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河北导游基础知识
- 圣才电子书
- 4707字
- 2021-06-08 15:06:08
【要点详解】
一、地方戏曲
1河北梆子(掌握)
(1)发展历史
①历史演变及流行地区
a.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来,于清朝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河北梆子;
b.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河北梆子曾流行于大半个中国,如今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
②形成与发展
a.河北为京畿重地,给河北梆子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b.河北梆子经历了康熙中叶开始的孕育期,道光、同治年间的形成、成熟期,并分别于同治、光绪之交和民国初年两次达到其发展的顶峰,不仅在河北城镇、农村中蓬勃发展,还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与京剧展开了争夺剧坛主导地位的竞争。
(2)艺术特点
①音乐
河北梆子的音乐既有慷慨悲壮、苍凉凄楚之风,又有高亢激越、痛快淋漓的特点,刚劲、豪爽、激愤,伴奏热烈火炽,很有震撼力。
②唱腔
唱腔板式有大慢板、小慢板、尖板、哭板、大反调等,是典型的板式变化体音乐。
③表演风格
表演艺术讲究程式规范,与京剧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运用时较京剧更夸张、更奔放,形成粗犷火爆、不尚蕴藉的表演风格。
④角色
a.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武行、杂行等;
b.生行中的穷生、净行中的净生,是河北梆子所特有的。
⑤京味
河北梆子与京剧曾有长达四十余年的同班合演历史,因而河北梆子具有其他梆子声腔剧种所不具备的“京味”,这也可以说是河北梆子的又一重要特色。
(3)名家及代表曲目
①王玉馨——《辕门斩子》《苏武》《江东记》。
②赵鸣歧——《法门寺》《打金砖》《二堂舍子》。
③筱翠云——《南天门》《空城计》。
2评剧(掌握)
(1)发展历史
①产生
a.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
b.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②融合
a.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b.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的工人,特别是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的热心观众和积极支持者。
③形成完整的戏曲艺术
a.评剧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则是在辛亥革命前后,进步的民主思想传播到了文艺圈子,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如成兆才等。
b.成兆才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唠》《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c.成兆才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锐,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1919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④定型
a.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又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
b.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扩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峙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c.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目前,评剧是我国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戏曲剧种,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d.2006年,评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艺术特点
①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
②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③善于表现现实生活是评剧的一个传统。
(3)名家及代表曲目
①李忆兰——《张羽煮海》《花为媒》《樊梨花斩子》;
②花月仙——《珍珠衫》《桃花庵》《马寡妇开店》;
③陈桂秋——《吕布与貂蝉》《赚文娟》《人面桃花》。
3唐山皮影戏(掌握)
(1)发展历史
①唐山皮影戏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
②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2)艺术特点
①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多如牛毛;中长篇影卷称作“连台本”,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大部头有130多部;短小的折子叫“单支儿”,不计其数;
②唐山皮影戏以乐亭方言为基础,掐嗓演唱,风格独特;
③唐山皮影戏中,人物行当齐全,有生、小(旦)、髯(老生)、大(花脸)、花生(丑)等。
(3)演出场地和形式
①皮影戏的演出须用木棍或铁棍搭建一个高台,高台四周用幕帐围起来,面对观众的一面是用白布作的影窗。影窗后摆长条桌用来撂放影卷、影人、道具等,长条桌上方悬挂照明灯;
②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辅助操作的人称“贴线”,操纵的人统称“拿线”;
③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三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
④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其中有掌线师傅(操纵)二人,鼓板师傅一人,还有演唱的演员和伴奏演员(拉四胡的兼吹喇叭、打堂鼓),因此,唐山皮影戏素有“七忙八闲”之说。
(4)影人的雕刻
①唐山皮影戏影人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
②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5)名家及代表曲目
①蔡劲笋——《飞天》《哭塔》《鸡斗》;
②齐永衡——《白蛇传》《三打白骨精》《鹤与龟》;
③付晓华——《穆桂英大战白天祖》。
4石家庄丝弦(掌握)
(1)发展历史
①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小鼓腔、罗罗腔、女儿腔等,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一个地方戏曲声腔剧种;
②主要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地区东部及雁北地区。
(2)艺术特点
①石家庄丝弦为混合腔体制的剧种,有传统剧目五百多出,大部分为本剧种的传统剧目,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其他剧种移植而来的;
②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大戏,反映宫廷斗争;
③表演以身段动作、面部表情和手指动作等完成戏中角色形象的塑造及人物的刻画,其中不乏夸张手法、刻板和直线条木偶动作遗风的运用,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技,如耍牙、耍碗、耍鞭、耍扇、耍手绢、耍展(帽翅)、耍髯口等;
④丝弦借用“社火”的形式,真刀真枪地在舞台上进行展示,追求热烈火炽、火爆,粗犷豪放,崇尚特技,动作夸张幅度较大,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3)名家及代表剧目
①安存山——《怒斩白面狼》;
②张宝英——《杨继业归宋》;
③边树森——《李天保吊孝》。
(4)唱腔及其曲牌
①石家庄丝弦唱腔独特,先用真声唱字,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
②丝弦音乐属弦索声腔,分官腔、越调两大部分,官腔唱腔明快、清新;越调唱腔激昂、悠扬;
③官腔曲牌多为长短句,以《耍孩儿》为代表;越调曲牌多为对偶句,以《三道腔》《罗罗》为代表。
(5)伴奏乐器及角色
①石家庄丝弦主要的伴奏乐器为“三大件”,即板胡、曲笛、笙;
②丝弦的角色分生、旦、净、丑诸行。
(6)地位
石家庄丝弦是燕赵文化的杰出代表,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在河北地方剧种中占有较高地位,有“昆高丝乱不分家”和“一昆二高三丝弦”之说。
5二人台(掌握)
(1)发展历史
①清朝时期,民间冬闲时表演的社火和民歌是丝弦的前身;
②民国初年,到了逢年过节,农村就会请艺人来演唱二人台,当地汉族人民习惯称它为“玩艺儿”;
③到了抗战时期,由于二人台经常被请到赌场等场所进行表演,并且收入较多,许多艺人开始走上了二人台的职业道路。
(2)艺术特点
①二人台表演可分为歌舞和小戏两种形式,舞蹈幅度大、跳跃性强,给人以粗犷憨厚之感;
②歌舞的表演来自“社火”的高跷,现在不再踩高跷,但仍保留着高跷颠颤步的遗风,穿插过场仍用高跷的剪子股、编蒜瓣以及秧歌的大小八字、大小圆场、二龙出水等套数;
③所用道具彩扇、霸王鞭、手绢都有一定技巧。
(3)流行地域及形式
①河北省境内的二人台主要以康保、张北等县为流传中心,因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西流行的二人台有许多区别,又称东路二人台;
②以叙事的形式反映现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4)名家及代表剧目
①张根锁——《走西口》《打后套》《英台下山》;
②杨英耀——《怀抱苤蓝》《瞎眼飞机》;
③李万通——《水刮西包头》《种洋烟》《小叔子挎嫂嫂》。
(5)唱腔及唱法
①音乐分唱腔和伴奏曲牌两部分。唱腔主要是河北、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民歌,多系一剧多曲,专曲专用。唱词多用比兴,极富夸张,衬词叠字使用频繁。较早的唱法是高打低唱,用真声;
②后来发展为真假声相结合,有“满”(满打满唱)、“花”(旋律加花)、“闪”(闪板躲字)、“掐”(简化旋律)、“口”(口语化)五种唱法。
(6)伴奏曲牌及唱念
①牌子曲是供乐队单独演奏的器乐曲,约有80首,来源于蒙汉民歌、古曲、社火、佛曲、晋剧等戏曲曲牌,演奏风格热烈火炽;
②唱念用张家口及坝上地区方言,平声不分阴阳,有入声字,这是与西路二人台的重要区别。
(7)传统乐队
①二人台传统乐队由笛、四胡、扬琴(三大件)、四块瓦组成,演奏风格热烈;
②在表演上具有短小活泼、花样繁多、节奏紧凑、朴实健美等艺术特点,道白多用方言土语和“串串话”“顺口溜”“叠字”“歇后语”等,采用“走唱”形式,表演人数不限。
(8)地位
二人台已有150年的历史,始终与坝上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活跃僻远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武安平调落子(掌握)
(1)组成及流行地域
①武安平调落子是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的总称。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是武安市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
②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2)武安平调
①发展历史
武安平调俗称大戏,约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河南怀调与武安地方民间音乐结合的产物。
②名家及代表剧目
a.武鸿凤——《铡赵王》;
b.周素霞——《桃花庵》;
c.郝存斌——《吕蒙正赶斋》。
③艺术特色
a.武安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
b.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
c.艺人多为本县人,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纯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d.平调伴乐中,主奏乐器“二弦”在全国绝无仅有,现在仍需专门定做。
(3)武安落子
①发展历史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
②名家及代表剧目
a.王艳书——《姚刚征南》;
b.王新荣——《借髢髢》;
c.房志斌——《胡服骑射》。
③艺术特点
a.落子戏的表演,朴素自然,接近生活,念唱口语化,以当地方言为主,武安落子用武安方言;沙东落子用临漳方言;
b.落子戏的音乐唱腔有曲牌和板腔两类,曲牌有《耍孩儿》《山坡羊》《赞子》等;板式有“流水板”“慢板”“散板”“哭迷子”“悲腔”“老二板”“数板”等。
④唱腔
第一,唱腔板式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
第二,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乡土气息浓厚;
第三,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
⑤角色
武安落子角色齐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
⑥表演
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
⑦伴奏
落子在伴奏中不用梆子,整个节拍靠鼓师的手板引领,听来清脆透彻,极具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