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人口规模大,健康产业需求增长动力强,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健康产业是引领推动我国新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然而,与美国、日本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4月19日外出考察时提到,“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群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但该产业目前占我国产业比重不足5%,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这一产业做成我国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落地,“健康中国”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健康产业有望成为我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源头、活水。

一、我国健康产业重点政策分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包括全民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以及健康产业等众多指标。依据规划,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到2020年达到8万亿元,于2030年达到16万亿元。“健康中国”将成为未来15年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行动纲领。基于此,2017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健康产业的新政策、新规划,整个健康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十三五”规划陆续发布,健康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7年是将健康中国战略从纲领到行动细化转变的一年。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从思想到战略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而2017年新年伊始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则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从纲领到行动的转变。《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围绕“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从健康水平、疾病防控、妇幼健康、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了25项主要发展指标。并且,从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各项重点工作入手,提出了加强重大疾病防治、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和生育服务、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促进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综合监督执法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等10项工作任务,以专栏形式提出了10类34个项目和5大工程。同时,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卫生与健康工作提供支撑。

制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2017年5月16日,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规划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等目标,制定了12项任务,包括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前沿技术创新、提升疾病防控水平、保障重点人群健康、开发医药健康产品、发展新型健康服务技术、强化健康风险因素控制、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和能力建设、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等方面。着力突破20~30项前沿关键技术并转化应用,面向基层推广100~150项新技术,保障重点人群健康。该《专项规划》强化了五年规划的实施,将为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此外,2017年“健康中国战略”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这意味着健康中国战略是我们的国之大计,社会各界都应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方针,将健康同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相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医改政策全面推开,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整合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2017年医疗改革仍然是国家的重要工作,并且步入了新的台阶。2017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在5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是建立高效运行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四是建立规范有序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五是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规划对于深刻理解医改趋势,把握2017年整体健康产业政策要点,做好未来5年医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今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2017年4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规定了4个关键节点:一是7月31日前,所有地市出台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二是9月30日前,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三是2017年底,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下降到30%左右;四是2017年底,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新一轮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其中,基层卫生机构“接得住”是实现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基础,其突破口便是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5月4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据了解,全国已经有27个省(市、区)印发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或实施方案,整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医联体建设是分级诊疗的有利支撑,是势在必行的举措。2017年1月2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4月,国家多次在相关会议中要求推动医联体建设,并出台《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此次医联体的建设将覆盖全国自上而下各类公立医疗机构。2017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显示,全国90%的三级医院已参与医联体试点,实现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我国计划到2020年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

推动社会办医,有利于形成竞争共赢的办医格局。2017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为社会资本勾勒了进入医疗行业的广阔前景。2017年8月8日,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推出了卫生计生领域多项重点改革措施,独立医疗机构设置方面在已经批准、制定五类独立设置机构基本标准及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又设立了五类单独设置的机构。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已经接近1.8万家,相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近2000家。

(三)新版医保目录发布,扩大基本医保用药保障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2017年2月,备受瞩目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终于落地。与2009年目录相比,主要有两大改变:一是数量增幅,新版医保目录西药和中成药部分共收载药品2535个,较2009年版目录增加了339个,增幅约15.4%;二是药品类别,新版目录做了简化合并,与2009年版目录更侧重于药理分类不同,新版目录更注重按病种分类。新版医保目录对中成药、儿童药、创新药和大病种药物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加大,但对中药注射制剂等领域的管控更严。

各省应医保政策要求纷纷开展省级目录的调整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发布医保目录调整方案但还未出台目录的省、市、自治区包括山西、四川、海南、湖南、陕西、山东、云南、河南;仅发文执行国家目录的省区包括内蒙古、吉林、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天津;已发布新版目录的省、市、自治区包括福建、北京、青海、湖北、新疆、宁夏、西藏、贵州、上海、黑龙江。

按病种收付费正在全国强制性推开。2017年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各地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付费,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鼓励各地完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

(四)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了审评质量和标准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药品监管能力,推动国际创新药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提升国内制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于2017年6月2日正式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委员会(ICH),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行业和研发机构将参与ICH指导原则的制定,同时在国内逐步转化和实施国际最高技术标准和指南,这意味着中国药品注册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之路已经全面打开,药品研发和注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为此,一系列改革政策相继出台,药品和医疗器械在研发、注册、审评审批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进展。为了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药品质量,提高审评审批效率和水平,国务院于2015年8月出台了《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拉开了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大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不完善、不适应等问题还很突出。为此,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针对当前药品医疗器械创新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长远制度建设,提出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6部分共36项改革措施。该《意见》具有满足公众用药需求、调整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结构、推动药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

医药电商准入门槛全面放开。2017年4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正式取消医药电商B证和C证;2017年9月29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第三方)的审批(即A证)也在被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名单中。至此,医药电商行业的A/B/C证已经全部取消。

进口新药审批加速。2017年10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决定取消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已在境外注册或者已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的要求,鼓励境外未上市的新药经批准后在境内外同步开展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并在完成后提交药品上市申请。这将大大缩短新药境内外上市时间间隔,满足公众对新药的临床需求。

(五)一致性评价意见出台,提升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推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同样是我国医药行业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自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发布,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就此正式拉开了序幕。2017年相关政策主要是针对一致性评价工作不同情况的指导性文件,标志性文件如表1-3所示。

表1-3 2017年度一致性评价相关标志性文件

此外,有关参比制剂目录和涉及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BE)临床试验的两份相关名单也备受关注。其中,参比制剂目录的发布意味着企业推进一致性评价的第一步有了相对确定的行动参照,为后期加速推进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底,共发布了11批931条参比制剂信息;BE临床试验名单的发布为企业在一致性评价中的临床试验工作环节提供了便捷,有效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快速推进。2017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619家可以进行等效性临床试验的机构名单。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可以豁免BE或简化BE的品种名单,共计56个。

在多项政策的推进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经有一定的进展。2017年12月29日,第一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出炉,共12个品种、17个品规。

(六)“两票制”全面展开,助推医药流通大变革

“两票制”成为2017年中国最受瞩目的医疗体制政策之一。2017年1月9日,国务院医改办正式发布《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两票制”,即药品从生产企业销往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销往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的药品流通政策,着力于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直接结算配送费用,最终逐渐降低药价。接着,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3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意见,涉及药品质量、一致性评价、药品上市持有人制度、医保控费、医药分家等各个方面,为推行药品购销“两票制”在全国推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国刮起了医药两票制改革之风。截至2017年底,全国各省均出台了“两票制”方案、征求意见稿,或者明确的实施计划。其中,有31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两票制”整体实施方案,大部分集中在2017下半年全面落地。从“两票制”规则看,所有省份都在国家版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定制”。其中,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委托代为销售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视同生产企业在大多数省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顺应了国家力推上市许可人制度的政策。此外,北京、江苏、广东对于控股的经营公司还提出了控股超50%的要求,这项规定让很多企业在界定过程中被判“出局”;天津、浙江、内蒙古、甘肃都对因市场战略合作发生产权转移的产品,给予了在产品相关证照审批未完成前允许增加一票的规定。

“两票制”的全面实行对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整个行业格局将会洗牌,集中度将大大增强,大量中小型流通企业将被收购或转型。目前来看,“两票制”的推行对药品影响最大,但对医疗设备的影响有限。

(七)中医药产业政策不断,中医药迎来发展好势头

中医药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2017年中医药产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医药“一带一路”规划,必然会建立起更完善的多边机制,推进中药产品的海外注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输出,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发扬光大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6月,国家科技部印发《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未来5年中医药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这也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地位,坚持扶持与规范并重,以加强对中医药的监管。12月,《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也正式实施,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2年我国中央部委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各项发展的扶持政策文件超过10份,在国内鲜有某个行业的扶持政策文件发布密度之大可与之匹敌。据这些扶持文件具体涉及的中医药行业产业链价值环节来看,既有上游的药材种植与保护环节的相关规划及政策,也有中游药材流通及贸易环节的政策与意见。而这些价值链环节的科技创新在《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均有涉及。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内力争形成产值突破10亿元的中药健康产品群3~5个,国际知名品牌1~2个。

(八)健康养老政策频出,养老服务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密集的国家政策出台,使2017年成为“健康养老产业政策出台元年”。2017年国家健康养老政策主要集中在推进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以公建民营为重点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机构建设与改革,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1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民间资本潜力,促进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2月,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3部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确定了智慧养老的概念、目标和发展路径,以期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随后发布《关于开展智慧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通知》,积极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的建设;2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促进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业化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13个部委联合发布《“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了健康老龄化建设的9大任务,对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做出详细部署,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向性、指导性文件;3月,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密切合作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基本覆盖城乡社区;6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明确了20项老年人照顾服务的重点任务,涵盖老年人的衣、食、住、用、行、娱等多个方面;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商业养老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的作用和任务,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政策及地方保障措施。8月,财政部、民政部、人社部联合发布《关于运用PPP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地方政府运用授权经营、资本金注入、土地入股、运营补贴、投资补助等方式对养老项目进行支持,允许社会资本配套建设符合规定的医院、康养中心、疗养院及附属设施等经营性项目,提高项目的综合盈利能力。养老服务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正在以积极健康的态势稳定发展。

二、我国健康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分析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在当下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亿人,占比达11.4%,比2016年增加0.6个百分点,展望未来,我国人口的加速老龄化将是大趋势。与此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医保全面覆盖增强了医疗健康服务的支付能力。近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7年,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1165元上升至1451元,复合增长率11.6%。因此,人口老龄化作为内在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作为外部动力,共同推动了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健康产业基本形成了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食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为主的4大健康产业群。

(一)医疗产业发展呈现趋稳态势

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规模近年来变化不大,总体上趋向稳定。根据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三类医疗机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其中,乡镇卫生院数量稳定在3.7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17年略有增加,达到3.5万个;只有医院由2012年的2.5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3.1万个(见图1-16)。这表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在现有机构框架下规模虽略微上升,但整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图1-16 我国医疗机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稳步改善,服务能力基础不断夯实。我国医疗机构配置的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等医疗资源的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3—2017年的5年间,我国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疗机构床位数分别增长了24.6%和28.4%,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6%和6.5%(见图1-17)。这表明,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数量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条件明显改善,硬件设施改善幅度较软件资源改善速度更快,医疗服务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这为提升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图1-17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民营医院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变革的推动下,我国民营医院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民营医院数量达到18759家,我国民营医院规模占全社会医院总规模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3年的45.8%上升到2017年的60.4%(见图1-18)。民营医院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公立医院数量,并有望继续保持这种增长态势。与此同时,2017年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也在快速提升。民营医院床位占医院床位总数的24.3%,比上年提高2.6%;民营医院住院量占比由2016年的15.8%提高到2017年的17.6%。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达到4.9亿人次,比2016年增加0.7亿人次;民营医院的入院人数上升到3321万人,比2016年增加544万人。然而,不可否认,占据全国医院数量一半的民营医院服务能力仍远不如公立医院,两者服务能力的拉近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

图1-18 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

(二)药品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我国药品科研创新能力有所增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批准的新药临床数量发展呈现在震荡中稳步加速上升的态势。2017年我国批准临床数量734项,和2016年相比有显著下降,但和2015年相比,增长了21%(见图1-19),这主要是2016年国家基本解决了新药注册申请积压问题。另外,《2017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17年CDE批准上市药品394个(以药品批准文号计),其中化学药品369个,中药民族药2个,生物制品23个;国产药品278个,进口药品116个;国产药品中化学新药28个,中药新药1个,生物制品10个,化学仿制药238个,中药仿制药1个。由此可见,国产药品获批数量占比75.3%,其中又以化学仿制药获批数量最多,占国产药品的85.6%。

图1-19 我国批准新药临床数量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进入优先审评快车道的药品数量大幅上涨。2017年获得优先审评审批资格的药品数达到53个,优先审评的比例达到13.5%,突出了《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中,对优先审评审批药品划的重点。备受鼓舞的是,一大批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和儿童用药,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得以加快批准上市。截至2017年底,共将25批423件注册申请纳入优先审评程序,其中,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的新药占比最大,共191件;儿童用药共47件。有110件注册申请通过优先审评程序加快上市,其中有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口服丙肝治疗用新药阿舒瑞韦软胶囊、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儿童抗癫痫用药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治疗乙肝和艾滋病的国产仿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等。可以看出,优先审评政策将更大程度地鼓励本土企业优质药品的加速上市,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降低用药费用,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

我国药品生产行业向优势企业集中。从2016年开始,药品生产企业数量以及原料药和制剂企业数量均有所减少,2017年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仅有4376家(见图1-20)。这主要是由于为了改善我国医药创新研发的环境,国家在生产环节强制推行新版GMP认证,2015年底未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不得展开生产。因此,一些企业由于未通过GMP认证,暂不具备换证条件而暂缓换证导致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从2017年药品申报和审评情况来看,2017年企业申报的化药新品种数目中,诺华制药以14个位居榜首,江苏恒瑞以11个次之(见图1-21)。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行业积累,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批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拥有先进的管理和生产经验的优秀制药企业。随着监管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拥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技术水平较低、研发能力弱的企业的市场可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被淘汰,市场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图1-20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图1-21 2017年企业化药新申报品种数量排行榜

资料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我国制药工业主营收入、利润总额整体向好。根据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制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4544.4亿元,利润总额达2966亿元(见图1-22)。从近5年制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趋势来看,2017年制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出现降低。可见,在医保控费和各项针对医院的行业政策趋严的情况下,医药行业增速进一步放缓,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行业趋势以结构调整为主。制药工业将逐步从粗放式的体量增长,逐步演变为精细化的质量提升。

图1-22 我国制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发布的“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资料整理。

化药制剂仍然是医药制造行业的龙头。从2017年制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结构来看,化药制剂的营业收入高达8340.8亿元,占当年医药制造行业总营业收入的34%,利润总额950.5亿元,位居第2、3位的分别是中成药生产和化药原料药制造,分别为23%和20%(见图1-23)。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进,必然会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未来化药制剂行业将呈现出优胜劣汰、集中度提升的趋势。

图1-23 2017年制药工业细分领域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2017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中药饮片加工、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增长较快。从5个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来看(见表1-4),增长最快的2个子行业中药饮片加工、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4.7%。中医药行业享受政策倾斜,预计未来生产、临床应用、医保等政策的放开将会推动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快速增长,中药饮片行业则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从5个子行业的利润总额来看,增长最快的2个子行业为生物药品制造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分别同比增长26.8%和22.1%。总体而言,利润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得到提高,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向高附加值产品转移。

表1-4 2017年制药工业分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2017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三)医疗器械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完成了原始技术和资本积累,并初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布局。新医改启动后,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市场规模保持高位增长,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总体平稳。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万家,其中:可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6096家,可生产二类产品的企业9340家,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2189家。从近5年发展趋势来看,生产一类产品的企业数量总体呈现增长,2017年是2013年的1.4倍;生产二类和三类产品的企业数量2015年前后出现增长拐点,尤其是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数量呈现明显递减趋势,2017年比2014年减少了近23%(见图1-24)。医疗器械作为一个受到严格监管的产业,法规的修订会对产业规模产生明显影响。2015年,因为新版医疗器械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在该年的推行,一些不符合医疗器械GMP要求的生产企业逐步被淘汰出局,尤其对生产三类产品的企业影响最大。随着新的规则被熟悉,社会资源会继续流入医疗器械这一朝阳产业,相信未来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将会逐步回暖。

图1-24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资料整理。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虽然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总体看来,由于国家大力鼓励医疗器械的创新政策支持和医疗器械行业高利润率的刺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十分繁荣。根据经济运行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281.6亿元,利润总额达553.7亿元(见图1-25)。从过去5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总体上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1.4%,明显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幅,且利润总额也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5%。

图1-25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发布的“医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资料整理。

我国医疗器械各细分行业主营收入有所增长。医疗器械3个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具体情况如表1-5所示。3个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但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比较小,且利润总额出现了萎缩,同比减少8.1%。

表1-5 2017年医疗器械各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

资料来源:2017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境内医疗器械注册数量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批准的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均有明显增长。其中,批准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3300项(医疗器械1910项,体外诊断试剂1390项),比2016年增加了13.7%;批准进口医疗器械5623项(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2823项,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2800项),同比减少2.3%。与此同时,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数量也在显著增长。2017年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批准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18582项,比2016年增长了19.5%。其中,注册数量前5位的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是: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注射穿刺器械,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见图1-26)。与2016年相比,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产品增长56.5%,从第2位跃升至第1位,而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产品下降10.5%位居第2位,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和注射穿刺器械产品数量与2016年基本持平,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产品虽增长24.3%,但仍然位居第3位。

图1-26 我国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品种排位

资料来源:2017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创新步伐加快。在中办、国办《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的激励下,国内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注册申请呈风起云涌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共收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273项,最终批准12个创新产品注册上市,比2016年增加了2个产品。此外,还批准辽宁垠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武汉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基因测序仪、无锡市申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尿中游离巯基检测试剂盒(生化法)等部分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

国产医疗器械总体水平仍有明显差距。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不少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国产医疗器械产品无论在技术能级、档次方面,还是在产品功能、外观以及操作便捷方面,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有明显的差距,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难以满足国内临床和科研的需求。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仍旧处于吸收发达国家技术优势、转化创新的阶段。总体的研发能力还是较为薄弱,大多数企业品牌都集中在低端领域。而高端领域的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则还要依赖进口。

我国高值医疗器械仍以外资企业为主。我国高值医疗器械企业可以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以外资企业为主,这类企业在品牌、产品设计及销售渠道上具有较强的优势,特别是由于长期经营,已经在国际上获得医学界的普遍认可,产品品牌认知度较高;第二梯队主要是指国内年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高值医疗器械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是在某细分领域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得企业规模逐步扩大,同时这些企业正呈现出品牌建设阶段特征,通过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规模;第三梯队高值医疗企业在国内企业总数比重较大,这类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在与外资、国内领先企业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见表1-6)。

表1-6 国内高值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梯队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而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规模偏小。在我国1.6万家器械生产企业中,其中90%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行业平均收入规模仅2300万元。面对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巨头垄断的格局,国内企业在市场基础和技术优势积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各国医疗器械监管标准和市场准入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企业展开同台竞技,迫使产业朝更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进行转型。在同类产品并购、产业链并购和平台化收购的大趋势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合并向高端升级的浪潮已经袭来,未来医疗器械企业的竞争重点将集中在技术创新、资本并购和新兴市场的开拓方面。中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进口替代和细分市场的拓展将是中国医疗器械未来一段时间获得高速增长的主要机会。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于医疗器械产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遇,有必要在把握全球整体技术、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内巨大的市场和临床资源优势,加速布局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高端领域和新兴领域,全面提升国产医疗器械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的规模和竞争力。

(四)保健食品产业呈现波动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需求量增速较为突出。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年轻人工作强度不断提升,营养补充以及抗疲劳需求越来越明显。从治疗向预防消费诉求的转变、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需求的精细化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保健食品的追求等多种因素,刺激了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的销量增长。2017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39亿元,比2016年增加3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见图1-27)。随着保健食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增加,人均保健食品消费金额不断上升。2017年,我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金额达211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见图1-2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仅为美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的14%,日本人均保健食品消费的21%,我国保健食品的需求空间仍然巨大。

图1-27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1-28 我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金额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保健食品进出口量呈波动趋势。2017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出口量约5.98万吨,同比减少2.6%。进口量约7.01万吨,同比增加7.2%(见图1-29)。总体来看,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出口全线下降,进口增速加快。拥有庞大消费群体和旺盛消费需求的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关注。国际品牌通过跨境进入,加速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而随着《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膳食补充剂类产品只要符合“原料目录”的要求即可申请备案,进口产品入市进程也加快缩短。国际企业的有序进入促使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进入“快车道”。

图1-29 我国保健食品进出口量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保健食品注册数量有所回升。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16000余个保健食品注册。从我国近5年来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来看,自2015年新版《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保健食品审批开始实行审批与备案并行的双轨制,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使用原料范畴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我国批准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开始冲高回落。2016年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降至最低点,仅有312个。而随着2017年国家总局开始采取优化流程、阳光审评、智能助手、积累数据等多种手段大力推进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工作,2017年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开始回升,达到797个,比2016年增长了1.56倍(见图1-30)。可见,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相信后期随着国家一些鼓励创新政策的出台,保健食品行业的增长前景可期。

图1-30 我国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大幅下降。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2317件。2013年以来,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逐年下降,2017年比2013年减少了299件,如图1-31所示。这表明,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已完成早期粗放式的增长,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处在下滑过程之中。随着国家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日趋严格,各个环节如原料价格、申报体系流程、广告宣传、人员培训等都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保健食品企业的成本日益增加,势必会提高保健食品企业的准入门槛。

图1-31 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主要以膳食补充剂为主。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保健食品行业分产品2017年的销售数据中,我国膳食补充剂类营养保健品销量最大,达到1673.30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55.21%;其次为滋补类保健品,市场规模为1013.83亿元,占全行业比重为33.45%(见图1-32)。

图1-32 2017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由于直销模式门槛低,利润高,资金周转快,并具备面对面推荐式的销售特质,所以一直是我国保健食品销售的主要途径。分销模式高度依靠药店渠道,传统的商业零售渠道仅为补充。我国的渠道布局有别于美国等成熟市场,直销与分销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长期共存,但短期内直销仍将占据优势。另外,受跨境电商兴起与国际保健食品进入的推动,电商的地位日益凸显,已取代药店成为仅次于直销的第2大销售渠道,并助推海外知名保健食品在华销量猛增。而随着互联网药品交易B证、C证审批的取消,线下实体药店的网上销售或将迎来新一轮增长,传统线下分销渠道需积极思考转型。

(五)医药流通行业进入整合提升阶段

医药流通行业积极顺应医改政策,呈现出增长平稳的发展态势。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医改加速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指数提升的带动下,医药商品销售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由2013年的13036亿元增至2017年的2001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1.3%,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长率(见图1-33)。但是,医药流通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变缓,2017年医药商品销售同比增长8.4%,增速仅为2013年的一半。

图1-33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趋势

资料来源: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销售品类以西药销售市场为主导。从销售品类来看,药品销售额占比超过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90%,其中又以西药类销售为主,其销售额占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3.2%,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5.0%,中药材类占3.1%,医疗器材占4.7%,化学试剂类占1.2%,玻璃仪器类占0.19%,其他类占2.7%(见图1-34)。

图1-34 2017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品类结构

资料来源: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对医疗机构销售占据医药产品销售渠道的主导地位。首先,从各渠道销售额来看,2017年医药产品对医疗机构销售额8766亿元,占总销售额的43.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其次,对批发企业销售,销售额7227亿元,占销售总额的36.1%,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最后,对零售终端和居民零售,销售额为3916亿元,占总销售额的19.6%,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见图1-35)。

图1-35 2017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各渠道销售额

资料来源: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各渠道销售多元化发展。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146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下辖门店229224家;零售单体药店224514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53738家。从各渠道销售增速来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0.7%,同比下降0.2%;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进一步提高,截至2017年11月,药品零售连锁率已达到50.5%,同比提高1.1%;医药电商开启资源整合的快速发展之路,2017年全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73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2.5%,其中B2C业务同比增长21.4%;医药物流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全国医药物流仓储面积比2016年增加14.6%,企业自有运输车辆比2016年增加10.5%,传统药品批发企业和医药物流企业不断加快物流资源投入和网络布局。

总体而言,随着“两票制”和“营改增”的出台与实施,集代理、过票、配送于一体的中小型批发企业由于过票业务难以为继和医疗机构回款账期压力而面临淘汰,迫切寻求大型流通企业收购,流通环节将大幅压缩。而全国性和区域配送龙头企业则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大幅扩大终端覆盖率。同时,小型的连锁药店和零售店由于不能使用现金交易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也将面临大范围整合,大型连锁药店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此同时,新兴的医药电商未来增长迅速,成为医药商业里一个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

(六)健康保障服务业呈现多层次发展

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我国推动了多层次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及医疗保障费用的支出负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到2030年,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成熟定型。多层次的全面健康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减轻个人医疗费用和财政医疗保障支出负担,加强医疗风险管控,降低医疗费用,并通过投资健康服务业,增加健康服务资源。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仍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主。据《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15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1万人,同比增长3.0%。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6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征缴收入34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0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0202亿元。统计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养老保险支出逐年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5%。并且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持续低于同期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收支缺口逐年扩大。2017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为34213亿元,基金支出为40424亿元,缺口达6211亿元,主要依靠各级财政补贴填补缺口(见图1-36)。存量缺口+“统账结合”+流量缺口,导致基本养老保险持续入不敷出。

图1-36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情况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发展缓慢。2017年全国设立了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共8.04万户,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5.0%;参保职工人数为2331万人,而全国就业人员总数为77640万人,企业年金覆盖率仅为3.0%。截至2017年末,中国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2880亿元,仅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的1/4,可见,我国企业年金并未充分发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处于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支柱层。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基本满足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需求。据《2017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176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290万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932亿元,支出14422亿元。从近5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收支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不断提高,筹资机制不断完善,医保基金收入增速稳步回升,且每年略高于支出增速。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6年医改重点中,明确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列出具体清单,对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初步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37%和33.9%(见图1-37),当年医保结余到达3500亿元,医保基金恢复至较为健康的运行状态。

图1-37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收支情况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基本保障的重要组成与有力补充,随着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其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仅1123.5亿元,2017年该值攀升至4389.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6%(见图1-38)。商业健康险占全行业保费收入比重从6.5%增长到12.0%,实现了5年翻倍的成绩。

图1-38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保监会发布保险统计数据报告。

“保险姓保”仍是监管导向。2017年商业健康险业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仅为8.58%,与此前5年超40%的年均增速相比大幅下滑。整体保费规模增速大幅回落的背后,是健康险市场正悄然“转型”。伴随监管机构强化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力度,投资型产品被挤出市场,保障型产品成为保险机构发力的重点。中国平安年报也显示,2017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其中长期保障型产品占比较高。


(1) 倪春霞、张晓燕.从公共产品理论看健康产业的概念与分类[J].卫生经济研究,2016(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