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详解与考前押题试卷
- 圣才电子书
- 12772字
- 2020-11-18 18:52:38
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教师“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等,这些知识属于( )。
A.学科知识
B.教育教学知识
C.通识性知识
D.小学生发展知识
【答案】B
【解析】教育教学知识,属于条件性知识,包括: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2.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的是( )。
A.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B.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有偿为学生补缺补差
C.禁止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
D.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以任何形式为学生补缺补差
【答案】A
【解析】根据《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的规定,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提倡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免费为学生补缺补差,其教学时间可计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3.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C.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D.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等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D
【解析】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5.“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A.个人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科学本位论
【答案】C
【解析】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三级分别是( )。
A.省、县、乡
B.国家、地方、学校
C.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
D.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州)、市县
【答案】B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级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7.以学生主体性活动和经验值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课程理论是( )。
A.要素主义课程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儿童中心课程论
D.社会中心课程论
【答案】C
【解析】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者提出的儿童中心课程论,又称活动课程论或经验课程论,是指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即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8.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句话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答案】B
【解析】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征对教师的要求。
9.“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A.广博的专业知识
B.崇高的专业理想
C.精湛的专业技能
D.勤勉的专业态度
【答案】A
【解析】“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说明,在信息时代,为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所知道的范围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广博的通用知识,拥有宽阔的胸怀视野。
10.某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还鼓励学生通过“我和爸爸比童年”活动直观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该教师运用的德育原则是( )。
A.正面疏导
B.因材施教
C.长善救失
D.知行统一
【答案】D
【解析】知行统一是指道德意识、道德践履与思想意念、实际行动相统一,其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理论的教育,又要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题干中通过讲述与开展活动进行教育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原则。
11.某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引发学生的内心价值思考,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和移情能力。该学校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角色扮演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C
【解析】角色扮演法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扮演某种角色,练习某种行为方式,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
12.下列选项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
A.各因其材
B.开而弗达
C.学不躐等
D.人不知而不愠
【答案】B
【解析】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13.教学过程中由四个阶段组成,提出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形成概念阶段,运用概念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
A.发现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发现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布鲁纳为代表。其操作程序为:①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物;②建立假设;③形成抽象概念;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14.将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特朗普制
C.设计教学法
D.文纳特卡制
【答案】B
【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教学形式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上课时间分别占40%、20%、40%。
15.课堂提问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回应,比如接受学生观点,或口头表扬,或指出回答的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被称为( )。
A.发问
B.候答
C.叫答
D.理答
【答案】D
【解析】课堂问答包括发问(教师提问)、候答(学生思考问题和组织答案时教师的等待)、叫答(教师指名某位学生或小组回答问题)、理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这四个环节是前后连接的。
16.教师对学生充满了信任、关心、真诚地鼓励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学生因此学到正面的价值态度和行为。这种学习属于( )。
A.观察学习
B.自主学习
C.参与式学习
D.接受式学习
【答案】A
【解析】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学生价值态度和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榜样的行为——教师的信任、关心、鼓励和帮助进行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因此是观察学习。
17.以某一群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来确定被试相对位置的评价属于( )。
A.实验定向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C
【解析】常模参照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评价的标准是群体的平均成绩。
18.“小学生经常表现出的帮助、安慰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等行为及倾向”被称为( )。
A.亲社会行为
B.侵犯行为
C.反复无常行为
D.冲动行为
【答案】A
【解析】亲社会行为又称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19.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是( )。
A.全县范围
B.全市范围
C.全省范围
D.全国范围
【答案】D
【解析】教师资格证书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改革后要做教师必须参加国家统一考试,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20.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是容易感情用事,鲁莽,《水浒传》中的李逵是这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这种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B
【解析】胆汁质气质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持久,动作的发生迅速、强烈、有力。其气质表现: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
21.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心不在焉。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知觉
B.想象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答案】C
【解析】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其影响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教师突然加重语气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2.下列关于错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错觉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的幻觉
B.错觉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改变引起的
C.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
D.错觉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只有消极作用
【答案】C
【解析】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与幻觉不同。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知觉,但其对于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某些建筑设计等巧妙地利用错觉原理能引起良好的心理效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畅愉悦。
23.我们熟悉的某位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为他站的远,看上去矮小,就把他知觉为一位身材矮小的人。这是知觉的( )。
A.整体性
B.意义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等,题干描述的是典型的大小恒常。
24.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并能不断掌握运算法则,把握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这说明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 )。
A.敏捷性
B.深刻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答案】B
【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周密分析。
25.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法是( )。
A.黏合
B.夸张
C.人格化
D.典型化
【答案】B
【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其认知加工方式有:黏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夸张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缩小、增大、色彩加浓、数量增多,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6.关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B.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C.智力与创造力是线性关系
D.高智力者一定有高创造力
【答案】A
【解析】智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关系是: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不一定有高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因此,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线性关系。
27.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的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儿童权利公约》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8.学生学习之前有明确目的、步骤和方法,学习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进行。这是学生性格的( )。
A.情绪特征
B.态度特征
C.意志特征
D.理智特征
【答案】C
【解析】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毅性和自制力。A项,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B项,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D项,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即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
29.教师在“光荣榜”上给完成学习任务、表现好的学生贴“红五角星”,属于强化中的( )。
A.替代强化
B.延迟强化
C.局部强化
D.符号强化
【答案】D
【解析】符号强化是指当幼儿表现出成人所期望的分享行为后,教师、家长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如小红旗、五角星、小红花、划勾等来提高幼儿对该反应的发生概率的方法。这是当前幼儿行为训练中运用比较普遍、效果较好的一种方式。题干描述属于符号强化。
30.熟练的车技演员一边骑车,一边做出优美、复杂的动作。这说明他的动作技能处于( )。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答案】D
【解析】动作技能的自动化是指练习某一套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是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联系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以后出现。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如在走路时可以谈话、看报,而不必有意识地想应如何迈步等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坚持能力为重”是指( )。
A.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B.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C.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D.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答案】ABCD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改革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有( )。
A.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B.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取消教师配置倾斜政策
C.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D.弱化督导评估,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事务性要求
【答案】AC
【解析】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优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的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遵守法律、法规
B.快乐学习,完成感兴趣的学习任务
C.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D.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答案】A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4.下列属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是( )。
A.学习是自我的解放
B.学习是不断的刺激与强化
C.知识具有特定的情境性
D.学习是在某一文化共同体中的自我适应
【答案】CD
【解析】建构主义观点是: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自我的解放”属于人本主义的观点,“学习是不断的刺激与强化”属于行为主义的观点。
35.习得性无助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体重明显下降
B.降低学习动机
C.认知出现障碍
D.引起情绪失调
【答案】BCD
【解析】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其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36.随着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阅读媒体的广泛应用,传统阅读与新兴阅读的融合已不可避免。
答:该说法正确。
理由:传统阅读与新兴阅读的融合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也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智能手机、iPad等新兴阅读媒体的应用是在科学技术水平高速发展和以书籍等进行传统阅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阅读的发展虽然比传统阅读更为便捷,但是也离不开传统阅读的辅助,二者都是为传播知识文化服务,各有优势与不足,二者的发展正处于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的态势。
37.教材是教学活动可以利用的惟一资源。
答:该说法错误。
理由: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学习方式、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校内各种专用教室和校内各种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惟一资源。
38.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答:该说法错误。
理由:由于现代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压力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威胁,开设心理学课、心理卫生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举办有关的知识讲座,向学生传授、普及心理辅导有关知识,可以促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格,提高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增强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需心理辅导,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生活的经验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度过身心剧变的青春期,可以坚强地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和挫折,以免出现由于无知和缺少准备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失误和精神疾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9.简述影响小学儿童能力形成的发展的因素。
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又包括后天因素,主要指对先天素质产生影响作用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能力就是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素质的影响
遗传是指生物将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遗传素质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它包括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
(2)环境与教育的影响
①早期经验。人生早期的环境条件对智力的发育也有极其显著的作用。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智力和能力的发育和发展。早期阶段所获得的经验越多,能力发展就越迅速。
②教育与教学。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教育与教学在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中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起着主导性作用,它不仅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和发展智力。
(3)社会实践的影响
社会实践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但活动也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不参加活动,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4)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除必须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人的能力发展受主体的心理品质、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结果影响。
40.简述练习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答: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题目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巩固以及基本技能的提高,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3)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检查和反馈,注意练习方法的多样性。
(4)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5)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
4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八个方面:
(1)研究和了解学生
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主任要依据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建立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风,要管好日常组织管理工作。
(3)建立学生档案
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
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做好后进生转化和学生不良苗头的监控工作。
(5)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关心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沟通各种渠道。班主任要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活动。经常联系学生家长和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指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班主任负责为主,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一个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和评价。
(8)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具体活动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果做出的恰当全面的质与量的评价,以及时发现自己不足和改进之处。
42.简述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环节。
答: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其基本环节是:
(1)合作小组的建立
教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有意识地将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人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学生合作态度和技能的培养
①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他人发言,力图理解他人想法,重视接纳他人意见。
②学会质疑。善于肯定别人优点,敢于质疑,这样取长补短,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
③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
④学会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观点作总结性发言。
(3)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教师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探究时间,不让合作学习匆匆而过。
(4)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每个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毕,教师都要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每一课时结束,教师应当对学生当堂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等给予总结评价。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授是教师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它可能是正式的、偏长的、不能被打断的、结构严谨的;或者是非正式的、偏短的、包括一些学生参与的。两种类型都倾向于包括各种多媒体支持,如投影仪、幻灯片、招贴画、手工作品。在中小学,多数认同并偏爱最多20分钟之内的非正式讲授。
讲授可能是有效的,它的好处有:可以快速直接地传递信息;是介绍新的话题的有用的方法;可以成功地传播信息;如果材料在别处不能得到,讲授是十分有价值的,结合短时注意;能激发学生的动机和热情。流行的观点倾向于把讲授贬低为消极、乏味和无效的。与之相比,研究已证明讲授至少与其他方法一样有效。好的讲授是师生共同合作的——它挑战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它必须向学生开放,给他们充分的提问的机会,教师的讲授也必须建立在这些问题和回答上。
(资料来源:【澳】科林·马什著,《初任教师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
问题:
结合材料概括好的讲授的重要特点。
答: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好的讲授,有着如下重要特点:
(1)讲授内容具有思想性与科学性
教师在讲授中既突出重点、难点,又系统、全面;既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具有启发性
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3)讲授法具有语言艺术
在书写和语言组织上要富有感染力。讲授不仅要求发音准确,音量、速度适度,吐字清晰,措辞精当,条理清晰,更要求情真意切,音调抑扬顿挫,平易流畅,真挚感人,生动有趣,富有激情和个性色彩。
(4)讲授中善于组织学生听讲
好的讲授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讲授法教学是一个与学生一起探索寻找的基本规律,这需要教师在与学生能进行有效沟通的同时能增强自己的理论知识,使教学方法能为学生的进步起到作用。
(5)讲授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好的讲述,不是单调的口头讲解,而是应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宝拉在小学一年级时被评定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在往后的四年里她被安排在特殊的教育班级里,很少尝试到课业方面的成就,自尊受挫,不喜欢学校,五年级时宁可躲到床下也不愿意上学,六年级时曾试图自杀。她的父母决定让她回到正常的班级学习,并选择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教师。这位女教师通过对她的观察,发现宝拉动作技能发展突出。基于此,教师为宝拉制定了通过动作学习的方案。首先建议她用身体动作来临摹26个字母。要临摹某些字母是富有挑战性的,如m、b、w等字母,但这至少已经引起她的思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第二天上课前,宝拉急着到教室去告诉老师,并将她排的26个字母的舞蹈表演出来。老师为她的表现感到惊喜,并进一步激发她是否能表演出自己的名字,舞蹈唤起了宝拉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改变了她对学习的厌倦。到六年级结束时,宝拉读写成绩达到了年级平均水平,七年级时,她的所有课程都达到了正常水平。
(资料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
问题: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和迁移理论,对上述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答:(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材料中,宝拉的智力结构中身体运动智力比较突出,这在一开始没有被注意到,被认定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后来的女教师发现这一特点后充分利用这种智力激发了宝拉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宝拉的发展。
(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在促进迁移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材料中,女教师在教育宝拉的过程中根据其智力特点制定了通过动作学习的方案,精选了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字母作为教学内容,并由易到难逐步促进宝拉的发展,最后将宝拉在身体运动中的学习态度和经验迁移到其他各种学习中,使宝拉的学习达到了正常水平。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智力结构,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并利用迁移理论积极促进学生产生广泛的学习迁移。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广西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老师视学生为儿女、爱生如命,用慈父般的真爱,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35年来,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300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他对学生的爱,系在前途命运上,落在生活的细微处。在宿舍看到学生从厕所出来,他都要叮嘱他们先跺一下脚,不把水带到床边。他还叮嘱学生晒衣服时,衣服要拧干,太阳出来要晒被子,降温了要加衣服。学生们被雨淋了,广播就会传出他的声音:“食堂为大家准备了姜糖水,请淋雨的同学去喝。”他做这些事,分明怀着一颗父亲的心,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校长爸爸”。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15年3月18日,有改动)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莫校长受学生尊敬的主要原因。
答:莫校长受学生尊敬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过程中严格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一视同仁,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材料中莫校长视学生为儿女、爱生如命,把对学生的爱,系在前途命运上,落在生活的细微处正是关爱学生的真实写照。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材料中,莫校长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资助了300名学生上完了高中、大学,并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体现了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热爱。
(3)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作风正派,廉洁奉公。材料中,莫校长几十年来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都是他正派的作风与为人师表的体现。
总之,作为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谨记自己的光荣使命,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真心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