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张宇
- 1334字
- 2020-08-29 19:42:59
四、苏联模式的成就与局限
在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在经济、教育、卫生等许多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大缩小了苏联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1928—1940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以每年21%的速度发展,短短12年时间就实现了工业化,跃居欧洲第一,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工业强国。这一成就正好是在世界资本主义1929—1933年爆发大危机及危机后长期萧条的背景下取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速度大大快于西方各国。1950—1984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8倍,而美国只增长了2倍。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严重危机形成鲜明对照(见表2—1)。[1]
表2—1 1913年与1940年苏联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在教育方面,苏联十分重视扫盲工作,在1920—1939年间,约在6000万成年居民中扫除了文盲,9~49岁居民的识字率由1897年的28.4%提升到1939年的87.4%,到1959年苏联已基本扫除了文盲现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苏联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1926—1927年,苏联人口的平均寿命为44岁,到1971—1972年,人口平均寿命已提高到70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为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苏联在战前三个五年计划中坚定地实施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苏联形成了强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体系,整个军事工业在此期间增长4倍多,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国家可以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来保证战时经济任务的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恢复国民经济的速度也大大快于西欧各国(见表2—2)。
表2—2 各国国民生产总值(GNP)长期增长率比较
但是,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主要是: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官僚主义严重、民主监督机制缺乏;经济结构长期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集中过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利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以补贴工业发展,导致农业长期滞后。1913—1953年,苏联工业增长了45.5倍,而轻工业只增长了7.8倍,农业则几十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1953年苏联粮食产量(8250万吨)还没有达到1913年的水平(8600万吨),人口增加了40%,人均谷物产量由540公斤下降到435公斤。这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特别是苏联最后一二十年,面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经济发展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轨的客观要求,没有及时进行改革,导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效益不高,社会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引起人民的不满。再加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政治领域的错误、民族政策的失误、领导干部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形象,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推动下,时任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张私有化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注释
[1] 参见周新城、张旭:《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9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