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走茶凉 燕西立誓

又过了两天,便是出殡的日子了。这日,天还未破晓,天空上还零星的挂着几颗星星,金家就已经灯火通明,全家的灯都一起亮着,似乎在为逝去的家主送行。

原本在睡梦中的燕西猛然从床上坐起,大喊了一声:“父亲!别走!”

蓦然,双手紧紧捂住钻心般疼痛的胸口,良久,才慢慢松开,看了看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回想起梦中父亲对燕西的关怀,教导,宠爱......那一幕幕父慈子孝的场面不断的在自己脑海中回荡着,任由眼泪滑落脸庞打湿衣襟。记忆若不是那么清晰,疼痛就不会太清晰了,良久,燕西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穿戴好孝服,起身往灵堂走去。

待燕西来到灵堂,看到一屋子太太小姐都在那哭哭啼啼着,不免心生悲戚,眼泪止不住的哗哗往下流,想到父亲今日下葬,此后,便永远再也看不到父亲了,只能看到那冰冷的坟墓,自是别离中的又一种别离。

......

佛教相信人死后,幸运的人能够一下子升天。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们是没有那么幸运的,往往需要至少7天-49天灵魂才能够找到归宿,古代甚至有在家里的后厅停尸3年的。当然了要是有条件,来停放死者的天数是越多天越好。并且停放时候需要肃静,停放期间不能大声的影响他们,动他们尸体的时候都需要和死者说明一下再行动。

在佛教看来,睡着的时候脑子混沌,甚至我们活着的时候都混沌,要是死亡的时候就会有七倍多于此的混沌,若我们生前能够善于安住自己的心,死时也会安住。等他们的灵魂能够超拔出去,死的时候是最重要的时候,在死者过世的时候是决定他(她)下辈子最最重要的时刻,我们要不能让他(她)慌乱。经过这样的停放后,我们为灵魂祈祷,灵魂真正超拔后,也只有在灵魂超拔后尸体才能是虚壳,才能够出殡。

及至七八点钟,金家一众亲友差不多都到齐了,门外已经停满了车辆。不但各个院子里的内外客厅里面坐满了人,就连走廊上和各人的书房里,都有不少人。

燕西兄弟几人除了履行之前早就已经商定好的事情之外,其余的事自是都顾不上了,都交给刘守华和一众下人去处理。原本是定了九点钟出殡的,但是一直到了十点的钟声敲过,一切仪仗都还没准备妥当。还是外面的人等得不耐烦了,方才从办事人里面推出来俩人来主持,将棺柩给抬了出去,在经过琐碎繁杂的礼节之后,装着棺柩的汽车方才缓缓离去。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

金家毕竟是豪门望族,收到大大小小的挽联多达几千副,自然不可能全部举起来,所以从中选取了一些稍微有名的挽联,但也有四百多副,每人举着一副就是四百多副。除此外,又去学校里招来了一些学生,组成了一个花圈队,粗略算来,也有近千人,排场自然是上来了。

原本凤举打算去清河航空厂借一架飞机来,让飞机沿着出殡的路线撒白钱,再者就是让警察去督促一下沿途的商家都下半旗致哀。想来父亲在时,也是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北洋政府也有体恤令,就托人去办。却不想航空厂那边先回了话,说是没有前例可寻,不敢私下答应,要上头有命令下达才可以。警察厅里的人得信后,却是回都没回一声。眼见他们如此推脱,难免有些人走茶凉之意。

燕西见此也是叹了一口气,心想:父亲在时,金家有权有势,似这样的要求,他们二话不说就会去做,还怕巴结不上金家。眼下,就这小小的一点事,他们都不肯办,真正的是势利眼,都是一群小人。

想着,想着,双手不由的紧紧握成拳头,心下道:我一定要想办法出人头地,早晚让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小人们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