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 (英)尤金·罗根
- 2277字
- 2024-11-05 00:17:10
中译本序
2016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首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文件称:“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谊源远流长”,已延续了2000多年。
很明显,阿拉伯人和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据说,先知穆罕默德曾对追随者说:“求知哪怕远至中国。”他的继任者奥斯曼·本·阿凡(Uthman Ibn Affan,644—656年在位)曾向唐朝派遣使节。801年,被阿拔斯王朝俘虏的旅行家杜环回到中国后曾撰文描述巴格达。15世纪初,著名的航海家郑和航行到过阿拉伯半岛。显然,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跨越了千年。
然而,在现代,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相对较新。经过几个世纪有限的交流,阿拉伯国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与中国建立关系。从1956年5月同贾马勒·阿卜杜·纳赛尔领导的埃及建交开始,到1990年7月与沙特互派大使,中国用了34年的时间才与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下半叶,中阿关系的目标和成就依然不太显著。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经济强国,在阿拉伯世界具有巨大影响力。阿拉伯世界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2005—2014年间,双边贸易增长了500%。自2014年以来,中国对几乎每个阿拉伯国家的出口都超过了美国。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宣布,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将在未来得到更显著的发展。
因此,我这本阿拉伯近现代史的著作在中国出版,适逢其时。随着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参与越来越深入,政策制定者和公众都将希望获得世界上更多的关于这个迷人地区的信息。历史是理解世界任何地方的必要起点。
我承认,当初写本书时,我并没有顾及中国读者。本书最初是我在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在纽约和华盛顿发动袭击后为西方读者写的。美国政府及其盟友对美国本土遭受的最严重的袭击做出回应,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发动了反恐战争。2001年和2003年以美国为首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似乎证实了文明之间存在冲突,这对世界的稳定是有害的,并有可能加剧美国在“9·11”袭击后面临的安全威胁。
21世纪初,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冲突因彼此误解而愈演愈烈。美国人开始将伊斯兰极端主义视为对他们的安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最大威胁。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反恐战争中奉行的政策,使西方成为对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人民的安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最大威胁。
作为一名在阿拉伯世界生活了10多年、研究这个地区40多年的西方学者,我觉得我有责任分享我的知识和经验,以帮助弥合西方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鸿沟。我想,于我而言,最佳的方式是为普通读者写一部历史,这部历史将采用过去5个世纪种种事件的阿拉伯亲历者的记述来记录阿拉伯人的现代历程,即阿拉伯人眼中的现代世界的历史。
在写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试图展现外部势力如何对阿拉伯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奥斯曼时代即将结束时,英国和法国在该地区发挥了主导作用。1830年,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帝国时代开启,直至1971年英国从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撤出才结束。在帝国时代结束之前,美国和苏联就已经将中东拖入了冷战的分裂政治,1946—1991年,阿拉伯人一直处于超级大国的控制之下。自苏联解体以来,阿拉伯世界一直处于美国的单极势力之下。这使得进入21世纪以来的岁月成为阿拉伯现代史上最痛苦的时期。痛苦的经历鼓励阿拉伯人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平衡美国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对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来说,中国就是解决之道。
20世纪,中国与中东的交往始终有别于其他世界大国。1949年,从自己的革命经历中走出来的人民共和国,积极推动反帝和民族解放运动。虽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并不试图将中东拖入冷战的分裂政治。相反,通过万隆会议,中国寻求推动一种替代冷战的不结盟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对中东各国的领导人和人民非常有吸引力。
1956年5月,从埃及开始,阿拉伯国家开始与这个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有6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互派大使,其中既有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等革命共和国,也有也门和摩洛哥等更为保守的君主国。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东和北非的其他国家与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较为保守的阿拉伯海湾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在1984—1990年间也完成了阿拉伯世界与中国的全面建交。
因此,在中东,中国是一个新的力量。中国来到这一地区时,既没有困扰欧洲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帝国遗产,也没有俄罗斯人和美国人在冷战期间建立的庇护关系。然而,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影响力几乎肯定会改变其参与该地区事务的性质。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投资在使其参与中东经济的同时,也会使其参与中东政治。因此,对中东感兴趣的学者和决策者,将通过尽可能多地阅读该地区的历史而受益。为避免历史的错误重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特别有意义。
在我与中国大学的学术交流中,中国学者对当代阿拉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认知水平让我印象深刻。我也注意到中国学者给这一地区的研究引入了不同的观点,挑战了西方学界的许多假设。因此,我相信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之间的交流可以增进我们彼此对这个共同感兴趣的地区的认识。我希望西方读者能够通过翻译了解更多关于阿拉伯近现代史的中国学术研究,并希望我们能基于中国档案了解更多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流互动的历史。
我非常自豪和高兴地看到,我这部关于阿拉伯世界的历史著作能通过该领域的优秀学者——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的助理教授廉超群博士和李海鹏博士的优秀译本介绍给中国读者。我要向他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对这一项目的倾情投入。同时,也非常感谢天津师范大学哈全安教授通读译稿,并对个别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这些学者慷慨地贡献了他们对阿拉伯世界的深刻认识,使我能够同中国读者分享我对阿拉伯历史的思考。
尤金·罗根
2018年11月于牛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