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6字
- 2022-08-05 17:25:37
第1章 发展论
1.1 复习笔记
一、全球化与比较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
(一)全球化的界定
1.全球化的概念
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2.全球化的特征
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3.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是自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革新推动的,特别是20世纪后期新的通讯媒介——主要是大众的电子传播媒介和互联网。
4.全球化对比较文学的影响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而比较文学则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二)接受或抵制:文化全球化引发的争论
1.文化全球化的论题
(1)涉及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2)这些互相对立的语词表达的是对全球化截然相反的态度,可粗略地分为是欢迎接受还是拒绝抵制。
(3)后一种被称之为逆全球化的姿态无疑也包裹在全球性话语之中,就此意义而言,在全球化时代不可能有任何退出全球化的策略,同时这也揭示出我们目前所称的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平衡的、复杂的过程。
2.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
3.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4.大众文化携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之势异军突起
(1)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另一个突出的景观是大众文化携现代传播媒介和网络之势异军突起,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原来已有的紧张更趋激烈。
(2)大众文化的内涵: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3)大众文化和文化研究的崛起无可否认地已经对比较文学的研究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乃至比较文学又再度陷入“危机”之境地。但“危机”也许正意味着机遇,面对“危机”望而却步、不思改进的话就会使比较文学学科失去生机,所以必须调整和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科结构,扩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才能把“危机”扭为转机。
(三)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1.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最激烈的争议:对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的思考。
2.全球化既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和一体,也有促成文化多元并存之功
(1)全球化意味着现代世界高度发达的跨国、跨洲的全球文化信息共享,这对于文化之多元的确是一个颇为有利的时机。
(2)另一方面,全球化一向被视为抹煞了文化的差异、制造文化趋同的罪魁祸首而为人所诟病,特别是遭到多元文化主义者的批驳与抵制。
3.多元文化主义
(1)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之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
(2)过于狭隘的多元文化主义视野逐步成为滋生文化孤立主义和分离主义的温床,它以保存文化的纯洁和地道为名,以一种不加批判的方式弘扬差异,否认文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兴趣和理解。
4.全球地方化与全球地方主义
基于对全球化引发的文化同质和文化多元的考虑,人们提出了既涵盖全球、又包含本土的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二、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渊源
(一)比较文学的萌芽
1.比较文学诞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
2.标志: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纷纷出版。
3.文学领域内的非自觉的零散的比较研究一直存在
(1)一方面,在文学和文化活动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现象
(2)另一方面,“比较”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4.比较文学萌芽的历史
(1)早在古罗马时期,由于古罗马文学(古拉丁语)有意借鉴和模仿古希腊文学(古希腊语),古罗马作家或理论家自然经常比较两个时代、民族和语言等在文学上的异同。进入中世纪以后,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和共同的语言(拉丁语),欧洲各民族几乎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中世纪后期,随着神权体系的松动、尘世兴趣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受到重视。
(2)到了中世纪晚期和近代,遍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用“人文主义”把欧洲的知识阶层和作家联合起来,他们一方面积极吸收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精华,一方面试图挖掘和“复兴”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3)18世纪兴盛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使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文学之间的对比研究自然比前代更为丰富,欧洲范围内的思想和文学的超国界说和“文艺的共和国”的观念随之出现。
(4)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东方视野的加入势必为欧洲比较文学的诞生起到推动作用,也为未来比较文学从欧洲文学内部扩展到欧洲之外,并摆脱欧洲中心论,提供了历史基础。
(5)在稍后于伏尔泰时代的德国,比较文学的意识也开始萌生,莱辛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虽然莱辛尚不具备比较文学的自觉的学科意识,但他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二)比较文学的诞生
1.诞生背景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在整个欧洲的兴起和发展,再加上革命、战争、作家的流亡等因素的影响,学术和文学的“超国界论”以新的面貌再一次出现。
(1)一方面,外国文学的介绍、接受和研究越来越多,因为研究一国文学再也不能无视它同整个欧洲思潮的关系;
(2)另一方面,民族的和民间的文学更加受到重视。
2.诞生过程
(1)19世纪之初,法国流亡作家斯达尔夫人在《论文学》中把欧洲文学区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类型,并提出文学与地理环境如气候之间的密切关系。
(2)德国作家歌德因最早发出“世界文学”的呼声而在比较文学的发生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3)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世界文学”的到来及其条件,即国际世界的开拓,也就是说,是经济的国际化最终促成了文化和文学的国际化。
(4)1816年以来出现了若干以“比较文学”为书名的作品选,即各民族作品的选本。它们虽然不属于比较研究,但展现了一个文学的超级市场,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和鼓励。
(5)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建立的标志事件
①1877年匈牙利学者梅茨尔创办《比较文学学报》;
②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专著《比较文学》;
③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两年前,他还完成了法国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著作,即他的博士论文《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
(6)比较文学诞生初期值得一提的事件
①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
②俄国“比较文学之父”维谢洛夫斯基在圣彼得堡创办总体文学讲座
③在美国,1871年,查尔斯·沙克福德在康乃尔大学开设“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④1887年至1889年间,查尔斯·盖利在密执安大学开办“比较的文学批评”讲习班;
⑤1890年至1891年间,阿瑟·马什在哈佛大学开办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⑥在法国,从1897到1904年连续出版了贝茨和巴尔登斯伯格的《比较文学目录》。
⑦1900年夏天,来自不同国家的欧美学者在巴黎举行国际性讨论会,大会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史”列入议题,还提出了建立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的呼吁。
(三)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1.比较文学发展的早期历史
(1)在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早期和中期,也就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就突出和起决定性影响的是法国的一批理论家: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等。其中,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比较文学惟一的入门书。
(2)影响:第一代成熟的法国比较学者以积极的态度、严谨的实证方法大力研究欧洲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确实必要地补充了国别文学史的研究,也为比较文学开辟和确立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研究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风,防止比较文学从一开始就落入空泛之谈,以印象和感觉代替严谨的考证和有根据的思考。
2.“比较文学的危机”及其转向
(1)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LA)”应运而生,第二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2)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全会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举行,这是美国比较学者第一次与欧洲比较学者正式会晤。
(3)1962年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大会仍把“学科的对象和方法”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教堂山会议成为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以此为起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向发生全面调整,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也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4)韦勒克的报告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比较文学“岌岌可危”,“其最严重的标志是至今未能确立明确的课题和独特的方法论”。
(5)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批评反映了当时正崛起于美国的“新批评”思潮对僵化、保守的实证主义的挑战。
(6)田伯和勃洛克在恢复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点上与韦勒克相互呼应。
(7)韦勒克、艾田伯和勃洛克等学者强调比较文学的“文学性”和“精神倾向”的做法,理想性有余,可行性和建设性不足,而且,把比较文学干脆称为“文学”(韦勒克)或“一种观点”(勃洛克),比较文学不足以成为一门学科。
3.“跨世纪的比较文学”及其走向
(1)在50年代到60年代,比较文学暂时走出了危机,在此期间,比较学者们对本学科的界定相对自信了,而且不断强调超民族性和跨学科性。
(2)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中在比较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它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3)60年代末,解构主义异军突起
一直对新理论保持高度敏感的比较文学也被吸引到解构主义上来,整个70年代,比较学者们开始大量阅读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的理论,按照伯恩海默的描述,一个理论的时代到来了,在那个时代,“方法比问题更重要,焦虑已不再被视为需要治疗的症状,它已成为一个需要体察与分析的文本功能。
(4)围绕着比较文学和各种新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展开了新一轮的论争
佛克马指明,比较文学不应该排斥理论,相反,“文学的理论化研究在提供方法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和促进了比较研究”。
①佛克马为比较文学提出的四个新范式
a.文学研究对象的新概念;
b.新方法的引进;
c.重新看待文学研究与科学的相关性;
d.重新看待文学研究的社会合理性。
②基于这些新的范式,佛克马提出必须严格区分的两个领域
a.文学的科学研究;
b.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
(4)与佛克马相反,老一辈学者如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乌尔利希·韦斯坦因等也分别在80年代发表论文,提出谨慎对待新理论的态度。
(5)1993年题为《跨世纪的比较文学》指出的比较文学的两个发展方向
①放弃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
②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文化产品或其他话语形式。
(6)对于破除欧洲中心论有两件事值得载入史册
①1985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得到许多国际比较学者如艾田伯、佛克马的真诚祝贺;
②1991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三次大会在日本举行,这是该学会自195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东方国家举行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东西方文化的对话被作为比较文学学者的历史使命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7)对于比较文学向比较文学方向发展的反对意见
①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可行性;
②如何坚持比较文学的“文学性”。
三、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1.时间: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的诞生在20世纪上半叶。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3.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出现的条件
(1)必须与外来文化相接触;
(2)必须具备通识眼光,即能具有一种从国际角度来从事文学研究的立场。
4.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最迟在汉代,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就已正式出现。
5.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
(1)内容较丰富,其中尤以跨学科研究成就最为突出
(2)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6.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的内容
(1)译介学研究;
(2)阐发研究;
(3)平行研究;
(4)影响研究。
7.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是历代文论中的跨学科研究。而在这种跨学科比较研究中,内容最多的又是如下两个方面:
(1)诗与画的比较研究。
(2)诗与禅的比较研究。
(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
1.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文化像潮水一般涌进中国。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也愈来愈多。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中西小说、戏剧、诗歌的比较研究一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2.此时出现了一批留学归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梁启超、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与茅盾等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深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而且对于西方的学科发展现状有或深或浅的了解,这就使他们慢慢地接触并开始引进西方的“比较文学”。
3.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正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
最为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
(1)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归来的吴宓,积极提倡比较文学,并于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2)1929年12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瑞恰慈应邀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讲授“比较文学”,重点介绍比较文学理论与翻译。这是中国大学中首次正式以“比较文学”为名的课程。
(3)清华大学外文系外籍教师瞿孟生又根据瑞恰慈的观点写成了第一本《比较文学》教材。
(4)清华大学中文系也开设了“当代比较小说”、“佛教翻译文学”等具比较文学性质的选修课。除此之外,北京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公学、岭南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4.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
(1)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由傅东华翻译,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
(2)1937年,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梵·第根的《比较文学》由戴望舒译出。
(3)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5.一批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其中以影响研究与译介学研究的成果最为著名,体现了学科初兴之际的求实倾向。
(1)在影响研究方面,陈寅恪关于中印文学关系的系列论文最为突出。
(2)在译介学研究方面讨论颇热烈,成就亦较丰硕。
6.自此之后直到1949年,中间虽有抗日战争的影响,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却日趋兴盛,不仅仍有影响研究,更有大量的平行研究,还有跨学科研究与阐发研究,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专著,这是以前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1)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2)陈铨的《中德文学研究》。
(3)刘西渭(李健吾)的《咀华集》、《咀华二集》与李广田的《诗的艺术》。
(4)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与朱维之的《基督教文学》。
(5)杨宪益《零墨新笺》。
(6)范存忠的系列论文和季羡林的系列论文。
7.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诗论》与钱钟书的《谈艺录》二书。
(三)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1949年以后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阵营因政治原因分为了两大区域:一是大陆,一是港台。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两大区域的研究才相互交流并渐呈合一之势。
2.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比较文学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却是日趋兴盛,成果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
3.兴盛之势的表现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①这一时期对比较文学的研究,首先表现为充分讨论建立比较文学的意义,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因此出版了许多著作、论文集与教材。
②更为主要的内容是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并进而讨论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
4.当代中国学者对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认识
(1)当代中国学者在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中更倾向于选择平行研究,而在平行研究中又更倾向于求异而不只是求同。
(2)1976年台湾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阐发法”,也就是“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之研究”的方法。
(3)以钱钟书为代表的大陆学者则更倾向于“双向阐发”法。“双向阐发”不同于“单向阐发”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以一种平等的立场来看待中西文化与文学。
四、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一)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1.未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积极认识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复杂性,辨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方式,探究文化传播中文学价值与形式的变化与重构过程。
2.比较文学是致力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本质主义,主张与异己的、异质的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
3.提倡对话与了解的比较文学为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野,使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向着积极建构性的方向发展。
(二)比较文学未来的学科定位
1.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确实包含着比较方法
(1)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方式,比较的主要类型是求同与求异。这种方法在寻求跨文化的文学共同规律或者确认本民族文学特色等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
(2)比较文学自身的发展史也表明,在其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研究类型的实践中,大量存在着运用比较方法的例证。
2.比较文学研究又不仅仅是采用比较方法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
3.当下的文学研究不能离开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文学作参照系
(1)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学学科都把重点放在文学的跨民族、跨文化之上。换言之,比较文学学科决然不同于采用比较方法的其他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并不仅仅因为它运用了比较方法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和特定的理论立场。
(2)作为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超越了形式上的异同类比,而包括了多种不同的文学研究方法,从而展现各种文学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辩证联系。
4.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跨文化文学研究和文学与其他学科相连的跨学科文学研究势必大大超越前一世纪的比较文学,从而开辟比较文学的新纪元。
5.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
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通规律,这是国别或民族文学研究所无法企及的。
五、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一)文化研究溯源
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构成最大影响和威胁的无疑是文化研究的兴起。
2.作为一种思想资源,文化研究大致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英国的文化研究(或称文化马克思主义)是从一个特定的流派,即伯明翰学派成长而来。
3.“文化研究”的称谓只能说是较为灵活的、权宜之计的一种用法。但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从它们与权力关系的错综缠结、以及这种关系内部的角度,共同致力于审察文化实践。
4.文化研究决无意重复旧的思想观念,它致力于打造新的理论基地,有时甚至不惜与传统的知识前提划清界限。所以,文化研究不仅跨学科,在本质上它甚至采取积极主动的反学科姿态——这样一个特征确保它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处于持续的不稳定状态,似乎文化研究从不情愿成为诸学科之一员。
5.在研究方法上,文化研究也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反学科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
6.文化研究指当代非精英文化及大众文化研究
(1)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模式有三种,基于生产的研究、基于文本的研究和对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
(2)具体的研究类型
①以研究后殖民写作话语为主的种族研究或族裔研究;
②以研究女性批评和写作话语为主的性别研究;
③以指向东方和第三世界政治、经济、历史等多学科和多领域综合考察的区域研究;
④此外还应加上考察影视传媒的生产和消费的大众传媒研究。
7.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文化研究是一种具有非边缘化、解地域化和消解中心等特征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思潮。
(二)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
1.“文化”在文化研究中以两种主要的相互交叉的形式出现
(1)文化的聚焦点是象征性再现、文本、修辞、话语。
(2)文化概念实际上包含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即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
2.文化研究对精英文化研究意味着挑战的原因
(1)文化研究考察大众文化并非在于要揭露其道德上的腐朽、美学上的贫乏、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化。
(2)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
(3)大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参与姿态,所以文化研究对之的分析重点并不落脚在美学或人文方面。
(4)“文化”之于文化研究不仅是体现社会生活方式的载体,更意味着一种政治性;而大众性则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必然焦点和追求,它当然是反精英的。
(5)文化研究的视野里自然就没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低俗与高雅之分,它不会立足于精英主义立场格外垂青于高雅文学,也不会对大众文化持居高临下的贬损态度。
3.文化研究自己的问题
(1)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却恰恰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2)文化研究之所以被称作解地域化的场所,正是在于它反对学科体制化,并以此为解决问题之道。
(3)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了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规则。
4.对文化研究的评价:毁誉参半,赞同和提倡者认为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反对者则斥之为一种寄生现象,是毁灭文化的刺耳杂音。
(三)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1.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语境下,当今的文化和文学研究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研究的崛起和文学研究的衰落。文化研究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文学者对所谓纯粹的经典文学研究的不满。
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大有要取代经典文学研究之势,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冲突与交锋。
3.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1)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
(2)由于文化研究注重当代活跃多变的大众文化现象,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
(3)比较文学对文化研究的借鉴意味着,人们可能会放弃一部分的文学研究自主性,但这种放弃应该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
(4)文化研究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也可以启发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虽然以文学研究为己任,但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借用文化研究中经受了诸多考验的比较研究方法,这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特征并不矛盾。
(5)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也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领域不会被文化研究完全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