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8个)

1.环境考古

答:环境考古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和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探求环境变迁的规律,从认识环境演变过程中,地质、地貌、气候、资源等环境因素对人类生活场所的选择、变更、迁徙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环境与人类自身及其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2.元谋人

答:元谋人又称元谋直立人,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在考古学上,元谋人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地质时代属于早更新世,经测定,年代约为距今170万年。还有164万年,不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50万年或更晚等数据。最近又有距今200多万年的报导,因之,对元谋人的绝对年代尚需进行进一步测定。元谋人化石及文化遗物的发现对探索早期人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3.牛河梁

答:牛河梁遗址是中国东北地区发现的一处母系氏族遗址。遗址在凌源、喀左、建平三市、县交界处,为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址,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它的发现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并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这一考古新成果对中国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夏家店上层文化

答: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北方青铜器时代晚期文化,该文化遗址在内蒙古赤峰市夏家店发现,年代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300年。夏家店上层文化村落大多分布在沿河两岸高地,居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两种。墓葬形式多为单人葬,也有极少数的异性合葬或同性合葬。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其中,以工具、武器和装饰品最多。从该文化遗存可以推知,社会阶级差别已经出现。在社会经济中,家畜饲养比较发达,农业比较简陋,狩猎占有一定地位。

5.侯马盟书

答:侯马盟书又称“载书”,是指春秋晚期晋国世卿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晋城遗址发现,并进行了挖掘。侯马盟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5类: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诅咒类和卜莁类。它记载了春秋末期晋国赵鞅参与晋国内部由六卿内争至四卿并立的一场激烈政治斗争,正是这场政治斗争,拉开了作为标志战国时代开端的“三家分晋”这一重大事件的序幕。侯马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和晋国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6.孝堂山墓祠

答:孝堂山墓祠是东汉墓地祠堂。墓祠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墓祠主要记录祠主的经历和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等图像。孝堂山墓祠画像以阴线雕刻为主,技艺纯熟、简练传神,是汉画像石中少见的精品。

二、简答

1.简述文化因素分析法的内容及作用。

答:文化因素分析法的要义是分析出一个考古学遗存内部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因素的组成情况,以认识其文化属性,即确定它在考古学文化谱系中的位置。

文化因素的内涵几乎可以包括所有的考古遗存及其特征,它既可以是一些具体的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建造这些遗迹和制作这些遗物的技术。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精神文化领域的内容,如文化习俗等。

文化因素分析法的研究对象既可以大到一个考古学文化,也可以小到一件器物。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侧重。

文化因素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论被应用,有从自发到自觉、从不明确到明确的过程。文化因素分析法,在理论概念形成之前,人们在研究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已经在不同程度地运用。

2.简述屈家岭文化的总体特征。

答:(1)概述

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

(2)特征

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a.早期

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

b.晚期

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但快轮制陶已普及;

屈家岭文化的石器多为磨制,制作水平相当高超;

经济活动以稻作农业为主,家畜饲养及渔猎采集也是很重要的经济活动;

房屋建筑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地面起筑式;

墓葬形式以竖穴土坑墓为主。

3.简述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与性质。

答:(1)二里头文化概述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

(2)二里头文化的内涵

根据地层关系以及出土器物的变化,现在一般将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临汝煤山及二里头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表明,二里头文化的相对年代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之间。依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的年代数据,大致为公元前2010年至公元前1625年之间。

(3)二里头文化的特征

二里头文化的陶器特征。

二里头文化四期陶器变化较明显:

a.第一期陶器

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

b.第二期陶器

第二期陶器黑陶数量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和方格纹明显减少。前两期的器形多为折沿、鼓腹、小平底。

c.第三、四期陶器

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为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基本绝迹。在第三期中,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沿用,但有局部变化,并出现了鬲、斝、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岗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物在第四期中出现得更多。

二里头文化的生产特征。

二里头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如石铲、石镰数量较多,石斧、石锛、石凿也常见。另有蚌铲、蚌镰、骨铲等,也使用木耒耜一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因农业生产较发达,产品有一定的剩余,饮酒之风较盛,平民墓中也多见觚、爵等酒器随葬。

二里头文化的居住特征。

居址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三种。平面表现为圆形、方形圆角和长方形等。一船居室直径3米左右,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居址长约10米,宽约5米,中间有隔墙。居址墙壁、地基皆经夯打。居址附近多有灰坑、窖穴、水井等遗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出现了大型宫殿建筑

二里头文化墓葬特征。

分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二里头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从墓室面积的大小及随葬品状况看,二里头文化墓葬大体可分三类:一类墓室稍大,随葬品中有青铜器;二类墓室小,随葬品只有陶器;三类没有任何随葬品,多无墓坑。

二里头文化墓葬的葬制,与同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个别墓还出有铜爵,这是一种酒器,也是奴隶主统治阶级使用的青铜礼器之一。

4.简述唐代铜镜的形制、花纹、工艺和演变分期。

答:唐代铜镜的演变主要经过四个时期:

(1)初唐(至高宗初期)

初唐主要有取材多为传说中的神兽的瑞兽镜、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葡萄镜,瑞兽葡萄镜又称海马葡萄镜,主要装饰为葡萄纹,海兽分饰其间。

(2)盛唐(高宗武后至玄宗开元年间)

盛唐主要以瑞花镜、人物镜、盘龙镜为主,前一期中流行的瑞兽镜在这一期仍在流行,四神十二生肖镜较前一期见。

(3)中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德宗末)

中唐由于帝国气象不再是开元盛世时的景象了,节度使的割据慢慢形成,人们祈求和平安静的生活,使得瑞花镜和神化人物故事镜仍是流行的主题,传说中的神仙们所过的生活正是世人所向往的。

(4)晚唐(宪宗至唐末)

晚唐主要有八卦镜,万字镜等,万字镜武朝时已出现,但并未流行。另外,由于皇帝和贵族的需要,特种工艺镜在盛唐开始流行起来,传统的应用在铜器上的错金银,金银平脱,鎏金银,应用在漆器上的螺钿等技术开始大量运用于铜镜的铸造。

三、论述

1.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及对考古学研究的意义。

答:聚落,一般是指村落和人们聚居的地方,他作为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产物,在不同石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聚落考古是指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田野考古操作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1)聚落考古的主要内容

单一聚落形态、布局及结构的个案研究;

同一考古学文化同时期聚落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或同一谱系不同时代的诸考古学文化的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聚落分布的分析;

不同谱系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聚落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类聚落形态、布局、结构和它们的异同的探索;

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这里指出的五个方面,是聚落考古的基本内涵。

(2)聚落考古对考古学的研究意义

聚落考古是考古学引进社会学及人文地理学原理以聚落为单位进行的考古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居住于同一聚落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或曰聚落社会的结构)和聚落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聚落社会的时空变异,以及聚落社会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不同类别的考古学研究,均以以物论史及透物见人为目标。在不同类别的考古学研究中,聚落考古规模最大,能提供数量较多、质量更高的信息,从而能拓宽研究者的视野,提高研究人员的洞察力和能增进学者的以物论史、透物见人的能力。因此,聚落考古在考古学研究中处于较高的层次或层面。

2.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答: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1936年发现浙江余姚良渚遗址,1959年提出该文化的命名。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碳B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300~前2200年。各遗址出土的丰富遗物代表了长江三角洲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发展水平。

(1)生产生活工具制作方面

石器磨制精细,出现犁形器、耘田器等先进工具。陶器普遍轮制,器形规整,胎薄而坚硬,工艺之精为同时代罕见。农作物主要为粳稻、秈稻。手工纺织业发达,发现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房屋为干兰式建筑。墓葬差异悬殊。在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2)社会生活方面

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

(3)良渚文化的玉器与陶器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其中,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同时,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3.商文化的年代与分期。

答: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商代文化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岗期文化,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小屯文化。

(1)早商文化(二里岗期文化)

早商文化本身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根据郑州二里岗和南关外的地层关系,可将二里岗期文化分为早、晚两期。

早期

以二里岗下层以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陶器的器壁一般较薄,卷沿,饰细绳纹。常见的器形有鬲、甗、斝、爵、大口尊、簋、豆、盆、罐等。鬲、甗的实足根较瘦长,裆较高,鬲的器高大于器宽。鬲、甗、盆口多作卷缘圆唇。大口尊体较粗短,口径约与肩径相等。斝多作敞口。真腹豆较多。铜容器少见。卜骨或有灼无钻,或有灼有钻。

晚期

可以郑州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早期层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陶器器壁一般较厚,多折沿,绳纹略粗。鬲、甗的实足根较粗短,裆亦较高,鬲的器高大于器宽或两者相等。鬲、甗、盆口多作翻缘方唇。大口尊体较瘦长,口径都大于肩径。斝口收敛。假腹豆较多。本期偏晚,刻纹白陶开始兴起。成套青铜礼器比较常见。个别陶器、骨器或骨片上刻有文字。卜骨大都有灼有钻。

(2)晚商文化(小屯文化)

关于晚商文化即殷墟小屯文化的分期断代,除了根据殷墟遗址发掘的地层关系和出土的遗物尤其是陶器的发展演变序列外,还可以借鉴甲骨卜辞的研究成果,将考古学与甲骨学结合起来,互相充实,相辅相成。根据殷墟文化的堆积和甲骨文、金文的断代,一般可将晚商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对应殷墟文化的二至四期,而中、晚期又可合并叙述其特征。

晚商文化早期

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绝对年代约为武丁、祖庚、祖甲时代。其主要特征是: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较少,刻纹白陶已很盛行。陶壁一般较厚,粗细绳纹并存。鬲的外形一般呈方体,即器高约与器宽相等,足根较粗肥,裆较高,并盛行圜络纹鬲。簋腹较深,口沿剖面呈倒勾状,圈足较矮。真腹豆与假腹豆共存,圈足都较粗。大口尊体形瘦长,口径大于肩径。卜骨卜甲都有钻有凿,甲骨卜辞大量出现。

晚商文化中期

以殷墟文化第三期为代表,晚期以殷墟文化第四期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陶器中的泥质红陶显著增加,刻纹白陶继续盛行。陶胎厚,绳纹粗,盛行三角形划纹,晚期又多饰网状划纹。鬲多呈扁体,通高小于最大宽度,晚期口沿加宽。鬲、觑的裆低近平,实足根矮小,晚期有的实足根已趋消失。簋多作浅腹高圈足。真腹豆增多,假腹豆少见,圈足变细。大口尊中期已少见,晚期绝迹。墓葬中过去常见的陶爵、陶觚,体形变小,演变成明器。卜骨卜甲也为钻、凿兼施,甲骨卜辞大量出现。

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题材、工艺、造型风格及历史意义。

答: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外城墙以东1225米处,1974年春,西杨村一批村民打井时发现,当年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式开始发掘,探出总面积12600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的俑坑,编为1号坑。1号坑试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武士俑500个,车马4乘。1976年在1号坑坑北探出2号坑,2号坑西探出3号坑,并在2、3号坑之间发现4号坑。

(1)题材

包括武士佣、步兵佣(含弩兵佣)、车兵佣、骑兵佣、车骑兵佣、战车、陶马等,以及大批青铜兵器。其中武士俑高1.75~1.85米,皆身着铠甲或战袍或执弩、弓,负矢箙,执矛、刀、戟,佩剑;弩兵俑皆执弓负箙,不着铠甲,着战袍;战车多为木制

(2)工艺

陶俑的制作体现出非常高的制陶技术,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些俑大小同真人真马,制作复杂。秦俑的制作,以塑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入窑烧制,烧成绘彩,工艺复杂。烧结的温度约为1000℃,高温烧结不变形,至今坚硬如青石,击之有声。

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表面大多作过铬盐氧化处理,表层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防腐能力强。出土青铜剑多80厘米以上,2号坑出土一批青铜剑,长86厘米,光滑锋利,有的剑身共有8个棱面,棱面间误差不足一根发丝。1号坑第一过洞出土的一把剑当时被俑压弯成45度角,取出后一瞬间恢复常态。1号坑出土的16件铍,两面布满不规则云头状花纹,与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与越王勾践剑的菱形花纹工艺相似。

(3)造型风格

兵马俑的塑造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艺术手法细腻、明快。兵马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它从神态、表情、容貌、动作、姿势、服饰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了不同年龄、经历、兵种、职位的人物所特有的神情举止,精神风貌和内心感受。而战马则形体高大、劲健有力,均张口衔镳,剪鬃缚尾,双耳前倾,显示了它们的机警敏捷、强壮善驰。

秦俑具有高度的写实性,整体布局以当时秦军的实况为基础,个体的雕塑尽力按照实物的真实尺寸进行制作,带有明显的肖像性和写生性的特征。秦俑的塑造讲求神与形的统一,以头部刻画最为精致,凸显了不同的人物外形、官阶、性格特征及精神面貌。秦俑在一些关键的部位运用了夸张和提炼概括的艺术表现手法。秦俑采用了绘塑结合的制作方式,其彩绘色调明快、绚丽,运用了很强的对比色。

(4)意义

秦兵马俑涉及的兵种齐全,阵列整齐,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阵列和装备的情况,是研究秦代军队阵列的可靠资料。

陶俑形态各异,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是重要的地下雕塑艺术的宝库。青铜兵器皆制作精密,反应了当时先进的技术,在冶金工艺中至今仍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兵马俑坑的朝向对于秦陵朝向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秦兵马俑是我国的一笔厚重的文化财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