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8825字
- 2020-11-19 02:35:05
第六章 人的社会化
6.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的定义
(1)“社会化”内涵的发展过程
①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社会化研究主要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
②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研究的范围逐渐扩大,出现并形成了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在广义社会化的观点看来,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③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
a.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b.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
(2)社会化概念的内涵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
①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②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
③社会结构角度认为,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3)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1)初级社会化
①初级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②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
①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②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
又称继续社会化,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①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②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
a.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
b.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3.研究社会化的理论视角
(1)“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是最早将“自我”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并对其作出出色研究的社会学家之一。
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②继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的反应。
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2)角色扮演理论
①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
a.“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
b.“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②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
米德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
(3)精神分析理论
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
②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a.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b.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居间调节作用。
c.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
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d.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③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他认为,前三个时期对人格的发展至为重要,一生的人格在这三个时期即已基本确定下来。这三个时期的基本需求,特别是性欲的满足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人格健康与否。
④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4)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并且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他认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根据个体在各个时期的典型心理反应,埃里克森将社会化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①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1岁)
如果婴儿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良好照料,各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能使婴儿建立起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相反,则会对他人和环境产生不信任,以致对以后各阶段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
②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3岁)
儿童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对自己的肢体活动加以自主控制,用自己的感官去熟悉周围环境。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的这种自主性活动,过多的指导和责怪或限制,会使儿童产生羞耻感,并对自身的能力和周围的环境产生疑虑,不利于青年期建立独立自主的个性。
③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5岁)
由于儿童有了语言的能力和从事游戏活动的能力,他开始表现出与他人交谈和一起从事游戏活动的主动性。父母如果对儿童主动的要求不予理睬或管束太多,取笑或惩罚儿童一些带有创造性甚至有点荒诞的做法,就可能使其产生内疚感,影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④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11岁)
在这一时期,儿童对周围事物的用途和构造的好奇心增强,乐于使用工具去进行操作活动。这时成年人应鼓励儿童积极动脑并努力完成自己喜爱的活动,从而培养起儿童完成工作的勤奋精神。不理解或压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活动,会造成儿童的自卑感。
⑤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会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如果个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活动缺乏主动和自信,将不能正确地理解各种社会角色的意义,而在活动中出现角色混淆不清的现象。
⑥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这一阶段个人将经历求爱和建立家庭等事件。顺利地完成这些活动,需要个人学会和异性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方面活动的失败,会使个体陷入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⑦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由于个人的社会成就已相对达到顶峰,自己的子女已逐渐长大,个人增加了对他人特别是对下一代人的关心。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形成对后代关注的个人,则会沉溺于对自我、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关注之中。
⑧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在这人生的最后阶段中,个人会经常回忆和总结自己一生的活动,力图给自己的一生做出一个使自己满意的解释,并给它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如果个人不能找到这样一种满意的解释,将陷入追悔和绝望的情绪之中。
(5)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①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②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
a.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
b.生命的相关性
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生命的相关性,要求考察不同生命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c.生命的时间安排
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生命的时间安排描述的是个体的生命历程与整个社会期待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关于生命历程的时间安排如果符合社会的期待,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则有可能带来麻烦。
d.人的能动性
个体的能动性在其生命历程中也有很大作用,因此也是生命历程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1)语言能力
①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人类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彼此传达信息,交流思想。
②人们能够借助语言来学习社会文化,掌握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通过语言广泛地学习大量的间接知识,迅速扩展自己的信息量。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3)学习能力
人所特有的学习能力在社会化中的作用表现为:
①人凭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迅速、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的熏陶。
②人在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事物的同时,能迅速根据所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确立起自己的思想观念、态度、动机和行为模式,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社会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③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意志能力,可以使人主动地加强自己的学习动机,使个体的社会化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
(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2.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1)家庭
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定了基础。
②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
③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具有重大影响。
(2)学校
①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
②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群体机构。
学校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学生必须学习和遵守这些行为规范和准则,按照规范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理解和把握这种有组织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作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4)工作单位
①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个人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等,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的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
②工作单位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和发展家庭及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
在家庭和学校中所受的社会化训练能否使人们适应这个社会,需要在工作单位这一社会生活环境中加以检验。
(5)大众传媒
①大众传媒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信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
②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
③现代社会,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三、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1.早期社会化
(1)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
①儿童期。是社会化过程的开端,进行的主要是初级社会化。
②青年期。青年期一般位于11~21岁之间。青年期大量进行的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都在进行,但在青年期表现得最为明显。
(2)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2.成人继续社会化
(1)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转型能否顺利完成。
(3)在成人期内,继续社会化甚至可能包括再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所处的环境发生根本变化,而是个人在基本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或失败。
(4)个体在老年期社会化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不仅包括生理方面,而且包括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
3.代沟问题
代沟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代沟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1)代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代沟是社会文化在遗传过程中的变异,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
(2)对代沟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
4.社会化的内容
(1)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学习
在早期社会化阶段,个人首先需要学习的就是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是劳动和文化知识的学习。
(2)道德社会化的学习
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并用规则和道德规范指导自己行动选择的过程。
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等重要功能。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方面作用重大。
(3)角色扮演的学习
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过程,实际就相当于在社会大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能否将戏顺利演下去,就取决于每个人能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学习如何扮演角色,如何演绎社会戏剧。
四、社会角色扮演
1.社会角色及其类型
(1)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它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
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2)角色集
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形成了角色集。
角色集包括了两种情况:
①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
②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社会角色的类型
①先赋角色与自获角色
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获角色。
a.先赋角色
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b.自获角色
又称自致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也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②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来分。社会角色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a.规定性角色
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
b.开放性角色
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③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从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来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a.功利性角色
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目标。
b.表现性角色
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
2.社会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确定
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
角色确定不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不能胜任角色,即某人不具备担当某一角色的能力,但却被安排或任命到这一位置上了。
②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即某些有一定才能与条件的人未能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上,有可能是大才小用,也有可能是“此才彼用”。
③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止一种,一个人在某一种场合所能扮演的角色也不止一种。
(2)角色表现
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要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表现出来。
①布景与道具。布景与道具是社会角色的一种背景与衬托。
②角色扮演者的仪表、风度
③注意前台与台后之分
a.前台的表现。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时的表演。
b.后台的表现。指在表演某种角色以前的准备活动。
④实现角色之间的配合
(3)角色建构。角色建构就是角色扮演者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努力将角色演得更好,赋予角色更丰富内涵的行为。
3.角色冲突与协调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①角色冲突的类型
a.角色间的冲突
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b.角色内的冲突
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其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第一,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
第二,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
第三,在单一的角色内部,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②处理角色冲突的方法
没有统一和固定的措施,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a.针对一个人因承担角色过多而造成的角色紧张,应减少其过多的兼职,使其能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
b.针对因角色规范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应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2)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①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在社会与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感到,很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那个范围。
②处理方法
只有通过长期互动,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消除。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①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
a.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
b.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②解决办法是:
a.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
b.对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
c.对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对于那些因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角色中断,应给予帮助。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①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
a.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
b.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②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不是不能把它转变为好事。
(5)角色协调
基本原则:
①在特定情景中,从属角色应服从主导角色或以主导角色为主;
②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不同角色的价值合理性程度;
③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