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风、胡月《服装艺术设计》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2字
- 2024-12-21 08:38:14
第2章 现代艺术设计与服装
2.1 复习笔记
一、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一)概述
1设计理论
设计是思维与行为的结合,并且最终达到实施应用。设计概念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的上半叶。
2设计的核心内容
(1)计划、构思的形成;
(2)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
(3)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它要求自身具备针对性、规划性、秩序性和协作性。
3设计工作职业化
实际上,设计工作的职业化就是设计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工作,对于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蕴涵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设计工作的全面展开,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高质量。
(2)工业时代的大量制造,为设计与生产的分工奠定了基础。
4工业产品设计
随着机器生产效率的日益加大,大众化社会消费对工业产品的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要求,这需要工艺美术的观念和形式,都要符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要求,从而完成跨时代的转变。
(二)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 Crafts Movement 1864~1896)
1背景
(1)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一时期尚属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所以在工业品的制造和设计上显得十分幼稚,因而引发了很多艺术家的嗤之以鼻,他们主张回归中世纪传统,以精湛手工艺技术加上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眼光来设计制造生活物品。
2代表人物
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创始人、实践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思想奠基人、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
3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之所以被誉为第一次的设计运动,是因为当时有一批身体力行的艺术家和力主改革的理论家提出了很多与时代发展一致的艺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广泛地推动了设计的发展。
(2)工业化的历史潮流与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和日本装饰风格的杂糅,发展出了一种与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的艺术形式。
(3)由于这场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和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导致其不可能被大众享有,民主思想与生产方式的矛盾使这场运动最终以知识分子的理想破灭而告终。
(4)代表人物
“现代时装之父”沃斯设计的女装晚礼服也参加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为法国高级时装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正如工艺美术运动的时代局限,法国高级时装从一开始就不是工业大生产的产物。
(三)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概述
新艺术运动发源于法国,虽然历时只有10年左右,但是规模和影响却在工艺美术运动之上,涉及十几个欧美国家,并且囊括了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书籍装帧和插图等各个设计领域。这场世界范围的设计探索和实验没有统一的风格,但其对20世纪的影响仅次于现代主义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源于自然的造型成为新艺术家们常用的主题,而自然中动、植物蜿蜒柔美的曲线就成为新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2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比较
(1)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相比,两者均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及浮世绘的影响。
(2)新艺术性态曲线,而工艺美术运动还以中世纪的歌德运动在艺术形式上也是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作为参照和借鉴。
(3)但从总体上看,这两次风格和过度装饰,但更强调师法自然,以植物运动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提倡手工生产方式、动物为题材进行装饰,运用大量的有机形式,同样受自身风格的限制而只能服务于权贵阶层。
(4)故此,新艺术运动仍然是在工业化势不可挡、贵族化繁复装饰泛滥的双重前提下进行的一次不成功的设计改革运动。
3影响
(1)作为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新艺术运动创造的风格对后来的设计发展还是有启发的,尤其与当时社会发展过度的工业化之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有许多共同之处。
(2)新艺术运动在各欧洲国家发展的特点各异,全面促进了欧洲各国设计领域的发展。
(3)在此期间出现的法国 “六人集团”、德国“青年风格”等,以及各位世界级大师,为各国的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并共同推进了欧洲的设计发展。
(四)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20世纪20~30年代)
1概述
(1)装饰艺术运动起源于法国,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同时发生,虽然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但在设计风格上与前两次运动相比有很大突破:
①开始采用工业化材料,不再回避机械生产方式;
②在审美风格上较广泛地吸取了来自东方传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但由于这场运动针对的是上层社会的生活消费,因此艺术形式上未能有彻底的突破,从而很快被滚滚而来的工业化大潮吞没。
2代表人物
同时期时装设计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艺术家保罗·波瓦赫(Paul Poiret),他的作品几乎借鉴了所有的东方异国情调,在形式上突破了欧洲传统。其主要贡献在于取消了禁锢女性长达三百多年的紧身胸衣,打破了以S造型为主流的趋势。而在艺术形式上,也是西方服装设计师从东方服饰中攫取灵感,成功改造西方服装的一个典型例子。
(五)包豪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至今)
1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是1919年建立于德国魏玛的艺术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以全新的设计观念和教学方法著称。1929年,包豪斯从魏玛搬迁到了德绍,在此期间,包豪斯发展的设计理论进入全盛时期。
2包豪斯设计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这所学院里汇集了欧洲最前卫的一批艺术改革者和艺术设计师。包豪斯的教学成果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建筑、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领域,其倡导的许多设计理念后来都成为设计界广为接受的宗旨。例如“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
3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1)开端
包豪斯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开始。
(2)背景及意义
①至上一个世纪之交,民主思想已在欧美国家广泛传播,这一社会背景是产生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前提。
②这场运动完成了前几次运动都未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真正使设计者在思想意识上彻底发生了转变,从而承认工业化是未来社会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③现代主义设计迅猛发展,配合越来越成熟的工业技术和越来越大的生产规模,有效推进了工业化进程。
4现代主义设计探索
(1)总体上进行比较,欧洲的现代设计蕴含着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或者是社会民主主义的内核,设计探索多样化,不迎合市场的设计试验是存在的。
(2)美国激烈的市场竞争引导着设计的发展方向,推动销售、追逐商业利润成为设计唯一的目标,其强劲的动力促进了现代设计的长足发展。
(3)在德国,主张理性主义与主张个性化创作的设计者们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后者提倡有机形态的、人情味的和浪漫的设计。最终,高度理性化成为德国设计的代表特征。
(4)由于地理、文化、民族等诸多因素,现代设计在各国显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
(5)现代主义设计被社会广泛接受后,欧美国家开始了现代设计教育。
5现代主义设计影响
(1)服装从设计组织、生产组织、加工设备应用以及营销的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进一步向便装化发展。
(2)男装的现代风格形成较早,一直延续到今天。
(3)女装在法国著名女设计师卡布丽尔·夏奈尔的身体力行下,大胆地从男装中取得设计灵感,突破了传统女装的风格。追求新的创造性,是这一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
(六)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
1背景
(1)后现代主义观点在广泛意义上被大量运用于现代设计领域。设计是以物质方式来表现人类文明进步的最主要方法。
(2)由于信息时代的兴起,新的产业与新的产业方式与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设计已不是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意念或行为,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3)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方法、文化特征甚至行为方式。
2宜家
宜家正是通过产品独特的风格设计和易于搭配组合的造型色彩设计以及实用且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吸引了顾客,使顾客感到物有所值,从而避免了与同类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使公司获得最大利润。设计在销售和实现利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从中可见一斑。
3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联
(1)确切地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时间上并非前后承接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对现代主义设计的一种反思,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试图摆脱现代主义设计泛滥的桎梏。
(2)现代主义设计明确表达了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由于人们对现代主义单调、无人情味的风格感到厌倦,有的设计者转而追求更加富有人情味的、装饰的、变化的、个性的、传统的表现形式。
(3)后现代主义却无法完全摆脱现代主义的影响,它反而加强了对设计师的个人要求和个人倾向。尽管后现代主义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复兴,但并非意味着对设计对象与社会价值的忽略。设计早已不是一种纯粹表达个人意念的行为,而是产生深刻影响力的一种社会行为。
4“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区别
(1)后现代主义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另一个是后现代时期的、非后现代主义的其他设计探索。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包括了真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和后现代时期的其他设计风格两个方面的内容。
(2)总体上概括,后现代主义包含三个方面的特征:
①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②对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
③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相对于现代主义,在设计上有更多的非理性成分,含糊性变成了一种自然的结果)。
(3)尽管后现代主义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个人主义在设计领域的复兴,但并非意味着对设计对象与社会价值的忽略。设计早已不是一种纯粹表达个人意念的行为,而是产生深刻影响力的一种社会行为。
5时装
现代主义设计的蓬勃发展的确得益于它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却也成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探索的起因。依托现代商业和大众传媒,时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得到增强,它“具有强制性,为创新而创新,并且刺激和大量增加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是商品资本主义最纯粹、最发达的形式”。
660年代设计理念
(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设计早就在纷繁的各种社会思潮中讨论设计的理念、设计的思想等,并伴随着嬉皮士运动而获得发展,包括对某些设计的嬉皮观念的认可。
(2)最有代表性的是60年代超短裙的出现,这种极短、极简洁的服装完全表达了年轻人向传统审美的挑战。这时期的长发、俗艳花哨的衣衫、牛仔裤和T恤衫,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设计的思路,同时,这时的服装设计也成为视觉文化的醒目部分。
770年代后期设计理念
(1)7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代表了当代文化、审美的变迁,这种设计理念是对现代主义的凭吊。设计师们反对现代主义的装饰简约的样式,提倡复兴观念、强调材料、意象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甚至影响了科学、哲学、文学与批评。
(2)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出现的乡村风貌、乞丐风格的时装、宽肩男性风格的女装、东方特色的时装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风格。甚至艳俗、同性恋、女权主义、传统美学意义上的“丑”都进入了时尚领域。
8新世纪设计理念
(1)原生态绿色设计
生态问题已在当代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已有设计师用服装来表达环保观念,更多的是设计师们煮识到用环保的材料、再生的材料,甚至以破旧来表达绿色主题。
(2)新技术的发展
①.电脑、信息技术的影响已深深渗透到服装设计领域。
②同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运用,使设计、配色、面料、排板、打板、放码甚至销售更加快捷简便。计算机模拟的虚拟现实,也使设计师更加便于操作。
③网络的出现,使世界变成真正的地球村,巴黎的时尚信息,能飞速地传遍全球,那种一体化经济下的审美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3)传统文化
冷战结束以后,“文化认同”又成为东西方文化领域的共同命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再次呼吁保护全人类的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备受重视,在设计界、服装界也掀起一股回顾东方民族传统的热潮。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社会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对于通过设计解决问题、对理解设计功能与定义的范畴已非常广泛和复杂,设计开始被视为解决功能、创造市场、影响社会、改变行为的手段,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
(一)促进经济发展
1表现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竞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贸易领域。相对加工制造业有所萎缩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似乎由于“廉价的劳动力”而具有价格优势。
(2)但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挤压着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使廉价劳动的优势萎缩和边缘化,制造业应该通过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2各国设计发展概况
(1)英国设计发展
20世纪初期,英国的工业设计曾经落后于不少国家,但是在英国政府的提倡和扶持下,英国设计得以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其中,政府扶持设计的最典型代表是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与英国设计中心,由于它们在促进英国乃至世界工业设计中的突出作用,因此被冠以里程碑式的意义载入设计史册。
(2)美国设计发展
美国在20世纪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领域取得的成就几乎完全是市场自由竞争的结果。当然,设计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的,没有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为后盾,设计也不可能如此迅速地繁盛起来。美国的设计在组织形式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部门,另外一种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的结果,设计的唯一要点在于能够促进产品销售。
(3)日本设计发展
日本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是日本政府和企业界共同致力发展设计的结果。企业界注重在设计创新、质量控制、市场推广和价格竞争等方面取得市场先机。诸如日本索尼(SONY)电器公司的“创造市场”的设计政策,已经成为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设计发展
中国的服装行业已经步入品牌竞争的阶段,通过对外模仿和经验借鉴,快速成长的国内服装品牌迫切需要独立思考的设计研发。这不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兴旺发达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与价值。
(二)提升生活质量
1设计装饰、造型的出现和对美感的追求本身就表明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2设计之于社会价值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不论欧洲学院式的设计探索,还是美国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实践,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本国民众的生活质量。
3过度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负效应降低了设计创新的作用,如何才能使设计的社会效益最合理化是当今设计界正在反思和尝试解决的课题。
(三)促进社会进步
1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领域从方方面面不断重塑着人类生活,同时也在重塑着人类文化。
2设计以有形形式参与和推进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服装等商品具备了普遍的交流性。以物的方式进行交流是现代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
3服装是一种人造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表达和传播作用。
4妇女们常常以服饰外观的改变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总而言之,服装是它所诞生的时代中的大量文明信息和思想文化的载体。
三、服装艺术设计
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导致的,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属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服装的实用性功能已经基本解决,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主要解决的是服装的审美需求,即服装的艺术性。
(一)艺术创新与生活着装
1不同时期艺术创作
服装的美感乃是时代的产物,而艺术创作同样也受到时代的感召,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与艺术作品基本都会呈现出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审美情趣。
(1)中世纪的教堂建筑、玻璃镶嵌画以及服装则都表现出一种神性的、禁欲的中古风情(如图1-2-22)。
(2)18世纪前期至中后期的法国,宫廷权贵们的穿着打扮与他们所享有的绘画、建筑、音乐总体上表现出一种绮丽浮华、纤细优雅的风格(如图1-2-23)。
(3)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的光怪陆离与现代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间的距离日趋缩小,相互之间的影响与渗透日益增大。
2新的艺术风格与设计观念
(1)新的艺术风格与形式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新的设计形式也会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设计可以是造型的设计、材料的设计,也可以是概念的设计。
(2)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艺术家的激情,需要将一件冷静的工业产品创造成“艺术品”,可以用对艺术作品的借鉴、解构、装饰等手段,努力反映当代的审美取向,把艺术美变为服装美。
3“波普”(Pop)运动
(1)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正在缩减人们的时空感,日趋发达的各种传播媒介使人们的信息来源更丰富、交流更频繁,从而为服装设计与各门类艺术创作彼此借鉴、相互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也为它们与社会公众的精神接触开辟了新的空间。
(2)现代设计史上最能阐明这种趋势的典型要属20世纪60年代广泛影响了经济发达国家的“波普”(Pop)运动,它涉及艺术、设计、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不仅为大众所接受,更具有反叛传统的意义,融合成了这一时代的显著特征。
(3)波普运动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各种新奇的观念付诸大胆的创作实践,使艺术设计在风格上具有了现代感,以及反对现代主义设计当中冷漠、非人性化和高度理性的成分。
(4)该艺术运动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主要是年轻人,年轻思潮的影响使这个时期的服装设计集中表现了青少年的反叛情绪,设计的消费对象更是针对比较广泛的大众市场,从而打破了千百年以来由上层的穿着装扮影响下层的惯例。
4时装设计
(1)以时装为骄傲的法国,将时装视为继电影之后的第八艺术。时至今日,服装的艺术审美功能与生活实用功能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了,人们越来越讲究衣着的艺术风格和品位。
(2)服装设计师始终应该是站在时尚前沿的人,涉猎广泛而知觉敏锐。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的社会,服装的精神文化内涵已占主角。融合于时代,或者融合于目标消费群体,将会使以理念、精神、文化追寻形式的设计创作成为自然而自主的灵感流露。
(二)设计实现与生产制造
现代服装设计,早已不仅是传统手工艺的劳作,而主要依靠的是现代服装工业,所以服装设计也应归属于广义上的工业设计。
1工业设计
(1)广义的工业设计可以涵盖全部的“设计”;
(2)狭义的工业设计,是指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其核心是对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方面进行创造,既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功能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还要考虑经济因素。
2服装设计
(1)服装设计同样是设计产品的款型、色彩、面料、装饰等,也同样考虑到功能、审美和经济。服装设计与工业设计同样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的边缘学科。
(2)艺术与技术是服装设计的支柱,技术为艺术增添活力,艺术赋予技术以灵魂,两者应有机结合。
(3)服装设计活动不是一种无谓的艺术创作,而是要与企业的经营成本联系起来,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创造出效益。
(4)服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产品是为人而创造,为人服务的,所以产品必须满足人的实用性(功能)要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需求;满足审美性要求,使日用品变成生活中的艺术品,提高全民的审美品位也是设计师的职责。
3生产制造
(1)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提高了工作的技巧和生产效率,减少了变换工作的时间浪费,并与机械设备的引入相契合,大大促进了生产制造。
(2)纺织业机械化制造
纺织业是最先从机械化制造获益并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这促成了成衣业的兴起和繁荣。
(3)现代服装行业兴起
现代服装设计职业的形成从根本上源于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①缝纫机的出现无疑为服装制造规模的扩大奠定了第一个前提。
②服装大规模化生产的第二个前提以1862年裁剪纸样的发明为标志。
③服装制造业从传统的手工作坊发展成拥有现代技术设备的时尚产业,是由于它的外部环境,诸如社会、经济、技术、政治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现代化变革。
④20世纪60年代成衣业的兴起同样被认为是适应产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结果。
(三)市场营销与设计实现
1市场营销
(1)如果产业性要求产品的生产加工必须符合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和特点的话,商业性要求便是要求产品通过市场流通产生附加值,使企业的生产、销售行为产生经济效益。
(2)消费市场是时尚产业输出产品和服务的对象,也是企业利润的最终来源。买方市场的形成,使生产企业愈发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服装设计对顾客需求、喜好的研究以及试图引导消费趋势的努力,就是这种因果关系的必然反映。
(3)消费者选择范围的扩大、全球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增强,都在削弱企业经营的自主性,使他们不得不考虑来自各方面的限制因素。
2设计实现
(1)设计者首先要分析各种相关的信息,确定设计将达到的目标以及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师对消费群体及其所处空间位置都要予以考虑。
(2)设计思想的变迁并不仅仅受制于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多元化的趋势很明显。
(3)不同的设计思潮付诸于设计实践在多大程度上为消费市场所包容接纳,取决于历史、文化或亚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对市场的塑造。
(4)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的全球化,对设计来说,意味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和接纳程度的增强。而企业将置身于竞争挑战与市场机遇并存的全球环境。
(5)作为一个企业或设计师个体,必须明确产品设计的定位。
(6)服装品牌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确定自己产品的目标顾客,充分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并以目标顾客为经营重心。
(注意各种运动的代表设计师,名师简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