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字
- 2024-12-21 08:07:27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从教育的重要性说到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教育的重要性
(1)从教育理论的视角
①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
②发展生产需要教育;
③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教育;
④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终身受教育。
(2)从教育实践的视角
①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前提。
②迎接世界性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挑战,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差距,教育将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2教育科学的重要性
(1)教育科学是阐明教育规律的科学,只有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办好教育。
(2)教育科学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立法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学习掌握教育科学。
3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教育工作要能做到真正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不能走过去的或外国的老路,必须认真研究我们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以教育科学为专业的人员认真地进行科学研究。当前的教育科研工作不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非常艰巨的。
(3)教育要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面,就要求教育科学研究也必须走在在教育实际工作的前面。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态度
1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给当前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给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要在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之下,立足于我国教育实践,放眼世界和未来,力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方向。
2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特点
(1)科学知识的特点
①客观性。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不管是属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思维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各自按着自身的规律运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②规律性。客观世界是按着一定的规律发展运动的,科学或科学知识就是要说明存在于许多复杂现象间的规律。
③可验证性。科学知识是事物的共同规律,因而也是可以反复验证的,具有可验证性。
④系统性。世界的诸多规律彼此联系,形成一定的体系。作为一门科学,应能反映出一定范围内的客观事物规律的这种体系,表现为科学知识的系统性。
⑤准确性。科学知识要求概念清晰,定性定量准确,原理原则屡试无误。
(2)科学研究的特点
①创造性。科学研究是要探讨人所未知的东西。科学研究的成果必须对原有的某一方面的知识量有所增加或有所改造。
②艰巨性。科学研究既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本身就具有或大或小的难度,即有一定程度的艰巨性。
3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科研工作者要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适应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在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科学态度从根本上说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热爱真理,忠诚老实;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3)解放思想,独立思考;
(4)不畏险阻,勇攀高峰;
(5)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三、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
(1)发现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发现问题。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出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掌握其规律,使事物按着人们的意图向前发展,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求科研工作者首先要选择好需要研究的问题,一个出色的科研人员要能从一般人习焉不察的地方发现出有价值的问题。
(2)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之后,要把这一问题的有关现象或事实弄清楚,必须了解关于这个问题的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多方面的联系。这就需要寻找相关的丰富的事实材料。
(3)深入思考
深入思考是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比较、归类与类推。即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的相同和相异之点,然后进行归类,再根据归类进行类推。
②分析与综合。即就事物的性质逐一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加以综合,借以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来。
③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同类事物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来,而演绎则是根据普遍性的规律去推论某一个别事物。二者都是运用逻辑推理,以期把对事物的认识引向深入或扩大广度。
④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⑤想象与假设。即在掌握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把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范围中去,以期能对事物的本质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有新的认识。
(4)实践验证
假说或初步理论、结论是否可靠以及可靠性的程度,还必须付诸实践加以检验,看实际效果而定;一项科研成果是否真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也只有从实践检验的效果中来确定。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这项科学研究的最后结论才能真正成立。
以上四个阶段是对科学研究思维过程的轮廓的概括的描述。在实际上,上述各阶段可以有反复、交叉、同步或结合。
2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1)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从选题开始,它对以后的科研工作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研究者在选题过程中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首先要处理好我国教育科研方向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研究者的科研兴趣应该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方向的指引下培养并发展起来。
②研究应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的理论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
③研究者最好从教育科研规划中选题,或者围绕着这些规划来选题,从而把我国有限的教育科研人力组织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科研工作。
④研究者选题时要审度自己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
(2)查阅文献,初步调查了解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要先查索引,看文摘,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然后按图索骥从中再查找与自己研究有关的重要资料,耐心细读,并于读后做出摘要或记录,直到全部掌握这方面有关的重要资料。
除查阅文献外,还应通过调查、访问及观察等手段对有关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目的是要对于此问题研究的价值及可能性进一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3)制订研究工作计划
在研究工作计划中应对以下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在这个计划之下,对于某项或某一方面的工作还可制订更详细的具体工作计划。
(4)搜集并整理资料
这里的资料是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重新搜集来的资料。它不限于旧的文献,还包括采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所获取的事实材料。
对于新搜集的资料,首先要进行鉴别。即就资料的真实性、可靠度以及价值大小进行辨别,并决定取舍。其次,运用归类与统计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弄清事实真象。
(5)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就是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它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步,对科学研究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分析研究最关键的问题是下结论,即把分析研究的结果归纳成几条原理原则或做出判断。它是研究成果的集中表现,至关重要。要使研究结论合乎实际,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特别注意结合取样范围,材料来源及整理材料的方法等一并考虑。此外,下结论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勉强,更不能有半点虚假。
(6)撰写报告
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就成为科学研究报告。它包括研究目的,对象或抽样,采用方法,研究经过,材料的归类与整理,结论,本研究的限度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内容。研究报告的文字要求简洁明确、浅显易懂,必要时可用图表表示,给读者以更加简明清晰的印象。
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研究的方法要服从于研究的方向与目的,但是在方向与目的确定之后,方法就起着决定的作用。过去在教育研究上一般使用思辨的方法。但是思辨的方法缺乏科学的论证,现在不宜独立使用,而要配合实验、测验、调查、统计等方法。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揭示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各项研究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指导思想。但它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方法,要想达到研究目的,完成研究任务,还必须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具体研究方法。
3教育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
(1)第一层次: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逻辑学;
(2)第二层次:独立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的具体方法,如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3)第三层次:为前两层次的方法服务的辅助性的具体的方法或者技术,如统计法、表列法、图示法等。
各种研究方法层次上地位不同,过程上排列不同,但又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互相代替。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及研究过程的需要,并结合研究者本人的条件来选择最恰当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