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理论(代码852)考研真题及详解(文法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共用)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852      试题名称: 社会学理论 (共 1 页)

适用专业:   社会学、科学技术史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小题30分)

1社会组织

2社会流动

3社会进化论

4潜功能

5差序格局

6社会工作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小题40分)

1简述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

2简述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

3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4简述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2小题,80分)

1试比较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方法论。

2试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主要维度。

参考答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852      试题名称: 社会学理论    (共 1 页)

适用专业:   社会学、科学技术史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6小题30分)

1社会组织

答: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万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2社会流动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3社会进化论

答:社会进化论是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变迁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生物有机体是相似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延续,进化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4潜功能

答:潜功能是指那些不明显、不为人们所预料的和不易为大多数人所认识的那些功能。默顿在“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分析范式,此文被认为对推动功能主义的经验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5差序格局

答:差序格局一词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的,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涟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差序格局”深刻地概括了传统中国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极富学术活力,因此引发了当代社会学家们的热烈讨论。

6社会工作

答: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小题40分)

1简述社会角色失调的几种情况。

答:人们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社会角色失调的情况主要包括:

(1)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即一组由不同人承担的角色和多种角色集于一人之身,从这两种情况中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

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另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这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a.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由于这种情况常使角色的承担者在时间上与精力上出现紧张的感觉,因而也有人把它称为“角色紧张”。

b.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

(2)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与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感到,很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那个范围。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很多人对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究竟应是什么样子,感到“不得而知”。

在社会变迁中,总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与新的社会角色。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3)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4)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

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2简述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

答:社会学阐释环境问题的主要理论模式有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社会冲突模式、建构主义模式。

(1)结构功能主义模式,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均衡,它认为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由对社会系统发挥功能的、相互联系的各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会引发其他子系统的相应变化。结构功能主义非常强调共同价值观与信仰对于社会运行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价值观的扭曲,因为正是人们对于环境的看法指导着其针对环境的行动,特别是在工业社会,环境与自然资源被定义为满足人们需要的工具,人类则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在此种价值观的驱使下,人类向自然开战,过度役使自然环境与资源,从而导致环境状况恶化。

西方文化具有物质主义和贪婪的本质,过于强调物质消费以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把物质占有看成是舒适与快乐的源泉,因而西方文化与环境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于环境状况的研究需要广泛探讨人们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环境问题是某种社会过程的自然结果。

尽管社会运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解决环境问题的难度非常之大,但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社会系统是在对于环境的不断适应中进化的。换句话说,当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时,社会系统会自动调整以建设性地回应环境威胁。

转变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对于促进环境保护和维护社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结构功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运行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但是,它的局限在于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强制与紧张的一面,忽视了社会不平等和权利分配问题。

(2)社会冲突模式,社会冲突论强调社会系统内部的紧张与对立,它认为社会秩序是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社会系统内部始终存在着不平等,特别是权力分配的不平等。掌握权力的人总是压制没有权力的人,并规定着社会上“适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控制着整个社会的进程。

社会中的权力分配是不平等的,掌握权力的精英影响着社会事件,他们通过控制经济、法律以及环境导向,设定区域及国家层次的议事日程。

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环境问题的产生源于有利于精英利益的社会安排;一些精英,特别是资本家,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环境问题,但是很少受到社会惩罚。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必然制造环境威胁。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追逐利润,而对利润的追逐则需要不断的经济增长,为此,资本主义本身总是不断地制造匮乏和需求,从而制造了资源消耗的长期风险。

全球环境危机正是全球财富与权力分化的直接后果。发达国家的少数人口消费着绝大部分的能源和资源,他们的富裕和舒适建立在对地球和穷国的剥削基础上。

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促进资源在全世界的公平分配,这既是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策略。

(3)建构主义模式,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过程的、动态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在建构主义者眼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基本上是人们经由特定过程建构出来的,并且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社会过程,经由社会不同群体的认知与协商而形成的;

由于具有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人对于环境状况的认知不一样,所以“环境问题”一词本身基本上是一个符号,是不同群体表达自身意见的一个共同符号;

特定的环境状况最终被“确认”为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群体之间意见竞争的暂时结果,这种结果的出现源于一系列互动工具与方法的使用,并且涉及到权力的运用;

我们与其关注目前环境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倒不如分析是谁在强调环境问题,对“环境问题”进行解构很有必要;

解决特定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科学知识、大众传媒、组织工具以及公众行动成功地建构环境问题,并使之为其他人群所接受,进入决策议程,最终转变为政策实践。

3简述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答: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从分析人的行动开始。

(1)概念:社会行动是社会现实最小的和最基本的单位,每一单位行动的基本构成都包括:手段、目的、条件和规范等要素。

(2)特征:社会行动都是有特定目标的;指向某种目标的社会行动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境既包含行动的社会环境也包含行动的自然环境,而这两种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是行动者当作手段来利用的;行动者要在目的和手段方面展开价值评价或价值选择。

(3)原则:根据对社会行动的这些分析,帕森斯提出了研究社会行动的“目的——手段——条件”原则,即在目的、手段和条件的联系中把握社会行动。

(4)帕森斯建立了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理论。用“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概念框架中分析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5)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行动的概念构架,称为“手段—目的”框架。用来说明这一框架的基本概念,帕森斯称为“单元行动”。每一个单元行动包括下列要素:

行动者:是指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目的: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情景:是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它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其中前者是行动者不能控制、难以改变的,而后者是可控制的。

规范限定:帕森斯认为这是一个复杂方面,但对行动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这些都制约着目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6)帕森斯指出,这一行动理论有如下几个推论。

行动是一个时间过程,时间范畴是最基本的。

行动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因为行动者对目标的确定、手段的选择是随机的。

在特殊意义上,行动是主观的,即这里所说的主观,是对行动者而言的。

行动的情景涉及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等方面,但其具体内容不是行动理论所研究的。

三、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2小题,80分)

1试比较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和西美尔的社会学方法论。

答:(1)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论这两层含义。他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静态分析,认为客观世界的各种矛盾与对立的现象,并非是一种静态的关系或属性,而是内在于事物之中的、具有动态特征的认知关系。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生产力及其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辩证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对历史过程的认识才能解释人们的社会活动

(2)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认为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其行为和思想都并非纯粹服从于个体理性的,而是受到社会的塑造、限制乃至决定。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观察社会事实的原则。强调事实先于观念、存在先于本质。把社会事实当作客观存在的“物”来研究,即把它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准则:

a.“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因为预断观念(或通俗观念)是“摆在我们与物之间的隔膜”,妨碍我们客观地观察社会现象,所以必须祛除它。

b.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定义。要求“社会学家在研究某一类社会事实时,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

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

a.涂尔干认为,普遍性是正常现象区别于病态现象的重要标志,“我称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或病理现象”。

b.涂尔干还强调,正常现象的普遍性与集体生活的一般条件有关。在他看来,只有弄清常态现象产生的原因、存在的条件,才能更清楚地认识病态现象,社会学也才能成为一门对人类实践有意义的科学。

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

a.“以最简单的社会或单环节社会为基础,根据社会表现出的融合程度对社会分类;

b.“再在各类社会的内部根据最初的多环节是否完全融合为一体区分出各类变种。”

c.根据这一原则,他将初民社会划分为简单的单环节社会、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和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等三种类型。

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

a.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

b.对社会事实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

第一,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该从其它社会事实中去寻找。

第二,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

第三,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

(3)另有以韦伯为代表的社会唯名论。韦伯认为,社会现象是不同个人之间的互动的结果,而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分析的最基本单位,确切地说,社会学是关于人的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动机、意愿的科学。

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

a.韦伯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这个定义,韦伯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b.从确定性角度看,理解的确定性的基础有二:

第一,理性的方法(如逻辑和数学),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

第二,重新体验的方法,这种理解是对别人心灵感觉的精神体验,是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的有效把握。

c.从操作类型看,韦伯把理解分成两类。

第一,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

第二,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它把社会行动置于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

因果多元论

a.社会行动是需要而且可以理解的,然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韦伯一直试图把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科学的社会分析模式。

b.韦伯将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两个命题。

第一,主观恰当性(或称在意义层次是合适的)是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是表示对行动者的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程度。

第二,因果恰当性“是一种事件的先后顺序,其程度是按照经验的规则存在着一种机会:它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在实际进行着”。

c.韦伯在建立其方法论体系时,既考虑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主观性,又考虑到社会科学作为科学对客观性、确定性的追求。

价值中立

a.科学中价值中立或价值自由就是在研究过程中要摆脱价值判断,或者不作价值判断、暂停价值判断。

b.价值中立不是要求学者没有或不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是要求他们应弄清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分析的理解,在什么地方要诉诸于情感,告诫他们不要把关于事实的科学分析与关于事实的评论相混淆。

理想类型

a.理想类型是一个主观思维构建,它不是基于对所有事实进行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作为社会的理想提出来的。“理想”的意思是指现实中不存在的,而不是指最好的或人们最希望的。既然理想类型在现实中不存在,那么它就是超越感觉和远离现实的,因而是价值中立的,正是理想类型的这种价值中立性才保证了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有效性。

b.理想类型虽是一种主观思维的构建,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虚构,也不是一种概念游戏。理想类型是社会学中理论构建的一种方法,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对某一社会现象的解释,理想类型也许不止一个,但解释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对具体社会现象的成功理解和准确归因。

(4)西美尔反对社会是脱离个体心灵的精神产物的看法,认为社会不是个人的总和 ,而是由互动结合在一起的若干个人的总称。他把社会学划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他提出“理解”概念,认为研究者难免带上主观的价值取向,其知识也具有主观的和相对的性质。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a.社会学是一种新的方法,一种研究的辅助手段,借以采用一条新的途径去掌握所有那些领域的各种现象。”

b.西美尔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在大量具体事物中显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和关系,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和视角,来考察事物的总体性。

c.在西美尔看来,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但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了个人。唯其如此,社会学才成为可能。

d.在西美尔对社会的理解逻辑中,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始终是双重的,社会首先是超越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同时,社会又是个体互动和交往形式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

社会学的问题领域

西美尔将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划分为抽象层次不同的三个独立领域。

a.首先是一般社会学或者说普通社会学,其研究的问题领域,包括经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

b.其次是所谓的纯粹社会学或者说形式社会学,它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

c.第三个领域则是哲学社会学,即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

(5)相同之处都在于以社会事实为主要分析研究内容,去挖掘其深层次的规律,从而对社会发展进行研究。

不同的是所选择的角度有差别马克思从社会生产里发展的角度研究,迪尔凯姆从个体理性角度研究,韦伯从个人的行为动机研究,西美尔从形式的角度研究。

2试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主要维度。

答:(1)宏观与微观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等。

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等等。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

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常常是非正式的,没有什么固定的要求,更没有通过法律、法规、规则、规章等形式固定下来。因而它常常是不稳定的、变动不居的。

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体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社会制度是一种固定化的较为持久的社会关系。只有研究社会制度,我们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一个社会的基本关系。

(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

社会学通常从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将社会关系区分为三个方面: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联系。比较重要的血缘关系有: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血缘关系所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其地位、作用是不相同的。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其地位相当重要。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与减弱。

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或位置,由此形成了人们之间的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整体与个体的角度

整体是强调社会是一个相互有机联系的整体,彼此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从整体才能够更好的把握。

个体强调的是从每个个体出发,因为个体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单独研究才更加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