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奴隶社会的教育

2.1 复习笔记

一、亚洲和非洲几个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学校是在文字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文字是建立学校的先决条件。因为在当时文字是记载人类总结出来的文化知识经验的惟一工具,所以只有文字产生以后,才有可能建立起专门进行教育、组织教学的主要场所——学校,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和根据文献资料传授知识的人——教师。

文字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形成的时期。学校正是在文字产生的地方相继出现的。由此可见,学校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并且,以文字的产生作为它产生的基础。

(二)亚非几个文明古国文化教育发展概况

古代埃及、巴比伦、亚述及印度等文明古国的学校及其教育情况,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宫廷学校和祭司学校

宫廷学校和祭司学校都是早期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这种学校也是在早期奴隶制国家最早出现的一类学校。

(1)宫廷学校

宫廷学校设立在国王所在地的宫廷内,专供王子或高级官吏(大臣)子弟就学。它以培养奴隶主国家的高级文武官吏为主要任务,所以又称高级官吏养成所。

(2)祭司学校

祭司学校设在大寺庙(院)里,专供高级僧侣人员子弟就学。它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所以又称僧侣学校。

(3)宫廷学校和祭司学校的教育内容

埃及和巴比伦的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已有的各种文稿,一方面还要用大部分时间从事抄写,把各种各样教诲式的格言、铭文、信札等抄写在草纸或泥板上,以备学习和保存。

印度的宫廷学校和寺院学校,都把学习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放在首位。

所有宫廷学校和僧侣学校还要进行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和政治教育。

习武也是宫廷学校的一门重要课业。

作为未来的官吏,还要求尽可能善于词令。

有些宫廷学校和祭司学校还要求大贵族大僧侣的子弟也能了解一些当时已经整理和总结出来的初步的科学知识。

2.神庙学校

神庙学校是指附设在神庙内的一种学校。神庙里的僧职人员,也就是神庙学校的教师。在古埃及和巴比伦等地神庙的僧职人员一般都是一身三任,既是祭司(僧侣),又是政府的官吏,也是学校主管人和教师。神庙学校一方面要给学生以普通的知识,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比较高深的专门学科的知识。神庙学校的培养目标较为广泛,它既培养一般官吏、一般僧职人员,也培养为皇家修建宫殿、陵墓、寺庙及医治疾病的人员。神庙学校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只限于教师问学生答。

3.“文士”学校和“古儒”学校

(1)“文士”学校

“文士”学校是在古埃及出现的一种由古埃及的“文士”阶层的人物设置起来的学校。“文士”学校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和启蒙性的学校,主要教一些识字、阅读、书写和基本计算方面的知识,对少数程度较高的学生,可加授天文、医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但全部学习内容中都浸透着迷信、巫术、神学精神。“文士”学校的入学年龄无严格限制,学习年限也长短不一。这种教育靠收学费维持,家境贫寒的即使上了学也很难长时间坚持学习下去。“文士”学校的学生,必须经常参加各种崇拜神灵的仪式。

(2)古儒学校

“古儒”学校是在古印度出现的一种学校。它是由印度的“古儒”阶层的人物设置起来的学校。“古儒”是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经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古儒”学校设在“古儒”家庭中。入学年龄一般在七八岁以上,学习年限不定。学习内容一般为识字、阅读、书写及基本计算方面的知识。“古儒”对有些学生,还要教以占星术、天文、几何以及与正确诵读、解释吠陀经有关的文法学、发音学、音韵学、字源学等学科的知识。“古儒”学校的全部学科都渗透着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二、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两个最大的、并具有代表性的城邦国家。

(一)斯巴达的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平原,土地肥沃、易于耕作,但没有适宜的港湾,对外交往不便。斯巴达是一个奴隶制的公社国家,其土地归奴隶主国家所有。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斯巴达人为第一等级,是农业贵族、外来的征服者、斯巴达正式公民。第二等级是皮里阿西人,他们有土地,经营农业,也从事工商业。他们虽不是奴隶,但也不具有政治权利。第三个等级是希洛人,他们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为被征服的奴隶,不具有任何政治、经济权利。由于斯巴达人口较少,为保卫政权的稳定,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1.教育目的

斯巴达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要通过严酷的军事体育操练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

2.教育制度

斯巴达人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其目的在于保证种族在体质上的“优越性”,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

(1)在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或保姆的养育和照管,但受国家监督。

(2)7~18岁,儿童住在国家教育场所,过兵营生活。在这十年中,要使他们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炼,以求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3)18~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开始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残酷的正规军事训练和实际锻炼。

(4)年满20岁的青年,要开往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实战训练。

(5)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成为一个正式的合格的军人。

3.评价

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鄙视思考和言辞,生活方式狭隘,除了军事作战,不知其他。这种片面的以国家目的为教育目的的教育实践严重阻碍了斯巴达人的才能发展。同时,斯巴达教育中的国家导向性和实用性、专业性教育的模式代表着世界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向。此外,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上,三面临海,便于航海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雅典逐步形成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雅典人非常重视教育,雅典教育不仅强调培养公民履行一定公共义务所需要的理智、聪慧和公正等品质,同时还注重培养个人在如何安排闲暇活动时所需要的勇敢、强壮等品质。因而,雅典教育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人教育。

1.教育目的

雅典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不仅要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

2.教育制度

(1)7岁之前实行家庭教育。

(2)7岁后,女孩继续由母亲照顾、教育,让她们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方面的技能,不进学校学习文化。男孩开始上文法学校和音乐学校(也称弦琴学校)。文法学校教给儿童文学及简单知识,弦琴学校教儿童弹唱。这些学校都是私立的,收费的。

(3)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者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又称角力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如游泳、舞蹈、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其目的在于使公民子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顽强、坚韧的品质。

(4)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再继续上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则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5)18~20岁,属于预备公民阶段,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受军事训练,但是国家不统一要求,由青年自己决定,在军事训练中,可以学到一定的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

(6)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获得完全的政治权利。这就有资格步入正式的国家官吏的行列了。

3.评价

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其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形成的对比,成为教育史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的冲突线索。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在教育史上,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各自从不同方面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异同

(1)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学校教育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教育不与生产劳动直接相联系,以及把军事体育操练放在头等重要地位等等,都是特别明显的。

(2)二者的不同之处

雅典教育通过教育要求学生在体力、智力、美感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斯巴达的教育中是找不到的。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的教育目的不仅把统治阶级的子弟训练成身强体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商人,并不是斯巴达单纯的军事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为只会打仗士兵。

雅典把知识教育作为培养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活动家和官吏的最主要的教育内容,使其可以学到航海知识和政治法律知识,这是斯巴达教育望尘莫及的。

雅典对音乐教育的要求比斯巴达要高得多,斯巴达设置音乐歌唱仅仅为了在战场上鼓舞士气,而雅典的音乐教育主要在培养人的节奏感,进而作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有利武器,雅典的音乐教育是其和谐教育和文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斯巴达实用性的国家导向教育形成的相比,雅典教育对理性主义的重视,对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解,对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的反对,对自由教育的强调等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具有重大影响。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演变

从公元前334年~前30年,历史上称为希腊化时期。在这期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征服了包括希腊在内的许多国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庞大的帝国。在这期间,希腊文化和教育也随着征服者的扩张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希腊原有的学校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的文化教育通过希腊文化教育的传播与东方文化教育进行了接触和融合,促进了双方各自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在希腊化时期,希腊的学校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在古典时期,希腊的小学通常多注重实施以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为基本内容的多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而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城邦的覆灭,带有军事目的的体育首先被取消,美育也逐步被削弱,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局限在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2.在希腊化时期,原有的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同时,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

3.在希腊化时期,古代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原有的柏拉图的“学园”、亚里斯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外,出现了由芝诺开办的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学校和伊壁鸠鲁开办的哲学学校。公元前200年前后,上述四所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公元2世纪,雅典大学成为非常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的中心。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也开始侧重于修辞学的教学,逐步走向形式主义。

三、古代希腊的教育思想

(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

1.智者和智者派

(1)智者原义为“哲人”或为“智慧的人”,是指公元前5世纪开始出现的一批希腊职业教师。

(2)智者派是适应广泛实施的奴隶主共和政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批哲学教师。

2.智者派的教育活动

(1)智者派接收高额学费,广招门徒,讲授雄辩技术。他们周游各城市,到处演讲,进行政治问题辩证。

(2)智者派创立并系统传授文法、修辞学(雄辩术)和哲学(辩证法),教给学生以争论辩驳的艺术。

3.智者派的影响

智者派以雄辩出名,他们在雅典的贵族中享有盛名,智者派在向希腊各地传播雅典文化艺术上起了一定作用,他们也从希腊各地乃至东方许多国家吸收了各地方的学问,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二)苏格拉底与其“助产术”

1.苏格拉底的哲学观

苏格拉底公开宣扬神学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神创造和主宰的。他否认自然界有任何规律性可循,反对认识自然现象,肯定人只能认识自己,研究自己的心灵,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

2.苏格拉底的道德观

从唯心主义先验论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维护氏族贵族利益的道德观。他认为在古希腊奴隶制国家中,只有极少数杰出人物,才真正具有完善的道德。他提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考力的人就是才智优异的贵族,而且也只有这种人,才是具备有如“正义”“勇敢”“刚毅”“节制”等美德的人。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善”,“美德就是知识”,“美德是灵魂的一种属性”,也就是智慧。可见苏格拉底把知识与道德等同了起来,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苏格拉底确定教育的目的,即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3.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1)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含义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苏格拉底在进行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也被称为“知识助产术”“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问答法”。这一方法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2)苏格拉底“助产术”的意义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从这个意义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苏格拉底“助产术”是片面主观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这就使得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三)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创始人。他创办了学园“阿加德米”,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代表作《理想国》与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儿》、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起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1.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

(1)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见解的哲学家。他不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他提出有两种世界:“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他认为“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不稳定的、虚幻的,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永恒的。现象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反映而已。而理念世界的思想又被划分为好些等级,形成宝塔形,最低层的最具体、最简单,越高层的越完美,思想的最高峰是纯理念(神),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神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柏拉图断言,神是主宰一切的。

(2)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柏拉图认定,认识不是对物质世界的感受,而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认识真理就是接近最高的理念。认识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由此柏拉图便进一步得出结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柏拉图就是这样把他的客观唯心主义跟教育联系了起来。

(3)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的社会政治观点

就其社会政治观来说,柏拉图坚决反对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使在雅典恢复氏族贵族的专制统治,柏拉图写了与雅典的共和制相对立的社会政治理论著作《国家篇》(即《理想国》)和《法律篇》等篇章,以实现其“理想国家”的愿望。

按照柏拉图的设想,在“理想”的国家里,存在着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农民、手艺人)。哲学家是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灵魂中理性部分(灵魂中的高级部分)最强;军人是奴隶主国家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和国土的保卫者,是神用银子造成的,具有“勇敢”的美德,意志在灵魂中占主要成分;手艺人、农民是生产劳动者,是神用铜铁造成的,具有“节制”的美德,情感(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在他们的灵魂中占主要分量。

总之,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神秘主义的认识论、以及他的维护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的社会政治观点,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2.柏拉图的教育观点

(1)教育目的

柏拉图确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即培养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保卫者,使他们能够接近于“理念”世界,认识最高主宰——永恒真理。实际上,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训练确认奴隶占有制的永恒性、进而捍卫这种制度、并为此而奋斗的人。

(2)教育作用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习惯所给予的影响和培养,通过这种影响“把快乐、友谊、痛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引导他们“恨你所应恨的,爱你所应爱的”,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获致了理性”,达到了教育目的。

(3)教育制度

拉图把所有自由民的子女,都看成是整个奴隶主国家的儿童,由国家负责教育和养育,分五个阶段进行:

学前教育阶段:3岁以前在育儿所,由经过挑选的女仆照顾,他们的教育,要在奴隶主国家最“优秀”的男女公民监督之下进行。3~6岁的幼儿则集中到附设于神庙的公共游戏场中接受教育。在儿童游戏场里,柏拉图特别注意要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还要有音乐、歌唱等活动。

初等教育阶段:6岁以后,男女分别入国家举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接受初等教育。他要求所有到达6岁的自由民的子女,都要上学受教育。在文法、弦琴和体操学校里,学习内容以初步的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为主,此外,他还特别重视体操、骑马、射箭等体育训练项目。

意志教育阶段:17~20岁的青年,在高一级的学校——国立青年军事训练团中,接受军事体育训练,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四种自由艺术。这一阶段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能受这种教育。

发展智慧的阶段:20~30岁这个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少数具有金质的奴隶主子弟,继续进行教育,以发展其理智的美德,使之成为高级官吏,成为哲学家。

哲学家教育阶段:30岁时再加选拔,极少数理性特优的人继续用五年时间专门学习哲学,然后担任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职务,50岁时可任国家的最高领导——哲学王。

从柏拉图的学制看,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第二,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4)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评价

消极评价: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是奴隶主贵族专制政体的代言人。他提出了灵魂不死的说法,宣扬先天观念和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和等级制度,并拟定了界限分明、等级森严的等级教育制度等等。在当时,尤其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积极评价:作为一个哲学家,柏拉图很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培养、训练作用,重视教育与哲学的直接联系,重视教育与政治生活的联系,重视各种学科在培养各种人才方面的实际作用,重视基本知识在初等学校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都是可供批判借鉴的。他最早阐述了幼儿教育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重视游戏,讲故事,唱歌等活动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最早提出理智、情感、意志、心灵等心理学上的问题及其在教育理论上的运用,这些都应给以一定的肯定评价。

(四)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兴趣。他还在地方创办了吕克昂。

1.亚里斯多德教育思想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1)哲学基础

在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上,亚里斯多德确认世界是统一的,事物的观念和事物本身是不可分的。他承认物质(他称之为“质料”)是宇宙的基础,但又把物质与观念(他称之为“形式”)对立起来,认为物体都可以区别为“质料”和“形式”,“质料”与“形式”是对立的,“质料”只有得到某种“形式”(即物质赋予以精神)才能变成物体,“质料”是消极的,“形式”是积极的。“形式”作用于“质料”才产生现实的物体,才产生运动。运动是“质料”与“形式”的统一。他还认为宇宙是由“形式”多寡不同的事物所构成的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梯,这个阶梯的最低层是无“形式”的纯“质料”,是绝对消极不动的东西,而这个阶梯的最高层又是无“质料”的纯“形式”,是最高的积极能动的原则。这就是观念、理性,实际上也就是神。神是一切事物的推动者,它自身是永恒不动的,是一切运动的来源。这样,亚里斯多德终于又倒向唯心主义。

(2)心理学基础

亚里斯多德把灵魂分为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两种。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是灵魂的理智部分,所以又被称为理智灵魂。非理性灵魂主要表现在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的动物部分,所以又被称之为动物灵魂。亚里斯多德又把身体部分称为植物灵魂,植物灵魂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生长等生理方面。在亚里斯多德说来,灵魂共分三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智灵魂。植物灵魂是灵魂中最低级部分,动物灵魂属于中级部分,理智灵魂为高级部分。

亚里斯多德认为要使灵魂的三个部分都能得到满意的充分的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和训练。他以身体、情感和理智三者的发展顺序和训练的过程,也符合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其次是道德教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

2.教育的年龄分期及和谐发展教育观点

(1)教育的年龄分期

根据对青少年的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观察研究,亚里斯多德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具体措施。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七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出生到7岁),主要发展儿童的身体,让儿童观察日后他所从事的活动。

第二阶段(7~14岁),主要发展非理性灵魂,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

第三阶段(14~21岁),主要是进行智育,目的是为了发展青年的理性灵魂,学习的科目有数学、文法、诗歌、修辞、伦理、哲学等。

(2)和谐发展教育的观点

亚里斯多德认为儿童从7岁起就应送到国家办的学校学习,直到14岁都在实施和谐的教育。这种和谐教育的内容主要有: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有时还增加绘画)和道德品质的养成。

智育方面,亚里斯多德确定阅读、书写乃至绘画的目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实际效用。

体育练习的目的,在于使人健康有力,“鼓舞勇气”,进而养成“体育竞技习惯”,参加各种体育竞技活动。

音乐教育是亚里斯多德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部分。在亚里斯多德看来,音乐不仅是进行美育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它还担负着智育的一部分职能,又是实施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培养必要的道德品质,是亚里斯多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好德行。

3.对亚里斯多德教育思想的评价

(1)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哲学上的正确的、唯物的观点,受到所有进步思想家特别是唯物主义者的重视。亚里斯多德的博学的知识和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方面的贡献,对罗马文化科学,特别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亚里斯多德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因此,教育的目的要求,教育的内容、方法、步骤等,都应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具体安排。他的关于教育的年龄分期,基本上和人的身体发育阶段相适应。亚里斯多德也是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发展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教育应与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相适应的思想,受到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广泛重视。此外,亚里斯多德也很关心幼儿教育,他对7岁前儿童的教育问题,专门进行了论述。

四、古代罗马的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前6世纪,罗马建立了共和政体,平民和贵族成为罗马公民,具有政治权利,但经济上主要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不发达,同时,罗马与邻邦的战争频繁,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罗马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1~7岁的儿童主要由母亲抚养和教育。从7岁起,女孩仍在家里由母亲或成年妇女教之以如何做好家务劳动,受到必要的家庭教育。男孩7~16岁跟随父亲进行作为农民-军人的实际教育,同时也学习其他读、写、算知识。16岁男孩开始服兵役,就作为正式的罗马公民,守卫邦国投身战争。

2.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

罗马共和后期,对外战争扩大,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政治斗争激烈,社会处于不稳定的时期。

(1)希腊文化影响下的双制学校和双语教育

这一时期罗马的学校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在希腊化时期,希腊学校教育对罗马教育的影响和罗马对自身教育的改造。因此,这一时期,在罗马社会,出现了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和双语教育: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

(2)共和后期罗马的学校教育制度

从公元前三世纪起,罗马逐渐形成如下学校教育制度。

初级学校(或小学):初级学校招收7~12岁的儿童。它是从共和初期的家庭教育中蜕变出来的,相当于雅典的文法学校。到共和末期,这种学校较为普遍,但是私立的,学费较高。学校相当简陋,无专设的固定场所。其教学内容主要是读、写、算的知识。其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述,学生背诵,体罚盛行。

文法学校(或称拉丁文法学校):文法学校是供12~16少年上学的学校。它相当于中等教育的学校,也是私立的。上文法学校的一般是贵族奴隶主的子弟。文法学校以学习希腊文及其文学为主,后来逐渐向拉丁文法学校转变。到共和末期,文法学校已经全部改用拉丁文(罗马的本民族语)教学。文法学校的教师起初主要由希腊人担任,到共和末期,拉丁文法学校已完全改由罗马拉丁文法教师任教。

修辞学校:修辞学校相当于专门学校。16岁至18岁或20岁的青年进修辞学校学习。修辞学校以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为主要目的。罗马修辞学校的科目设有:修辞学、哲学(辩证法即是伦理学)、法律学、希腊语、数学、天文学和音乐(基本上仍为希腊的“三艺”和“四艺”),后来又增加了罗马史。

(二)帝国时期的教育

公元前30年,罗马进入奴隶制帝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罗马教育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

1.帝国时期罗马教育的改革

(1)帝国时期要求初级学校要尽量设法使各地各族人民都能接受帝国的统治,心悦诚服地做帝国皇帝的顺民;

(2)对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则要求为各级行政机构培养、输送官吏,以便使帝国的政令,从中央到地方、行省,都能够顺利推行,使其对各地人民的统治更为有效。

2.帝国时期罗马学校的变化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各级学校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1)初级学校的变化:帝国政府对初级学校明确提出办学要求,着重加强对初级学校的频繁的视察和严格的监督。加强了对私立学校和私人教师的监督和考察。

(2)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的变化:在教育目的上,把培养雄辩家改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公民和官吏。在学校管理上,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在教师管理上,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教师的控制,把教师由原来的私人聘用改为由国家委派。

(3)高等学校的萌芽:帝国时期承袭了希腊化时期在雅典、君士坦丁堡、亚力山大历亚和罗德等地的大学和高等文化科学学府。这时的大学,除继承希腊化时期设置的课程,还增加具有罗马特点的学科。

(三)基督教对罗马教育的影响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特别热衷用基督教精神改变教育的性质。其第一步是派遣僧侣牧师到学校任教,取代和排挤世俗的希腊、罗马的教师;紧接着便是改变课程内容,学校教育中凡不合于宗教神学口味的一概加以剔除,填塞以符合宗教要求的内容。

与此同时,教会开始自办学校,在西罗马境内,世俗学校渐趋消亡,教会学校取而代之。从这时开始直到封建社会结束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西欧的世俗学校已不复存在,教会学校成了惟一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

(四)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著有《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一书,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1.雄辩家的培养

昆体良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他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既要善于判断是非,能够预见到行动的后果,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他关于培养雄辩家的观点主要有:

(1)提倡早期教育

昆体良强调雄辩家的教育应从早抓起,儿童早期教育是后来教育的基础。

(2)重视学校教育

昆体良认为,儿童到一定年龄要进公立学校学习,并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因为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昆体良认为,培养雄辩家应经过从初级学校到文法学校到修辞学校三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各级学校教育的课程都是围绕培养雄辩家而设置的。初级学校主要学习读和写的知识。文法学校主要设置文法、阅读、音乐、几何等课业。修辞学校主要应学习辩证法(逻辑)、伦理学(道德)、物理学(又称自然哲学)。

昆体良认为未来的雄辩家,除学习必要的学科外,还应进行一定实际练习,其中最主要的是应经常“选择最精于雄辩的雄辩家以便在辩论中模仿”,这是“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雄辩家”所不可缺少的。

2.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及对教师的要求

(1)有关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

昆体良是西方最早的教授法家。他强调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资质进行教学。只有在仔细观察学生能力差异和认真了解学生天性特殊倾向的基础上,才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

昆体良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他认为根据学生的能力把学生分成班组进行教学是可行的。

昆体良强调,教学必须是明白易懂的。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也能牢记。

昆体良主张对课业的学习应交替进行。这一见解是在充分估计了人的心智力量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昆体良坚决反对对儿童进行体罚,但并未否定其他形式的惩罚。他认为对某些脆弱或缺乏自信的孩子,应多加赞扬,多给荣誉。

(2)对教师的要求

昆体良重视教师的作用,并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教师应该是“公认的有学问的人”。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应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

一个好的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也能熟练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也要善于简明扼要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冷酷,教师应多用告诫,少用惩罚,工作要有耐心,不对学生发脾气,也不纵容他。

3.对昆体良教育思想的评价

(1)昆体良集古希腊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在着重阐述演说辩论家的培养问题时,对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见解,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打下基础。

(2)昆体良是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值得重视和研究。

(3)作为罗马帝国奴隶主阶级思想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中,还有不少消极的错误的东西,也应给以历史的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