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17205字
- 2021-06-24 17:51:56
五、论述题
1结合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论述社会阶层之间偏见形成的原因和消除偏见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偏见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1)偏见形成原因
①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
②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在偏见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③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概念来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④心理动力理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它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反常,一种人格病变。
(2)消除方法
①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②受教育:有时候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
③直接接触: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地位平等、有亲密接触、团体内部有合作并有成功机会、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
④自我检控: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2简述助人行为理论,结合实例说明助人的影响因素。[华南师范大学2016年研;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研]
答:(1)助人行为是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2)助人行为可以用以下几种理论来解释。
①先天论,由威尔逊提出,认为利他行为由遗传而来,是人类天生的本性。
②社会进化论,由坎贝尔提出,认为社会因素比生物因素更重要。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地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助人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在进化中也得到了提高。
③动机论,由斯陶布提出,认为利他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助人行为的动机,而利他行为价值取向体现为两种性质的动机:一是以帮助他人为中心的利他主义动机,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以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
④决策论,由施瓦茨提出,强调内化了的知觉规范能产生道德义务感,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⑤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助人行为的规范是通过学习实现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
(3)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①情境因素
情境因素中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因素和时间压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助人行为的发生。他人存在可能会产生旁观者效应,即有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环境条件因素即物理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阳光明媚,气温适中的天气下,人们较为愿意帮助他人,而在噪音环境下,人们帮助他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时间压力因素是指如果人们的时间压力较大,即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则不太愿意帮助他人。
②助人者特点
从助人者角度来说,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内疚感、宗教信仰等可能会影响到助人行为的发生。助人者的人格因素中,社会赞许性需求高的个体,利他行为比较多。心情好的个体帮助他人。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已认为是错误的事时唤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即内疚感会使个体帮助他人去降低内疚感。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从事更多的助人活动。
③求助者特点
从求助者角度来讲,求助者的性别、被喜爱程度和是否值得他人帮助等都会影响到助人行为。长相漂亮的人更容易受到喜爱,进而更容易得到帮助。相比于喝醉酒的人,人们更乐意照顾生病的人。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助人倾向,但只表现在对女性的求助者身上。
3“双11”即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日期特殊,又被称为光棍节。从2009年开始,以淘宝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回顾历年“双11”,其成交额都呈现几何级数增长。2014年11月12日零点,阿里巴巴报告厅巨型电子屏幕将成交总额锁定在571.12亿元,新的网上零售交易记录诞生,总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今年的“双11”活动。请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以上现象进行分析。[四川大学2015年研]
答:“双11”活动带来的以上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1)动机理论
①现在的“双11”起源于“光棍节”,而形成光棍节的独具特色的光棍节文化则是受到“宅文化”的影响;因为宅,所以光棍,所以网购。而“宅文化”则催生出“宅经济”,“双11”迎合了宅男宅女们的这种“宅经济”的消费习惯,这也导致了“双11大网购”这种消费行为的快速崛起。
②周围的亲朋好友在“双11”前纷纷讨论与交流,为了保持团体的一致性,从而满足个体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纷纷加入活动阵营。还有人认为这么火热的全民运动,不参加的话,跟办公室同事就没有共同话题,为了寻找参与感,最终使得成交额不断增长。
(2)行为主义理论
打折促销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很强的强化作用,而阿里巴巴将大规模的打折促销与“双11”结合在一起,是应用普雷马克原理将购物和时间形成了另一种强大的联结,促使人们对“双11”产生期待,在“双11”的那一天进行疯狂购物。
(3)社会比较理论
亲身体验双11,过后再对双11大加吐槽,或者进行各种晒,表现欲借助全民运动得到充分满足。双11过了,一包一包的快递到了办公室,瞬间个体就成为办公室的话题;而一旦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4)决策理论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定或下判断前,容易受到之前的信息影响,该信息犹如一个沉重的锚,沉到了海底,让个体的思维以该信息为基准,在它的一定范围内做判断,而这样的判断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偏误。
双11最大的卖点就是疯狂折扣,给每个人都抛了一个高价的锚。基于此,双11时许多商品通常都会出现一个价格先涨后降的现象,为的就是在人们脑海里留下一个高价格的印象,然后,当人们以这个较高的价格作为参考价时,折扣价就会看起来异常划算,使人们产生一种自己“占了便宜”的心理,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双11”的购物浪潮中。虽然大家心里明白该活动产品和价格可能有水分,但是还是怕自己会错过占便宜的机会;而双11还打出“仅此一天”的口号,则让消费者心理上更加紧迫,让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快速的转化成实际购买行为,以抓紧时间占便宜。
(5)从众
“双11”疯狂的宣传和历年的影响又对消费者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影响力,使消费者产生了强大的从众心理。
①偏离恐惧逼迫购物
当身边的朋友、同事、同学都在“双11”购物,都在谈论购物的乐趣和购买的产品时,害怕脱离人群、无法融入群体的焦虑感就会侵袭个体,于是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购买一些物品。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这种无形的偏离恐惧的压力会更大。
②行为参照影响购物
当所有人都认为“双11”的物品会便宜的时候,消费者会不自觉地相信这一点,于是将本来正常的购物行为延迟到这一天。
③人际适应影响购物
当家人为了省钱而要求消费者推迟购物选择时,根据自我价值理论,人们为了维系情感,获得他人的支持,也会不得不将购物行为延迟至“双11”。
(6)思维定式
思维定势,又称“惯性思维”,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当“双11”是“购物狂欢节”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就将消费与“双11”绑定到一起,成为了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势,即人们已经养成了到了“双11”就消费的意识。
(7)顺从和服从权威心理
在“双11”的热度期间,实体宣传与媒体宣传中到处充斥着名人、专家的“双11”呼吁、代言、建议,这种影响无处不在,促使人们因顺从和服从权威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了“双11”的狂欢中。
4结合你的观察,思考常见的社会偏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如何去有效克服这些社会偏见?[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1)常见的社会偏见
偏见是人们脱离客观事实而建立起来对人或事物的消极认识与态度。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偏见有:
①刻板印象
如人们通常把女性的角色定位为主内,主要从事家务和照顾老人小孩,而男性主外,主要在外面挣钱养家;又如,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村的生活条件是脏、乱、差;西部的生存环境是落后、偏远、贫穷等。
②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如果别人讨厌某个人,就会倾向认为那个人各方面都不好,也会因为某个人属于他不喜欢的群体,而把附加于该群体所有不好的评价都加到这个人身上。
(2)社会偏见产生的原因
①利害冲突论认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或者是稀缺的,某一个体或群体利益及资源的获得,往往导致牺牲另一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或资源,这是造成冲突与偏见的基础。
②社会学习论认为偏见是习得的,是通过与其他态度、观念等同样的方式,同样的基本反应机制发展形成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经验获得的。
(3)偏见消除的途径
①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削减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③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④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⑤对社会化过程进行恰当的控制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5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情境、助人者和求助者等方面的因素:
(1)情境因素
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发现,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境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所以情境因素对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和时间压力三个方面。
①他人的存在
a.责任扩散。即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体的助人行为。
b.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c.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
②环境条件因素
物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助人意愿,像天气条件、社区大小以及环境中的噪声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
(2)助人者的特点
情境因素能增加或减少一个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有些研究也发现,一些人即使在不利的情境中也会帮助他人,而有些人即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不去助人。可见助人者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助人倾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助人或利他行为有关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虽然无法给“乐于助人的人”画出一个人格剖面图,然而,确实存在着一些人格特质,它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②助人者的心情
心情也会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不少证据显示,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较乐于帮助他人。
③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④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当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⑤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从事志愿者工作时花的时间更多,诸如课外辅导、救济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等。
(3)求助者的特点
人们的助人行为也受求助者特点的影响。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求助者是否受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欢的人,而人们对他人的喜欢与否一开始便会受到像外貌与相似性等因素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②求助者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一个人是否会得到帮助也部分取决于他是否值得帮助。
③性别的影响
性别因素影响助人行为的出现。针对女性的求助者,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他人所需要的帮助是同情等社会情绪支持时,女性的助人倾向比男性更大。
6社会化过程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攻击行为?[西南大学2012年研]
答:攻击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是否表现攻击行为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以及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攻击行为(工具性攻击)。由此,减少攻击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1)利用惩罚减少攻击行为
惩罚对于那些不足攻击型的人,即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人有效;但对于那些过分攻击型的人,即那些平常把自己隐藏得很好,一旦犯罪,就是罪大恶极的人作用不大。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由于攻击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攻击行为。
①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
②要学习对自己的攻击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攻击行为。
③挫折制造者为其行为负责,通过向他人道歉,并表示同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来减少攻击行为。
(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替代性攻击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对象与挫折来源越相似,个体对该目标对象的攻击性冲动就越强烈。有时候人们会使用宣泄来减少自己的攻击行为。
(4)示范非攻击行为
让孩子们观察非攻击行为楷模,即让他们接触那些被激怒时,能以自制、理性和以令人佩服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人。这样的孩子表现攻击行为的频率比没有接触非攻击行为楷模的儿童要低得多。
(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并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愤怒与批评,在冲突中学会协调与妥协,对别人的需求学会敏感地做出反应,这些方式都可以减少暴力。
7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工的社会满意度要高于城市常住居民,但在人际关系上,进城务工人员的满意度要低于城市常住居民,而在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满意度要高于常住居民。试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该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人际关系产生的基础
①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通过直接交往(包括沟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交流)过程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情感联系。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关联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人超越自身、与他人建立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和其他各种形式的交流,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因此,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系统,实质上是一个人的情感支持系统。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自身的意义是由其所存在的社会系统决定的。
②农民工群体作为常住居民的外在侵入群体,在与常住居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比较难。但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在家庭和工友之间可以很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在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满意度相对于常住居民也比较高。
(2)人际关系深度的影响因素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人们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人们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我,同时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暴露他们自己。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发现,对于陌生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极为有限,交流只涉及非亲密性的话题。对于熟悉的人,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但只在小范围内涉及亲密话题。而对于亲密朋友,交流最为广泛充分,所涉及的亲密话题和非亲密话题都很广泛。
8基本归因偏差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北京大学2012年研]
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而言,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1)基本归因偏差的概念及类型
①认知性偏差
a.行动者与观察者
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
b.显著性与获得性
一般人在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常常因为相关信息是否容易在脑海里呈现而有所不同,越容易被想起、被记住的刺激,在决定某一事件的原因上越是具有重要性。人们在归因过程中的三种简单的启发:表征性启发,获得性启发,调整性启发。
c.歪曲的思维方式
歪曲的思维方式会以各种形式使人们脱离现实。譬如,歪曲会使人们在对一个人或者事件做出判断之前就给该人或该事件贴上标签;歪曲会使人们的认识不准确和不精确;歪曲会使人们把一个具体的环境和特征无限地扩大;歪曲会使人们只看到问题的一面,而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歪曲还会使人们感情用事而不是理性判断等。
②动机性偏差
a.自我标榜
自我标榜是指一般人对于良好的行为都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否认自己应负的责任。
b.自我设阻
自我设阻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人们的失败归结于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自我设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
c.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指的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③性别偏差
a.动机上的偏差
研究认为,女性的成就之所以没有男性高,主要是因为在女性的人格中存在着“害怕成功”的动机因素。
b.观念上的偏差
个人所拥有的许多观念深深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行为表现上的性别差异也可以追溯到原始观念上的差别。性别的观念早在孩提时代就开始形成,日后的发展又时刻增强这种观念,性别图式起着帮助个人应付、整理环境的作用。
c.环境上的偏差
个人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反应影响很大。性别角色的期望是这些众多环境因素中的一种。性别角色的行为是为了迎合社会的期待和他人的赞许而造成的。
(2)归因偏差在生活中的意义
①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帮助人们从各个角度对生活上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的解释,有利于人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行为,也可以从更深刻的层面上分析产生这些归因偏差的原因。
②了解归因偏差的相应知识可以帮助个体尽量克服不良归因,产生正确的归因风格。有些归因偏差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的正确认识甚至阻碍人们工作的情绪和热情发挥,是不利的归因风格,这是通过了解归因偏差养成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归因方式对于生活和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9如何提高和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苏州大学2012年研]
答:提高和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方法主要有:
(1)重要他人采取的培养措施
①父母的积极型教养方式
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既来自于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映评价,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的影响尤为重要。如果父母采取积极教养方式,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过度保护和干涉则使子女体验自己的挫败与无力感,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②教师的赏识教育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但也有某些特长优势。教师应多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为个体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细心捕捉每个人的闪光点,并适时给予表扬,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个体便对自己产生一些信心。因此,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既满足每个人的自尊需要,又有利于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
③增加成功体验
家长和学校可以设置各种简单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增加个体的成功体验,有助于个体获得内在一致感,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认知体验,能增加个体对成功的期望,进而增加努力性和坚持性。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影响决策的效率和创造性,进而增加个体对成功的预期和自我实现,提升自我概念,促使个体形成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④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努力发展心理咨询事业,是改善个体消极自我概念,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消极自我概念者往往经历过许多失败和挫折,从而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如果教育者或咨询者能以关怀、爱抚、同情、认可、尊重、理解、喜爱等一类的态度使消极自我概念者感到温暖和满足,并有效地诱导或协助他们正确分析客观事实,合理认识自我,其消极自我概念必然会得到改善。
(2)自我采取的培养措施
①巧用归因策略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解释的过程。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如果某人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被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若成功被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
②全面客观认识自我
个人要想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必须积极进行社会交往,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合理地运用社会比较策略。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免不了要与别人进行比较;同时,要留意来自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异性等多方面的信息,这样就能够逐步形成对自我的全面客观的认识。
③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凡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该积极悦纳。人们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
④超越自我
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保持自信和乐观态度,是积极的自我概念的集中体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必然会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反过来又会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10在群体活动中既会出现社会促进现象也会出现社会惰性现象,请对这两种现象进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社会促进
①社会促进的定义
社会促进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更积极的现象。
②社会促进的分析
a.Zajonc认为,当他人出现的时候,会使人们的唤起增强,而这种生理唤起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的优势反应。在简单任务中,优势反应往往是正确的,而在复杂任务中,正确答案往往不是优势反应,所以在复杂任务中,唤起增强的是错误反应,也就是说,他人的出现对完成简单工作起促进作用,而对完成复杂工作起阻碍作用,这两方面加在一起统称社会促进。
b.Cottrell的评价恐惧理论认为在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唤起,并进而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
c.Baron和Sanders的分心冲突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使他分心,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这种冲突使得唤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促进效果。该理论解释了噪声、闪光等刺激对作业成绩的促进或损害作用。
(2)社会懈怠
①社会懈怠的定义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②社会懈怠的分析
a.Kerr,Bruun和Harkins等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b.Latan>e认为社会懈怠现象发生在团体成员完成团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随着团体规模增加,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社会懈怠现象对团体的工作表现有害,如果要克服社会懈怠现象,最好让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11试述成就动机的含义、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成就动机的含义
成就动机是个体选择目标定向的成败活动并努力追求成功的一般性倾向。它是激发个体把某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内部动机。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意向和避免失败的意向。
(2)成就动机的作用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所取得的成绩
研究发现,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如在学校里,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成绩可能较好,名次较高。
②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成就动机低的人,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的人爱毛遂自荐,喜欢担任富于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自己做出决策。
③成就动机与权力动机相联系
成就动机推动人们去争取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在团体中受到尊重,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等,因而它和权力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3)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成就动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都影响儿童的成就动机。一般地说,父母要求子女独立自主且又能以身作则,会较易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相反,父母对子女过分保护,就会限制儿童的独立性,较难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成就动机较强的教师的言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有效方法。
③参加竞技类的活动会提高成就动机
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成就动机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成就动机弱。
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个人如果认为工作过难或过易,都不易激发成就动机;认为工作难度适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时,成就动机最强烈。
⑥个性因素影响成就动机
个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对成就动机有深刻的影响。
⑦群体成就动机的强烈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有关
当国家经济繁荣兴旺时,人民的成就动机就会提高。相反,就会降低。竞争激烈的地方,人们的成就动机相对强些。
12影响说服的因素有哪些?[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研;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说服者的因素
①专家资格
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
②可信度
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即他的可信度如何也对说服效果产生影响。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他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人们便会怀疑说服者的可信度,此时即使他的观点很客观,人们也不大会相信。
③受欢迎程度
说服者是否受人欢迎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
a.说服者的外表,外表漂亮的人在说服方面更有优势。
b.是否可爱,一个可爱的人往往是吸引人的,而吸引人的特征可以提高说服力。
c.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人们常常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与自己相似的人一致。
(2)说服信息的因素
①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异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个水平后,如果差异继续增加,态度改变开始减少。但是,说服者的可信度越高,最大态度改变的差异水平也就越大。
②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通过激发人们的恐惧感来改变态度,被称为引发恐惧的沟通。随着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的增加,人们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也增加。但是当信息唤起的恐惧感超过某一个界限之后,态度反而不发生改变。
③信息的呈现方式
包括说服所使用的媒体和单面与双面说服。
a.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加上面对面的交谈的效果要好于单独的大众媒体。
b.在说服信息非常复杂的时候,不生动的媒介(书面的信息)的效果较好;而当信息简单的时候,视觉最好,听觉次之,书面语最差。
c.从单面与双面呈现信息来看,当被说服者已经处于争论之中时,双面说服的效果要比单面说服好;当人们最初同意该信息时,单面说服的效果好。
(3)被说服者的因素
①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
a.个体的可说服性。有些人能被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信息所说服,称为可说服性的人格;而有些人则是任何信息都难以说服的,这样的人不具备可说服性。
b.智力对说服的影响。智商高的人与低的人一样可以被说服,只是在论点很难的时候,智商才起作用。
c.自尊心较弱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很敏感,不太相信自己,因而易被说服。
②被说服者的心情
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说服性观点。心情好的人在争论出现时卷入较少,不愿去进行较深入的考虑,所以易被说服。
③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④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
a.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b.过于强烈的禁止行动同样可能产生反作用,使得对方对被禁止的事产生更多的兴趣。
⑤个体差异
人面对同样的信息和同样的说服者,人们对待说服的策略不一样。影响说服效果的个人因素包括:
a.认知需求
认知需求是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对说服往往采取中心路径的处理方式,他们仔细分析说服情境中的信息,并尽量确定论点的好坏。低认知需求的人往往采取外周路径的加工方式,他们只考虑并依赖于偶然的线索和简单的规则。
b.被说服者的自我检控程度
高自我检控的人对外界的线索敏感,而低自我检控的人对自己内在的要求更为关注。
c.年龄差异
从青少年时期到成人早期的经历对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处在这一阶段的人对他人的说服敏感,并且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⑥综合作用
总体看来,自我在说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心理学家发现人们自己寻找说服原因要比由说服者提供原因更有效。因为自我说服使得人们的参与感加强,从而更倾向于自己所支持的态度;当人们觉得他人想要说服自己时,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之。
(4)情境因素
①预先警告。当个体对问题了解得很多时,预先警告会引起抗拒,而当人们对该问题了解较少时,预先警告反而有助于态度改变。
②分散注意。分散注意力能减少抗拒,因而对改变态度有利。
13合作与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合作与竞争
①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合作的结果是共享其利或各得其利。合作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形式。
②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优胜劣汰。竞争是人类实践生活中相互作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
③社会生活中的利益一致和冲突是合作与竞争的直接动因。日常生活中虽然许多利益与满足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实现,但更多的利益与满足的达成,却需要通过多个人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此时人们就必须实行相互间的合作。
(2)合作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则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②合作能弥补个人的缺陷与不足,在相互的帮助与支持下,个人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3)竞争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①竞争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竞争能激发个人的互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提高学习效率。人在竞争条件下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而且在竞争中能获得对自己的比较实际的评价。
②个体通过不断的竞争并获取胜利的过程中,能改变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不断的取得成功会建立一个人的自信心以及鼓起人的高昂的志气,重燃起内心中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一个人的创造力。
③在竞争中能激发个体的自主参与意识,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竞争,是指为了自己的利益跟别人争胜,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
④竞争能使集体生活变的丰富多彩,避免和减轻人民对日常生活的单调感,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培养竞争气氛,有利于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综上所述,合作和竞争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4结合你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论述社会阶层之间偏见形成的原因和消除偏见的方法。[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偏见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人们在研究偏见时,也往往把重点放在偏见产生的原因以及偏见的消除措施等方面。
(1)偏见形成的原因
①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位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性情感和心理。当人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某些利益却没有得到,这时他们若把自己与获得这种利益的团体相比较时,便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相对剥夺感最有可能引发对立与偏见。
②社会化过程的影响
偏见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作为文化传统之一,成分的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之后,便融入了文化传统,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偏见的氛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会融入其父母的偏见文化之中。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可分为:
a.直接学习。小孩子周围的人运用赏罚强化其偏见态度,如父母不允许孩子同自己对其有成见的人的孩子一起玩;
b.模仿学习。儿童经常看到、听到自己周围的人议论反对某一群体及成员,从而逐渐地认同于他们的观念和行为;
c.环境气氛的熏染。这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了解。
③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的,而是存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
(2)消除偏见的方法
①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性、被动性等。根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削减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③提高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有时候人们的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的缺乏和狭隘,所以通过让人们接受更多的教育来减少偏见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④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⑤对社会化过程进行恰当的控制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15你认为社会在当今阶段应怎样实现对不断上升的犯罪倾向的控制。试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来分析。[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犯罪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侵犯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犯罪行为以及侵犯行为,可以从人们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中尝试实现对犯罪行为倾向的控制,一般主要有:
(1)宣泄
①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每人都有一个本能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应当不断以各种方式使侵犯性能量发泄出来,如球赛、打拳、游泳以及培养人与人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等,还可以适当地表现一些侵犯的行为和举动,否则侵犯性能量滞存过多,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发泄的结果,因此他主张以一种不具破坏性的发泄途径来代替战争,如体育比赛、登山、航海等。
(2)习得的抑制
习得的抑制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有:
①社会规范的抑制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步分清是非对错。因而,内化了社会规范的人,在急欲表现违反规范的侵犯行为时,会产生一种对侵犯行为的忧虑感,这种忧虑感会抑制侵犯倾向。研究表明对侵犯行为的忧虑越高,其抑制能力越强;相反,对侵犯行为的忧虑越低,其抑制能力越差。
②痛苦线索的抑制
痛苦线索是指被侵犯者受到伤害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侵犯者的一种情绪唤起,使他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地位,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侵犯。研究者们做了这样的实验,令某人激怒被试,然后给予被试电击这个人的机会,当被试得知被击者的痛苦状况时,便减少了侵犯行为。
③对报复的畏惧
当某人知道,自己伤害他人之后他人会加以报复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因此,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情境预防。情境预防的实质在于:通过提升实施犯罪被发现和被检举的风险,增大实施犯罪难度和减少犯罪收益等措施,来达到减少犯罪目的。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只有子女与父母建立起了较强的依恋,他们在实施某项行动或做出某个决定时,才会主动考虑父母的感受,考虑他们的行为给家庭以及父母带来的后果。如果个体能够预测这种行为会给家庭及父母带来伤害,他们可能会考虑放弃,这样就增加了家庭的社会控制力。因此,家长要提升自身素质,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子女建立良好的家庭依恋关系,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为子女营造一个优化的家庭生态环境。
16结合实际事例分析现实中流言舆论的产生、传播、兴起及对策。[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内涵
①流言是广泛传播的有关现实社会问题的不确切消息。流言的产生既可以是无意讹传形成,也可以是故意捏造。其影响既可能是恶果严重,也可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流言的传播内容既有生活上的,又有政治和经济方面的。
②舆论是公众意见,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
(2)流言舆论的形成过程
①社会上发生了特殊事件或违反常规的行为,引起人们的注意。
②社会各方面人士纷纷议论,交换看法,发表意见,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公开表示意见,或在熟人、亲友间私下议论。
③在众人纷纷议论过程中几种意见经过辩论,不断澄清事实。
④众人的认识和态度逐渐趋向一致,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意见,最后占了上风,于是便形成了舆论。
比如,2003年孙志刚在收容所受虐致死的事件,经由某传媒报道后,就在各大网站与论坛上引发了持续的关注与激烈的讨论后形成了社会舆论共识,最后在相关部门的重点干预下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3)流言舆论的控制对策
①在流言舆论刚开始传播时,就须准确地估价传闻的性质
准确评估传闻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何种结果以及程度如何。如果是积极的应该因势利导;如果是消极的,应采取防范措施,尽可能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只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使听众保持冷静的头脑,流言和谣言便会被有效地抵制。
②如果流言与谣言已经广泛传播开来了,应选择适当的渠道向人们披露真情
因为流言与谣言常常是产生于信息不灵,所以人们一旦了解并相信了真实的情况时,传闻便会停止。如发表电视演说、设立答复公众的询问中心和谣言控制中心,还可邀请社会各界举行听证会、参观等。
③从根本上消除流言与谣言产生的基础与种种动因
a.要保持社会的安定、民主渠道的畅通,并且应该用各种方法提高公众的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
b.对具体的社会组织来说,要避免流言与谣言的伤害,应该完善自身的运作机制,尊重公众利益,与公众保持密切的沟通。
c.制止流言和谣言的最根本所在是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的自身内在素质。
17什么是从众?试论述从众的条件。[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1)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社会某种影响之后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或反应。从众可以分为真从众、权宜从众和不从众三类。
(2)从众的条件
①群体影响与少数群体作用
a.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的比率即会大大下降。
b.群体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群体的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发生从众行为。
c.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晚一些。
②情境因素
a.刺激物的性质
刺激物的性质是影响从众的情境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对模棱两可的刺激物的判断做出从众反应。
b.个人地位
人们的从众行为因为其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权威者往往因为角色定位的关系,被认为有权利和能力,常常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能干,信息渠道多,因此易于赢得地位较低能个体的信赖,从而使得更多的低地位者跟从。
c.时间因素
交互作用的早期阶段更容易发生从众行为,因为这个阶段的双方处在相互适应阶段,双方都试图建立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相互接纳对方的程度较高,比较易于被说服和接受他人观点。而到了交互作用的后期,个体相互之间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地位,从而变得不易接受影响而从众。
③个体因素
a.个性特质差异
一般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较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反之,比较自信、有较高自尊要求的个体一般不易产生从众行为。
b.性别差异
人们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不易从众,而且这个差别也被人们在生活中普遍接受。但是男女在从众行为上表现出的差异在心理学领域还没有一个非常一致的结论。
c.年龄差异
从年龄上看,青少年期及其以前的年龄段被认为是易从众时期,这个时期个体处于发展阶段,通常也被称为可塑期。随着年龄的长大,性格的稳定,在从众行为上年龄差异就不再明显。
d.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费斯廷格及其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发现,与一种意见没有表达出来的情况相比,人们在意见表达后,在相关选择上的自我卷入水平会有实质的增加,并由此直接导致从众性的降低。
④教育和文化倾向
a.教育水平
如果个体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较高的教育水平,那么从众行为的比例也会有所降低。
b.文化背景
从众似乎是在各种社会文化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从众的水平则会因为文化不同而不同。这种不同随着不同文化中儿童社会化的发展而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