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中国古代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7字
- 2021-02-26 17:33:24
第3章 春秋战国
3.1 考点归纳
一、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动
(一)农业
1.铁制农具与牛耕
(1)我国铸造和使用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了铁农具,才能进行深耕,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和耕作效率的提高。
(2)牛耕开始出现,耕牛使铁农具的深耕效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2.水利的兴修
(1)春秋时期
①“芍陂”,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当时最著名的水库;
②邗沟,吴国开凿,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
③桔槔,当时的一种灌溉工具。
(2)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有三大著名的水利工程。
①魏国引漳溉邺: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水以溉邺,至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又堰漳水以溉邺。邺从战国起能成为北方一重要城镇,与水利灌溉是有很大关系的。
②秦国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灌溉成都平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开凿离碓,修建都江堰,引郫江、流江二水灌溉成都平原。
③秦国开凿郑国渠以灌溉关中平原:秦国用韩国水工郑国,开凿的郑国渠,在关中渭水以北开凿水渠,从谷口开凿河道,引泾水直达中山,又向东通到洛水。
(二)手工业
1.春秋时期的手工业
手工业门类增多,技艺更加进步。冶矿业、纺织业和漆器业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1)铸造业
当时人们对青铜的取材、配料、冶铸的火候都有精密的分析记录。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作。
(2)盐业
盐的生产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很发达,并且分为海盐、池盐和井盐。井盐生产至迟在李冰作蜀郡太守时已出现于四川。
2.战国时期的手工业
(1)农村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女织即家庭手工业。除了自给外,部分布帛进入市场。
(2)城市个体手工业
主要经营木、车、陶、皮革、修补等,有自己的住宅,可以自由迁徙,一般是自产自销。
(3)豪民大手工业
如魏国猗顿以煮盐致富;赵国的郭纵以冶铁兴业等。
(4)官府手工业
主要为满足统治集团的奢侈需求和制造兵器等。
(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品交换的发展
山东半岛是古代商业交换活动出现较早的地区。商业交换活动主要有两大类:
①“行商”,远距离的货物运输;
②“坐贾”,某个区域内货物的聚散。
交换物主要是各国的土特产,交换的物品有农产品和手工制品。
2.货币流通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其他货币种类有刀(齐国)、布(卫、郑、晋、宋等)、钱和爰金(楚国)。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铸币。
3.城市的繁荣
商品交换促进交通运输,商业城市也兴起并繁荣起来。
(1)工商业城市的出现
①春秋时期:城市处于兴起阶段,规模不大,农业人口较多。
②战国时期:原作为政治军事据点的城市中商业成分迅速扩大,有些城市甚至成为工商业都会。
(2)市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邑,逐渐有了市。市是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场所。市有“市吏”管理,并征收市税,市中经商者都有“市籍”。
(四)土地制度的变化
春秋战国之际,贵族土地所有制逐渐扩大到新兴军功贵族、货币持有者和农民所有。
1.井田制的破坏
(1)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公社农民得以开辟更多“私田”,而不肯“尽力于公田”。因为“私田”最初不必交税,而且可以买卖、交换、抵押。“公田”变成“私田”,井田制普遍遭到破坏
(2)诸侯国开始改革赋税制度,以增加国家收入,也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新型土地所有制的出现
(1)背景
①春秋及战国初年,井田制的破坏使农民对自耕份地的占有关系加强,出现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
②贵族阶级的分化,也使一部分贵族下降为自耕农。战国初期之后,军功贵族通过赐予和买卖取得土地;
③商人、货币持有人也通过买卖取得土地,他们和军功贵族一起成为新兴大土地所有者。商鞅变法进一步推动了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扩大。
(2)内容
井田制破坏,土地私有制开始产生,私有土地来源有如下四条主要途径:
①赐田转向私有;
②贵族之间通过转让关系,将部分土地转向私有;
③贵族之间互相劫夺土地,据为己有;
④开荒地据为己有。
春秋战国时期,是军功贵族、商人、货币持有人通过买卖取得土地的所有制代替以往旧贵族世袭土地所有制的时期。
(五)社会结构的变动
1.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战国时,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
(1)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有四个来源:
①分封贵族转化而来的大地主;
②官僚和军功地主;
③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地主;
④依靠经济手段致富的豪民地主。
(2)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由四部分组成:
①自耕农,大批从旧时的庶人、国人转化而来;
②佃农,是从自耕农中分化出来的;
③“庶子”,有法定主人而没有完全人身自由;
④雇农,也叫“庸夫”、“庸客”,是完全失去土地又无固定主人的农民。
2.士的兴起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宗法制逐渐瓦解,处于贵族最底层的“士”流落民间,靠出卖智力而生活。士的出现把原来集中于周王室和社会上层的文化逐渐扩散,活跃了思想文化。
二、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1.管仲改革
(1)内容
①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
a.“叁其国”就是将国中划为二十一乡,士居十五乡,工居三乡,商居三乡,分设三官管理。乡下有连、里、轨三级,分别设官管理。
b.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分为五属,设立五大夫、五正官分管。属下有县、乡、卒、邑四级,分别设立县帅、乡帅、卒帅、司官管理。管仲改革,使士农工商四民定居原处,以确保士农工商各业世代相承。
②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
将全国军事力量编为中、左、右三军,各一万人,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系统结合起来,乡、连、里、轨四级行政组织与旅、卒、小戎、伍四级军事组织相应合而为一。
③经济上实行赋税及山海的改革
“相地而衰征”,就是按土地好坏分等征收实物税。免除关税以鼓励出口,设盐铁官以促进煮盐、冶铁业的发展。设置官吏管理全国山林、川泽收入。铸造统一货币,调剂物价。
④外交上建议齐桓公树起“尊王攘夷”旗帜
以“尊王攘夷”为旗帜,打击了戎族侵扰,在保卫北方中原小国的战役中,树立了自身威望。
(2)影响
管仲治齐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使齐国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
2.晋国的改革
晋文公即位后,重用赵衰、狐偃、贾陀等,大力整顿内政,以图夺得霸主地位。
(1)整顿吏治
重新分配权力,从姬姓中选任中官,作为中央朝廷的官员。选拔异姓去做地方上的远官,提高了统治效率。
(2)“明贤良”
按功劳起用庶族,对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加以改良。
(3)奖励农业发展商业
(4)扩充军队
3.楚国的整顿
楚国庄王初即位时,面对内忧外患,首先平息了几起贵族暴乱和群蛮、百濮的骚扰,继而着手整顿内政。整顿内政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1)选拔人才
任用平民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相),发展经济,使农工商贾各守其业。
(2)重用旧贵
遵循“楚国之令典”,注意选用旧贵族,增强了旧贵族对统治者的支持。
(3)整顿军事
重新提倡楚武王制定的“荆尸”阵法,使士兵间在作战中团结一致。
4.鲁国“初税亩”
(1)公元前594年,鲁国为增加收入,实行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2)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新生的土地私人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
(二)战国时期的改革与变法
1.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前445~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李悝变法的内容如下:
(1)废除世卿世禄制,授予官职给对国家做出贡献的新兴军功贵族。
(2)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法经》,共6篇,分别是《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3)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各种粮食作物杂种,扩大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尽地力之教”。
(4)实行“平籴法”。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食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
(5)改革军制,精选武士。中选者免除全家徭役,并奖给田宅。
李悝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使魏国很快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
2.楚国吴起变法
吴起,卫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公元前390年离魏入楚,一年后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吴起变法基本上承袭了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办法,并根据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状况进行改革。
(1)内容
①“明法审令”
公布法律。对各级官府的命令严加审查,实行层层监督,以保证新法的贯彻执行。
②“实广虚之地”
将旧贵族迁往地广人稀的边地,变相收回旧贵族的土地,以打击旧贵族势力。
③“收爵禄”
针对“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局面,为削弱旧贵族对国王权力的严重威胁,规定被分封的旧贵族经过三代的,就将其子孙的爵禄收回,取消分封。
④“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
坚决裁减无用之官,减少俸禄开支,节省经费用于练兵。
⑤“塞私门”
禁止旧贵族以私门招引食客,以防其结党反对变法。
(2)影响
楚国经过此次改革,政治得到整顿,军力也日益强大。但吴起的改革遭到楚国贵族保守派的反对,楚悼王死后,保守派把吴起杀掉,改革都被废除。
3.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于公元前361年在秦国实施的改革,分两次进行。
(1)第一次变法
开始于公元前359年。其内容如下:
①废除世卿世禄制
实行军功爵制,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没有军功的人虽可以富有,但不能尊贵。新制规定:即便是国君亲属,若无军功也不得列入宗室属籍。
②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对立功者,依功劳大小分别授予爵位、田宅。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刑罚。
③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凡境内居民均须登记于户籍,5家为伍,10家为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若别家不告发,则10家同罪连坐;告发人予以奖励。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连坐。
④奖励耕织
规定凡是粮食和布帛产量超常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工商为“末业”,凡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还招徕三晋无地农民到秦垦荒,不但给予田宅,而且免除三世劳役。为鼓励小农经济,还规定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成人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出双倍赋税。
(2)第二次变法
商鞅新法实施10年,取得显著成效,秦国日益富强。公元前350年,秦都从栎阳迁至咸阳后,商鞅开始了第二次变法。内容如下:
①推行县制
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划分为31县,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代替了以往的分封采邑制。
②废井田,开阡陌
平毁井田中的纵横疆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
③统一度量衡
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促进国内经济联系。
④制订秦律
参照李悝《法经》制订了秦国的法律,公布于全国实行。
⑤烧诗书,禁游学
打击儒家复古思想,以便确立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3)影响
①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
②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商鞅虽死,秦惠文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
③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
4.齐赵燕韩四国的改革
(1)齐国
在齐威王时期,任邹忌为相,对国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
①整顿吏治,制订对官吏的考核标准,擢君子,黜小人,严惩奸吏;
②提倡进谏,广开言路;
③义务兵制和雇佣兵制相结合,起用田忌、孙膑等良将智囊;
④改进了国家授田制,采用分地长期使用制,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⑤在国都临淄设立稷下学宫,招徕各家学者和天下贤士,让他们著书立说,荀子曾在稷下学宫讲学。齐国因此成为了战国时代学术文化的中心。
(2)赵国
赵烈侯时,公仲连主持了内政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建立选官制度和改善财政、教化人民方面。赵武灵王时,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二:
①更换服饰。把宽袍大袖改为胡人的短装紧身服饰,束皮带,穿皮靴,以适合马上训练、作战。
②组建骑兵。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这一举措对中原国家军队的发展影响极大。从此,各国步骑兵逐步成为军队主力,代替了以往的车兵。
(3)燕国
燕国在燕昭王时的改革比较深刻,并曾招贤纳士,引进了乐毅、邹衍、剧辛等一批很有才能的人,国势一度强盛。
(4)韩国
韩国的改革是在韩昭侯时,由法家申不害进行了以“术”为特征的政治改革。具体措施有二:
①改组、整顿官吏队伍,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以此为标准衡量、选拔人才。
②对官吏加强考核、监督。
(三)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
1.官僚制度的建立
(1)将相分工
①西周春秋时期的宗族政权体制是军政合一的,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卿大夫文武不分,集行政权和领兵权于一身。
②经过战国前期的变法,各国相继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其显著特点是有文官和武官之分,将相分工明确。有的诸侯国还设有御史,相当于国王的秘书。官分文武,分散了大臣的权力,可起到互相监督作用,便于国君控制。
(2)官僚俸禄制度
①内容
为了适应官僚制的需要,至战国中期,各国已建立了俸禄制,取代之前的分封土地的办法。君主对官僚按职位高低,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月俸”,也有“年俸”,均由国家税收中支出。
②评价
俸禄制否定了世卿世禄制,保证了官僚制的稳定,形成了“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的新格局。
(3)考核制度
国君对官吏的考核,最主要的方法叫“上计”。上计制度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行政得失的政绩考核制度。
①内容
上计制度规定:地方长官每年要把所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分别写在两片木卷上,一片交给君主,一片留给自己。年终,官吏必须去见君主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君主根据木卷进行考核,并按考核结果给予赏罚或升级降职。
②评价
上计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4)玺符制度
战国时期,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
①内容
任命官吏时要授予玺印,作为权力的凭证,上下来往的各类行政文书都必须加盖玺印,官吏任满或因罪免职时将玺印缴回。调兵要有虎符,虎符是以铜铸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扣合。国王掌握右符,将领掌握左符;将领得不到国王的右符不得发兵。
②评价
玺符制度使国王有效地控制了国家的行政、军事权力。
2.郡县制的演变
战国时期地方实行郡县制。
(1)郡为中央政府管辖下最大的行政区划,郡的行政长官是郡守,掌管一郡军政;副职是郡尉,专司军事刑狱。
(2)郡辖县,县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兵、刑、钱、农四事。县长官称县令,副职是县丞。县下设乡,乡下设里,乡有三老、廷掾,里有里正,为地方基层官吏。郡守、县令均由国王任免。
这种由地方基层到中央政府职官制度的建立对于巩固新的制度起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3.礼乐制度的变更
(1)春秋时代,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宗族政治的日趋瓦解,传统的礼乐制度难以继续维持,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2)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传统的礼乐制度被彻底破坏。
(3)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取代了礼乐制度,成为维护新的统治秩序的主要工具。这时虽然也有礼乐,其地位和作用与昔日的“周礼”无法相提并论。
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霸政的兴衰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势力日弱。王室控制的地盘狭小,纳贡制度也废弛。东迁后的第二代天子周桓王与诸侯郑国的战争中大败,桓王本人中箭负伤,周天子的威信扫地。
西周时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东周时,已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间兼并战争不断,某些大国“挟天子以令诸侯”,称为霸主。大国争霸成为春秋时期政治的主要特征。
2.齐桓公始称霸
(1)“尊王攘夷”
春秋首霸是齐桓公。他得管仲辅佐,积极改革内政,国势日强。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齐国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齐国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威望大增。
(2)召陵会盟
当齐国忙于对付山戎、北狄的时候,南方的楚国日益强大,不仅兼并了许多小国,而且连年伐郑。为了阻挡楚国的北上,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鲁、宋、郑、陈、卫、许、曹等国联军侵蔡伐楚,直抵楚国边境。楚成王屈服求和,两方订立“召陵之盟”,承认了齐的中原霸主地位。
(3)葵丘会盟
公元前651年,齐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县东)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会盟,商订了有关各国共同遵守的条约。周襄公派特使送来祭肉,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3.晋楚争霸
(1)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楚北上围宋,宋向晋告急,晋文公率军救宋。晋军为避开楚军的北进锋芒,在大战之前,主动退军三舍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晋文公会晋、宋、齐、秦等军,大破楚军,这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城濮之战使楚国向北发展的兵力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2)践土之盟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参加会盟的有晋、鲁、齐、宋、蔡、郑、卫、莒等国,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晋文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以后80年间,晋楚间的斗争成为大国争霸的主要内容。
(3)问鼎中原
晋文公死后,灵公继位,霸权受到来自南楚和西秦的威胁。晋人虽阻止了秦的东进,却没能挡住楚庄王称霸中原。公元前606年,楚庄王进攻雒邑附近的陆浑之戎时,在东周京畿阅兵示威,并派人向周王询问九鼎的轻重。
(4)邲之战
公元前597年,楚围郑,晋救郑。次年,晋、楚军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市东),晋军大败。公元前594年,楚又围宋,宋向晋告急,晋畏楚而不敢出兵。从此,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
(5)弭兵之会
春秋中期以后,晋、楚之间势均力敌,疲于攻战,进入两强相持阶段。此时中原小国也因饱受大国争霸战争之苦,而普遍厌战,于是出现了宋国发起的两次“弭兵”会盟。
①第一次
公元前579年,由宋大夫华元向晋、楚两大国提出倡议,双方勉强响应,各派代表会于宋,订立盟约。才过三年,楚国首先撕毁盟约,北侵郑、卫。公元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大败。
②第二次
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倡议第二次“弭兵”。十四国诸侯会于宋,确立了晋楚共为霸主的地位。至此,晋、楚平分了霸权。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4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4.秦霸西戎
(1)西周时,秦国本是陕西西部的一个小国。西周灭亡,秦因护送平王至雒邑有功而跻身诸侯,势力逐渐发展。
(2)秦穆公时代是秦国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国富兵强。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
(3)公元前627年,秦袭郑,在回军至崤(今河南洛宁西北)时,遭晋军截击,全军覆没,史称“崤之战”。秦东进受挫后改变战略,转而西向,进攻戎地,“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周襄王为此还曾派特使祝贺,秦在西方取得“霸西戎”的地位。
5.吴越争霸
向戌弭兵之后四十年,长江下游以南,有吴、越两国兴起。
(1)吴
①在晋楚争霸时,晋为利用吴来牵制楚,曾于公元前584年派巫臣向吴人传授先进的射法、御法和战车阵法。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立,重用楚叛将伍员改革内政,于前506年大举攻楚,五战五捷入郢都。
②公元前496年,越于槜李(今浙江嘉兴)败吴杀阖闾;其子夫差矢志报仇,两年后败越军于夫椒(今江苏吴县太湖中),越王勾践求和。夫差以为已解后顾之忧,北上争霸,两败齐军,公元前482年于黄池大会诸侯,晋因内乱退让,吴夺得霸权。
(2)越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大夫文种和范蠡辅佐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累力量,最终灭掉吴国。后也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主。
(二)战国的兼并战争
1.七国并立局面的形成
秦、楚、燕、齐、韩、赵、魏七个大国合称战国七雄。
(1)过程
秦、楚、燕为春秋旧国,韩、赵、魏是晋国三分而成,齐国国名未变而君主已易姓。晋、齐两大传统强国所发生的巨变,源于春秋中叶以来国君权力下替、卿大夫势力膨胀,这些卿大夫最后篡夺君位。
(2)最有代表性的事件
“韩、赵、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2.魏国独霸
魏国是战国诸侯中首先变法之国,国力强盛,建立了一支以武卒制为基础的强大武装力量。
(1)公元前408年,攻占秦河西地区(今山、陕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又令乐羊灭中山。
(2)公元前391年,魏联合赵韩大败楚军,攻取大梁,后迁都于此,故魏又称梁。
(3)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在大梁附近的逢泽发起并主持了“逢泽之会”,“率十二诸侯朝天子”,称霸于天下。
3.秦、齐对峙
齐、秦是在魏霸中原的同时崛起。他们的称霸过程包括与魏争雄和齐秦对峙两个阶段。
(1)齐国与魏争雄
①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齐威王派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兵救赵。齐军按照孙膑围魏救赵之计,向大梁急进,魏将庞涓闻讯匆忙回师。齐军以逸待劳,在魏军必经之地的桂陵(今河南长垣)大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但此役并未让魏国受到大的削弱。
②马陵之战
逢泽之会韩没有参加,魏令太子申、庞涓领兵于前342年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威王命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征援韩。魏军大败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马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魏只好“变服折节而朝齐”。
③徐州相王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到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又尊魏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马陵之战以后,魏国削弱,出现了秦、齐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的形势。
(2)秦国与魏争雄
①东攻魏国
秦国地处西陲,中原国家“不与盟会”。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开始东进攻魏。
a.公元前330年,秦败魏于河阴(今陕西甘泉南),迫使魏将河西之地献给秦。
b.公元前329年,秦又攻取魏河东等地。前328年秦迫魏将上郡15县让出。此时秦已占有今陕西黄河以西广大地区,以及黄河以东、以南部分地区。秦控制黄河天险,国富兵强,声震山东各国。
②用兵西部
随着魏国霸权的衰落,强秦崛起于西方。
a.公元前325年,秦继魏、齐之后开始称王。
b.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向西南发展势力,攻灭蜀国和巴国。秦获巴、蜀“天府之国”,益轻诸侯。
c.后来秦又向西北扩展势力,兼并了义渠之戎,解除了东进的后顾之忧。
齐秦对峙局面形成后,魏、赵、韩三晋地处中原,成为必争之地,由此展开合纵连横。
4.合纵与连横
在齐、秦对峙时期,战争形势复杂,出现了“合纵”与“连横”的局面。
因为南北方向为纵,东西方向为横,故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以抗击秦或齐,故称合纵;以三晋为主,东连齐而西抗秦,或西连秦而东抗齐,叫做连横。就策略而言,“合众弱以攻一强”谓之合纵,“事一强以攻众弱”谓之连横。
随着斗争的发展,合纵连横的含义也在逐渐变化。至战国后期则变为六国联合抗秦是合纵,六国分别投靠秦国就是连横了。
5.远交近攻与长平之战
(1)远交近攻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用范雎为相,采纳了他的“远交近攻”之策,即远交齐、楚,近攻三晋。范雎认为,如此“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这样既能破坏东方各国的合纵,又能巩固所攻占的土地。远交近攻之策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具有深远意义。
(2)长平之战
①过程
a.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白起攻打韩国,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赵将廉颇率大军驻扎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以防秦军,廉颇鉴于秦军攻击力量很强,采取筑垒固守,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秦的力量。双方相持三年,不分胜负。
b.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改用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赵括只能空谈兵法,一反廉颇的战略,向秦军大举进攻。秦军佯败,待赵军追至营垒前,分兵切断赵军后路,断绝粮草,将赵军分割包围长达46天。赵括突围不成,战死,40万赵军尽被坑杀。
②评价
长平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基础。
6.秦统一六国
(1)背景
①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立秦王,励精图治。
②公元前238年,嬴政借加冕之机镇压了大宦官嫪毒的叛乱,次年又罢免了吕不韦的相权。从此嬴政亲理国政,接受了韩非的法家思想,重用李斯、尉缭,定下了先灭韩、魏,断山东六国合纵之脊,而后各个击灭的统一战略,自前230年起,发动了秦灭六国的战争。
(2)过程
①公元前230年,秦派内史腾灭韩;
②公元前229年,派大将王翦灭赵(赵灭国后,公子嘉逃往代郡自立为代王,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攻灭);
③公元前227年,派王翦攻燕,公元前222年燕亡;
④公元前225年,派大将王贲灭魏;
⑤公元前224年,派王翦攻楚,公元前222年楚亡;
⑥公元前221年,派王贲灭齐。
(3)结果
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秦王政更号为始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7.春秋与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区别
(1)武器的进步
春秋时期的兵器多是铜制的,战国时期改为铁制,比以前更加锋利和坚韧。一些大型兵器如用机械力量放射的弩机等比以前更加广泛。
(2)兵种的变化
西周春秋时期主要是战车部队,作战方式主要是列阵作战。战国时期兵种则有步兵、骑兵和车兵,步兵、骑兵较之车兵轻捷灵活,作战方式也由列阵改变为争夺战和运动战。攻城战和大规模野外作战已是很普遍的现象。
(3)兼并战争的性质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以扩大势力范围及掠夺土地、人口、财富为目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统一战争的性质。
四、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
(一)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下移、私学的兴起推动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大解放。《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和小说十家。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
1.儒家
(1)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①经历
a.孔子30岁后聚众讲学,后周游列国,鲁定公九年(前501年)任中都宰。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相定公,旋任大司寇之职。鲁定公十二年,因政治主张与当政的“三桓”不合,遂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终不见用。
b.孔子四十岁时曾聚徒讲学,相传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整理研究古籍图书《诗》《书》《周易》,并把鲁国史记加以整理删定成《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回到鲁国时年68岁。
②主张
a.宣传“仁”的学说,强调忠孝宽惠等内容,认为“仁”即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与人之间互相亲善协调,贯彻“仁”时,要以“礼”为主要依据。
b.沿袭西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注重人事,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c.政治经济上要求当政者施行教化与宽容政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人民对上要顺从和易使,反对犯上作乱,提出君臣父子恪守名分的主张。
d.在教育上则主张有教无类,在教育态度上则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学习方法上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2)孟子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
①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而有所发展。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他主张行“仁政”,主张“保民”,反对诸侯混战,反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对当时各国的政治和战争多所抨击。
②孟子的性善说是他的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这是奴隶社会崩溃、庶民地位提高的反映。
③孟子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孟子》一书中。
(3)荀子
荀子,儒家代表人物,但有较浓厚的法家思想。
①荀子主张以“礼”治国。他所说的“礼”,就是“制度、政策”,与“法”无甚区别。
②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恶,性善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要用礼治来约束,做到“明分使群”。
③荀子还对孔、孟较少谈及的天道观进行了阐述,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存在,与人事的吉凶祸福无关。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同时通过主观努力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④荀子的主要学说多收在所著《荀子》一书中。
2.道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1)老子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其著作《老子》,也叫《道德径》,阐述了一个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①在自然观上,老子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而以“德”为事物的特性,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并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发展及其具体特征。
②在认识论上,老子首倡直觉主义的认识方法,反对一般的感官活动或思维作用,认为关门闭户,静观体验便可直接认识世界的根本原理。这是对直觉认识作用的夸大,有神秘主义色彩。
③老子对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肯定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提出了如何利用矛盾转化的理论。他的这一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重要体现。
(2)庄子
①庄子继承了老子有关“道”的哲学基本立场和老子的辩证法,但把对立面的统一推到了极端,提出了自己最有特色的“齐物论”。“齐物”就是齐一万物,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无差别的,这是一种以反对主观片面性为目的的相对主义认识论。
②庄子揭示了人的认识中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并且认识到空间、时间的无限性。
③庄子在政治上他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
④庄子在自然观上他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有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很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都以其浪漫主义风格深刻影响着后世。
3.墨家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1)主张
墨子开创的思想体系有十大内容:“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其中“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其它许多观点都是围绕“兼爱”展开的。“兼爱”就是爱一切人,视人如己,“爱无差等”。
(2)不同于其它诸子学派之处
在逻辑学、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方面很有建树。如他们较早提出了有关逻辑学的“名辩”思想。认为“名”可分为三类:“达、类、私”。“辩”,则是通过争论来辨别是非的方法。
4.法家
法家是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流派。
(1)代表人物
战国早期的法家有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都是各国变法运动的倡导者。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是韩国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2)主张
法家主张君主专制,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从不同角度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韩非认为,应把法、术、势结合起来。这一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5.兵家
兵家是以研究军事理论为主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孙武、孙膑。
(1)孙武,著《吴孙子兵法》,通称《孙子兵法》,系统地总结了战略、战术方面的问题,包括战争计划、动员、权谋、侦察,如何争取先机,如何利用地形,乃至如何使用火攻、间谍等特殊手段,叙述简洁而富有哲理性,对后代影响至深。
(2)孙膑,孙子之后,著《齐孙子》,大约在东汉后期已亡佚,直到1972年,才在今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经整理,以《孙膑兵法》行世,全书为当今研究孙膑兵法乃至先秦军事的宝贵资料
6.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说的学派。
(1)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是邹衍等。邹衍,创造了“大九洲”和“五德终始说”。“大九洲”说认为,除去当时人们所居住的禹域九洲外,世界上还有9个这么大的洲。“五德终始说”,即五行更始,“道”是主宰一切的规律,把原来自然界物质的五行思想社会化、神秘化了。
(2)评价
阴阳学说对秦汉时期的社会思想影响极大。
7.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特征的学派,其代表者有惠施、公孙龙等。
(1)惠施,提出了所谓“小同异”和“大同异”的命题。他能把这二者区别开来并引导人们深入到哲学的领域。惠施学说的要义是“合同异”,既强调对立物间的同一,又强调同一体内部的对立。他充分发展了相对主义,只是尚未认识到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2)公孙龙,与惠施同是以名辩出名的“辩士”,主要讨论“名”与“实”的关系和“指”与“物”的关系。他学说的意义在于:第一,他提出了感觉与客观实际的关系问题;第二,他提出了实体与属性的关系问题,促进了先秦逻辑学的发展。
8.杂家
吕不韦,杂家创始人,秦王政立时继任相国。他召集宾客在秦始皇八年编成的《吕氏春秋》,大体反映了吕不韦的思想:
(1)内容
《吕氏春秋》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综合诸子百家的政论之书。核心思想是君主必须“去私”而“贵公”,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思想;要求君主应任贤无为,臣下要公而不私;君主应“出乎众也”,即要得到支持得以自立。
(2)评价
该书提出的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反映了战国末年思想界的呼声,是较符合时代潮流的施政纲领,可惜没有被在思想上坚持法家观点的秦始皇所采纳。
9.稷下学宫
(1)概述
战国时期,从齐桓公开始,齐国就在都城临淄西郊的稷下设置学宫,称为“稷下学宫”,吸引了分属不同流派的大批学者前往讲学和著述,形成了一个影响极大的学术文化交流中心。
(2)评价
这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一个重要缩影,为促进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文学与史学
1.文学
(1)《诗经》
①简介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现存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又称《国风》保存有大量民歌,是《诗经》的精华。《雅》分《小雅》和《大雅》,多是贵族歌颂帝王功绩的作品。《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内容是在祭祀或大朝会时用于歌功颂德的颂歌。
②成书时间
根据部分诗篇考察,最早的约作于西周初年,最晚的约作于春秋中期。
(2)《楚辞》
①简介
《诗经》以后出现于我国南方的韵文体文学。它是以楚语写成的诗歌。诗人屈原继承了南方优秀的诗歌传统,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气质,写成了热情奔放、照耀世界的抒情长诗《离骚》、《天问》等15篇。
②文体
与屈原同时的作家还有宋玉、景差、唐勒等。后人把他们所创作发展的这一文体称为“楚辞”,或简称为“辞”或“骚”。
2.史学
(1)《春秋》
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年)共242年间的史事,相传经孔子整理成书。
(2)《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写法不像《公羊传》、《穀梁传》那样专在探索《春秋》笔法,而是原原本本地写出《春秋》中所记载的史事的详情本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其中叙事则至鲁悼公十四年(前454)为止,即春秋时期史事。
(3)《尚书》
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记述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战争、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4)《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编年体的官史,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它记载着从黄帝到魏王的史事,以魏为主,略涉其他各国。可惜此书到宋代已经散佚,现在所看到的是王国维编成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和范祥雍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
(5)《战国策》
关于战国时代纵横家游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也有一些战国史事的记载,分国编辑,是战国时代最基本的史料。《史记》有关战国史事,多取材其书。
(6)《国语》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1.天文历法
(1)我国28星宿体系的创立始于春秋时期。
(2)《春秋》写有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记录,比欧洲的记录早了670多年。
(3)战国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天文学专著,楚人甘德作《天文星占》,魏人石申作《天文》。后人把二书合一为《甘石星经》。
(4)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定出一年的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最大的成就,并知道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
2.医学
(1)发展
①春秋末年,我国已出现了专讲医药、经脉的专著。
②战国,诊断学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切脉”、“望色”、“听声”、“写形”等理论成就。医疗器材有“箴”(针)、“石”、“熨”。治病已有多种分科:内、外、妇、小儿、针灸科等。当时出现的名医如秦的医缓,齐的秦越人(号扁鹊)等。
(2)战国时期的代表专著
①《山海经》,记载的药物已有百种以上。
②《黄帝内经》,共十八篇,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各九篇。《素问》主要论述脉理和病因,《灵枢》主要论述经络和针刺,全书记载了我国两千数百年前的有关人体解剖的知识和血液循环的概念。这对世界古代医学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3.“司南”的发明
战国末年,人们发现了磁石的指南性,利用磁石的这一特性制成一种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叫“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逐步发展成指南针。
4.鲁班
春秋末叶鲁国人,被称为“机械之圣”,也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工等工艺部门的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