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论
- 中国自信理论思考丛书·文化自信: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 耿超 徐目坤
- 5337字
- 2019-10-31 18:08:16
一、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国外目前还没有发现专门以“文化自信”为题的专著与学说,但与此研究相关的外围成果,如文化全球化、文化民族化、文化发展和文化批判等方面,则论述颇丰,不乏真知灼见,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有参考价值。
在文化研究的全球化视阈方面。福山对其于苏东剧变时提出的“历史终结论”进行了修正,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日益显现出弊端,从而注重考察中国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把中国作为国家政治发展形态的典型,去探寻中国模式、中国文明与其他模式、文明的区别。吉尔平、汤普森等学者,承认世界文化具有的多样性,看到了西方国家向外进行文化扩张的本质目的。吉登斯、赫尔德、贝克等学者,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兼具文化整合与分裂的辩证过程。亨廷顿近些年来对其“文明冲突论”的观点进行了一些调整,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加强对话的可能性与重要性,提出为了促进民众团结、达成社会共识,要致力于构建共同的“核心文化”。
在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方面。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较早地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危机。汤因比预测了西方文明的未来,认为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过程,构建了文化发展研究的“挑战—应战”范式。汤林森对文化帝国主义、全球资本主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批判。詹姆逊、德里克等人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设计了重建乌托邦的文化途径。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探究了文化危机形成的根源,提出了旨在重塑人们信仰的新宗教和公众家庭构想。以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为代表的学派及其相关学者,对工具理性、技术异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勾画了解决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独特思路。如哈贝马斯认为,其注重商谈与程序的交往行动理论可以用于处理国际文化关系,他提出要走出主客两分的思维框架,建立平等尊重、加强对话、求同存异、共存共荣的国际文化交往伦理。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中国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经验等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如印度学者谭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美国尼德兰环球娱乐公司总裁尼德兰认为,中国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将继续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二是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研究。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利奇认为,中国需要加强对文化人才、文化名人的培养,创造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条件。也有不少国外学者指出,中国应该推出长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规划,一步步向前推进。三是关于中国借鉴发达国家文化发展经验的研究。韩国文化振兴院金龙宽认为,中国要推动文化发展,必须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其中,美国和韩国的文化发展对中国有一定启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主要是20世纪末之后的事。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1998年,才有学者以“文化自信”为题进行思考。1998—2003年,每年发表的成果屈指可数;2004—2010年,每年发表的成果也仅10—20篇左右,而且论及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国画、京剧、汉语文化、演出等方面展开,鲜有学理思考和理论阐述。自2010年云杉同志于《红旗文稿》发表《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后,学界始掀起研究“文化自信”问题的热潮。
目前,对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发表在学术期刊和报纸上,博硕论文也有少量涉及,相关专著则屈指可数。主要有:迟云、柴焰等编著的《自觉 自信 自强——涵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内驱力》(济南出版社,2013年1月版),张友谊主编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济南出版社,2013年1月版),崔婷编著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孙颐国、刘志国编著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的《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版)。直接以“文化自信”作为书名的主要有:任仲文编著的《传承·开放·超越——文化自信十八讲》(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11月版),赵宇飞主编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孔学堂书局,2014年7月版),曾仕强著的《中华文化自信》(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9月版),陈先达著的《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等。
综合以上成果,国内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文化自信的内涵。从文化主体来看,学者普遍认为,文化自信是一定的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能力的态度和信念。如云杉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有学者从群体、组织的角度进行定义,也有学者从个体的角度进行定义。从构成元素来看,王泽应强调,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刘士林提出伦理理性与知识理性是文化自信的两种主体基础;龚正华指出,文化自信与三个要素紧密相关,即文化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肯定态度,以及主体过去的文化成功经验。从纵向、横向两方面的比较来看,学者普遍认为,文化自信,体现在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和与他文化的对比中。
文化自信的关系辨析。关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关系,学者普遍认为,三者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做到文化自信,才能走向文化自强。关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学者普遍认为,文化自卑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怀疑与否定,文化自负则是自满与自大。前者是自信不足,后者是过于自信,两者都不是文化自信。
重要历史人物的文化自信思想。肖平从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概括了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认为毛泽东的文化自信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了解、深切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选择上。胡剑从文化地位、文化态度和文化成果方面概括了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除此之外,张艳国对张之洞的文化自信,吴小龙对辜鸿铭的文化自信,分别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中国文化自信的发展历史。周桂英把中国文化自信的发展历史主要划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对自己的文化信心满满;二是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跌宕起伏。有学者对百年以来中国发布的文化宣言进行了梳理,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次,其中,《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是文化自卑的痛苦呐喊,《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是文化自觉的深刻反省,而《甲申文化宣言》才是文化自信的坚定传达。它们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真正确立“文化自信”的心路历程。迟云等人认为,文化自信的强弱与国力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自信带来的机遇。崔婷认为,当代中西跨文化交流给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给中国文化建设注入了外来的营养,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角,能够激发中国文化创新的因子。孙颐国等人指出,中西方文化的互斥互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现代转换的契机。桂翔认为,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走向深入,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全球。
全球化给中国文化自信带来的挑战。学者普遍认为,在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居于强势地位,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战略,是引发冲突的根源。在此背景下,国内各种非社会主义文化多元并存,中国主流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产业等受到强势冲击,文化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如崔婷认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主流文化受到排挤,传统文化受到吞噬,大众文化被同化。廖小琴认为,全球化影响下,国内非社会主义文化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洋奴”文化;二是封建主义腐朽文化;三是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文化。这就使得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同时并存,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的文化相互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彼此影响。
全球化视角下中国文化自信的路径选择。学者普遍认为,做到文化自信,必须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任仲文专门从这三个方面分18讲对全球化视角下文化自信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具体说来: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学者普遍认为,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孙颐国等人从多元并存、共同发展、批判继承和综合创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基本路径。二是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学者普遍认为,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包容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辩证取舍,为我所用。三是抵制文化霸权。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在融入全球化、建设现代化的同时,要坚决抵制西方推行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同化。四是推动创新发展。学者普遍认为,要结合新的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当前尤其要注重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杜振吉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五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学者普遍认为,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就要培塑良好形象,优化传播内容,提升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目前学界关于本论题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有的问题亟待突破。一是缺乏独立性。不少学者对于中国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是和文化自觉等问题放在一起论述的,没有作明确的区分,更鲜有学者专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二是缺乏系统性。对于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有学者把它定位为文化的研究,也有学者把它定位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有学者把它看成是高等教育的研究,鲜有学者进行系统性研究。三是缺乏理论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相互关系等,缺乏系统梳理与概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生成机制的理论框架,缺乏明晰的构建与阐述。四是缺乏比较性。我们研究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问题,但其研究必须要与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自信的发展历史进行比较,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问题进行比较,从而学习和借鉴中外文化自信的经验和教训。五是研究缺乏实证性。对于什么是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怎么表现出来,各种主体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成和坚持自信的方式与程度等都缺乏实证的调查和可量化的数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偏重理论分析和阐述,缺乏客观的标准和依据,抽象论之,大而化之,模糊处之,不易理解和把握,说服力不强。六是缺乏对策性。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对挑战、培育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对策的研究,现有成果往往陷入从理论到理论的抽象论述,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关于本书
(一)基本框架
本书包括导论部分和正文十章。导论主要阐明了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本质要义,梳理了科学内涵、主要特征、主要关系和重大意义。第二章进行了理论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化思想、列宁的文化自信思想、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自信思想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从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地位作用和总体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展开。第四章构建了文化自信的主体内容,涉及生成机制、矛盾关系、主要目标和责任主体等方面。第五章从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六章、第七章分别从中国自身,苏联、美国等其他国家两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自信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第八章围绕文化自信主要来源的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开论述。第九章集中阐述了文化自信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第十章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产力、凝聚力、包容力、防御力、影响力和参与力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创新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二)研究方法
本论题的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主要有定性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等几种。
定性研究方法,就是通过归纳、分析、概括等方法,对本论题进行“质”的分析,从而达到认识本质、把握规律的目的。如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化思想、列宁的文化自信思想、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化自信思想等四个方面的文化自信思想的概括,对国内外文化自信的经验教训的归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的构建等。
比较研究方法。坚持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研究相结合进行比较研究的方法。既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现状,又参照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又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状况为背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中心进行研究。
跨学科研究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个论题,涉及多个学科,应当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本书试图站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对本论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国际政治学等跨学科的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