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众所周知,无论一个人有多么高尚,他做一件事情,说一些话,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所以,在说话中,能够引起别人渴求,满足对方心理需求的人才是不败的沟通高手。
遗憾的是,人们总是关注自己想要什么,而忽略了对方的所求。结果,双方之间无法顺畅交流。尤其,固执者一般做出的决定,多是源于特定的心理需求。如果不能解开这个谜团,将难有成就。
广播公司给无线电代理商发了一封信,该信送到了无线电代理商部门经理布兰德手中,他在阅读该信时的感受生动地说明了不了解对方心理需求的后果:
“亲爱的布兰德先生,我们公司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无线电行业内广告业务的绝对领导地位。”
(布兰德的感受:你们公司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呢!股票大跌,我损失惨重;辛苦种下的花草竟然被可恶的青虫吃了;早上上班头就疼,误了火车,迟到了半个小时;医生今早还打电话说我高血压……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倒霉的事情等着我呢!一大早就读到这样一封信,真是倒霉透了。这个家伙还向我絮叨他的破公司,太可恨了!)
“本公司的客户是无线电台,每年的营业额在全行业首屈一指。”
(布兰德的感受:你们的公司多大多成功跟我没有关系,我一点都不想管。)
“我们希望把有关无线电台的最新消息及时提供给我们的客户。”
(布兰德的感受:你们希望,你们希望,关我什么事。告诉你吧,我只对自己感兴趣。)
“你应当把本公司当作优先对象。”
(布兰德的感受:应该?我应该怎么做用你来教我吗?你自吹自擂,我就要把你高看吗?居然不懂礼貌,连个“请”字都不说!)
“立即回信。告诉我们,你们最近有哪些活动,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
(布兰德的感受:愚蠢的家伙,这样一封毫无礼貌的信,就想让我给你回信?我们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告诉你,你倒是说说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啊?)
不要指责布兰德自私,我们每个人其实与他都一样。更糟糕的是,我们多数人和发出这封信的公司一样,在写信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到读者的心理,也不去考虑别人想要什么,而是大谈特谈自己。换个位置想一想,我们的沟通对象不也会像布兰德一样对这些言语反感吗?
卡耐基认为,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了解他人的心理,先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人际沟通问题上亦是如此。
一般来说,人们的需求都集中在以下的问题上:健康、食物、睡眠、安全感、金钱、未来的生活、婚姻家庭、儿女的学业、事业成就感、被人重视的感觉……能够让人同意你的观点,那就要给他想要的那种需求。
比如,一位幼儿园老师对拉着妈妈哭闹,希望妈妈陪同自己来上课的孩子约翰是这么说的:“约翰,你看玛丽都不需要妈妈陪同了,你让妈妈留在家里,给你做好吃的午餐怎么样?”这样的话,约翰会获得安全感,多半会同意不让妈妈陪同了。
当然,这一策略对大人同样适用。偏执者多是渴望不受侵害,渴求安全感,希望维护利益不受损。满足了偏执者这些心理,自然是有助于沟通的。
律师威廉·埃米尔曾因此得到过“意外之财”。埃米尔第一次陪妻子拉苏尔探望妻子的姑妈,妻子有事先离开了,留下埃米尔和上年纪的姑妈聊天。埃米尔怜惜独居的姑妈,决定努力让她高兴起来。
他观察了一番,对姑妈说:“您的房子非常古雅,是不是建造于1890年前后呢?”姑妈点头,连连称是。埃米尔又说:“拉苏尔以前就经常跟我描述过您的房子,我现在终于不怀疑了,它是如此漂亮,太完美了。”姑妈颇有同感。
于是,埃米尔请求姑妈给他讲讲房子的历史。姑妈很高兴,告诉埃米尔这是自己的丈夫亲自设计的,用了很多年才完成,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凝聚了他们的理想。随后,她还向埃米尔介绍了很多古老的房间和器物,埃米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最后,两人来到车库,见到了一辆全新的凯迪拉克轿车。姑妈介绍说这是丈夫去世前购买的,几乎没有开过,并打算把这辆车送给埃米尔。
埃米尔十分意外,他不想接受如此贵重的礼物,建议姑妈把车子送给直系亲属。姑妈激动地说:“是的,那些人的确会非常喜欢。他们巴不得我快点死去,好开走这辆车。我才不会让他们得逞。”埃米尔很为难,姑妈说:“你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我才会把它送给你。”
埃米尔并不想得到什么,他对姑妈的过去的赞美和欣赏无形中使姑妈的心理需求获得了满足。也许在姑妈看来,这辆汽车仍不足以表达她的感激之情。
因此,在说服他人时,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然后尽量满足他的心理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可能的话,请多读一点心理学方面的书,这样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当然,不能为了沟通而毫无原则地去满足他人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