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精讲与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9032字
- 2021-06-03 18:41:14
【要点详解】
一、处方
1处方的种类和结构
(1)处方的概念和性质
①概念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执业药师或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②性质
a.经济性;b.技术性;c.法律性。
(2)处方的结构
①前记:包括预防、医疗、保健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加特殊要求的项目。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②正文: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用量。
③后记:有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
(3)处方的种类
①按其性质分类
a.法定处方:主要指《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标准收载的处方。
b.医师处方:医师为患者预防、诊断和治疗用药所开具的处方。
②按《处方管理办法》分类
分为急诊处方、麻醉药品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等。不同的处方选择不同颜色的印刷用纸,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表2-1)。
表2-1 不同类别处方印刷用纸的颜色和右上角标注内容
2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1)处方审核
①审核资质
执业药师或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未取得相应资格者应在药师指导下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②审核内容
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③审核用药适宜性
表2-2 审核用药适宜性
(2)药品调配
①处方经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
②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包括:
a.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b.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c.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d.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③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调配处方后经核对后方可发药。
④销售近有效期药品应当告知顾客有效期。
⑤处方审核、调配、核对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并按照规定保存处方或其复印件。
(3)用药交代与指导
药师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或其他方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其内容包括所调配药品的用法用量、药物剂型的正确使用、适宜的用药时间及给药途径、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证、药品不良反应等信息。
二、处方审核
1处方合法性审核
(1)处方书写的基本规则
①处方记载的临床诊断应清晰、完整,并与病历一致,字迹应清晰,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在修改处签名并标明日期。
②处方医师的专用签章和签名式样必须与在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③每张处方只限一名患者的用药,医师开具处方应使用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和药品通用名称,用规范的中、英、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勿用“自用”、“遵医嘱”等含糊不清的词语。
④处方正文空白处应画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⑤一般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规剂量使用,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门诊普通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对于老年病、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⑥药品剂量与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剂量应当使用法定剂量单位。
⑦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⑧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注明体重。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西药、中成药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开具一张处方。
(2)药品通用名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a Approved Drug Names,CADN)是指由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药品的法定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3)药品分类及通用的药名词干
①药品分类
药品的分类依据包括药理作用、剂型、管理要求、药品来源和中药分类方法(按药物功能分类)。按管理要求分类,可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
②通用的药名词干
表2-3 常用药物的药名词干
(4)处方缩写词
表2-4 处方中常见的外文缩写及含义
2用药适宜性审核
(1)处方用药与病症诊断的相符性
①无适应证用药
a.流感且无感染指证,给予抗菌药物;咳嗽且无感染指证,给予阿奇霉素口服。
b.Ⅰ类手术切口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
②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
a.口服坦洛新(坦索罗辛)用于降压;b.阿托伐他汀用于补钙;c.黄体酮用于排除输尿管结石。
③不合理联合用药
a.病因未明用药;
b.联合应用药量未经酌减的毒性较大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
c.单一抗菌药已能控制的感染而应用2~3种抗菌药;
d.一药多名(即一种通用名的药物活性成分有多种不同的商品名)导致重复用药;
e.盲目应用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④过度治疗用药
a.滥用药物;b.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
⑤有禁忌证用药
a.忽略病情和患者的基础疾病;b.忽略药品说明书的提示。
(2)剂量、用法和疗程的正确性
①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与相应药物的成人剂量换算。
②60~80岁老人用药剂量可为成人的75%以下,80岁以上为成人的50%。
(3)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根据临床治疗需要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的原则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表2-5 不同疾病类型剂型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4)是否有重复用药现象
①一药多名
一药多名现象易导致用药过量、重复用药或中毒。
②中成药中含有化学药成分
我国已批准注册的中成药,有两百多种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有化学药的中成药),不能仅作为一般的中成药使用。
(5)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判定
某些药品在给药后极易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需根据情况在注射给药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后观察15~20分钟以确定阳性或阴性反应。
表2-6 常用药物皮肤敏感试验的药液浓度与给药方法
注:氯唑西林钠、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钠、羧苄西林钠、哌拉西林钠、阿莫西林、舒他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磺苄西林纳注射剂和青霉胺片剂等皮试药液剂量和浓度同青霉素。
(6)是否有潜在的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①药物相互作用的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作用和效应变化。
②药物相互作用对药效学的影响
a.作用相加或增加疗效
第一,作用于不同的靶点,产生协同作用。如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甲唑片(SMZ)合用,有协同抑菌或杀菌作用。
第二,保护药品,增强疗效。如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钠(肾肽酶抑制剂)合用,能保护亚胺培南免受破坏;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能增强疗效。
第三,促进吸收,增加疗效。如维生素C可促使铁剂转变为二价铁离子。
第四,延缓或降低抗药性,增加疗效。如抗疟药青蒿素与乙胺嘧啶、磺胺多辛合用,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用,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b.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第一,普萘洛尔与硝酸酯类合用,可抵消或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
第二,普萘洛尔与阿托品合用,可消除普萘洛尔所致的心动过缓及阿托品所致的心动过速。
第三,普萘洛尔与硝苯地平类合用,可提高抗高血压疗效,并对劳力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第四,吗啡与阿托品合用,可减轻吗啡所引起的平滑肌痉挛,并增强镇痛作用。
c.增加毒性或药品不良反应
第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依他尼酸、呋塞米或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加耳、肾毒性。
第二,甲氧氯普胺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加重锥体外系反应。
第三,氢溴酸山莨菪碱片与哌替啶合用,可增加后者毒性。
第四,肝素钙与阿司匹林、右旋糖苷、双嘧达莫合用,有增加出血的风险。
d.敏感化作用
第一,排钾利尿剂可降低血浆钾浓度,使心脏对强心苷药敏感化,易发生心律失常。
第二,利血平或胍乙啶导致肾上腺素受体发生类似去神经性超敏感现象,使拟肾上腺素药的升压作用增强。
e.拮抗作用
第一,吗啡拮抗剂(纳洛酮、纳屈酮)应用于吗啡中毒的解救。
第二,氢氯噻嗪类药可拮抗甲苯磺丁脲的降糖作用。
③药物相互作用对药动学的影响
a.影响吸收
抗酸药复方制剂组分中通常含有Ca2+、Mg2+、Bi3+、Al3+,与四环素类合并服用,可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而对吸收不利,影响药效。
b.影响分布阿司匹林、依他尼酸或水合氯醛能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可使磺酰脲类降血糖药、抗凝血药及抗肿瘤药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
c.影响代谢
药物代谢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酶诱导相互作用和酶抑制相互作用。
表2-7 常用肝药酶的抑制剂、诱导剂
d.影响排泄
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磺胺类药可减少青霉素自肾小管的排泄,使青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增高,血浆半衰期延长。
④药物理化配伍禁忌
药物理化配伍禁忌是指由液体离子电荷、酸碱度等条件的改变而引起药液的絮凝、沉淀、氧化、变色和活性降低等变化。其主要表现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及肠外营养液等溶液的配伍方面。
⑤药理配伍禁忌
a.定义
药理配伍禁忌是指配伍中出现在患者体内不良反应增加、毒性增强的反应的变化。
b.应对方法
药师在审查处方时应支持有益的相互作用,对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应对处方医师提出建议或拒绝调配。
⑥化学药与中药的联合应用
a.化学药与中药联用的特点
第一,多数中药与化学药物联用,疗效提高,有时呈现很显著的协同作用。如丙谷胺与甘草、白芍、冰片组成复方治疗消化性溃疡。
第二,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如甘草酸可降低链霉素对第Ⅷ对脑神经的毒害。
第三,减少剂量,缩短疗程。如地西泮合用苓桂术甘汤,显效只需常用剂量的1/3。
b.中药、化学药合用的基本原则
药简力专,取长补短,发挥独特疗效和各自优势。
c.规避药物配伍禁忌
表2-8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3审核结果
表2-9 处方审核结果的判读
三、处方调配
1按照处方的记载正确准备药品
(1)处方调配
①参照处方,按照药品顺序调配,对特殊管理药品分别登记账卡。
②配全药品后,对照处方逐一核对药品信息,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③需特殊保存的药品应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10℃下避光贮存”。
④尽量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标签。
⑤调配或核对后签名或盖章,同时注意法律法规、医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
(2)住院医嘱调配
①医嘱的调配
a.住院患者口服药按包装上所示用药,包装上应注明患者姓名和服药时间。
b.采取每天调配的方式发放长期医嘱药品,临时医嘱需急配急发。
c.需提示特殊用法和注意事项的药品,应由药师加注提示标签或向护士特别说明。
②出院带药的处方调配
a.审核出院带药处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药名、用法用量、剂量、疗程等。
b.在药品外包装袋上应提示患者:当出现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时,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应附上医院及药房电话号码。
2通过药品名称来确定药物
(1)药品商品名及品牌名
①药品商品名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定企业使用的该药品专用的商品名称。
②药品的品牌名常被患者使用,品牌名常源于药品的注册商标。
(2)药品别名
药品的别名多为俗称,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别名为扑尔敏。
3识别合适的包装和贮存要求
(1)识别合适的药品包装
①外包装
外包装是指内包装以外的包装,按由里向外分为中包装和大包装。
②内包装
内包装是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药品最小包装常指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比如片剂或胶囊剂的盒,颗粒剂的袋。
(2)识别合适的药品贮存要求
应严格按照药品贮藏要求贮存药品,不同的标注对应不同的条件,具体见表2-10。
表2-10 不同的标注对应的环境条件
4单剂量调配
(1)单剂量调配的定义
是指患者所需药品经药师调配成单一包装,置于单剂量药盒或袋后给予患者服用。
(2)单剂量配方系统的定义
又称单元调剂或单剂量配发药品(UDDS),是指调剂人员把患者所需的各种固体制剂,按一次剂量通过分包机用塑料袋或铝箔热合后单独包装。
5用法用量签及特别提示
调配药品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加贴用药方法的标签,应特别注意标识:
(1)患者姓名,调剂日期、用法用量;
(2)药品通用名或商品名、剂型、剂量、数量、贮存方法和有效期;
(3)有关服用注意事项(如餐前、餐后、睡前、冷藏、需振荡混合后服用等);
(4)调剂药房的地址、名称和电话。
6核查与发药
(1)核查
处方药品调配完成后由另一药师进行核查。其内容包括:
①全面审核处方内容;
②对照处方逐一核对调配的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
③逐个检查药品的性状、有效期等。
调配药品与处方一致确认无误后可签字。
(2)发药
发药是调剂工作的最后环节。内容包括:
①核对患者姓名,采用两种方式核对患者身份。
②核对药品与处方的相符性,检查药品剂型、剂量、规格、数量、包装,并签字。
③发现处方调配有问题时,应将处方和药品退回调配处方者,并立即更正。
④发药时向患者说明每种药品的特殊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同种药品有2盒以上时,需特别交代。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⑤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如患者有问题咨询,应尽量解答,对较复杂的问题可建议到咨询室或用药咨询窗口咨询。
四、药品管理和供应
1药品管理
(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表2-11 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2)药品质量验收
验收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标签、说明书、外观质量以及相关的证明文件等内容,检查合格方可入库。
①药品的包装与说明书
a.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分、性状、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b.药品内包装应清洁、干燥、无污染、封口应严密、无渗漏、无破损。
②药品的外观质量检查
a.检查方法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试验,检查药品的性状。
b.判断依据与处理
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药学专业知识及药品说明书对药品外观质量进行判断。
c.不同剂型药品外观检查的内容
表2-12 不同剂型药品外观检查的内容
③有效期
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年××月××日”或者“有效期至××××年××月”。
(3)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①基本原则
a.不同种类药品分别贮存,分类定位存放。
b.危险性较大如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药品应当另设仓库单独储存,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制订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
②贮存与保管
表2-13 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2需要特殊注意的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1)高警示药品的管理
①高警示药品的定义
高警示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明显且迅速,一旦使用不当对人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药品。
②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版
表2-14 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2015版
(2)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
①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规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
a.印鉴卡的管理
药学部应指派专人依据“印鉴卡”的申办规定,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办、换发“印鉴卡”,申报用药计划及变更手续,按期报送药品购用情况统计报表。批准合法的“印鉴卡”由专人保管。
b.专业保险柜和技术卡的管理
药库及各调剂部门贮存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专用保险柜,由专人负责。
c.药品采购与验收
药品管理人员根据库存和药品用量提出购药计划,药品采购员去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采购药品,药品到达后,由采购员和库管员共同检查验收药品至最小包装,并核验购药票据凭证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d.药品的储存和保管
第一,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全部贮存于专用库内,库房钥匙由指定人员保管。
第二,贮药保险柜双人双锁负责,除调剂部门专门领药人员和库管人员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库内。
第三,打开保险柜密码锁时,除操作者外其他人员应避免直视。
e.药品的领发
各调剂部门指定专人凭专册登记表、处方、领药本领取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数量不得超过“基数卡”限定的数量。
f.调剂部门的药品使用管理
实行“五专管理”,即专用处方,专用账册,专册登记,专柜加锁,专人负责。调剂部门安排符合资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做到“日清日结”。
②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a.采购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企业购买。
b.验收
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购入药品双人验收,查验购药凭证,清点药品数量,检查药品质量,并记录相关信息。
c.贮存与保管
在库房中设置相对固定的位置保存二类精神药品,并采取相应的防盗措施。
d.账目管理
出入账要有处方使用或购(领)药凭据,做到购(领)入、发出及结存数量平衡。
e.处方调节管理
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超过7日常用量,处方应当留存两年备查。
(3)兴奋剂管理
①兴奋剂的定义
兴奋剂是指能增强或辅助增强自身体能或控制能力,使比赛成绩提高的某些药物或生理物质。
②兴奋剂的危害及避免使用的原因
表2-15 兴奋剂的危害及避免使用的原因
③兴奋剂的管理
a.有专门的验收、检查、保管、销售和出入库登记制度;
b.药品批发企业经营肽类激素、蛋白同化制剂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c.凭医师处方发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二者有效期2年;
d.有专储仓库或者专储药柜。
(4)生物制品管理
①生物制品的定义
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的,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②生物制品的贮存与保管
生物制品贮存库应由专人负责,进出库均需及时填写库存货位卡及分类账并签字。贮存温度通常为2~8℃。
③生物制品的运输
运输期间应遵循三原则:a.采用最快速的运输方法,缩短运输时间;b.一般应用冷链方法运输;c.运输时应注意防止制品冻结。
④生物制品的入库验收
每批制品出厂进口或者上市时应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不得进口或者上市。
⑤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
调配生物制品须凭医师开具的医嘱单或处方,经药师审核合格后予以调配,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配置或发放。
(5)血液制品管理
①血液制品的定义
血液制品是指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性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蛋白的统称。
②血液制品的管理
表2-16 血液制品的管理
(6)医院制剂管理和使用
①医疗机构制剂的定义
医疗机构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配制的制剂应为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②医疗机构制剂的管理
a.医疗机构制剂申请的流程
表2-17 医疗机构制剂申请的流程及具体内容
b.使用管理
医疗机构制剂只能在其医疗机构内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使用,不得进入市场。医疗机构制剂调剂使用,不得超出规定的数量、范围及期限。
c.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
配制和使用制剂的医疗机构应当注意观察制剂不良反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上报和处理。
五、药学计算
1给药剂量的计算
(1)药品规格与剂量单位换算
①题例:1500ml的生理盐水中含Na+多少克?
1500ml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量=0.9%×1500=13.5(g)
氯化钠的分子量=58.45
Na+的含量=13.5g×23÷58.45=5.31g
②题例:多少毫克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1mg的去甲肾上腺素相当?
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为169.1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为337.28。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量=1mg×337.28÷169.18≈2mg
(2)滴速、输液时间的计算
式中,滴系数是指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一般情况下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即一般都是已知的)。
2浓度的计算
(1)百分浓度计算
①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是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g)表示。
②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是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ml)表示。
③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是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液的毫升数,以符号%(ml/ml)表示。
(2)百分浓度的换算
①百分浓度[%(g/ml)]与比例浓度(1:x)间的换算
②各种百分浓度之间的换算
%(g/ml)=%(g/g)×d溶液
%(g/ml)=%(ml/ml)×d溶质
%(g/g)×d溶液=%(ml/ml)×d溶质
其中,d溶液为溶液密度,d溶质为纯溶质密度。
(3)高浓度向低浓度稀释
题例:若需用70%乙醇1000ml,现有95%乙醇,应如何配制?
需取95%乙醇的体积=70%×1000÷95%=736.8ml
(4)两种浓度混合的换算
题例:治疗需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现仅有50%和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问如何配制?
设需取50%葡萄糖注射液xml,取5%葡萄糖注射液(1000-x)ml。
由题意可知
50x+5×(1000-x)=10×1000
x≈111ml
(1000-111)ml=889ml
即配制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需取50%葡萄糖注射液111ml,5%葡萄糖注射液889ml。
(5)等渗浓度的计算
①冰点降低数据法
一般情况下,泪液或血浆的冰点值为-0.52℃,根据物理化学原理,任何溶液其冰点降到-0.52℃,即与血浆或泪液等渗。
当某药的1%溶液的冰点下降值已知时,配制等渗溶液所需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W=0.52×V/(100×b)
式中,W为所需加入的药量,V为需配置等渗溶液的体积,b为该药的1%冰点下降值。
当某药溶液是低渗时,需要加入其他药物调节等渗,可按下式计算
W=(0.52-b×C)×V/(100×b′)
式中,C为主药百分浓度,b为主药的1%冰点下降值,b′为所添加药物的1%冰点下降值。
②氧化钠等渗当量法(即与1g的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质量)
配制等渗溶液所需的药物计算公式
W=(0.9-C×E)×V/100
式中,W为配制等渗溶液需加入的氯化钠的量(g),C为溶液中药物的百分浓度,E为1g药物的氯化钠等渗当量。
3抗生素及维生素计量单位的换算
(1)抗生素效价与质量的换算
①理论效价的定义
理论效价是指抗生素纯品的质量与效价单位的折算比率。
②理论效价的计算
a.多以其有效部分的1μg作为1IU(国际单位),如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以纯游离碱1μg作为1IU。
b.少数抗生素则以其某一特定的盐1μg或一定重量作为1IU,如青霉素G钠盐以0.6μg为1IU,青霉素G钾盐以0.6329μg为1IU。
(2)维生素类药物常用单位与质量的换算
维生素A的计量常以视黄醇当量(RE)表示,每1U维生素A相当于RE 0.344μg。
食物中的维生素A含量用视黄醇当量(RE)表示,1U维生素A=0.3μg维生素A=0.3RE。
维生素D每40000U=1mg。
4肠外营养的能量配比计算
(1)肠外营养的组成
主要组成为糖、脂肪、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糖、脂肪、氢基酸配比
①热氮比:热量和氮之比一般为150kcal:1gN,当创伤应激严重时,应增加氮的供给,甚至可将热氮比调整为100kcal:1gN。
②糖脂比:葡萄糖和脂肪作为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一般情况下,70%的非蛋白质热量(NPC)由葡萄糖提供,而30%由脂肪乳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