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0字
- 2020-11-19 00:09:14
第1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1.1 复习笔记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
(一)技术与教育技术
1技术的涵义
在信息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它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2教育技术
由于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因此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有形技术(物化形态)
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2)无形技术(观念形态)
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
1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
(1)AECT'94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所发表的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的内容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谢弗勒对定义的分类,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是一个规定性定义。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与其他定义相比,操作性比较强,更便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进行交流。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
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
(1)设计
①定义: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②设计范畴:从设计范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的落脚点出发,可将其分为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四类。
③影响设计范畴的因素:
a.设计者的知识观;
b.学习理论在设计中的运用;
c.新技术对设计过程的影响;
d.系统方法的影响;
e.设计者的经验。
(2)开发
①定义:开发是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②开发范畴:从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来划分,可将其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子领域。
(3)运用
①定义:运用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
②范畴:运用范畴包括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这四个子领域。
(4)管理
①定义: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②范畴:管理范畴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领域。
(5)评价
①定义:在教育技术领域中,评价是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
②范畴:评价范畴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其中设计、开发、运用是教育技术研究中相对独立的内容或阶段,前者的输出是后者的输入,后者的输入是前者的输出。管理和评价则贯穿于上述内容和阶段之中。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1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当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逐渐产生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2教育技术学形成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时间
1972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定义,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开始形成。
3教育技术学与教育科学、系统方法、媒体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主要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3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除此之外,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1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它是研究教育技术的宏观性的、指导性方法。
(2)一般研究方法,它又可分为:质性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和综合的方法。
(3)专门研究法,指针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
2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
(1)描述与观察研究
在教育技术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描述与观察研究。
(2)媒体功效比较研究
媒体功效比较研究是教育技术产生以来的主要研究取向之一。目前,人们更倾向于进行媒体的优化设计,而不是比较谁优谁差。
(3)ATI研究
ATI研究是指能力—处理—交互作用,此类研究将重点从媒体的物理特征方面转到媒体对人类学内部过程可能产生的作用方面,研究人的能力与教学处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4)开发研究
开发研究是在教育技术观念由纯硬件观转变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后产生的研究取向。开发研究主要指硬件和相配套的软件的开发。此类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5)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保证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科学性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教学情景异常复杂,使用多因素实验设计与多元统计相结合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以全面反映现实。
(6)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问题,寻求复杂性,进行解释性理解,关注过程,进行整体研究。
3教育技术研究的元方法
元方法也称“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它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元方法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是教育技术的元方法,具体包括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教育技术研究问题、教学任务的价值取向、理想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各种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取向等。
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1技术主义
(1)诞生
技术哲学是诞生于20世纪末的一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它深刻地影响了哲学、社会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生活方式。
(2)技术哲学产生标志
德国哲学家E·卡普于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被公认为技术哲学诞生的标志。
(3)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教育活动中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技术要想在教育领域获得成功必须适应它所运用的领域和教育对象。教育技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也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师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通过优化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2人本主义
(1)诞生
人本主义是由多种哲学流派组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它起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以法国萨特为主要代表的存在主义进一步发展了人本主义理论,更为突出的论述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的价值和地位、生活和遭遇、自由和命运等触动人心弦的问题,成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流派。
(2)影响
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对教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教育目的、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人本主义真正体现了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它对纠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技术和人的教育完全可以和平相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阶段,为融入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创造了条件。
(二)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1系统论
(1)系统科学
①定义: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②观点:系统科学主张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
③优点:系统科学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人们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摒弃了静止、孤立、僵化的眼光去看待运动的、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观点;改变了企图把复杂系统分解为互不相关的简单系统,再用简单系统来解释复杂系统的传统习惯。
④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教育技术是以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合理运用为出发点和归宿,把系统科学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技术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教育技术中的各个分支的融合,并直接孕育了教育技术学。系统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教育技术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⑤基本原理
a.整体原理。它告诉我们,一个教学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整体性,各部分之间能否协同工作。
b.反馈原理。它告诉我们,教学系统作为一种系统同样存在两种反馈形式——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是使教学系统保持稳定的因素,使其表现出合乎教学目标的行为,而正反馈则可以使教学系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使系统发展变化。
c.有序原理。它要求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能从教学系统以外的其他社会系统获取有益的信息,进行调整、优化甚至变革,从无序走向有序,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2)系统方法
①定义: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②特点: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③采用的一般步骤:
a.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该具有的功能;
b.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c.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d.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e.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f.应用和推广。
其中,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多种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2传播理论
教育传播学是教学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的研究领域,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布雷多克的“7W”模式(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With what effect,Why,Where)中每个“W”都类同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应要素,这些要素也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因素。
(2)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①确定教学传播信息;
②选择教学传播媒体;
③通道传递;
④接收和解释;
⑤评价和反馈;
⑥调整和再传送。
(3)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传播理论认为,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的:
①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②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③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
(4)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
①共识律。共识律是指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学习者已有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来建立传递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或材料。
②谐振律。谐振律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习者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方面产生共鸣。
③选择律。选择教学媒体时要考虑尽可能降低要付出的代价,并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
④匹配律。匹配律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环境中,通过剖析学习者、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地、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
(5)传播理论的发展
①网络媒体概念: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化、交互性、及时反馈的特征。
②传播理论中对媒体的分类:
a.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b.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c.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d.第四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
3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①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
②理论影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曾风行一时,对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③不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于较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①观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做出的主动地、有选择地信息加工过程。
②不足: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试图把“结构”与“建构”联系起来,但未做深入研究。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①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
③建构主义学者对学习的几点共识:
a.以学习者为中心;
b.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
c.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
d.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
e.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
f.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4教学理论
(1)教学理论研究的内容
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教学过程性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基于教学过程基本性质、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类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来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
(2)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当代教学理论
①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②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形成性评价理论;
③布鲁纳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思想、提倡引导一发现法、概念获得的教学程序和“学科结构论”;
④加涅基于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的九阶段教学活动程序;
⑤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活动程序、“学与教”理论。
(3)后现代课程观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①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它不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也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对课程本身来说,不仅是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且注重理解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后现代课程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它所构想的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最为著名。
②后现代课程观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按照后现代的观念,教育领域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混沌之中的有序的开放体系。后现代课程观对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变,意义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