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

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1.替代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可分为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两种,区别在于替代效应的不同——希克斯替代效应不是保持购买力不变而是保持效用不变(即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这在图形中的表现就是平行于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线的辅助线的画法不同,希克斯分解中的那条辅助线是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而斯勒茨基分解中的辅助线是经过价格变化前的需求束。

2.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二、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以图2-27为例分析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27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正常物品。在商品价格变化之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AB,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点,a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衡点。在a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现假定商品1的价格P1下降使预算线的位置由AB移至AB′。

图2-27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新的预算线AB′与另一条代表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b点,b点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b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OX1‴。比较a、b两个均衡点,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先分析替代效应。

在图中,由于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提高了,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b不是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上,而是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2上。为了得到替代效应,必须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回到原来的无差异曲线U1上去。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利用补偿预算线这一分析工具。

什么是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具体地说,在商品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假设可以取走消费者的一部分货币收入,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下降到只能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相反,在商品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时,假设可以对消费者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货币收入补偿,以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维持原有的水平,则补偿预算线在此就可以用来表示使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到得以维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即原有的实际收入水平)这一情况。

再回到图2-27。为了剔除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的影响,使消费者能够回到原有的无差异曲线U1上去,其具体的做法是: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AB′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这种做法的含义是:补偿预算线FG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表示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减少(用预算线的位置由AB′向左平移到FG表示)刚好能使消费者回到原有的效用水平。补偿预算线FG与预算线AB′平行,则以这两条预算线的相同斜率,表示商品1价格和商品2价格的一个相同的比值P1/P2,而且,这个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是商品1的价格P1变化以后的相对价格。补偿预算线FG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均衡点c,与原来的均衡点a相比,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个增加量就是在剔除了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影响以后的替代效应。

进一步地,就预算线AB和补偿预算线FG而言,它们分别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a、c两点,但斜率却是不相等的。预算线AB的斜率绝对值大于补偿预算线FG,由此可

以推知,预算线AB所表示的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大于补偿预算线FG所表示的,显然,这是由于P1下降而P2不变所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当预算线由AB移至FG时,随着商品的相对价格P1/P2的变小,消费者为了维持原有的效用水平,其消费必然会沿着既定的无差异曲线U1由a点下滑到c点,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而减少对商品2的购买,即用商品1去替代商品2。于是,由a点到c点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X1′X1″,便是P1下降的替代效应。它显然归因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它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在这里,P,下降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量X1′X1″是一个正值,即替代效应的符号为正。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再分析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是总效应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设想一下,把补偿预算线FG再推回到AB′的位置上去,于是,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就会由无差异曲线U1上的c点回复到无差异曲线U2上的b点,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量X1″,X2‴就是收入效应。这是因为,在上面分析替代效应时,是为了剔除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才将预算线AB′移到补偿预算线FG的位置。所以,当预算线由FG的位置再回复到AB′的位置时,相应的需求量的增加量X1″,X1‴必然就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显然归因于商品1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它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在这里,收入效应X1″X1‴是一个正值。这是因为,当P1下降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者必定会增加对正常物品商品1的购买。也就是说,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综上所述,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三、低档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以下用图2-28分析低档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28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低档商品。商品1的价格P1变化前的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为a点,P1下降以后的消费者的均衡点为b点,因此,价格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X1′X1″,这便是总效应。然后,通过作与预算线AB′平行且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补偿预算线FG,便可将总效应分解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具体地看,P1下降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使消费者由均衡点a运动到均衡点c,相应的需求增加量为X1′X1‴,这就是替代效应,它是一个正值。而P1下降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动,使消费者由均衡点c运动到均衡点b,需求量由X1‴减少到X1″,这就是收入效应。收入效应X1″X1‴是一个负值,其原因在于: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会使消费者减少对低档物品的商品1的需求量。由于收入效应是一个负值,所以,图中的b点必定落在a、c两点之间。

图中的商品1的价格P1下降所引起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变化的总效应为X1′X1″,它是正的替代效应X1′X1″和负的收入效应X1″X1‴之和。由于替代效应X1′X1‴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X1″X1‴的绝对值,或者说,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总效应X1′X1″是一个正值。

综上所述,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如图2-28所示),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但是,在少数的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违反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现象。这类物品就是吉芬物品。

四、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1)吉芬商品的由来

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之为“吉芬商品”。

(2)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29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五、结论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表2-2所示。

表2-2 商品价格变化说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