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案例导入】

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一堂,有记者问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沉思片刻回答道:“在幼儿园。”记者追问:“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学者答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1)

【点评】

科学研究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人格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一、学前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诞生之日,就是学前教育产生之时。学前教育是教育活动的最初阶段,是人生第一个教育阶段。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所有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影响的活动,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聘任教师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学前教育的种类

从幼儿生活空间的角度可以将学前教育区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机构教育等。

1. 学前家庭教育

学前家庭教育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教育形式。它以家庭为主要基地,以父母为主要实施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更加重视学前儿童的综合发展,其中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力,他们周围生活的人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家庭是所有社会组织和群体中最为普遍和持久的组织形式,是人生存过程中保持最为持久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将伴随儿童的终身发展(2)。所以我们要有明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要在生活中时刻发现孩子的潜质,及时挖掘孩子的潜能,协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家长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孩子才能更好成长,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学前家庭教育主要有如下特点。

(1)亲情性和启蒙性。父母教育孩子,不同于教师教育孩子,教师教育孩子往往出于自己对教育的责任,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里面含有亲情,这种教育往往会产生一种难以置信的力量。家庭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很大,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得更好,孩子的学习起点也会更高。家庭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最初场所,父母是对儿童实施教育的第一人。而且家庭的教育影响不断地延续,即使在儿童进入专门教育机构接受教育以后,家庭的教育作用仍在发挥。可以说,家庭影响会延续作用于人的一生。

(2)多样性和感染性。家庭教育主要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进行的,是一种典型的个别教育形式。父母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一种在对受教育者充分了解基础上的教育。父母的责任不仅是抚养孩子,更要促进孩子和谐发展,无论是学习、道德、行为,家长都要对其进行教育。这种多样性的教育会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孩子除了在幼儿园,其他的大多数时间都和家长在一起,因此孩子的很多行为、很多态度都是来自于家长的行为与态度,所以家长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

(3)细心性和针对性。家长教育孩子必须细心,只有细心,家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教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往往能够展现出孩子的优势,所以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父母要言传身教,可以采取启发、诱导、赞扬、批评等多样化方式,这些多样化方式的选择是由具体的教育内容、情境等因素决定的。

(4)生活性和细节性。生活性是学前教育的一般特性,与机构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最具生活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生活常识、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生活态度,就是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这些生活的常识、习惯、能力、态度往往是通过细节表达的。

(5)随意性和差异性。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标受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的制约,有较大的随意性。由于不同儿童的父母之间在儿童观、教育观、知识价值观及实际教育能力上的差异,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家庭教育的水平、质量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温馨提示】

学前家庭教育误区知多少

(1)心理误区。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加大,再加之我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很多家长希望能够从孩子身上得到补偿,但是常常会出现希望越大,我们的孩子压力越大的情况。压力超出所承担的范围,造成的结果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心理对社会的不适。

(2)教育误区。有人说:“如果孩子是一个风筝的话,父母应该是风筝线,那么这根线便起着鼓励、引导、把握度的作用。”卢勤把对孩子的溺爱归纳为三种类型:“代替、看管、满足。”其实爱不只是看管、代替和满足,孩子也需要放手。

(3)身教误区。你播种什么,即收获什么。事实上播撒一粒种子,生长出来的无论是什么,影响才是关键。家长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父母的形象对孩子来讲就是榜样。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那么家长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榜样。

(4)行为误区。家长的行为始终影响着学前儿童习惯的形成和他们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社会公德。因此我们的家长要言传身教。

(5)语言误区。语言是沟通的最好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成长中最好的营养,常常与孩子对话,孩子会感到你的爱,你便会有爱的收获。肯定的语言,便是孩子成长的信息,只有让他们相信自己,才会迈出前进的一步。

2. 学前社区教育

学前社区教育是与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机构教育并存的教育形式,主要是由社区组织、在社区中加以实施的。它是指家庭和专门教育机构以外的非正式的教育。社区中一些具有一定教育功能的文化、娱乐机构,如儿童影剧院、儿童游乐室、儿童科技馆、儿童图书馆、儿童玩具城等非专门教育机构是学前社区教育的主要场所和组织力量。学前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和机构教育的重要补充。

上海市开展的社区学前教育社会化的探索,打破了部门分割和托幼年龄界限,将广大散居的婴幼儿教育纳入社区统一管理,由各级妇联牵头,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等职能部门形成有效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一整套工作与服务的多元、多层次的社区学前教育管理网络,将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改革深入到体制改革的层面。学前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项。

(1)受教对象的广泛性。进入学前社区教育机构的儿童,往往来自社会上不同类型的家庭,这些家庭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育儿方法以及家庭成员的文化修养、情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社区教育具有广泛性、公众性的特点。社区教育和机构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有时也可能是重合。学前社区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机构教育是具有互补性的关系。

(2)教育方式的娱乐性。从实践上看,学前社区教育与休闲娱乐是分不开的。成人的休闲、儿童的娱乐是社区教育的重要特质。学前社区教育是在非正式的、无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的,对儿童来说,玩就是学习。

(3)教育活动的群体性。学前社区教育具备了群体间共同活动的条件。在社区教育的公共活动场所,往往有很多儿童参与其中,他们之间有可能产生形式多样的沟通和交流。这些儿童能在社区教育机构的群体性、娱乐性活动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家长将孩子带到社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扩大孩子视野,拓展孩子的交往空间,增进群体活动的经验。

3. 学前机构教育

学前机构教育是指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它分为两个阶段:1.5~3岁阶段的教育为婴儿教育;3~6岁阶段的教育为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有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混合班。学前班是一种受条件制约而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为没有条件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学前儿童提供的半年、一年或两年的教育,多设在小学中。混合班主要是受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把学前儿童集中起来,混合编班,一些居住分散、同龄儿童较少的农村地区较多地采用这种形式。

学前机构教育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项。

(1)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和指导,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地发展。

(3)有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

(4)由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机构中的各类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教师,大多是接受过师范教育或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学前机构教育都在不断向前发展。就家庭教育而言,胎教是我国学前教育史上很多教育思想家所倡导的,现在已成为一些家庭在现代化设施辅助下的、现实的教育实践。就机构教育而言,首先,办园主体日趋多样化,除了国家办园和企事业办园以外,个体办园在最近十年增长迅速;其次,学前教育对象不断扩展,从对一般儿童、正常儿童的教育扩展到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开展了学前残疾儿童教育和学前天才儿童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最后,学前教育机构不断延伸,除了前述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混合班等)外,还发展了一些非正规的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游戏小组、儿童指导站、流动图书馆等。这些非正规机构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在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还没有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的地方使儿童尽可能接受一定的教育;二是在有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的地方可弥补正规机构在时间、活动形式等方面的不足。

【拓展阅读】

日本学前教育面面观(3)

日本幼儿园不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他们的课室都极为简朴,看不到一点“豪华”和“现代化”的影子,除了一架钢琴、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手提式的收录机显得稍微“高级”一点,其硬件均比起国内要求的“五机一幕”相差较远。至于幼儿的玩具,则是一些硬纸皮、大小各异的包装箱、报纸、尼龙绳、木或竹制筷子,还有大量的图书,任由孩子堆砌、涂鸦、剪贴、玩弄,只见幼儿乐在其中。

1. 简朴的幼儿园

日本幼儿园找不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琳琅满目的高档玩具,这与日本先进发达的科技社会似乎形成强烈的反差。殊不知,这正是日本教育者的英明——体现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人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变为“成品”的奴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形成更大的生存压力,营造“适者生存”的氛围,合理地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通过环境进行教育,从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让孩子受益终生。

2. 用包包锻炼条理性

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要妈妈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等,而且对于包的大小也有规定,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孩子们要把自己的个人用品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并放在统一的地方,从小开始锻炼做事的条理性,我想日本人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也与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关。

3. 小孩拿包,大人空手

日本家长在接孩子下幼儿园时,手里一律空着,各种包都是由小孩子拿着,这在中国家长眼里简直难以接受,如果孩子累坏了怎么办?拿不动怎么办?由家长代劳拿东西倒是普遍现象。而日本家长认为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4. 脱衣穿衣锻炼独立生活能力

幼儿园是统一服装,春秋换装,每天入园时最外边都要穿幼儿园的套头衫,穿短裤,戴贝雷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儿园,就要把套头衫脱下来,换一种玩耍时的罩衣,鞋子脱下来,换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场玩时,自然再换上自己的鞋子。

每天早上,都要重复一套换衣程序,日本的妈妈们都是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从不伸手帮忙。日本幼儿园就是通过这个每天的穿衣换衣,让孩子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通过每天到校后,换衣服、挂手绢、放置联系手册等从二三岁开始的训练,让孩子们养成有条不紊做事的习惯。

5. 冬天穿短裤锻炼毅力

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很多孩子没多久就冻感冒了。而日本妈妈们对此的看法是“孩子送幼儿园就是来让他们得病的。”久而久之,孩子们都锻炼出了抗寒的能力,很少再有发烧感冒的情况出现。

(三)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人生进入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其根本任务是为儿童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早已证明:6岁前是人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目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已经把学前教育视为民族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纷纷制定详细的教育大纲、标准,政府也编列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英国在布莱尔首相时期已经启动了学前教育变成义务教育的工作;日本也开始着手推动学前教育免费化的进程;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期间曾承诺将学前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令每名儿童都能接受到免费学前班教育。

在我国,学前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已经从以前的少数城市孩子拓展到包括农村在内的广大适龄幼儿,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集意见的过程中,有关学前教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之多,屡次被排在了前几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提出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来。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与起始阶段(4)。学前教育之所以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身心迅猛成长期,是人从封闭的母体环境进入开放的家庭环境、机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社会快速适应期。这时,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兴趣形成和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2. 有助于实现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儿童是家庭的核心。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妇女外出工作以提高家庭收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密切相关,与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以获得家庭地位并提升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学前教育为家庭稳定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于维护妇女权利、提高妇女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3. 可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高低与义务教育质量密切相关,适宜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提高义务教育完成率、降低辍学率与减少学业失败等具有重要作用。学前教育对于夯实基础教育、健全和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4. 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如暴力倾向、攻击行为与儿童早期大脑的发展经验密切相关,而对儿童大脑发展和早期经验的获得施加适宜影响,对他们日后在成人生活中表现出积极情绪情感、良好个性和社会性品质具有持续性影响。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对于有效预防犯罪等反社会行为的出现,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安定,具有长效、持续的影响。

【拓展阅读】

普及学前教育是大势所趋(5)

普及学前教育,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学前教育奠基未来。

1. 普及学前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普及学前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上台伊始,就将“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列入全国教育八项目标并获国会通过而成为正式法律。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学前教育普及率均超过90%,最高达98%。加拿大、德国专门设有为弱智或聋哑儿童开办的“特殊幼儿园”。据对世界上1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统计,以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1个,占61.1%。

2. 普及学前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抉择

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难以补偿性的特点。学前教育投资是一种最省钱、回报率最大的公共投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已证明,哪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得好,那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就高,人口素质就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就大。与此同时,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3. 普及学前教育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学前教育的事业规模、教育质量、保障水平和普及程度明显地落后于中小学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强烈希望幼儿能接受学前教育;另一方面,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群众已不满足幼儿能够接受学前教育,迫切期望幼儿能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4. 普及学前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基本普及和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对健全和发展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有着重大影响。没有学前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残缺的基础教育,没有学前教育的基础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而一个残缺的基础教育和不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是不可能促进我国教育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实现的。

二、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6)。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学前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根据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4岁)、青年期(14~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等六个年龄段。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婴儿期和幼儿期的儿童。由于婴儿身心发展的幼稚性,他们还没有具备在专门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自身条件,对婴儿的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实施,儿童成长到3岁,他们的神经系统日趋完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社会活动,进入专门教育机构学习的自身条件已经成熟。因此,广义的学前教育学,是涵盖婴儿期和幼儿期两个阶段的教育研究;狭义的学前教育学,主要是对学前三年幼儿阶段的教育研究。本教材主要研究幼儿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与教育规律。

(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 福禄贝尔首先提出学前教育学理论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首先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提出的。他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于1837年在布兰肯堡创设了一所收托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福禄贝尔系统地论述了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教育应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应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他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还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戏和儿歌》(1843)、《幼儿园教育学》(1862)。虽然福禄贝尔教育理论中有唯心主义观点,但他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

2.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9世纪后期,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为揭示学前教育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促进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新教育”运动中学前教育的代表人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和比利时教育家德克罗利,通过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提出了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蒙台梭利提出:学前儿童经历各种敏感期,易于学习某些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在于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通过儿童的自由活动促进自我发展。她强调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游戏和教学材料。但她的训练方法比较机械,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德克罗利也主张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但他认为儿童应在集体中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让儿童在生活中预备生活”。他的教育体系以三个过程为基础:观察、联想、表现(通过活动,通过口头语言、文字和手工来表示)。他还重视并亲自编订了一些教学游戏。蒙台梭利和德克罗利等人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中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注意到设置学前教育机构。康有为、蔡元培都曾提出儿童公育的主张。20世纪初,各地先后设置了少数幼儿园。中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幼儿园的实施方面,先仿效日本,后学习欧美,受教会的影响较大。当时还有一些教育家致力于研究和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学前教育。其中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儿园,对幼儿园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设备进行了实验研究。撰写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幼稚教育》《家庭教育》等著作。同时,陶行知创办了农村和工厂幼儿园,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幼稚园之新大陆》等著作。张雪门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并出版了《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组织法》等著作。这些著作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学迈出了第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工作者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并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在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学前教育的规律。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美工、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一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自编了学前教育学教材。这些都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