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新知:科学终结恐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金奖)
- 李治中
- 3063字
- 2020-11-28 15:13:56
抗癌新药最大的副作用是什么?
被人忽视的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天然还是人工合成,所有的药都有毒副作用(治疗手段对患者身体和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说起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化疗后的脱发、严重腹泻、免疫力下降,等等。正是因为这些毒副作用,化疗药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很多时候效果不理想。
近20年来,大量抗癌新药上市,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它们通常毒副作用更加可控,比如肺癌的EGFR靶向药物,最明显的毒性是皮疹,相对化疗好很多。
但是,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有一个比化疗严重得多的毒副作用。
是什么?
经济毒性!
包含两方面:
· 昂贵的药物价格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 昂贵的药物价格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心理压力。
我相信,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同意,这才是抗癌药最大的毒副作用。
严峻的挑战
经济毒性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
以往说毒副作用,大家只关注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但事实上,毒副作用应该包含所有对身体和生活的不良影响,包括财务和心理。
经济毒性出现的重要原因,当然是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尤其是药价。抗癌药价格日益提高,在过去10多年,美国抗癌药平均价格已经翻了一番,从每个月5000美元涨到了10000美元!
随便列举几个近5年上市新药,在美国的每年费用:
Ibrutinib(淋巴瘤,15.7万美元)
Crizotinib(肺癌,15.6万美元)
Pomalidomide(多发性骨髓瘤,15.0万美元)
Sorafenib(甲状腺癌,14.1万美元)
Opdivo(多种癌症,15万美元)
更要命的是,癌症治疗正走向混合疗法阶段,肯定还会更贵。比如,Opdivo(PD-1免疫药物)单独使用每年15万美元,但和Yervoy(CTLA4免疫药物)组合,第一年费用高达25.6万美元。
美国医保体系越来越承受不住,所以特朗普上台就说:一定要控制药价!
和很多人想的不同,中国的药物价格通常比美国低。比如Crizotinib(克唑替尼)在美国15.6万美元一年,折合100万人民币,在中国大概是60万元。
无论100万元还是60万元,对绝大多数中国患者都是天文数字。
不用新药,遗憾;用新药,破产。
这就是很多患癌家庭面临的困境。残酷而真实。
经济毒性不单单是新药造成的。
癌症治疗通常是个系统工程,其他费用,包括手术、放疗、各种中药,甚至去一线城市治疗的路费和生活费,都是毒性的一部分。
最近权威期刊《柳叶刀》发表论文,通过对中国1.4万名癌症患者调查,发现患者家庭年平均收入为8607美元,但平均支出是9739美元。一位患者治疗费用就超过一家人的全部收入!
我认为真实情况比这个统计更加严峻,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年收入并不等于可支配收入。8607美元不可能100%用来治病,那样连白饭都没得吃了。事实上,中国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1966元人民币,大概3000美元,双职工之家也就6000美元。
第二,统计的时候,中国患者绝大多数还没有机会使用昂贵的靶向药物或者免疫药物。随着新药越来越多进入中国市场,费用也会持续攀升。
因此,即使算上医保,癌症治疗的经济毒性仍然是灾难性的,倾家荡产者不在少数。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经济毒性已经成为癌症治疗中不可忽视甚至最为严重的毒副作用。
而且不单是癌症,很多别的疾病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经济毒性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有解决之道吗?
经济毒性对中国政府是巨大的挑战。
怎么办?
首先,靠降低中国医务人员待遇是行不通的。
实话实说,在政府的调控下,中国很多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护理费、检查费,已经很便宜,完全和市场脱节。比如,去北京动物园看猩猩门票10元,去协和医院看大夫挂号费5元(注:很庆幸,今年刚刚改革了)。
大家总说医生富得流油,但这绝对是少数。院长、主任很可能生活得很好,但大多数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其实非常苦,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得可怜,弄不好还莫名其妙陷入医疗纠纷。当正常收入无法保证他们一家体面生活的时候,各种赚钱的幺蛾子就出现了,比如各种回扣,各种过度医疗等。
羊毛总会出在羊身上,压榨医务人员对降低医疗成本毫无帮助。
控制药物价格是办法之一。
抗癌新药几乎都来自欧美,价格不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一方面通过谈判,压低进口药物价格,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公司在合法(不侵犯专利)前提下生产替代药物。
大家熟悉的国产肺癌靶向药物——凯美纳,就是个好例子。
很多科学家不喜欢凯美纳,因为纯从制药来讲,它并非全新,而是通过改造易瑞沙和特罗凯得来的。另外,它有些小问题,比如易瑞沙每天只需吃1次,而凯美纳需要吃3次,这可能导致一些患者忘记服药,影响效果。
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认为凯美纳对中国社会的价值不容置疑。
首先,它确实有效而且更便宜,给患者带来新的选择。其次,它的成功是一个标杆,对中国创新制药业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吸引了一批有理想的科学家回国打拼。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西达本胺。
这是个主要治疗淋巴瘤的国产原创药物。它每个月价格是2.5万元人民币,依然不便宜,但它尝试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患者买3个月,送3个月,如果有效,再买3个月后,就会终身免费赠药。因此,药物支出被控制在(3+3)×2.5万元=15万元以内。
15万元当然不是小数目,但至少不再是无底洞。类似这种模式,有利于解决经济毒性,对政府和患者都是好消息,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如果常看新闻,就会发现政府最近一直在释放信号:中国急需有效而且老百姓用得起的新药!
在这种大环境下,恒瑞、百济神州、微芯、贝达、艾森、信达等一批国内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快速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正由于经济毒性,中国新药研发的春天提前来了。
不只是药的事儿
虽然说了半天降低药价,但经济毒性这个黑锅不能只让药厂背。
经济毒性并非只是药物昂贵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一些不理智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轻视预防而注重治疗。
戒烟,省钱又防止生病,绝对是降低经济毒性的最佳方式。但吸烟的人总能找出1万条理由不戒烟,觉得自己能幸运地吐着烟圈终老一生,直到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另外,多数人健康的时候不愿意了解防癌、抗癌知识,甚至很忌讳“癌症”这个字眼。在自己或家人生病之前,知识储备几乎为0。随着平均寿命增加,据估计,未来中国90%左右的家庭中,都会有至少一位癌症患者。癌症不等于绝症,真正的做法是提前学习,避免走弯路。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起来假装看不到,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中国的癌症病死率非常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家没有正确的筛查意识,一旦发现就是晚期。
第二,盲目消费昂贵的“安慰剂”。
几乎所有癌症患者都吃过昂贵的中药和保健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政府对它们的监管和西药完全不同,中药和保健品无须通过严格客观的对照试验,就能进入市场。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抗癌防癌的中药或者保健品,被严格证明比“安慰剂”更有效。
很多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后,喜欢吃中药调养身体。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个月的防癌复发中药比比皆是,我不是中医黑,但我是数据控。不管中医西医,我不认可任何没有证据的东西,尤其是昂贵的疗法。越贵的东西越需要警惕。
保健品也一样。
1万元的冬虫夏草或者燕窝,真的就比100元的小鸡炖蘑菇更好,更能帮助恢复免疫系统吗?
毫无证据。
如果经济已经很紧张,大可不必为这些东西花钱。
我完全不反对患者根据需要补充维生素和营养品,但通常,真正需要补充的东西并不贵,几十、几百元就能买到。另外,均衡饮食,恢复锻炼,调节心情,注意复查,比任何补品都有效。
不理性地“花钱买心安”,正中不良商家圈套,显著加重了经济毒性。至于生病后去找隐藏民间的神医大师之类的,就更不用说,注定是人财两空。
仔细想想就知道,癌症是世界难题,如果真有抗癌神医大师,我认为只可能有两个结局:
第一,全世界闻名,获得诺贝尔奖;
第二,被达官显贵秘密私藏,为他们终身服务。
记住,只活跃于朋友圈和微信群的神医,不是小骗子,就是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