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起善《世界经济新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2552字
- 2020-11-19 02:15:46
第三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一、概念题
1中间性经济危机
答:中间性经济危机是指某些带有地方性或特殊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其中,带有“地方性”的危机,是指局部地区和少数部门发生的,而不是普遍的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特殊性的危机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在一个再生产周期中间发生的危机它是“特殊的”,因而不是每一个再生产周期都必然发生的现象。恩格斯认为,中间性经济危机是“前次危机中生产过剩的余波”。
从性质上讲,中间性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中间性经济危机具有以下特点:
(1)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
(2)它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
(3)中间性经济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
(4)危机期间一国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的生产状况不具有同期性。
2周期性经济危机
答:从性质上讲,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衡量是否属于周期性经济危机,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危机的强烈性
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
(2)危机的普遍性
它涉及多数部门,特别是主要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
(3)危机的周期性
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
(4)危机的同期性
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
3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答:康德拉季耶夫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他认为,长周期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技术的改变、战争和革命、新的国家被纳入世界经济、黄金生产的波动等都不是一种偶然的、外部的,从而引起长期波动的因素,相反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长期波动节奏的一部分,是长周期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他的这些对长波起因的简单解释,却为后人提供了不小的启迪——康德拉季耶夫实际上成为当前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的鼻祖。
4熊彼特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答:继康德拉季耶夫之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长波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并把长波命名为康德拉季耶夫波。运用早期建立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批判性地发展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对长波现象做出了“内生化”理论解释。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创新”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介绍新产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以及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
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以下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5菲利普斯曲线
答:传统经济理论指导下发展经济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在这种理论的分析中,宏观经济三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时实现,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内容作了最典型的论证。菲利普斯曲线论证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慢。要同时达到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三个指标,菲利普斯曲线是无法论证的。
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是因为通胀可以刺激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加追加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率。传统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各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一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同时,根据这条曲线可以算出,各国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应该有多高的失业率,或者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应该有多高的通胀率。
6滞胀
答:滞胀是指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滞胀的主要表现是:一方面生产停滞,甚至下降,以及由此造成的经常性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持续的、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
滞胀不是一种偶然发生的现象,它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措施引起的新的矛盾积累的产物。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经济危机,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财政开支、大量增加货币供应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造成了持续性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到1973~1974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各国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大增,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加剧,物价猛烈上涨,上涨率普遍达两位数。这与通常发生危机时物价下跌的情况恰恰相反。而且,这次危机过去后,这种滞胀情况仍继续存在。
至此,资本主义结束了战后50年代、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陷入了两难境地。即:要想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措施,必将加剧生产下降并造成大量失业,使经济衰退更加严重;要想刺激生产、减少失业,采取扩大财政开支、放松银根措施,又必将加剧业已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滞胀局面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证明凯恩斯主义业已带来严重后果,西方经济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理论与政策。
7新经济
答:新经济是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新经济是与过去的(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同的崭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①经济知识化;②经济网络化;③经济全球化。
二、思考题
1简述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和区别。
答:(1)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
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从性质上讲,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
(2)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区别
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在量上和范围上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
①危机的强烈性。周期性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生产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较长,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现象严重等;中间性经济危机深度浅,时间短,只是整个工业周期复苏或高涨过程中的间歇。
②危机的普遍性。周期性经济危机涉及多数部门,特别是主要部门,并席卷全国各地;中间性经济危机只是一种“局部危机”,只涉及部分工业部门或者部分工业地区,不具有普遍性。
③危机的周期性。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经济危机周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则是周期性危机的物质基础;中间性经济危机同固定资本更新这一周期的物质基础并无必然联系,而往往由某些偶然因素触发。
④危机的同期性。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它们的工业生产应形成一个统一过程,它们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应具有同期性;中间性经济危机则是一国生产下降同其他国家生产下降不具有同期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贯穿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因此,资本主义社会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马克思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经济危机周期爆发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由若干阶段组成。后人归纳并提出,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循着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这些阶段逐步前进。
(3)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4)生产下降不一定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其中必须区别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
3试述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点。
答:综观战后资本主义六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有如下几个特点:
(1)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的趋势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叉出现。
出现非同期性的原因主要有: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不同;②二战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从而削弱再生产的同期性;③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不一样;④其他因素。如战后两次较大的局部战争干扰了发达国家再生产过程同期性。
出现同期性的原因主要有:生产与资本国际化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传导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特别是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增强。
(2)经济危机波幅减弱
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从波峰到波谷的幅度较战前大为减弱,两次最严重经济危机(1973~1975年爆发的第四次经济危机和1979~1982年爆发的第五次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远远低于战前下降的幅度。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通过人为的干预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力,也使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不如战前界线分明。
②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扩大了就业和投资。同时,科技革命还加速了机器和设备的精神磨损,缩短了折旧时间,对生产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③金融资本实力增强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也对缓和经济危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对于战前,战后货币金融体系抗衡危机冲击的能力倍增。另外,保险事业的发展使社会福利有较大改善,社会消费信贷的扩大和普及导致危机期间需求波动较弱,谷底与谷峰落差减小。
(3)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现象
危机期间出现物价不跌反升现象,这是与战前相比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在于垄断价格和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作用的结果。危机期间,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垄断价格却千方百计延缓和阻碍物价的下跌,而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却在有力地推动着物价上涨。
(4)战后没有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
货币信用危机是由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所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危机期间,银根异常吃紧,信用急剧缩减,利息率猛烈提高,银行大批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国际收支大量逆差,黄金大量外流。
战后之所以没有爆发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其主要原因是:①周期性经济危机不严重;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对抑制危机时期货币信用领域内的震荡起了一定作用;③垄断企业自有资本份额增大,导致借贷利率的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减弱,不易出现债务危机。
4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趋势的原因。
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趋势的原因主要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不同
在二战中,有些国家不但未受损失,反而依靠战争,经济膨胀起来,而有些国家创伤深重。二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影响不一样,使战后各国再生产周期出现较大差异,使经济危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爆发。
(2)二战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
美国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在各个领域占据很大的优势。而西欧各国和日本战后初期主要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也会影响它们再生产过程,从而削弱再生产的同期性。
(3)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不一样
例如各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程度不同,各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各国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在时间先后,规模大小,侧重点的不一致性,这些都会对再生产周期发生一定影响。
(4)其他因素
如战后两次较大的局部战争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干扰了发达国家再生产过程的同期性。
随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传导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一国经济衰退和繁荣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中,20世纪70年代以后,已经出现再生产周期的同期性。
5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幅减弱的原因。
答: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从波峰到波谷的幅度较战前大为减弱,两次最严重经济危机中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远远低于战前下降的幅度。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通过人为的干预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力,也使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不如战前界线分明。
(2)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扩大了就业和投资。同时,科技革命还加速了机器和设备的精神磨损,缩短了折旧时间,对生产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
(3)金融资本实力增强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也对缓和经济危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相对于战前,战后货币金融体系抗衡危机冲击的能力倍增。另外,保险事业的发展使社会福利有较大改善,社会消费信贷的扩大和普及导致危机期间需求波动较弱,谷底与谷峰落差减小。
6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的原因。
答: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现象,这是与战前相比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显著特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的原因主要有:
(1)垄断价格的作用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一种价格。它对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物价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在经济高涨时,垄断组织提高商品价格,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采取减少生产,缩减供应,达到阻碍价格下跌的目的。这种情况在战前已经发生。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这种为维持垄断价格而阻碍物价下跌的情况更加普遍。
(2)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的作用
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尽快摆脱和减轻经济危机,运用各种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从而引起比平时更为剧烈的通货膨胀。
总之,危机期间,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垄断价格却在千方百计延缓和阻碍物价的下跌。而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却有力地推动了物价上涨。因此,战后好几次经济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的现象。
7简述战后未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的原因。
答:战后之所以未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其主要原因有:
(1)与经济危机不严重有关
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那么严重,还不足以引起一场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
(2)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关
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信贷机构的发展,并通过中央银行对信贷进行调节,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这对抑制危机时期货币信用领域内的震荡起了一定作用。
(3)与垄断企业自有资本份额增大有关
战后,较长时间良好的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再加上科技革命的展开,使发达国家垄断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增,自然,它们的自有资本份额也随之增加,对借贷资本的依赖程度相对缩小,借贷利率的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减弱,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它们仍有足够的能力清偿债务,因此,危机期间不易引发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
8试比较美国传统经济时期、滞胀时期和新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答:战后至今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分别以传统经济、经济滞胀和新经济这三个经济发展模式指导运行的,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1)传统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传统经济时期为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基本上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运行,即利用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搞“替换”,或者用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用较高失业率来换取物价水平的下跌。美国经济发展速度虽不及当时日本和联邦德国等国快,但尚属基本正常。
(2)经济滞胀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至1983年,美国经济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以经济滞胀为显著标志,高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相互交织在一起,其经济政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因此,美国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中运行,经济发展速度极其缓慢。1983年美国经济进入有滞无胀阶段,开始时以低通胀率、低经济增长率为特征。
(3)新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入以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选择了中性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三个经济发展时期相比,显然,新经济时期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
9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为背景,对菲利普斯曲线作一评价。
答:(1)菲利普斯曲线简介
菲利普斯曲线论证的结果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越低,失业率就越高,经济增长就越慢。要同时达到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的三个指标,菲利普斯曲线是无法论证的。
菲利普斯曲线之所以认为通货膨胀可以降低失业率是因为通胀可以刺激社会需求,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加追加购买力,从而可以提高就业率。同时,根据这条曲线可以算出,各国为了维持物价稳定应该有多高的失业率,或者为了达到“充分就业”,应该有多高的通胀率。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基本上按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运行,经济发展基本正常。
(2)经济滞涨时期下的菲利普斯曲线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相继进入了经济滞涨时期。经济滞胀是指:一方面经济发展停滞,生产增长缓慢,并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物价水平不断提高,这两种经济现象相互融合,交织并发。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的一般特征。
在经济滞胀时期,各国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上更处于困难之中。要解决经济停滞,就得采用通胀的办法,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利率、人为地扩大市场,这样势必加剧通胀;反之,要治理通胀,就得采取紧缩政策,包括压缩政府开支、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利率、抽紧信贷等,这又势必加剧经济停滞。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是在“滞”和“胀”的交织并发的困境中运行。
(3)“新经济”时期下的菲利普斯曲线
“新经济”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这种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同于菲利普斯曲线所设计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国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就必须付出高通胀的代价。它也不同于更为糟糕的经济滞胀模式,一国要解决经济停滞,获得较快的经济增长,只能采用通胀的方法,其结果势必进一步加剧通胀的发展。新经济“一高二低”的局面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进入以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为特征的新经济时期。应当认为,新经济时期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在这一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经济的影响。
(4)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评价
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更多的是描述一种短期经济行为,即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互为替代的反方向关系”。但是,从长期来看,失业率具有不受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而必然地趋向于自然失业率的倾向,只有在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才能稳定下来。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另一方面,“滞涨”时期和“新经济”时期的出现,并不等于菲利普斯曲线失效,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反方向关系,只是在某种条件下,这种关系得到一定的弱化或加强。比如,“新经济”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规律失效和经济衰退期不存在,它只是一种因为信息时代的变革使经济周期在形式上有较大变化而实质上仍然符合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现象。
10你认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解释“新经济”现象?请说明理由。
答:个人认为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解释“新经济”现象。理由如下:
“新经济”虽然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规律失效,经济衰退期已经不存在。应当承认,由于“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已发生较大的变化,经济周期变形,美国经济较长时间的“一高二低”并存现象,是在新条件下出现的与传统经济时期完全不同的经济周期的展现形式。
正是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强大推动力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优化,使美国处在一个全新的在时间上超越以往任何时期的经济增长中。但是,美国经济的衰退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在时间上的迟早问题。
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通胀压力,只是由于美国比较得当地运用了货币金融政策才使通胀未成为主流。因此,“新经济”只是一种因为信息时代的变革使经济周期在形式上有较大变化而实质上仍然符合经济周期理论的经济现象。
11简述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1)“新经济”的含义
“新经济”是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
(2)新经济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
信息业革命和高科技的运用推动了美国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这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历了二战以来最大的结构改变,顺利地从产业型经济转变为信息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科技通信和信息产业已占GDP的27%,这说明高科技和信息业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信息技术在美国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运用,彻底革新了传统的经营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②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贸易,从宏观调控上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对美国经济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③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外资金的支持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是同全球经济的变化密切不可分的。长期以来,美元币值稳定使得海外的资金争相流入美国市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导致大量资本逃离亚洲地区,转而到经济强劲增长的美国寻找“避风港”,这为美国吸引国外资本提供了积极条件,这些都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极大的动因。
④政府调控功能极好的发挥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始终把“低通胀率下的经济适度增长”作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并获得了成功。
(3)“新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新经济”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经济”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新经济”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可以较长期地保持“一高两低”的最佳发展模式。透过“新经济”的本质,可以看出:
a.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b.经济全球化使全球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
c.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灵魂;
d.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②“新经济”具有“双面性”,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一方面,美国抓住了机遇,利用了“新经济”的本质内涵,以大大高于以往的速度创造财富,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并成为众多国家效仿的“样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对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关键作用,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亚洲经济的复苏意义重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普遍联系使得美国经济具有“火车头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景气程度。
另一方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新经济”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机遇和挑战并存。“新经济”促进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数字鸿沟、两极分化等。作为发展中国家,各国应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其中,根据自身实际,取长补短,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腾飞。
12现在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你认为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
答:“新经济”是指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下,以数字形式存在,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的知识性生产的经济,并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美国新经济“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一高两低”(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
传统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是高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低经济增长率、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成为经济滞胀时期的一般特征;而新经济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三个时期相比,新经济时期“一高二低”并存是最佳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经济“一高二低”局面已完全打破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并与经济滞胀局面形成鲜明对照。
(2)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新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知识经济。在新经济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已不是资本和劳动,而是知识,知识经济属于报酬递增的经济。当知识作为一个新要素推动经济增长时,其价值的创造不是以算术级数而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另一方面,当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时,创新和技术进步也会层出不穷,而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会直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会相应地引起其他产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这两种情况最终都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13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创新”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介绍新产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和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刨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
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以下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14试述经济周期长波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周期长波理论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理论。
(1)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理论
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是第一个系统提出长周期理论的经济学家。因此,长周期又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的专论中,通过对140年间英法两国的一些统计资料(主要是19世纪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序列)的研究分析,确认资本主义经济中普遍存在跨度为50~60年的周期性经济波动,由此开创了长波研究的先河。
康德拉季耶夫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另外,他观察到,在长波的下降阶段,生产技术和通讯方面常常会出现许多重要的发明,但它们通常只有在下一个长波的上升阶段才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2)熊波特长波理论
继康德拉季耶夫之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在长波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突破,并把长波命名为康德拉季耶夫波。运用早期建立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批判性地发展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对长波现象做出了“内生化”理论解释。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创新”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介绍新产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和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刨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
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以下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3)长波学派的三个流派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多种长波理论,进而形成了浩大的长波学派。概括起来,按其对长波原因的解释划分,当代西方的长波学派可分为三大流派: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沿革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方法的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以及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
①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
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是以熊彼特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而来,是当代长波学派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理论的特点是: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该流派包括:克·弗利曼的劳工就业长波论、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以及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等。
②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理论
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沿革了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的方法,反对单纯的技术创新起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动态系统模型研究、罗斯托的相对价格长波论、筱原三代平的多因素制动长波论以及E·芒代尔的平均利润率波动长波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认为由一个或数个经济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在经济机制内部产生调节作用,引起长期波动。
③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
此外,一些长波学者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如认为优势政治力量决定政府经济政策从而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的优势政治——经济周期长波说、用两代人心理变化的周期解释经济繁荣与动乱的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长波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信心周期长波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