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1字
- 2021-06-04 11:33:33
第6章 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6.1 复习笔记
一、“现代”小说家的当代境况
1.概述
部分在40年代表现活跃的“现代”小说作家在进入50年代之后,写作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们因各种原因或停止创作,或移居境外。
茅盾:50年代虽有过撰写长篇的计划,却最终没有试图去实现。
沈从文:文学生涯遇到重大挫折。
张爱玲:1952年离开大陆到香港,后移居美国。
钱钟书:虽然更愿意在小说创作上施展才智,但“时代”留给他的选择只有文学研究的领域。
废名:(冯文炳)作为小说作家,也几被“忘却”。
2.巴金
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
(1)三四十年代中长篇小说
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灭亡》《家》《春》《秋》,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雾》《雨》《电》等。
(2)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说集
《复仇集》(1931)、《光明集》(1932)、《电椅集》(1933)等。
(3)50~70年代的创作情况
朝鲜战争期间,巴金到前线生活了7个月,出版了以此为题材的两个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1959)和《李大海》(1961)。
3.张天翼
(1)相对于张天翼解放前的创作,那个以精练、喜剧式的文字刻画社会各阶层的讽刺小说家已不复存在。
(2)在50年代前期,张天翼发表了《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等作品,颇受少年儿童的欢迎。
(3)在“大跃进”期间,有过撰写知识分子生活道路的长篇的计划,但也只是存在于拟想之中。
4.艾芜
(1)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艾芜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带进现代文学创作中来的作家之一。传奇性的故事,绮丽的地方色彩,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
(2)五十年代的创作
艾芜1952年到东北的鞍山钢铁厂“体验生活”,写出长篇小说《百炼成钢》和短篇集《夜归》。但对于艾芜,读者记忆最深的应该是30年代的《南行记》。
(3)《南行记续篇》
1961年,艾芜重返云南故地写了《南行记续篇》。作品的“主旨”,被纳入“新旧生活对比”这个单一观念的框架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南行记》社会游离者对生活、对生命的发现。
5.沙汀
(1)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沙汀的作品主要以四川乡镇为故事背景,采用冷峻、客观、暴露、讽刺手法和含蓄深沉的艺术气质描写现实社会。
(2)五六十年代的创作
沙汀并未完全放弃原先的风格和方法,保持朴素的写实风格,受到跨出的步伐不够大的批评。1960年发表《你追我赶》,转而追求明朗热烈的基调,作品浮泛和空疏的取向,却为当时的批评界所赞赏。
二、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1.题材决定论
在“当代”,题材的选取被认为是关系到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程度,关系到“文学方向”的确立的重要因素。当代关于“题材”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1)“题材”是指作家选取其充分熟悉和了解,并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作为其加工提炼的对象。
(2)“题材”是指可以作为材料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些方面。
在“当代”论及题材,一般是指后一种解释。
周扬曾表示: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知识分子离开人民的斗争,沉溺于自己小圈子内的生活及个人情感的世界,这般主题显得渺小且无意义。
何其芳表示:中国的一般文艺作品必然要逐渐改变为以写工农兵及其干部为主,不可能只以小资产阶级的人物或其他非工农阶级的人物为主角。
2.题材的分类和等级
五六十年代,作家批评家关于“题材”的看法虽不同,但他们对“题材”本身的理解,以及处理这一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并没有太大差异。
(1)题材被严格分类
作为分类的尺度,有社会生活“空间”上的工业、农业、军队、学校,有时间上的历史题材、现实生活题材。表现了以社会群体的政治生活(而非“个人日常生活”)作为题材区分的根本性依据。
(2)不同的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
即指认它们之间的优劣、主次、高低的区分。类别的严格区分,与等级上的清楚排列紧密关联。因而,“当代”又派生了“主要题材”(或“重大题材”)、“次要题材”(或“非重大题材”)的概念。
(3)当代特有的题材分类
从第一次文代会开始,有了按照社会生活领域和当时开展的政治运动、中心事件,来分别“检阅”小说创作的成绩和问题的批评“成规”。
①革命历史题材
讲述中共发动、领导的革命的起源,和这一革命经历曲折过程之后最终走向胜利的故事。代表作品《红岩》。
②农村题材
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强调表现“现实斗争”,表现农村进行的政治运动和中心事件。代表作品《暴风骤雨》。
③工业题材
建国以来表现工业战线、反应工人生活的作品。代表作品《铁水奔流》。
④军事题材
以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为题材的作品,着重于刻画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英雄伟大和日本侵略者或国民党军队的丑恶与腐朽。代表作品《林海雪原》。
三、当代的小说样式
五六十年代小说的体裁(样式),有重视“两极”的取向。短篇和长篇的数量、质量都较突出,而中篇小说的成绩却相当有限。
1.短篇小说创作方法的讨论
(1)概况
从50年代初开始,对短篇小说的特征和创作问题的讨论就持续不断。
(2)主要观点
①茅盾认为应从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即截取“横断面”来看待短篇的特征。
②魏金枝提出“大纽结”与“小纽结”的用以区分中长篇和短篇的概念。
③侯金镜则主要从人物性格着眼,认为短篇是剪裁、表现性格横断面和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横断面等等。
(3)短篇小说创作讨论的实质
①一些更多接受西方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经验影响的作家,试图以这种经验,推动中国小说观念、技巧的“现代化”进程。
②试图扭转40年代以来,延安文学在小说艺术上更偏重于“民间传统”,重视通俗化和故事性的倾向。
2.长篇小说重要作品
柳青《铜墙铁壁》、孙犁《风云初记》、杜鹏程《保卫延安》、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等。
3.中篇小说主要作品
(1)《在和平的日子》
作者杜鹏程。小说着力表现革命战争时期的团级干部阎兴和梁建在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铁路建设过程中的英雄业绩。
(2)《来访者》
作者方纪。小说讲述了青年知识者康敏夫因无力承受与一位女艺人情感的聚合离散自虐自戕的故事。《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称《来访者》“很明显是干部文学,是为知识分子写的而不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
(3)《水滴石穿》
作者康濯。小说以作者熟悉的河北、山西交界地带的农村为背景,围绕中年妇女申玉枝在恋爱、婚姻、入党问题上所遇到的重重阻力,描写了人们像滴水穿石一样不断克服封建意识残余,与某些蜕化变质现象进行的斗争。
四、类型单一化趋向
1.单一化趋向形成的原因
(1)以市民为主要阅读对象的通俗小说,以及表现“都市市民日常生活”的作品,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失去了生长的根基。
(2)揭露、批判,或幽默、嘲讽性质的作品,其价值、地位一直含糊不清。
(3)讽刺、幽默的小说,此时也不能有继续的推进。
(4)左翼的创作观念影响进一步放大和绝对化,形成了设计对立人物冲突的“戏剧化”小说的模式,并对其他形态的小说构成挤压。
2.单一化的类型要求
(1)小说要体现对“最积极”的生活现象(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正面评价。
(2)小说要写矛盾斗争,写重大社会问题、事件,并在波澜起伏的矛盾斗争中塑造“典型人物”。
(3)侧重表现心理活动、尤其是复杂心理矛盾的作品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4)在作品风格上,冷静的、“观照式”的“写实”风格不被认可,热烈、宏大的叙事被大加以提倡。
3.克服单一化的努力
(1)茹志鹃与《百合花》
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其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代表作品为《百合花》。
(2)关于茹志鹃小说的讨论
讨论得出“不能因为反对把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对英雄人物概念的狭隘理解,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结果。
【名师点拨】记忆本章内容时需注意勿将长、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混淆,尤其是知名作品,如长篇小说中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中篇小说中孙犁的《铁木前传》,短篇小说中茹志鹃的《百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