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口腔里长了“马牙”应该怎么办?

刚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的牙槽黏膜上长了几个白白的小点,家里老人说这是“马牙”,要马上挑掉,否则不利于宝宝的生长。但有些人又说这个不能挑掉,否则会引起感染。那么“马牙”到底需不需要挑掉?为什么宝宝口腔里会长“马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

很多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在出生数周后,口腔内上腭中线两侧或牙龈边缘处出现一些白色或白黄色类似于牙齿的小点,这些就是我们俗称的“马牙”,也称为“板牙”。那么,“马牙”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胚胎第5周的时候,牙板末端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乳牙胚,当乳牙胚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牙板就会破裂而被吸收,有些没有被吸收的残余部分会逐渐增生并发生角质化,形成临床上我们常见的上皮珠,也就是“马牙”。

“马牙”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吗?长“马牙”其实是婴儿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在新生儿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宝宝出生后几周内不长“马牙”,那么今后一般就不会再长了。“马牙”不会对婴儿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会引起疼痛,也不会影响哺乳以及今后的牙齿发育。“马牙”无需任何治疗,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一般2周~2个月就会自行脱落或吸收。个别营养不良的宝宝可能脱落的时间会稍微延长。如果“马牙”长得过大,影响宝宝喝奶,那么就要到医院让医生进行处理,切忌自己用针挑去或用蛮力拭去。因为婴儿口腔内黏膜很脆弱,黏膜下血管又很丰富,抵抗力又较差,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贸然去除“马牙”会损伤婴儿娇嫩的黏膜,病原菌一旦进入损伤区域就会引起感染,并且感染容易沿着血运扩散至全身,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危及宝宝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家有新生宝宝的家长,尤其是由老人照看婴儿的,一定要对“马牙”有所了解,不要盲目听信传言,切忌随意除去“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