43
前言
《亨利六世》三联剧应该是莎士比亚牛刀初试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2年之间。我们说“应该是”是因为对于此三联剧,尤其是上篇的著作权问题一直是个争论纷纭的问题(请参阅附剧后的“考证”)。莎士比亚这一早期的历史剧《亨利六世》上演后受到了很大的欢迎,这无疑为他日后走向成功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在莎翁的戏剧创作生涯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作为最早期的作品,《亨利六世》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无论是语言的使用还是剧情的安排,都还显得不够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著作权的问题,也导致了今日受学术界冷落的状况。
在莎翁的历史剧中,数《亨利六世》最长,全剧分为上、中、下三篇,计9503行,从亨利五世的丧礼(1422)一直写到亨利六世在伦敦塔狱被害(1471),横跨半个世纪的戏剧时间(1422~1471),包括了亨利六世的一生。
十四世纪,英国的封建统治遭受到了一系列沉重的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亨利六世》所再现的正是这一段历史。这是英国一段多灾多难的历史,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在法兰西,英国所占领的属地丧失殆尽,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仍在进行;在英格兰本土,北部的两大王族(兰开斯特王族与约克王族)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统治权的“玫瑰战争”,可谓交织着外患内忧。
比较而言,在《亨利六世》中,上篇最不成熟。但这并不等于说上篇一无可取之处;无论从该剧对其后来创作的影响还是从剧作本身的戏剧技巧、艺术手法和语言运用而言,都是研究莎剧一个不可缺的部分。遗憾的是以往对该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著作权的考证上。当然这种考证往往也牵涉到对剧本本身的分析,不过这种分析的目的只不过是反过来为考证服务。由于该剧作比莎翁后期剧作要远为逊色,所以,被学者们长期冷落在一边。
《亨利六世》上篇虽然显得有些稚嫩,但也是一部瑕瑜互见之作,特别是作者在营造戏剧气氛上已初见功力。上篇叙述虽然显得有些凌乱,但始终还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前方战场上的激战厮杀;另一条是孱弱的亨利六世身边的贵族权臣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剧作从亨利五世的丧礼写起,丧礼进行的过程中,剧作者让使者接二连三地频频登场,不断地送来坏消息。这样的剧情安排不仅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为剧情的进一步展开做好了铺垫,更为剧中各色人物提供了一个直接或间接亮相的机会。两条线索交叉展开,时而此明彼暗,时而彼明此暗。剧情开始时气氛悲壮压抑,各怀心事的贵族权臣纷纷登场,唇枪舌剑;另一方面,剧作者通过使者之口叙述了在前方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塔尔博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的情形。这两条线索的交叉展开使得剧中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曾经威震遐迩、所向披靡,令法兰西人望风而逃的英国名将塔尔博在“缺丁少银”的情况下仍浴血沙场,最终与自己多年征战在外而未能相见的儿子一起为国捐躯,可歌可泣,悲壮的愈显悲壮;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煊赫的贵族权臣们在大敌当前、前线频频告急之时却“派系分歧、意见不一”,本该“披挂上阵”却“举棋不定”,一而再、再而三地贻误战机,为了个人目的,相互排挤,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可憎可恨,卑鄙的愈显卑鄙。
剧中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都很成功,如忠君报国、骁勇顽强的塔尔博,寡廉鲜耻、巧舌如簧的萨福克,足智多谋的法国巾帼英雄贞德等,都能激起观众强烈的爱憎情绪。对于塔尔博的成功刻画以及观众的热烈反应,有托马斯·纳什的讽刺文著作《穷光蛋皮尔斯向魔鬼乞怜》(Pierce Pennilesse)为证,纳什在该书中写道:要是“令法兰西人闻风丧胆的塔尔博想到自己在坟墓里躺了两百年之后居然又在舞台上耀武扬威,居然还有万千观众至少偶尔还愿意洒下万行热泪,给自己的遗骨涂上一层新的保护层使其不朽,还能借助演员的饰演,让观众于想像中觉得他们正目睹自己在流淌鲜血,英勇的他无疑会感到欣慰”。
作者从狭隘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把法兰西的女英雄圣女贞德描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而又不要脸的婊子,一个贫嘴的巫婆。对于这种歪曲史实的描写我们不能不感到遗憾,但也不能不承认剧作家调动观众情绪的戏剧手法还是相当高超的(详见第五幕第四景),我们看见她连生身父亲也不认,为了挽救自己的生命不惜佯装怀有身孕。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贞德之口谴责了英国人的一些残暴行径,多少表明了作者对英国人侵占法国领地的态度。
可是你们,肉欲熏心、利令智昏,
滥杀无辜、荼毒生灵、
道德败坏、恶贯满盈……
我们说上篇是莎翁不成熟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它存在着以下一些明显的不足:结构有些松散、诗行音节不够严格、人物语言缺少个性等。
剧作的上篇与中、下篇之间存在着两个主要的衔接点:其一,在著名的圣殿花园那一场戏(第二幕第四景)中,约克公爵理查·普兰塔琪纳与兰开斯特一系的萨默塞特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战,从而揭开了“玫瑰战争”的序幕。沃里克对他们之间的这一场唇枪舌剑作了一番评论,这一评论对即将到来的覆灭做出了预言:
我在此预言,今日这场唇枪舌剑
在这圣殿花园引起的两派分裂局面,
必将把卷入红玫瑰和白玫瑰两边
成千上万的人引向死亡的可怖深渊。
其二,上篇结尾时,作者让亨利六世通过其寡廉鲜耻的代理人萨福克与法国安佐公爵的女儿玛格丽特订婚,从而为中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这一婚约使得亨利撕毁了他早先与阿玛涅克的独生女儿订下的婚约,同时也导致了英国在法国更多属地的丧失,表明了使王室元气大伤和最终将葬送王室的腐败势力正在进一步蔓延;亨利与玛格丽特的结合,预示着英国王位将面临新的危险,因为来自法国的玛格丽特将继贞德之后,成为英格兰的又一颗灾星;而玛格丽特与萨福克狼狈为奸,更是为中篇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主题。上篇末了,一个盛大的王室婚礼眼看就要举行,英格兰与法兰西将谋得暂时的和平,此时,萨福克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那见不得人的居心,预示着英格兰将遭遇更大的麻烦:
玛格丽特将成为王后,驾驭王上,
而我则将驾驭她和王上乃至整个王国。
中篇较之上篇而言,写作技巧上更成熟一些,处理的题材也更重要一些。
中篇整个剧情的发展和框架结构,基本上与上篇相同,但显得更紧凑些。首先,中篇中有着墨不多,但鲜明生动的逸闻趣事的穿插,诸如格洛斯特公爵夫人与巫师术士搅在一起施行巫术(第一幕第四景)、圣奥尔本的那一幕“奇迹”(第二幕第一景)、铠甲匠霍纳与其徒弟的决斗(第二幕第三景)、萨福克被处死以及凯德落在乡绅艾登手上(第四幕第一景、第十景)的几场戏,就明显不同于上篇第二幕第三景塔尔博遭遇奥凡涅伯爵夫人的那场戏,这几场戏对于整个剧情而言已不仅仅是可有可无的逸闻趣事的穿插,而是与剧情有机相连、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次,各派力量明争暗斗,相互倾轧,结果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约克公爵理查趁机一步步崛起,这样的安排使得整个中篇脉络清楚,推进自然。
同上篇一样,中篇仍用一定的篇幅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势力之间的纷争恶斗、自相残杀,有所不同的是亨利随着年岁的增长,在剧中的比重加大了,斗争显得更为激烈、更为残酷了。作者把亨利六世周围的朝臣一个个都描绘得残酷无情、野心勃勃,只有“志行端方、宅心仁厚、禀性忠良”的护国公格洛斯特公爵对亨利王没有贰心。
此外,在中篇里,还有好几场反映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戏,说得更具体一些,也就是农民和平民与拥有土地的贵族和城市贵族之间斗争的戏。中篇开头第一幕里就有一场(第三景)两个农民请愿的戏,一个农民指控一地主霸占了他的房子、土地和老婆,另一个则指控萨福克公爵圈占了梅尔福德的公地。接着,在第二幕第三景中,一个学徒与自己的师傅进行了一场决斗,学徒取得了决斗的胜利,其他的学徒都站在他的一边,为他的胜利而欢呼。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对被压迫者的同情。但值得指出的是,莎士比亚对于1450年爆发的杰克·凯德领导的民众起义不以为然,对这个起义领袖进行了许多歪曲描写,把他描绘成了一个愚昧无知的骗子,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
全篇围绕着两条简单而又相关的事件展开,即格洛斯特的垮台和约克的崛起。第一幕结尾,格洛斯特公爵的夫人在施行巫术时被约克等人当场拿获;第二幕,摄政的格洛斯特公爵便被迫交出了王杖;第三幕里,就在即将大祸临头、惨遭暗害之前不久,格洛斯特预言道:
只怕我这一死还只是他们把戏的序曲,
再搭上千万条还不知要大难临头者的性命,
也无济于结束他们精心策划的悲剧。
波福红光闪闪的眼珠表明他用心歹毒;
萨福克阴沉的眉宇显示了他凶暴的仇恨;
尖刻的白金汉言语中已暴露出
他心头积压已久的满腔嫉妒;
还有欲念包天、一意孤行的约克,
我扯住了他伸得过长的胳膊,于是他
就想用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我。
而你,我的王后陛下,则伙同他们
无中生有地把恶名强加在我头上,
用你最拿手的伎俩蛊惑我最亲爱的王上,
让他成为与我势不两立的敌人。
格洛斯特被害后,先前一同将格洛斯特搞垮的恶势力进行了分化重组,各派势力发生了一些很大的变化:红衣主教波福在亵渎上帝、咒骂世人中死去;在众市民的强烈要求下,萨福克被放逐,随后死在一个水手手中,于是玛格丽特失去了自己的盟友兼情夫;这样,约克公爵虽然还不至于肆无忌惮地向王位伸手,但他朝着自己的目标又大大地迈进了一步。第四幕用大量的笔墨反映了凯德所领导的起义,起义以失败而告终。起义的失败给约克带来了“从孱弱的亨利头上摘取那顶王冠”的机会。第五幕中圣奥尔本一战,约克家族大获全胜,中篇到此结束,当然英格兰的灾难并未就此终止。就在约克在他的儿子爱德华和理查(后来先后为英格兰国王)以及强大的奈维尔父子的协助下,准备收获自己播种的果实之际,玛格丽特王后和被打败的兰开斯特家族逃走了,以图他日再战。日后的灾难从小克利佛咬牙切齿的复仇之誓中已透露出来:
看到这幅景象,我的心不由得
变成了铁石;只要它还是我的心,
它就会如同铁石般坚硬。约克
对我们的老人残酷无情;对于
他们的婴儿我也决不会手下留情。
少女的泪珠之于我将如同露珠
之于烈火,能感化暴君的美女
将只能在我的怒火上添柴浇油。
在下篇中我们看到的是战火连天,而且一场比一场猛烈。兰开斯特家族在威克菲尔德一战中大获全胜,小克利佛为了报杀父之仇,残忍地杀害了约克的小儿子鲁特兰;接着约克公爵自己也惨遭毒手,在杀死他之前玛格丽特王后让人将他推到一个鼹鼠丘上,给他戴上一顶纸糊的王冠,对他恣意嘲弄了一番。接下来的套顿一战中,王后的军队被打败,克利佛被俘枭首;经过一些变故之后,沃里克转而支持玛格丽特王后,只可惜在英勇拼杀一番之后也毙命沙场;亨利王的儿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最后也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与此同时,诡计多端、野心勃勃的理查赶往伦敦将被囚禁在伦敦塔狱里的亨利王杀害了。剧中安排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即在套顿一战中,一个做儿子的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做父亲的杀死了自己的独生儿子。这一场戏很好地起到了渲染争权夺利的内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的作用。
在该篇中有一段特别值得一提的独白,这便是第二幕第五景中亨利王独坐山丘沉思时的一段抒情性独白:
如果上帝愿意,我真恨不得死了算了;
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悲愁,还有什么?
上帝啊!在我看来,幸福的生活
莫过于做一个敦厚朴实的牧羊人。
坐在山丘之上,就像我现在这样,
一度一度地精心雕刻出一些日晷,
观看光阴是如何一分一分地流逝:
多少分钟凑成一整个小时,
多少小时拼起来组成一天,
多少个一天才会过满一年,
一个凡人可以活上多少年。
明白了这个,再来分配时间:
这么多小时我可以用来照看羊群,
这么多小时我可以用来休息,
这么多小时我可以用来沉思,
这么多小时我可以用来消遣,
我的母羊已怀胎这么多天了,
这么多周后小羊便可产下来,
这么多年后我就有羊毛剪了:
这么多的分、时、日、月和年
过后便来到了它们注定的归宿,
将苍苍白发带进静悄悄的坟墓。
啊,这是多好的生活!多甜蜜!多美妙!
牧羊人在山楂丛中照看自己温顺的羊群,
头顶的那一片阴凉岂不比罩在终日担心
臣民造反的国王头上的锦绣华盖更温馨?……
这段独白历来被认为是莎翁诗剧中的“华彩段落”,细致贴切地反映了一个软弱无能的君王在经历了凶险的宫廷斗争、备尝了战乱之苦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是对亨利六世活得疲乏至极时的痛苦心态的一种展示。这段独白不能不令人从心底里涌起一股淡淡的悲哀和对漫漫人生的思索,不能不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亨利六世》以亨利六世被害、玛格丽特被其父赎回而告终,末了,沾满鲜血终于登上英王宝座的爱德华王踌躇满志地夸耀道:
如今狼烟扫尽,除了尽情享乐、
歌舞升平,还有什么事可做呢?
击鼓鸣号!与一切烦恼说再见!
但愿我们从今能永远快乐无边。
然而,正如亨利六世遇害前所预言的那样:
我可以这样预言:虽千千万万的人
现在还丝毫不相信我所担心的事情
可不久就将有许多老人因为儿子
夭折而哽咽,许多寡妇因为失去
丈夫而哀号,许多孤儿因为父母
死于非命而双眼噙泪、泣不成声,
都要诅咒当初你出生的那个时辰。
英格兰的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因为杀害亨利六世的格洛斯特公爵理查是个觊觎王位、野心勃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魔鬼,而他的野心就是要坐上国王的宝座。于是又有了《理查三世》,人们把《亨利六世》及其续篇《理查三世》视为莎翁的第一个四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