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2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
- 19513字
- 2020-11-22 13:38:13
第四章 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
4.1 本章要点精讲[视频讲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人的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1.人的行为
(1)行为的概念
人类行为又称人的行为,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①狭义的“行为”,仅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活动;
②广义的“行为”,则指个体针对环境刺激所做的所有反应,除了包括狭义的行为外,还包括只能通过表象去间接推断的内部心理过程。
(2)人的行为特征
①适应性。指人的行为是人类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是人类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②复合性。指人的行为是由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变化性。人的行为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断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是有一定常规的。变化分为两个方面:
a.生长,是一个生物过程,表现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增殖,生理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成熟和完善;
b.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表现为社会经验的增长,生活技能的丰富,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行为层面越来越协调,越来越一体化。
④多样性。人类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行为方式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使人的行为呈现出色彩斑斓的多样性。
⑤累积性。由于人类具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后代对先辈的行为方式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不断改造和创新。这样,人的行为就会不断积累,形成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和知识的向外和向下传播。
(3)人类行为的划分
①正常行为。正常行为通常是指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的行为:
a.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
b.符合人的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
c.行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
②非正常行为。如果不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都算是非正常行为。非正常行为往往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困扰,因此是需要通过社会工作加以矫正或改变的。
2.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关注把不同的人联结在相同地点的系统关系,既包括日常活动的互动系统,也包括影响社会功能的环境系统。
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①多样性。社会环境既包括个人的生物、心理因素,又包括影响人类行为发展的生存环境因素,小到家庭、学校、群体和组织,大到社区、文化和社会制度,包括了影响人类行为的不同层次和方方面面。
②复杂性。社会环境中各子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它们彼此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
③稳定性。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从微观来讲,一个人所生活的具体的家庭环境、所在的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在一定时期是相对稳定的。
b.从宏观来讲,一个时代的制度、社会结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环境的稳定性特征使得人类正常有序的生活成为可能。
④变化性。社会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说,社会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相对统一。尤其是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环境的变化速度日益加剧,如果人们的行为和观念与变化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3)社会环境的划分层次
为了更好地把握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学者还将社会环境划分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生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次。
①微观系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之有长期的和直接的接触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机构,是个人生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境。
②中介系统,是在个人所处的微观系统之间发挥联结和中介作用的系统。
③外生系统,是个人与之没有或很少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但却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生活的群体、组织或机构等。
④宏观系统,是指能够对外生系统造成直接影响的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结构等。
(4)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①家庭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家庭教养模式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多在宏观层面展开。横向影响主要关注家庭成员间互动如何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育,属微观层面。
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良好的教养模式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向着主动、友好的积极方向发展;而错误的教养模式会导致他们向着攻击性、反抗性等消极方向发展。
家庭教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a.娇纵型。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骄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小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b.支配型。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c.专制型。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d.放任型。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了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的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e.冲突型。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便构成了冲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的特征,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f.民主型。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②朋辈群体
朋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在儿童期,朋辈群体的形成大部分出于偶然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朋辈群体形成的主动选择性变得越来越多。
朋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为:
a.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b.伴随着个体的成长,朋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越来越重要;
c.朋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而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③学校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是专门为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而设立的正规化的学习机构。个体成长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对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作用非常大。
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影响主要表面在两个方面:
a.学校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长期的和系统的正规教育,传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和复杂的科学技术知识;
b.学校向儿童和青少年灌输特定社会的价值规范,教育他们学会遵守规章和制度,并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学习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学校系统、老师、管理者、家庭、学生以及学校所在社区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发展,因此,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对学校系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④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工作单位对其成员的影响主要有:a.使个人学习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b.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⑤社区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生活强化了人类的群体意识和共同体意识,并拥有社区成员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a.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b.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影响彼此的行为方式。
c.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d.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影响着社区成员的行为。
⑥文化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社会环境。
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对人类个性心理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一个人个性心理的发展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对个性心理的发展影响作用巨大。
⑦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互联网等)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实践的影响越来越多。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a.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b.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c.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不断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d.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已有行为的信息。
e.可以提供为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信息。
f.为受众指出行为规范,其结果是形成某种文化规范。
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包括提供信息帮助个人和群体了解情况、作出判断、满足要求或实现目标;消极的影响包括通过信息传递不恰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对受众进行误导。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5)社会环境的内容
人都是生活于社会之中的,那些在个体或群体之外的东西就是他们生存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所有的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这种排除主体式的环境定义赋予社会环境以极其丰富的内容。
①社会小生境
社会小生境是某一个体、群体生活于其中的直接的生存小环境。个体、群体的生存环境是广大的和具有扩散性的,那些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关系密切的环境称之为社会小生境。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家庭是其最直接、最密切的生存环境,家庭中的任何变化都对他的生活有直接影响。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邻里也成为人们的直接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传统社会中,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它对儿童的社会化及成长、对老人的宽慰和扶助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工作单位(组织)也成为社会成员的生活小环境的一部分。对于儿童少年来说,他们的社会小生境包括学校和同辈群体。
②人际关系环境
人际关系环境是指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较密切关系的人际关系的总合。由于人们参与多种社会活动,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同他人进行广泛交往,从而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综合起来形成他的生活环境的一部分。
如果说社会小生境着眼于人的生活范围的话,人际关系环境则是这种生活范围中的中心内容。
③社会生态环境
生态也称区位,它是描述生物如何在环境中生活的概念,所以生态也即指生物的生活状态。
人们在社区中的生态或区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在社区中的具体表现。社会结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联系方式。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相互联系也形成一种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社会群体既相互依存,又有竞争,从而形成一种生存结构。
一个社会(社区)的既定的社会结构也就成为个体、群体的生存环境,即社会生态环境。社会结构是由众多参数组合而成的,社会的某一方面的结构都会给其成员提供了一种生存环境,即把人们置于一种竞争、共生关系之中。
④社会文化环境
人们都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就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是由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法律、风俗等形成的体系。文化既向人们提供了生活知识和技巧,也给他们以约束。社会文化也包括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它们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向人们提供行为指导、规范约束、生存资源和权力保障。这样,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法规制度就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和背景,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环境。
(6)社会环境的功能
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功能。
①提供资源
个体和群体都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这一关系模式决定了个体或群体都不能完全独立地生存,而必须同其所处系统即社会环境进行交换。这种交换关系首先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输入关系,即社会环境向个体和群体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对于个体或群体来说,这种资源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或群体度过人生困难,得以成长。
②资源竞争
构成个体、群体环境的并不都是积极的或对其直接生存起促进作用的。环境中还包含有生存与发展资源的竞争者。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种竞争关系尤为明显。剧烈的竞争更多地发生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这种竞争常使社会生态结构中的弱势群体遭遇困难,并影响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生存及发展能力弱小的个体或群体来说,竞争的失败会给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更大的困难。当然,一定程度的竞争也可能对个人、群体的发展起激励作用。
③资源获取中介
个体、群体对生存、发展资源的获取有时不是直接的,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生存的环境(直接生活环境、生活共同体)去获取资源,比如通过社区、群体的力量去争取资源,然后向群体、个体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生存的小环境就成为获取资源的中介。人们的人际关系网络常常扮演这种角色。
④资源分配
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取资源,社会环境也就扮演着资源分配者的角色。资源分配既包括分配主体,也包括分配机制。分配主体是社会中掌握资源的实体性机构,如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
分配机制是资源分配方式及其传送渠道,如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等。分配主体是指由谁向社会或组织成员分配资源。分配机制是指它如何向他们分配资源,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标准是什么,资源的传送方式是怎样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有时靠制度、社会政策进行,有的则是非制度化的。
3.人的需要
(1)需要的类型
需要是人的需求未能满足的状态,它表现为人们对目标的追求。作为社会生物体的具体的人,他的需要可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为了满足其生理需求而产生的需要,是维持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社会性需要则是他作为社会成员的需要,是他在参与社会生活时产生的需要。
(2)需要的层次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a.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为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b.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
c.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二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d.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e.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②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C.P.M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需要(E)、关系需要(R)和成长需要(G)。
a.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b.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c.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如果认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那么,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3)人的需要的发展
人的需要的发展是指人们在满足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又产生出新的更高需要的现象。它表现为两个方面:
①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存需要被满足之后,人们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需要。
②对同一类需要的更充分地满足的追求,即需要在同一层次上的横向发展。例如,一个人可能在获得基本生存条件之后,又去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又如,一个人在基本上发挥了其潜能之后,又去追求人生的更加完善。
(4)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们都在不断追求需要的满足,但是这又需要条件——需要主、客观条件的配合。这里的主观条件是指需要者本人的生理、心理条件,他自己拥有的经济力量和权力。客观条件是社会中所拥有的、可以被他所用的各种资源。二者的配合常常表现为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个人获取资源的能力。
人们都有追求满足需要的权利,社会也有责任帮助人们满足正当的需要。人的需要就是在个人努力和社会提供的条件的相互作用之中实现的。个人努力不足和社会条件的不具备都会阻碍人们需要的满足行为。而且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常常会形成“马太效应”。
(5)人类需要的类型
①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
生理性需要又称自然需要,它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如对生活资料的需要、生理保健的需要、繁衍后代的需要等。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如人对工作的需要、对知识的需要和实现理想的需要等。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如人对学习提高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等。
③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
间接需要是指那些比较概括的、抽象的需要,常常以理想、志向等形式表现出来,如由于环境的刺激,产生了当一个科学家的愿望。
直接需要是指随着间接需要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系列具体的需要,如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考上大学的需要等。
4.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观点一(参考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教材):
从基本性质上看,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交流和互惠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同时对对方造成影响。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其复杂关系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待,学习社会环境所许可和要求的行为。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各年龄段的人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儿童和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而成年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童年期创伤会影响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也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力量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改变着自然环境,同样也改变着社会环境。如个人的独创的行为模式被其他社会成员所仿效,并广泛地推行,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模式。领袖人物或者大众行为的一致性行为,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互相作用的,但力度并不是对等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多些。
观点二(参考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
从基本性质上看,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双向的交流和互惠关系。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同时对对方造成影响。对于这种双向交流和互惠关系,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构的角度、发展的角度和运行的角度。
(1)结构的角度——主要考察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契合程度
人类不断对个人和环境进行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使个体和环境之间达到最佳的契合。不同的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契合优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契合得非常好,有的只是基本契合,还有的契合不佳。不同的契合优度,对个体的生长和发展以及环境的持续和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社会生态学看来,社会工作所处理的问题既不单纯是个人问题,也不单纯是环境问题,而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契合问题;社会工作的核心是调整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两者之间的契合优度。
人与环境的良好关系能够培养个人良好的联结力。联结力,是指一个人所拥有的与他人建立互惠性关系的能力。
(2)发展的角度——主要考察个体的生长和发展过程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的变化可以分为生长和发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发展过程要以一定的生长过程为基础,而发展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或损害生长过程。
从发展的角度衡量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好坏,关键是看它在多种程度上培养了个体的自我规划能力。自我规划能力,是指在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需要的同时,能够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明智的决定,并采取有效行动付诸实施的能力。
(3)运行的角度——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个过程。即压力—应对/防卫和挑战—奋斗
①生活事件
杰美因和布鲁姆认为,个人与环境往往是以生活事件为中介而相互作用的。生活事件,就是对个体和环境造成扰动的某种刺激。这种扰动有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战争),也可能来自个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如疾病)。
生活事件对个体来说,可能构成压力源,也可能构成挑战源。
一个生命事件到底是压力源还是挑战源,取决于个体对该事件的主观体验。如果个体对该事件的体验是负面的,则是压力源;如果体验是正面的,则是挑战源。
②压力源
生活事件作为压力源会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使个体急欲摆脱。此时个体可能做出的行为反应,一是应对,即正视现实并积极地寻找解决之道;二是防卫,即极力回避现实,否认现实。
③挑战源
生活事件作为挑战源,使个体感受到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挑战性,它激发的行为反应是奋斗,即个体热情奋发,相信能够利用足够的资源去战胜它,并从中受益。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二、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
1.关于“儿童”的界定
一般而言,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是一个相对含糊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年龄段的划分。较早的一些文献将儿童的上限界定为12~13岁,但国际上也有把16岁以下称为儿童的说法。这就是说,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政策的变化,人们对儿童的界定是有不同的。
根据中国的情况,我们一般把儿童年龄的上限划在11~12岁。儿童期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3~6岁为学龄前期,6~12岁为学龄期。
2.儿童发展与儿童观
(1)儿童的发展
儿童是发展着的儿童,发展是儿童的本质特征。这种发展范围主要表现在:
①生理上特别是性达到了一定的成熟状态,已经初步具有生育能力;
②情绪方面能够做到情绪自主,具有相对的个人认定和修正情绪的能力;
③在认知方面能够进行完整的逻辑思维,包括自主地做决定;
④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能与同辈、与成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⑤在社会中能拥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等。
(2)儿童观
①儿童观的基本内容
对儿童群体的基本认识,即如何认识儿童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儿童的社会本质、儿童的社会作用等问题;
对儿童个体的认识,即怎样看待每一个儿童的本质,如何认识儿童的主动性和多样性等。
②儿童观的重要意义
它会决定社会对儿童的基本态度。儿童作为社会中被照料和保护的对象,在成人社会里,往往会被忽视;儿童观是全社会一切涉及儿童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各项有关儿童的工作究竟是以社会为本还是以儿童自身的发展为本,抑或是从其他方面考虑,归根结底都要由社会的儿童观决定;儿童观决定着儿童工作者职业行为的性质。
3.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意义
(1)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概况
①0~1岁的乳儿期是人生第一年,是心理活动萌芽阶段,又是生活经验积累时期,其身心发展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最初基础。
②1~3岁的婴儿在感知、基本动作和心理各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行走和手的动作的发展,儿童的生活范围较前期大大拓宽,受外界影响也大大增加,儿童独立进行基本生活活动的需要与儿童本阶段心理发展水平低成为主要矛盾。
③3至6、7岁的幼儿期儿童身心发展与上阶段有着本质区别,但又是上阶段发展的继续,儿童已经可以进入幼儿园,为入学做准备。
④6~7至11~12岁处于童年期。这一时期,儿童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生活环境起了很大变化,促使他们的心理迅速发展起来;同时他们的生活范围有了很大的拓展,社会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⑤11~12至14~15岁的少年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这是个体生长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是从儿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因此,常把少年期称为过渡期。这是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2)生理特点
儿童的身体处于迅猛的成长过程中。例如:婴儿在出生的第一年,身高会增加约50%,体重增加约200%。
①成长性。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也都处于成长之中,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
②基础性。儿童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并可能由于童年的某些经历,造成其成年后的问题。同时儿童的基础性还表现在社会整体上,国家的未来取决于当前的儿童。
(3)心理特点
基于生理的发育,儿童的智力和心理也不断地发展,但与成年期相比,儿童在心理上还存在强烈的初期特征。
①发展性。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
②依恋性。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
③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
(4)行为特点
儿童自其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开始有了自主的行为。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儿童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①探索性。由于儿童对事物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其很多行为,表现出探索的性质,其过程和结果,亦是增加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这种探索性里,包含着盲目的成分,蕴涵着一定的风险,需要保护性地加以控制。
②模仿性。整个儿童阶段都是人的学习期,儿童在行为上,也经常会去重复他所看到的别人的行为。通过这种模仿性,人们可以采取控制示范行为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儿童的模仿性来分析、帮助儿童。
(5)儿童发展变化中的自我意识和道德发展特征
①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乳儿期儿童没有自我意识,分不清作为主体的自己和客体的区别,这就是自我意识最初级的形态或准备阶段;婴儿期的儿童随着言语动作的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3岁前后才从知道自己的名字过渡到掌握代词“我”。这是一个质变,即从把自己作为客体转变为当作主体来认识,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
②儿童的道德发展
幼儿初期的儿童,道德判断还带有很大的情绪性、具体性和暗示性。只要成人认为好,自己觉得有兴趣,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至于怎么好、为什么好他们却很难理解。幼儿晚期,儿童才开始模仿成人初步从社会意义来判断道德行为的好坏,但往往不能把行为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看,他们一般只着眼于行为效果。
儿童期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为:儿童对“公共生活准则的简单认识”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社会性行为动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属于内心道德体会的理由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属于客观陈述的理由却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递减;在道德行为动机方面,一般年龄越大,动机斗争越复杂。
4.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在整个儿童期,社会环境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有:
(1)社会经济状况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影响甚大,贫困家庭和落后地区的儿童常常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而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儿童肥胖症则较为普遍。
(2)游戏是这一时期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对于理解社会角色规范、发展社会互动技巧都非常重要。
(3)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很大。研究表明,过于严厉和宽松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最佳的教养方式是权威型的。
(4)和谐的家庭关系。父亲或母亲存在精神或行为方面的问题,或者家庭关系紧张,往往导致儿童出现生理发育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5)学校。在学校中表现的成功或失败对学龄儿童成长的影响非常大,为此,学校应建立合理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特别是要注意挖掘儿童的特长,保护儿童的自尊。
(6)传媒。现代社会中,儿童面对传媒的时间甚至长于面对父母的时间,直接影响儿童的价值、认知和情感取向。
5.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生存是所有生物体的共同需要,但儿童生存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其要获得足够的物质以满足生命延续和身心成长方面,还表现为这些需要的满足,不能依靠其个体实现,必须由其家庭或者社会来满足。有时需要社会政策层面介入帮助,亦可上升为法律的强制性要求。
(2)爱的需要
儿童在家庭或者机构中生活,除了摄入营养使身体成长以外,还需要爱,以使他们的情感也能够获得发展,使他们在成年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与其他社会成员正常相处。但在实际中,儿童获得的爱会被各种因素所削弱和剥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向服务对象的具体实务中,有一部分就是要重构对儿童爱的供给,或者是帮助儿童建立起爱的代偿机制。
(3)学习的需要
儿童自出生就肩负着使命,他们要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而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必须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儿童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其今后成年步入社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向儿童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也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4)游戏的需要
儿童需要游戏,这是由其天性决定的。由于儿童的特性,其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参加带有复杂目的性的活动。儿童的活动目的很自然:获得快乐。因此游戏在童年中占据了很多的时光。儿童在游戏中获得身体的成长,并通过游戏学会与人相处,逐渐地认识了解社会。当前由于游戏治疗的放松性和疗养作用,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类社会群体的社会工作直接实务中,但这还是有别于儿童对快乐的自然而然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儿童的社会化是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社会角色,掌握道德规范。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主动积极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的社会化,既是儿童成长发展的个体需要,也是社会对儿童群体的整体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儿童由于未成年,其自我保护能力弱,需要社会对他们进行特殊的保护。既要保护儿童使他们获得健康成长,又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儿童社会工作既要努力通过合适的途径去增进社会对儿童的保护,还要教育引导儿童学会自我保护,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
1.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青少年指的是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其起始年龄约为12~13岁,即青春期开始来临的时期,而下限的年龄则应止于社会成熟时期。这个年龄界线依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而有所差异。
2.不同学科对青少年概念的解释
(1)生理学认为青少年是生理各方面发育迅速、肌肉发达、骨化逐渐完成、心血管系统发育尤快、各种活动能力(灵敏、精确、耐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体力增强的时期,特别是生殖器官与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的时期,而性的发育完全成熟,则表示青春期的结束。
(2)心理学把青少年的标志定位于心智达到一定成熟的状态,具有不同于儿童期的抽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情绪也相对稳定的时期。而当心智、智能发展成熟,情绪稳定,逻辑与抽象思维复杂时,个体就结束了青少年期而进入成人期。
(3)社会学认为,青少年始于青春期的开始,结束时则依社会承认的标准而定,当青少年具有应付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社会的认可时,即可视为进入成人期。社会标准会因文化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而有所变化,因此,这一标准就会是变化不定的。
(4)法律上没有关于“青少年”的严格界定,依各国法律通则,一般将18岁以下视为未成年人,予以特别的保护。而对于青少年的法律保护,则各国规定不等,有的上限为20岁,有的为22岁。“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或指未成年人犯罪,或指18岁以上30岁以下的人犯罪。
这些解释将青少年这一概念作了充分的诠释,使之不再是个单纯的年龄概念,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科学界定。
3.“青少年”的涵义
(1)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
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生理的急剧发展是青少年不同于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青少年期在生理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性功能成熟,具有生育能力;男性和女性分别出现第二性征——生理学上把第二性征从出现到成熟这段时间称为青春期。
(2)青少年是一个转折期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从生理上,它是从萌芽发育为成人的过渡;从心理上,是从不成熟的自我向成熟的自我的过渡;从社会上,是从一个生理的人向一个社会的人的关键性过渡。这一时期发生种种成长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3)青少年是一个关键期
正因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发生的各种障碍,将直接导致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危机。
(4)青少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因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青少年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这是根植于时代文化基础上的亚文化,是一种极具特征,既有积极意义又包含不安定因素的文化,其明显的“反叛性”常常令成人社会产生烦恼和不安。
4.青少年的需要
青少年的特点具有多元性特征。青少年的需求也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概念。从发展的角度,可以把青少年个体发展性需要作以下概括: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需求;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为未来的生涯作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
(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作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5.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道德标准方面,青少年开始意识到各种道德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对各种社会规范,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都不再简单地遵从,而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变通。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努力发展自己独立的道德价值和规范,越来越多地摆脱习惯而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
在社会行为方面,宏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扩大。青少年开始集中学习未来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由于具有追求独立的强烈愿望,对包括家长、老师在内的权威产生逆反心理。
青少年与同辈群体的关系较亲密,与家庭渐渐疏远。他们较易接受同辈群体的行为标准并努力融入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所形成的亚文化或反文化往往比家庭和学校的教导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部分青少年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过早接触社会,少数青少年受到社会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
四、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成人是指成年的人,即是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人,与儿童相对。在大部分国家,成人的定义是年满18岁或以上的人,我国的成人概念也遵循这个定义。以下分别从青少年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阐述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青少年阶段
(1)定义
青少年期为12~18岁,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常常被称为“成长期”,“混沌期”、“危险期”。与学龄期相比,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2)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青少年阶段,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a.男孩从13岁起,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到15、16岁出现了第一次遗精,这意味着男性性功能的成熟。
b.女孩的生殖器官在12岁左右迅速发育,14岁左右出现月经初潮,标志着她们的性功能逐渐成熟。
②心理发展。青少年的思维与学龄儿童的思维不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a.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b.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c.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③情绪发展。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性发展特征。
a.情绪发展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
b.情绪发展的两极性使青少年经常出现反抗情绪,需要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性心理有了相应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性意识的发展。
④社会性发展。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是由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决定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期的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征。宏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扩大。
(3)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宏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扩大,经不住环境影响会出现行为偏差,如早恋、犯罪和适应不良等问题。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的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引导和保护青少年度过“危险期”至关重要。
2.青年阶段
(1)定义
青年阶段是指18~35岁,也称青春后期,在这个时期面临着学习、恋爱、婚姻、家庭和就业等一系列的问题。
(2)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在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此后,身体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缓慢的衰退。22~35岁的青年人正处于生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
②心理发展。在这个阶段,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虽略有下降,但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思维,包括理解、命题、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其基本特征是概括。青年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a.一般能力由思维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语言和操作技能组成,主要表现为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b.特殊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③社会性发展。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的发展。青年人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发展和成熟上。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青年人的社会情感有了明显的发展,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友谊和爱情的发展。青年人在思想或行动上做自我调整,借以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的过程,就是心理适应。青年期个体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婚姻、职业和子女的适应上。
(3)青年阶段面临的问题
①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使个体经常面临着角色的冲突。青年期的角色转变有离开生身家庭独自居住,开始工作或继续深造,结婚或建立重要的亲密关系,养育子女并照顾长辈,开创事业并为生身家庭和自己的新家庭投入大部分闲暇时间等。
②在工作上遭遇到的歧视问题。
③婚姻家庭的调适问题等。
3.中年阶段
(1)定义
中年阶段是指35~60岁的人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一生中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多数中年人都处于相当好的健康状态中,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更容易获得物质财富,对家庭和社会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也从各种经历中获取了大量的智慧。
(2)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中年阶段是个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当进入35岁以后,胴体细胞数目开始逐渐减少,致使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则要晚一些。更年期导致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②心理发展。中年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和积累,中年人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
③社会性发展。中年人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并体现出符合其身份的社会行为。在这一阶段,工作养家、教育子女成为重要的责任,同时与朋友、亲戚、同事维持和谐关系。中年人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b.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
c.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
(3)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如何很好地度过更年期。
②如何很好地适应婚姻关系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人的婚姻关系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如离婚、丧偶等情况。
③如何处理好养育子女和赡养父母之间的关系,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抚育下一代的同时,还要赡养自己的父母。
④如何处理好工作当中的一些问题,人到中年,职业已趋于稳定,中年人这时要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并且要适应工作中的变化。
⑤中年阶段还容易出现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神经衰弱、焦虑症和疑病症等。这些疾病会给中年人带来持久的心理冲突,进而会引起一些行为偏差。
4.老年阶段
(1)定义
老年阶段是指60岁直到死亡,是人生的衰退期。在这个时期,老年的生理组织和认知能力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判断是否进入老年期的指标除时间年龄外,还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等指标。
(2)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脊柱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
②心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和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的一面。老年期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快,而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因素则衰退较慢,老年期还仍有创造性思维。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到70、80岁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
③社会性发展。老年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他们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3)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
②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
③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五、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
1.关于“老人”的界定
一般来说,年满60岁的人被称作老人,世界卫生组织把60岁作为老年的起始年龄。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也是以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7%)作为其指标的。
2.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的老化
一般认为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这种逐步丧失功能的现象就是老化。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2)心理的老化
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3)社会的老化
社会学讨论社会互动过程与社会角色的变迁,因而认为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角色。老年人满足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期待与要求,如退出工作岗位做一个退休者,即被认为与老年的社会角色相符合。
3.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老年人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适宜的生活照顾,并得到康复服务。
(2)经济保障
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在“反哺式”供养的社会习俗中,老年人基本没有后顾之忧。现代社会中,在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领到的养老金够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等。
(3)就业休闲
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随着老年人群体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兴趣呈现出多样性。
(4)社会参与
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意愿需要表达,有老年人的利益需要维护,有老年人的作用需要发挥。因此,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
(5)婚姻家庭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老年人也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居家安全
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7)身后事宜安排
老年属人生最后一个历程和阶段,因此许多老年人十分关心自己身后事宜的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方面。
(8)一条龙照顾服务
伴随老化过程,老年人在各阶段会有不同的照顾需要,可能需要接受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需要不同类型的照顾之间有良好的整合与过渡。
4.老年问题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老年群体的日益庞大,老人问题已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
(1)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的无用感;
(2)经济收入减少会产生生活上的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
(3)老年疾病增加,使老年人身心受到折磨;面对疾病和死亡产生的无奈和恐惧感。
5.社会变迁对老年人地位和作用的影响
(1)在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前工业社会中,老年人往往是知识和技术的宝贵源泉,享有较高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工业社会冲击着人们随年龄增长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老龄权威。这是因为:
①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在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接受和掌握方面,对新的社会环境的适应方面,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优势。
②在现代社会,教育得到普及,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产知识能够高效率地通过学校教育直接获得,不必非得经由上一代人的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