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主编
- 10103字
- 2024-12-21 09:14:39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表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三无效。
试题分析
一、参考教材(8本)
1.《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与外延》(段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新媒体传播》(马为公、罗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8.《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二、试题特点
1.题型及分值分布
主要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1)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2)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3)案例分析题(共1题,45分)
2.考试内容
(1)传播学基础知识(50分)
议程设置、媒介产品的特点、媒介形态的沿革。
(2)传播学热点(50分)
媒介融合、网络论坛中有“沉默的螺旋”吗?
(3)新闻传播综合考点(50分)
新媒体冲击之下纸媒的发展。
3.2013年334试题特点
(1)改革不大,在分值、出题方式方面都保持稳定。
(2)考试题目综合性强,需回答的知识点年度跨越较大,综合性提高,更加考核考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媒介融合”、“纸媒灭亡论”等新闻传播界的热点问题、新趋势是考生答题时候的提分项,因此,考生应对新闻界的热点问题、新趋势给予关注。
(4)论述和案例分析比重大,考试更加注重选拔善于独立思考的考生,考生要注意多思考、多练笔写作。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
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范围、难易程度等。
(1)题型方面
较往年题型保持不变。
(2)考查范围
①基础知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仍然是考查重点,尤其是将基础知识与热点相连,“陈酒新装”,要回答出学科考点的来龙去脉并要将基础的知识与现代的传播变化情况相结合。
②热点时事:对新理论和业界热点问题的考查比重加大,形成分数对半的形式,要对新闻传播界的时事一直持续关注,并对自己的专业化见解进行总结归纳。
③综合能力:本年度考题变化最大的一块,甚至在考查334时候试题中加入了440的考点,在对热点案例的分析的时候也是新闻与传播分不出界限,需要将两者的考点相结合,并在回答334的时候语言组织更加的灵活化。
(3)难易程度
相比前两年稳中有升,需要考生思考和动用日常知识积累的题目增多。
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内容、难易程度等。
(1)题型:题型简单,没有特别的组成结构,更为灵活。
(2)考试内容:皆朝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3)难易程度:虽近年来难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与人大、复旦等学校新闻专业考试题目相比,难度仍处于适中地位。
真题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议程设置
【分析】议程设置在MJC的考题中首次考到,但在学硕传播学中屡次考到,提醒考生对于专业名词的来龙去脉和运用要把握好。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理论来源→内容→特点→意义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受众对于现实生活中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假说。它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社会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大众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
(2)“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理论特点
①“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大众传播活动在受众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认知层面上的效果与态度层面上的效果不同,一般而言,后者是指对“思考方式”的影响,即以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的方式来加强或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或观点;前者是指对“思考对象”的影响,即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把他们的关心和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问题上。由于传播效果是一个循序发生和深化的过程,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连动作用的可能性。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查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换言之,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在现代社会里,由于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不管这种“再构成”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2.媒介产品的特点
【分析】在MJC的考题中首次考到,属于部分超纲考点(大纲里只有关于媒介产品的定义),提醒考生在把握基础考点时要把相关知识点一网打尽。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媒介产品的概念→三大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媒介产品的含义
媒介产品是指媒介根据市场的需求,生产能满足媒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媒介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广义的媒介产品包括新闻版面、文字版面和广告版面、节目和广告时段。狭义的媒介产品指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为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娱乐服务、提供各门类知识,受众付出时间和注意力来读报、收看(听)节目。
(2)媒介产品的特点
一般的产品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比如产品的依附性、多样性、可拓展性、灵活性、经济性等。媒介产品除了具备以上特征之外,还有一些自身的特性。把握这些特性,有利于媒介经营者寻找提升媒介产品的途径。媒介产品的特性:
①双重性
新闻事业发展一方面要注重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要兼顾社会效益,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特征。新闻事业的特征也在媒介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打下烙印。对于一般的产品,企业最关注的是产品能够获得最大物质回报,即产品拥有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一些行业信奉这样一个理念——“产品就是高利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过对于与意识形态领域有密切联系的产业来说,这一理念不具有普适性。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的产业,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其社会效益。特别是媒介产业,提高媒介产品要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体现产品的双重性,并以社会效益为最主要的标尺。
②系统性
媒介产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销售形式与消费形式和一般的产品也有不同之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媒介产品不同的特点。有些媒介产品是显性的,有些则是潜在的;有些产品是附着在媒介产品本身上面,有些产品则游离于媒介产品之外。不过,不管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的各种子产品,都不是独自起作用的,而是共同起作用,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增加媒介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说,媒介产品的构成具有系统性,并不是单一因子的作用就可以丰富媒介产品的产品。
③可变性
媒介产品的可变性是指产品的上下浮动现象。媒介产品的主体价值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常量。而媒介产品则是一个变量。在一段时间内,媒介采用先进传播技术和服务理念,媒介产品的产品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传播者传播技巧的改进以及传播内容的变化也会增添媒介产品的产品。相反,如果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忽略了一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媒介产品的减少,甚至已有的产品出现消失的现象。
3.媒介融合
【分析】在MJC的考题中首次考到,但属于热点名词,不排除以后会考的情况。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理论来源→发展阶段→背景→现状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媒介融合的含义
“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的实质是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务。
①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②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③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2)媒介融合的几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组织融合阶段。最初的“媒介融合”是组织的融合,这种结合往往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如行政力量)使媒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如中国的许多报业集团都属于这种类别,结合以后这类集团往往只是名义上的,只是一种十分松散的组合,往往还是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形成有机分工的态势;
②第二阶段:资本融合阶段。资本融合比前一阶段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它是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使有实力的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介或媒介集团的收购,或者两个媒介组织之间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合并。
③第三阶段:传播手段融合阶段。传播手段融合从小范围来说是指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从大范围来说是指将大型的传媒集团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整合,使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全部用一套班子,由“多媒体编辑”统筹策划,将采回的材料和新闻用于集团旗下的各个媒体。
④第四阶段: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融合最高的阶段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今天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新媒介,这种媒介有可能融合了几种甚至全部媒体的优点。
(3)媒介融合的原因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进一步走向联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
①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
②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娱乐、资讯服务的用户。媒介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充分,传媒产业正以日益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阐述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分析】在MJC的考题中首次考到,属于大纲其中的标题,是基础题。提醒考生不要忽略基础考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变革→每次变革的特点→意义
(1)认真审题,重点词汇“媒介形态”、“历史沿革”
(2)要把握好题目的延伸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媒介形态变革: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数字媒介。从而形成了媒介形态的五个发展时期: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数字多媒体传播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的产生,出现了第一种媒介形态。但是,语言又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人的思维本身。口语传播进行的是小规模的近距离的社会群体或群落内的信息传播,提供的是近距离的传递和交流,所涉及范围有限,并且记录性差。
(2)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使人类开始进入书面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时代,它激发了人类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与语言的不同在于,文字基本上是一种改变了的语言形式。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文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它的功能体现在历时性上,即使时过境迁,以文字表现的世界可以较长久地明确记录或报道历史上的信息。它拓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使人类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印刷媒介时代
印刷时代的到来导致了书面语言的标准化,带来了报纸媒介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迅猛传播,扩大了信息接收的时空范围。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1890年到1920年的这段时间通常被认为是印刷媒介的黄金时代。印刷媒介时代开启了信息大量复制生产的过程。印刷媒介具有价格便宜和携带方便的优点,这是其它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听广播、看电视和上网都需要一定的设备,只有报纸可随取随看。因此,在办公室和家庭等固定场所,报纸会因为人们习惯于网上看报而减少订户;而在流动场所,报纸始终有其生存空间。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媒介以可视可感的形式传播信息,强化了人们对图形信息的接受能力。20世纪20年代早期,无线电收音机的引进,报纸被迫重新定位。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电视又登上媒介舞台。电子媒介能完成信息的远距离的快速传输,并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推动了计算机诞生,并开启了人类大脑进行体外化的进程。
(5)数字多媒体传播时代
网络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对社会经济、文化都可能发生深远的影响。网络媒介几乎改写了传播的全部面目。在数字多媒体媒介时代中,传播过程中的双向性增强,媒介资源更加丰富化,信息传播也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进行了融合。在另一方面,信息的接收方式也产生了移动化的改变,这使得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传播行为的个性化产生了可能。
综上,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新媒介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蜕变出来的。新媒介通过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有时是局部的改进和改变,有时则可能是本质性的革命性的飞跃和创新。当新的媒介形式形成和出现时,旧的媒介形态通常也会及时调整和发展,很少会消亡。人类媒介形态沿革的历史,就是人类从自然赋予的传播能力出发,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
2.网络论坛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分析】创新题,“沉默的螺旋”是基础考点,但是为它设置了“网络论坛”这个范畴,使得学术术语必须与语境结合,并规避了微博的大热点,避免了押题。提醒考生要对传统考点的现代意义进行全方位把握。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理论来源和含义→特点→存在原因→存在表现
(1)限制词:“网络论坛”,要区分于微博等其它的社交网络
(2)是否存在?原因体现在 为何存在和表现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沉默的螺旋的含义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对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根据诺依曼的观点,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大多数人一致,他们就会勇敢地说出来。大众媒介通过关注多数派的观点来营造一种“意见气候”从而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气候”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理性过程的产物。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者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2)沉默的螺旋的特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
①舆论观
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②效果观
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始动,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换言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3)网络公共领域中“沉默的大多数”依然存在
①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于一身,形成了一个公开化的公共平台,受众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从理论上讲,由于网络空间中的匿名性以及在网络传播中群体结构的不稳定性,更多受众会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群体压力时,选择转移话语平台,继续发表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以平衡在另一个群体中的失调和群体压力,这样在网络空间中就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群体之中的主客体变得相对模糊和不清晰,这个传播群体具有自由性、随意性,受众对群体压力的感知逐渐淡化。基于以上理想化的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对传统大众传播中“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前提——从众心理、群体压力产生了冲击。
②但在实际观察中发现,网络论坛帖子的点击率和实发帖数会有很大的差距。大多数论坛要求登陆ID账号才能发表言论,包括发表主帖和跟帖。通常网络论坛的实际网友远大于申请用户数量。据统计,超过八成的网络用户选择不使用ID账号。这些网友只观看、浏览信息,不会登陆论坛发表意见,这样就产生了网络论坛的“沉默的大多数”。
(4)“沉默的螺旋”在论坛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对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
①等级分层的无形存在。 BBS参与者可有网管、版主、资深网民、普通网民等分类,不同的BBS论坛对这四类受众的称呼不同。由于角色的制定与分类,使网络BBS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社会,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论坛会对不同角色实行不同的管理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成员的ID趋于固定,成员的ID成为网络空间之中各网民身份的证明。同时,成员之间逐步形成分工和协作,BBS论坛在规定着职责的同时也制约着网民的行为,有些BBS也开始形成自身不成文的规范和群体意识。
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论坛上网民的社会孤立动机并没有消失。“沉默的螺旋”假说理论提出,由于人们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被社会多数意见环境所孤立,找不到社会归宿而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而在多数意见的压力之下,为避免这种恐惧心理而选择跟从他人的观点以寻求安全感。互联网上意见的表达是也是公开的意见。根据诺依曼的研究,在公共场合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即被视为公开的表达。有公开意见的表达就会有社会孤立的产生。
③网络存在与现实社会的对应关系。网络空间之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群体在现实社会的物理世界中已经存在,网络只是给这个群体提供了另外一种交流的方式,因而现实社会关系会对网络关系产生较强的影响。在这个比较稳定的社区里,大部分的网络成员的ID名称都可以与其显示身份对应起来,这样现实社会关系被或多或少地带入网络空间之中。这样的网络环境之下,网民所承受的个人意见的压力更加强大,会有更多的网络用户选择从众或者不发表议论。
(4)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它更加地间接,不直接作用于具体的个体,而是作用于网络用户的ID名称,从而压力强度有所减弱,但是其对网民的个体影响不容忽视。正是由于社会孤立动机的存在和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的存在,网民在行为方式上更多地选择沉默或者从众,在网络群体之中寻求安全和认同。
总之,“沉默的螺旋”理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在网络论坛继续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45分)
有80年历史的美国老牌时政周刊类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将于2012年12月31日出版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于2013年全面转向数字版。全新数字版杂志将被命名为《环球新闻周刊》(Newsweek Global),并启用付费订阅模式。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分析】开放性试题,可发挥的空间多。《新闻周刊》是2013年的传播界热点,在平日练习时要对热点进行全方面的梳理,尤其要搜集相关事例,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现状→原因→解决途径→未来的预测
(1)最后的一期印刷版杂志——纸媒灭亡论
(2)转为数字版并启用订阅模式——纸媒的转型和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
(3)对媒体界变化的敏感和前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新闻周刊》的停刊在一部分看来意味着“报纸消亡”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时代,报纸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着即将被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挑战和更加具有竞争性的淘汰机制。
(1)《新闻周刊》的停刊揭露了一个事实:报纸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微利”时代,这一方面是由于报纸自身单一的经营模式、同质化的倾向,以及在长期竞争中使其发行和扩张趋于饱和所致。另一方面,来自新兴媒介的冲击,使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得到重新分配。
(2)新媒体以其实时性、双向互动性、整合信息的海量性、综合的试听感受,使得过去以“时效”、“内容”为王牌的纸质媒介黯然失色;便捷的移动设备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和随时随地的阅读环境,在考验着纸质媒体的易读性;在新媒体的广告平台上,宽松的网络投放环境和对目标人群更清晰区分方式,使得报纸原本拥有的广告资源被迫分流,而报纸不是以售卖价格为生产依赖的,报纸的主要来源是第二次的交换收入。这就对报纸的存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以互联网为渠道的网络传播固然有着自己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对于媒体产品来说不利的条件。如网络信息的膨胀过剩、良莠不齐,具有观念性、方向性、精华性的关键信息是少数;其炒作、复制的信息特点使得网络传播中很难产生具有导向作用的媒介组织或产品,舆论有可能成为发泄和谣言的牺牲品。因此,传统媒体不会灭亡,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4)实际上,在目前,受众的信息需求达到了空前高涨的程度,在未来的数字媒体传播中,传统媒体会依托自身的专业素养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报纸之所以为报纸,不在于它是否被印刷在纸上,而是一种文字性的阅读方式,一种提供理性和思考与分析的载体,一个具有便于阅读、储存、具有便携性的介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报纸将转战网络,主要进行的是数字化的传播。正如美国《新闻周刊》的总编所说“我们正在推动《新闻周刊》转型,而不是再见”。
(5)纸媒的策略和做法:其实无论在国内外,报纸一直在对新媒体进行积极探索,这种努力已持续了多年。上述两家美国大报都成立有数字产品开发部门,网站、手机、IPAD。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报纸的读者队伍必然是混合型的,忠诚的印刷版订户和年轻的电子版订户各得其所。在此期间,纸质为主,电子为辅是报业必然的经营之道。首先,纸媒优秀的报纸在长期的积累、调整和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专业的采编队伍和成熟的报道机制,这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相对网络上海量但往往较粗糙的信息而言,报纸在有限版面上提供的报道是经过筛选和深加工的,有更多富于价值的信息和观点。相对于网络的情绪化,报纸更为冷静、客观。由此,纸媒一方面需要拓展服务,比如让报纸大踏步走进机场、酒店,出现在早餐桌上、超市门口等生活的各个角落,实现送报上门的无缝覆盖;拓展内容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销售,改变新闻资讯产品过于单一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开发,积极应对挑战。报纸的世界性衰退已是公认的事实——发行量日渐萎缩、广告收益每况愈下。在这种大背景下,第一,电子产品所吸引的拥趸有助于增加读者量,扩大影响力(+事例);第二,要坚持内容为王,无论是纸质报还是电子版,都应内容为王,创意至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载体更新、渠道变化,“内容为王”的实质却不会改变。(+事例);第三,要坚持第二落脚点。人们最希望读到的还是真实可靠的新闻和有深度的分析评论,要从追求时效性方面拓展到“观点”致胜、“背景”致胜(+事例)。
补充要点:(若作为2015年题)
1.诸多纸媒官网微博、微信账号的火热
2.澎湃、前海传媒和界面项目——三足鼎立的由纸媒牵头的自媒体项目发展格局(纸媒的重新发力,在新媒体格局中抢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