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部教材酝酿十来年了,迟迟不得成稿,原因只有一个:太难。

我的第一部广播剧作品,诞生于32年前——1984年,我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艺术学校当校长的时候,凭感觉摸索着写了一部广播单本剧《倒霉的姑娘》,没想到一投即中,由饶津发编辑、郭银龙导演、黑龙江广播电台录制播出,还在省里得了奖。《倒霉的姑娘》成就了“幸运的小伙”,从此黑龙江(乃至后来的全国)广播剧创作队伍中,多了一个我。更重要的是广播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引领我走进了广电行业:电台的编剧,电视台的导演,广电艺术类高校的专业教师。无论工作岗位怎样变动,广播剧创作从未间断。

被浙江传媒学院引进从教之后,本来我是主教“影视脚本创作”和“电视文艺编导”的专业教师,因为广播剧没人教,而戏文、编导、录音等专业又必须开这门课程,于是我又成了“广播剧”老师。有学生,有教室,有录音制作实验室,没有教材,讲义由我自编。院领导发问:“其他几门课程用的都是你的书,为何不再写一本关于广播剧的教材呢?”我一笑置之,不作答。经过几年时间的私下“煎熬”,如今这部教材终于成形,我来跟翻开此书的读者诸君道道苦衷、说说难处。

先说一“大”一“小”。

广播剧是立足难度最大的艺术形式。科学实验证明,明亮环境下的相同地点、等量时间,听觉和视觉接收信息量为1比900。这是广播媒介的先天局限。当电视、电脑、智能手机铺天盖地充塞视听的时候,作为声音艺术的广播节目,生存空间被大幅度挤压,变成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收听的节目。在广播节目的听众之中,老年人拎着小收音机,边散步边听戏,小青年戴着耳塞,边赶路边听流行歌,不老不小的中年人则是夜里上床之后闭着眼睛来一段“懒人听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凭借有声语言、音乐、音响这些有限的手段,做出有故事、有人物、有意义、有意思,既能传输正能量,又能提供艺术熏陶的广播剧,抓住听众,打开局面,赢得社会认可,谈何容易?

广播剧是经济收益最小的文化产品。广播剧怎么赚钱?电台播出可以带点广告,网络播出可以赚取点击费用,除此之外就没了。这小小的收益,用评书、小说同样可以完成,而且它们的成本比广播剧低很多。流行歌曲就更厉害了,除了挤占广播平台之外,可以发专辑、上舞台、上电视、商演个唱。比如某知名音乐组合年入过亿,一年总共需演唱几首歌?广播剧能收回成本的,绝对是特例。

再说一“低”一“高”。

广播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低。由于前文所述经济效益的原因,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广播电台,先前的广播剧组或广播剧部大多销声匿迹了,广播剧制作量越来越少。全国每年(或每两年)用评奖机制推出的几十部精品,因为传播方式的局限,也很难产生轰动效应。社会受众对广播剧的关注,跟对电影、电视剧的关注相比,绝不可同日而语。

广播剧的创作要求越来越高。任何剧种的作品基础都是剧本,任何剧本的基础都是题材,而仅题材一项,便足见广播剧要求之“高”。2011年,第四届全国广播剧培训班在黑龙江举办,我的老同事、老朋友饶津发作了很精彩的发言。谈到“选材”时他是这样说的:“从广泛的创作理论上讲,任何人物和事件都可以作为艺术作品素材入选。而从广播剧创作上讲,要加一个‘不’字,即:不是任何人物任何故事都可以作为题材素材入选。比如说《天下无贼》,那个题材广播剧能写吗?不能。监狱犯人逃出来的题材能写吗?也不能。我认为,广播剧的主人公,一定要有相当的思想高度,至少不能低于一般人的思想水准。因为,广播剧姓广。就是说,它有广播的特性在前面。它面对的是社会的全体听众,而不是电影院的特定的观众群。……对广播剧创作的要求,说到底,就是三个:听着有意思,品着有味道,评着有深度。加起来就是一个:雅俗共赏。听着有意思就要求剧本在结构上要跌宕有致,剧中人物语言要生动时尚,剧本展现的情感纠葛内容要悲喜交加等;品着有味道就要求剧本的地域特色要浓郁,剧中如果能有当地的歌谣、歌曲、小调、地方戏等出现就更好一些;评着有深度就要求剧本在选材上要注意人物所处的中心事件必须是当代比较受重视的,而且是具备时代特征的,有着民族精神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大方向的,等等。”由此便可以看出广播剧创作的要求之高了。

面对这一“大”一“小”、一“低”一“高”,我为什么还要写这本教材?写出教材来还有用么?我肯定是回答了自己的疑虑之后才动笔的。

一方面,作为过去广电界的从业者、现在广电艺术类高校的教书人,我深知广播剧是衡量一家电台在广播艺术、广播技术和广播与社会协作等方面的一把最好的尺子,也是用来提高广播电台业务学习能力的典范性的样板节目。可以这么说:第一,能熟练地制作广播剧,其他任何广播节目统统不在话下,小菜一碟;第二,广播剧界的佼佼者,到电影、电视剧、电视文艺、舞台艺术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反之却不尽然。既如此,权当广播剧是一种练兵的模式、育苗的田圃,我们也应该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广播剧,喜爱广播剧,参与创作广播剧。

另一方面,大学是个青春泛滥、活力四射的地方,艺术院校尤甚。每当看着孩子们蹦着跳着喊着摇着唱《三天三夜》的时候,我总会想到震耳欲聋的迪斯科舞场,想到万人吼叫又哭又笑的演唱会,并在心里嘀咕:这叫娱乐,叫宣泄,绝非艺术欣赏。艺术的功能,在于怡情、养性、触念、动心。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静下来,钻进去,随其起浮,逐其辗转,与其共振,最终获得愉悦或者感动。广播剧这种最能调动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形式,恰恰是宝贵的欣赏对象。戏剧家曹禺先生在谈到广播剧时,充满深情地说:“我喜欢在静静的夜晚,独自欣赏这样的艺术。它拥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能触动人的情感深处,使人心驰神飞,使我们的世界在闭目静听中,化成万千生动的面貌。”无须讳言,广播剧不具备投放市场赚取经济回报的条件,但这样的艺术,应该死亡么?如果将经济效益作为衡量精神产品的唯一标准,实属短视、愚蠢,是打着发展文化市场的旗号制造文化沙漠。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能感受到党和政府在想方设法地支持和保护广播剧,譬如“评奖”。1984年开始举办的广播剧“丹桂杯”大奖赛,设有剧目综合奖、编剧奖、导演奖及演播、音乐、音响、录音合成、立体声效果、编辑等单项奖。1988年,广电部党组批准开展广播文艺国家级政府奖的评奖活动,广播剧的这一奖项从1990年的“蜀秀杯”开始,比其他广播文艺节目的评奖早四年。每年一次的政府奖评选,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播剧的发展。自1995年起,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活动中,“一首好歌”和“一部好广播剧”列入评选范围,将广播剧创作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掀起了精品生产的热潮。我觉得这些还不够,待我们的国力允许,应该像保护“非遗”那样,保护和支持“中国广播剧”!——这,就是我这个广电艺术类高校教书匠的美好憧憬。

缘于上述,我写成了这部教材。目标读者可以是是广电艺术类高校师生及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人,也可以广播电台从业人员、广播剧爱好者。全书共六章,第一章“广播剧的由来与基本特征”,介绍的是广播剧的艺术形态和诞生与发展过程、审美价值与教化功能;第二章“广播剧创作的基本规律与原则”,说的是广播剧的文体特征、题材特征、戏剧冲突与结构;第三章“广播剧文本创作的核心要素”,专门针对文本创作介绍广播剧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安排与语言运用;第四章“广播剧文本原创与改编的基本要领”说的是从选材、构思到设置冲突,从素材加工到结构呈现的“一度创作”流程;第五章“广播剧导演的素养与职责”和第六章“广播剧导演工作的实施”重点讲“二度创作”,即广播剧导演的前期准备、声音形象构思、选择演员、指导演员、排戏录音等。

由于前面谈到的原因,关于广播剧创作的著述,相对影视剧而言,很是匮乏,书中借鉴之处,难免有“捉襟见肘”和“张冠李戴”之嫌。若是冒犯了哪位老师、老友,还请多多包涵并把您发现的问题告诉我。只要中国还有人想做广播剧,只要有人觉得我这部教材对广播剧创作还有点用处,我会努力修订完善。

王国臣

2016年初春于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