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第1小题可抄题连线,第2~6小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依次写出,共10分)

1.用直线将作者与其作品连起来。

谢赫 《文赋》

孙过庭  《艺术的起源》

格罗塞  《古画品录》

康德 《判断力批判》

陆机 《书谱》

答:作者与作品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2.“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段话的作者是:

A.笪重光

B.郑板桥

C.齐白石

D.顾恺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笪重光的著作《画荃》,它是笪重光画论思想的精髓。这段话的大意是:空境很难得之,只有实在的景物去除了,空灵的景致才能浮现于画面;神妙也不是靠画得来,只有真境隐去,神妙之境才能被感觉的到。当位置安排不和谐时,有画的地方反而是处处皆病;只有当虚实相互生发时,虚处无画之地才是通篇之灵境妙地所在。人只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

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段话的作者是:

A.康德

B.黑格尔

C.马克思

D.宗白华

【答案】C

【解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一著名论断,阐明了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律之一。美的规律是指“内在的尺度”,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规律的统一。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未若文章之无穷。”这段话的作者是:

A.苏轼

B.司马迁

C.杜甫

D.曹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它是魏晋时期文学理论的发轫之作,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文章学专著。曹丕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曹丕已开始将写文章与对生命个体的自身价值的思考联系起来。

5.“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衣,而在于具有民族的精神。诗人甚至在描写异邦的世界时也可能有民族性。”这段话的作者是:

A.别林斯基

B.果戈里

C.马克思

D.歌德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文学战斗的传统》,它的大意是: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是否具有民族特征,其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6.“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段话的作者是:

A.茅盾

B.朱光潜

C.鲁迅

D.郭沫若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这段话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它阐明了艺术鉴赏中的主体性特征。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鉴赏主体总是根据其生活经验、艺术修养、兴趣爱好、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加工改造、补充丰富,进行审美的再创造。因此,对于同一对象,鉴赏的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艺术真实

答: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其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2.艺术风格

答: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形象思维

答: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艺术美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具体而言,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中,艺术家以表象作材料,将表象升华或将表象分解、重组和联结,再经过艺术想象(以升华或重组过的表象为材料加以艺术想象),从而加工成艺术胎儿——完整的艺术意象。形象思维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审美水平,它始终伴随着形象,并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

4.艺术美

答:艺术美是指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把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炼,集中地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艺术美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不仅要反映社会和自然的美,而且要显示艺术家自我心灵的美。艺术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并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是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感情形象。

5.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伊瑟尔认为:隐含的读者“既体现了本文潜在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概念,“隐含的读者”的本质牢固地存在于文章的结构之中;它是一种结构,决不能将其与任何真实读者等同起来。

6.听觉艺术

答:听觉艺术是以听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艺术,与“视觉艺术”相对。听觉艺术作品塑造的形象和情感内容要通过音响、旋律等组合在时间流动中,直接为欣赏者的听觉所感知和把握,如音乐。音乐是听觉艺术,其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的声音主要是乐音,乐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特性,这些特性为使音乐艺术具有丰富多采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基础。

7.自然主义

答: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自然主义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表面地描绘现实的个别现象,轻视艺术的概括,拒绝对所描绘的事物作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

8.共鸣

答: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共鸣可以发生在不同鉴赏者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中,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鉴赏者之间。其产生一般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艺术作品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迷人的艺术魅力;鉴赏者应怀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情感与审美心态。

9.时尚

答: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时尚的特征主要有: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包容性,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10.通感

答:通感又称“移觉”,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例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又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三、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艺术生产”。

答:在对“艺术生产”问题的探讨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实践活动角度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1)艺术生产将创作主体的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

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它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是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践与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涵盖了艺术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它又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2)艺术生产要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且不能完全遵循

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指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

(3)艺术生产遵循精神性与物质性、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创造性与工艺性、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统一。

2.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1)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内涵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的变化,使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最鲜明的区别。艺术作品总是灌注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欣赏者的感情,使人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艺术的教育作用绝不是干巴巴地道德说教,更不是板着面孔的道德训诫,而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艺术强烈的感染性,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教育。

“潜移默化”

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常常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欣赏者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在这种渐渐地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在艺术作品中不应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艺术形象,欣赏者总是在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

3.如何理解艺术意象的价值和意义。

答: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后的心理形态,同时它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1)艺术意象的价值

艺术意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作为艺术意象,首先应是个别的、特殊的,应具备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能体现出一定范围的共性。艺术以形象的方式反映世界,就应体现出事物的这种特性,在特殊中显现普遍,以个别表现一般,往往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成功的艺术意象都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

艺术意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意象具有具体可感性,它以感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艺术意象中还融合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体现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还有抽象思维的参与和作用。这些深层的理性内容与具体的感性形式统一在一起,才使得艺术意象不仅表现现象、个别,也能反映普遍、一般,体现共性。

艺术意象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意象的共性特征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提炼和概括,思考和评价,这使得艺术意象必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艺术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的,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情感因素。艺术意象中渗透着艺术家丰富而复杂的情感,是客观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象,同作者主观的心灵、情感的融合。故而艺术意象中的情感一方面来自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本身,同时,又源自于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投入和渗透,是艺术家特定情感的寄托。

(2)艺术意象的意义

艺术意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

艺术意象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它是艺术家依据客观现实生活,经过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富于感情色彩和审美性的感性形式。

艺术意象能够将生活内容和艺术家的情感融入其中

艺术意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它把广泛的生活内容概括在形象之中。艺术意象又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在艺术意象中融进了艺术家爱憎悲欢的情感,处处渗透着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评价。

艺术意象还具有审美意义,它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闪耀着艺术创造的光辉,能给欣赏者以美的享受。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在艺术理论界曾存在过内容与形式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最重要的争论,你如何看待这些争论?

答:当代大众传媒的发达带来了一股娱乐化、消费化的浪潮,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人开始走形式路线,认为“形式大于内容”,在艺术理论界也曾存在过内容与形式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最重要的争论。实际上,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1)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其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2)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既可以相互作用、互相包含、相互转化,又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

艺术作品内容决定形式

a.从艺术创作过程看,艺术作品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

例如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为了突出耶稣,采用对称构图,将众人安排在耶稣两边,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

b.从艺术发展看,某些作品由于内容发生变化,形式也随之变化

例如19世纪的西欧绘画印象派,将光和色彩看作其追求的目的,因此莫奈的《日出·印象》、德加的《舞女》等都以光色的变化为主题,形式不再拘泥于严谨的构图。所以,艺术作品的内容发生变化,进一步引起艺术形式变化。

艺术作品的形式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就能深刻、充分、感人地表现作品的内容;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会损害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甚至有时形式会反过来影响、制约内容。例如,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家既可根据内容去选择形式,同时也可根据他所擅长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特点去选取相关的内容。例如有些雕塑家比较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水彩画家则对自然景物更感兴趣。

a.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

艺术作品的形式不仅可以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在艺术接受过程中,人们接触艺术作品时总是先从它的形式入手,并首先为它的完美的形式所吸引。

b.相同的形式可表现不同的内容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咏梅》词牌相同,但内容却存在差异。相同的内容可以表现不同的形式,巴金的《家》用话剧、小说都可以表现。小说《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后,题材主题基本没变。

c.艺术形式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的稳定性

形式一旦产生,其变化要比内容缓慢得多,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后人可以借用结构为新技术服务。中国古诗中的五七言至今仍被人沿用,表现全新的内容,都是形式相对独立的表现。

总之,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是力求把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地统一起来,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必然是进步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

2.《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请结合艺术史,谈谈你的理解。

答:(1)题干中的这段话揭示了艺术起源的“表现”说

“情动于中而行之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言语甚至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这种蓄积已久的情感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即这段话揭示了艺术起源于“表现”的学说。

(2)艺术起源的“表现”说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传达感情的需要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系统提出“表现说”

克罗齐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直觉即表现”。从这一美学思想出发,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因而,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

克罗齐还认为,表现作为心灵过程是在心灵中完成的,真正的艺术活动只能在艺术家的心灵中完成,艺术家没有传达他心灵中作品的必要。他认为艺术既不是功利的活动,也不是道德的活动,艺术甚至也不能分类,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进一步的详尽发挥

科林伍德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巫术虽然与艺术关系密切,但巫术实质上是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某种情感”。

例如,一个部落在将要和它的邻居打仗之前先跳战争舞,目的在于逐步激起好战的情感,部落的战士们跳着跳着这种舞蹈,就激发起战斗的情感来,并且坚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了。科林伍德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从符号学美学出发,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朗格认为只有人才能制造符号和使用符号,从原始民族的礼仪到文明社会的艺术,无非都是人所制造和使用的符号,只不过艺术符号不同于其他任何符号,因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活动的实质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3)“表现”说的价值和缺陷

价值

艺术确实要表现情感,艺术家确实是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向社会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起源的“表现”说具有一定的价值。

缺陷

“表现说”把艺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脱离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实际情况,仍然是把现象当作本质,把结果当作原因,不能科学地阐明艺术的起源问题。

综上所述,“表现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讨论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人类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对于创作主体的尊崇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表现说”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感情,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回避了艺术与世界的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类对艺术起源问题认识的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