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大纲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2小时高清视频】
- 圣才电子书
- 5673字
- 2020-11-22 13:38:13
3.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一、配套考研真题
1.认知理论[名词解释,南航2015年研]
2.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研]
3.社会工作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哪些?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简答题,南京理工2011年研]
4.简述个案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与技巧。[简答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5.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应该如何在实践中选择和应用社会工作理论?[论述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简答题,清华大学2016年研]
(2)社会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简答题,人大2015年研]
二、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1.认知理论[名词解释,南航2015年研]
答: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2.社会工作理论[名词解释,北京城市学院2013年研]
答:社会工作理论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论。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两个层次。前者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是社会工作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假设,这些理论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功利主义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标签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后者则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是只有社会工作专业才需要和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行动指针,这部分理论包括危机干预理论、任务中心理论、认知行为介入理论等。这两部分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3.社会工作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哪些?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简答题,南京理工2011年研]
答:(1)社会工作领域的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主要包括:
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它将心理学应用于个案工作之中,揭示受助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功能派个案工作
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其冲动力、理智、感受和意志平衡作用的结果,其中意志是主要原动力,它强调“能动性功能”,其理论基础包括心理、社会和过程三个方面。
③问题解决模式
其主导思想是:第一,人的一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从生到死都必须面对不同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们;第二,人生的目标是在寻求和获取。
④行为修正模式
其基本观点是,人或动物都期待特定的令人满意的行为,而反对造成不适的行为。因此,行为会经常改变,行为在这里被假设成习得的经验。
除这四种主要模式外,其他还包括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干预模式、一般系统模式、存在主义模式、完形治疗模式、生命模式和交流互动分析模式等。
(2)干预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
①社会工作干预理论的主要内容。干预理论主要是指工作者如何通过行动来影响受助者的人格、环境和社会系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治疗和社会改良的双重目标。这一理论综合了治疗原则、项目(计划)发展、变迁过程及结果评估。社会工作的干预致力于两个系统的改变:a.微观体系的改变,包括个体行为如何改变、家庭的重组、小组生活的促进等;b.宏观体系的改变,包括复杂组织机构的改变,如社区组织、福利机构的制度改良、社会改革、经济与社会福利体系的整合发展。
②社会工作干预理论的特点。干预理论的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其重点是如何运用一系列概念和工具,来面对不同系统和问题,将人与资源联系起来,从而制定并有效推行相关的行动计划,具体的干预过程包括:计划制定、推行、监督和结果的评价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
4.简述个案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与技巧。[简答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答:“危机介入模式”或“危机介入法”是一种对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方法,是心理社会派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个案社会工作中“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主要内容如下:
(1)个案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
①开始阶段
在危机介入的开始阶段,其工作目标主要是与案主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基础,取得案主的信任。当案主的思想开始澄清时,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他感觉自己有了自主能力,让他觉得自己有做决定的能力,重建自信。
a.第一次会谈时要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了解案主的认识能力与“自我”强度,并了解案主的社会资源网络;
b.第二步要搞清楚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的问题;
然后,达成口头协议,把问题集中在核心问题上。
②中间阶段
工作者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现在发生的事情与案主过去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让案主倾诉可以减低焦虑。然后,帮案主看看什么样的办法对解决问题有效。这时工作者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可以给案主布置作业,促使他改变思考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改变感觉和行动。
③结束阶段
在危机介入的最后阶段,回顾一下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得如何,达到了什么目标。这时可以提醒案主结束工作关系的时候到了,与案主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征询案主对今后生活的想法。
(2)危机介入的方法和技巧
①方法
a.一般性的方法相信面对同一个危机,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类似的心理任务和问题解决活动。了解这些活动的性质,社会工作者便可就各活动的需要,按部就班地协助案主。这一方法的目的在于解除危机。技巧有直接鼓励适应性的行为、环境改善与预先辅导。
b.个别性的方法则认为由于各人有其独特的情形,因此没有任何预定的步骤可以依从,必须按个人的情况和需要去制定符合实际的介入计划。这一方法着重于遭受危机者的内在心理过程和人际关系的评估。调适方法是专为遭受危机者特定需要而设计的,以期化解产生危机的特定情况。
c.比较
一般性的方法忽略了个别情况和需要,个别性的方法又没有事前设定的步骤可以依从,只靠社会工作者自己的评估和设计。所以社工在设计自己的危机介入步骤时,可以结合这两种方法来加以综合考虑,尤其是要考虑案主的个别情况以切合其实际需要。
在危机初期阶段,可运用一般性的方法,重视密集性的社工介入,以协助案主恢复适应,所以案主的亲友和志愿者都是可运用的资源。
同时由于个别性的方法重视造成失衡的直接原因,以及案主重获平衡或得到较好功能的过程。所以,社工在运用时要吸引遭受危机的家庭成员和相关重要人物的积极参与,使他们能配合好社工的工作。
②技巧
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训练、面对现实、环境改善、情绪宣泄等。
在开始阶段,社会心理模式的支持性技巧很重要,可以用来降低案主的焦虑和提供情绪支持,并配合使用探索和情绪疏通的技巧。在中间阶段可运用直接影响技巧和反映性讨论个人整体所处情境的技巧,以促成案主改变特定行为。
5.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哪些?应该如何在实践中选择和应用社会工作理论?[论述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简答题,清华大学2016年研]
(2)社会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简答题,人大2015年研]
答:(1)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流派
①心理分析学理论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②认知理论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③行为主义理论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和认知理论相似,它也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它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另外,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④社会系统理论
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它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⑤标签理论
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
⑥沟通理论
这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⑦人文主义理论
这是以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与舒茨的现象学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而每个人的“意义世界”都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们的“理解”或“解释”过程发生了困难时,问题便出现了。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去努力“理解”这些人(服务对象)的“意义世界”及其内在矛盾,帮助他们顺利重构自己的“意义世界”。
⑧激进的人文主义理论
这是以早期马克思与现代批判理论家(如葛兰西、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的某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人本主义,它也认为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却又指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正的事实。它认为人们在“意义世界”里经历的许多人格的、心理的问题都只有依据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道特征才能被理解。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改造现存的社会秩序,来解决人们在“意义世界”所遇到的许多问题。
⑨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一套社会工作理论。与激进人本主义相似,它主张从社会存在、经济基础、阶级压迫中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张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与服务对象一道,通过阶级斗争或其他集体行动改变现有的社会现实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与激进人本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关注社会结构本身的改变,而较少关注服务对象心理、意识状态上的变化。
⑩“增权”或“倡导”理论
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变通而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来解决现存的各种社会问题。这种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⑪女权主义理论
这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在实践中选择与应用
中国的社会工作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为了使实践能够与理论相结合、能够有理论来指导实践,学习、了解和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又是一个必要的前提。这里包括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任务。
①要虚心学习、了解和研究西方国家已有的各种社会工作理论。
应该肯定,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方面,当代西方国家在发展程度上显然要高于我国。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是对这种已高度专业化的实践过程的概括和总结,从这些理论中,我们一定能够学习和了解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②要认真研究和总结我国社会工作者自己的历史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参照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概括和发展出我国自己的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是一种既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又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土性的实践活动。我们既要学习、了解和研究西方已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能简单地照搬它们的理论;而是要在它们的启迪之下,认真研究、分析和总结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及其教训,以此为基础,概括和发展出一套或一些既包涵各国社会工作的一般特性又能反映我国社会工作本土特色的中国化社会工作理论,以此来作为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理论,同时也为世界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