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与生命行走——台湾创意人才的培养[12]

我国台湾在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的顺序是“贸、技、工”,从海外贸易到技术研发再到工业制造,积累了本土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而大陆发展的顺序是“贸、工、技”,首先从低端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代工开始,然后才做自己的原创研发,所以到今天为止,台湾贡献的国际品牌其实比大陆要多。

台湾善于学习国际的传播手段和营销方式,领悟国际市场对东方文化的需求点。与此同时,台湾还非常重视将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与本土原创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转向自己对品牌的控制和内容的创意。台湾强调一种新的“国民性”的培育,即重新把大陆的文化引入现代生活中的文化自觉,在家居、陈设、包装设计、活动策划乃至建筑规划等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公共活动中都引入了大陆文化的元素。

笔者曾深入接触过台湾文化创意界的资深前辈,如云门舞集的林怀民、表演工坊的赖声川、现代打击乐的朱宗庆和现代茶道的林谷芳等,他们大多都于20世纪70年代从海外学成回到台湾。他们既有国际意识,能很好地将国际市场的意识与台湾相结合,又多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浸润体悟。他们每个人在设计作品、策划项目的过程中都自觉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把沉睡的文化资源变成“活”的生命感悟和当下的生活认同。他们在台湾文创界活跃了三十多年。未来十年中国大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培育出一大批类似这样的文化创意领军人才。

笔者多次前往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创意考察,看到台湾的许多大学和公共文化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市民创造力和公民美学素养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对创意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意青年人才的培养。比如,台北艺术大学非常注重将创意人才的培养与新兴科技手段结合起来,而台湾政治大学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专门训练大学生的创意思维方式和创意管理能力。台北“故宫”还会经常邀请来自各个产业领域,如家居、时装、工业产品等行业的设计师到博物院研读经典名作,如欣赏黄庭坚的书法,观摩黄公望的绘画,参加各类工作营、研讨会、创意论坛、设计研习营,训练设计团队的美学感知、创意思维、文物品鉴、数字加值和文化营销等技能,启发这些设计师在生命深处去理解这些文化艺术的内在精神,然后再运用这些文化元素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

类似这种专业化、职业化的创意培训在台湾还有很多,这让笔者感触很深。台湾很多文博机构和遗产单位都积极主动地融入文化产业,运用文化创意的手段去活化传统文化资源。在他们看来,“old is new”,要让传统的东西焕发出新的生命。设计是很重要的文创手段,设计让无形的文化因子直接附着于有形的物质产品,从而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最终让文化成为每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因此,台湾的文博机构非常用心地去影响设计师,让设计师形成一种内在的习惯和行为的自觉,真正去敬畏、理解和活用中国元素。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文创业者必须有两个应坚持一生的习惯。一是经典阅读,不仅是读书,还包括去音乐厅欣赏歌剧、去剧院观看经典戏曲和舞剧,去博物馆和美术馆欣赏历史器物和经典画作,这些调动“眼睛”和“耳朵”的“阅读行为”都属于经典阅读;二是生命行走,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眼、耳、鼻、舌、身、意”去体验、感受大千世界和生命周遭的“色、声、香、味、触、法”,最终将“经典阅读”积累的“文化素材”和“生命行走”积累的“文化体验”结合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创意之源。

笔者发现台湾非常重视对青年学生“经典阅读”和“生命行走”的训练。很多大学生毕业并不一定马上要进入社会工作,而是去欧洲或者台湾乡村行走一年,加深生命的体验,这非常像鼎盛于18世纪的英国的“大陆游学”(the Grand Tour)。这对笔者的启发很大。所以,笔者们从2004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做一项“美学散步生命体验计划”,资助大学生们带着“经典阅读”(学校学习)后的理论思考,用一学期的时间去到欧洲或者台湾进行游学(生命行走),来激发生命的感动,积累生命的体验。

笔者的一名研究生于台湾考察文化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经验,观察那些街区、地铁、公园、博物馆、展览馆、节庆会展等公共空间如何给文创业者提供激发创意、展示创意的公共平台。最近她刚从台湾回来,笔者发现,她对生命观察的细致度,以及在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动而让他人产生共鸣的能力上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甚至于她言谈举止间的很多细节都有了微妙的变化。笔者欣喜于看到这样的创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