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策略:以河南省为例
- 王肖芳
- 2965字
- 2020-06-25 07:01:57
2.2 理论研究基础
2.2.1 农业公共产品理论
萨缪尔森把公共产品定义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这种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即是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产品服务,比如教育、公共卫生、国防、外交。不管新增多少个消费者,这些产品的总效用水平是不变的,即某个消费者对他人消费公共产品是不会产生影响的。非排他和非竞争是公共产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是指:“一个人在消费某种产品时,无法排除他人也同时消费该种产品”。非竞争是指:“同一单位的公共产品可以被许多人消费,消费增加的边际成本为零。”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共物品只能满足部分非竞争和部分非排他。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准公共物品,例如图书馆、义务教育,电力使用等。除此之外从公共产品的形式上区分,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实务性和服务性的公共产品。比如道路、水渠等属于实物性的公共产品,而科技服务、气象服务都属于提供劳务性、信息服务性的服务性公共产品,即通常所说的公共服务。
农业公共产品是特殊的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的定义和农业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农业公共产品是指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能满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共同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物品和服务。我国《农业法》的第三十八条规定:“我国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安排的各项用于农业的资金应当主要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健全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加强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防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监督体系、农产品市场及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保障农民收入水平等。”规定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健全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业科研教育等都属于农村的公共产品。农业公共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经营需要,例如实物性农业公共产品、服务性农业公共产品等政府农业政策等,还具有使用效益低和收益范围有限等特性。
从分类上看,农业公共产品一般可分为纯农业公共产品和准农业公共产品。典型的纯农业公共产品有:环境的治理,农业科学的研究,江河湖海的治理等。现实的纯公共产品是很少的,绝大多数农业公共产品是以准公共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农业部准公共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性质上接近于纯公共产品的农业准公共产品,如农业培训与教育、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和病虫害的防治等。第二,一般的农业准公共产品,如农业水利灌溉系统、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医疗、农用道路建设和农用电网建设等。第三,在性质上接近于私人产品的农业准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农业多种经营等。
2.2.2 诱致技术变迁理论
1970年,速水佑次郎(Yujiro Hayami)和弗农拉坦(Vernon W.Ruttan)提出了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迁理论,一个国家的资源条件会制约一个国家农业的生产的增长,但是农业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资源的制约。农业生产会受到技术进步的制约和诱导,这种诱导是因为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但是价格的变动同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技术类型,这样可以用来消除因环境资源的缺乏给农业发展带来的限制。另外,土地和劳动力这类的资源是不可完全替代型的农业资源。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新的科学技术对劳动和土地的替代,也表现在促进土地更加适合耕种和劳动力资源自身的素质进步上。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二者也在不断适应自身的变化。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物质、人力、投资、技术等要素的发展创新,还要依靠传统资源的提升和进步。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动改进型和技术改进型的中性技术进步。
(1)劳动节约型。由于土地、劳动力这些初始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以及供给弹性不同,如果劳动力供给缺乏弹性,或者劳动力比土地的价格高,这会产生劳动节约型的机械性技术进步。在美国,土地价格和机械价格相对于劳动报酬而言较低,且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这就导致美国农场主和农业生产者不断地提高机械的使用率或者扩大土地来代替农业劳动力。正是由于美国家庭农场的耕种面积不断扩大和机械化使用率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土地和机械对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国的农业技术进步是“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道路。
(2)土地节约型。土地供给小或者缺乏弹性,或者土地相对于劳动力价格较高,则致使节约土地的生物化学技术进步,例如在日本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土地价格缺乏弹性,土地和劳动力是相应增长的。试图使用土地和机械以求替代劳动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化肥价格不断地下降,则会促使农场主和科研人员对于生物创新进行更多的投入,大力培养高产作物、耐肥作物,这大大提高了化肥和生物技术的替代率。因此产生了以“土地节约型”为主的生物化学进步模式。而日本由于国内土地缺乏,且土地价格高昂,因此只能发展以节约土地为目的的生物化学性进步为主的农业生产发展道路。
(3)中性技术型。中性技术进步是不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比例,或不改变生产要素相对收入比例的技术。其中劳动改进型技术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变化上。吴敬学等(2008)认为可以分为三种方式:①技能性技术,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按照某一目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这与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培训和实践经验有着直接联系。②劳动手段使用性技术,即通过使用农技、化肥、农机等新的劳动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③组织性技术,即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使用新的管理知识和组织使用新的技术等组织革新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进步方式。
2.2.3 技术扩散理论
斋藤优(1979)提出了技术扩散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表明在不同阶段技术产品的获利能力是不同的,它呈现出生命周期样的曲线形态。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新技术拥有企业则会在不同时段利用新技术产品输出,投资及新技术输出方式来进行技术扩散。在该理论基础上,Maidiqu(1988)通过对技术生命周期的研究,为国家及企业提供了在国际技术扩散中的对策。Klibanof和Morduch(1995)对技术扩散过程中溢出效应进行了论证。Grili Ches(1957)和Stone Man(1983)等经过研究得出技术扩散的“S”形曲线模型。Kim(1991)则对扩散曲线的路径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寻找到了最有效的扩散渠道和传播载体。林毅夫(1991)、黄季馄(1994)研究认为在企业规模假定的情况下如果采用新技术的可变成本较小,固定成本较大时,技术的采用就会出现规模临界点,当企业规模大于规模临界点时,才能采用新技术。
2.2.4 技术扩散的塔板理论
农业技术扩散的塔板理论认为农户在采用新技术时需要经历几个阶段,即从认识到感兴趣到对技术评价,然后再评价,最后到达实验采用的阶段。不同的农户采用同一技术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一项新技术从最开始的使用者不断地向外扩散,不断地传给新的使用者,这样新的技术就会得到普及,这个过程也就推进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在新技术的供给曲线上,这个过程具体的表现为:农户采用新技术,农产品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农产品供给增加,农产品价格降低。新技术超额利润降低,导致农民使用新的技术,这就形成了农业技术革新变迁的循环往复和阶梯式递进过程,我们称之为“农业踏板”。即在市场竞争之中,农户要想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只有不断地采用新技术。而对于那些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农户,则要承担部分损失,严重的还将会面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