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明开国——朱重八的人生逆袭

穷小子朱重八

中国历史上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凡皇帝出生总会伴随一些异象,仿佛不这样就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天之子。这样的记载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朝代,如商朝始祖契,就是他妈妈在洗澡时捡到一枚鸟蛋,吞下才生的他,所以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往上溯源,有伏羲母亲华胥氏踩雷神脚印感而孕,还有黄帝母亲附宝见电光环绕北斗感而孕。后代统治者竞相效仿,汉高祖的母亲刘媪在梦中与神相遇而生刘邦。此后,隋朝皇帝也不甘落后,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出生时紫气神光充满厅堂,再往下,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出生时都有异象。朱元璋作为大明朝开国皇帝,自然同样有个不同寻常的出生场景。

有典籍记载:朱元璋还没出生的时候,有一次他妈妈陈氏在麦场闲坐,这时打西北方来了一个道士。道士仙风道骨,一副得道高人模样,他来到陈氏旁边坐下,用手中象简拨动一粒丹丸。陈氏好奇问道士:“这是什么东西?”道士哈哈一笑:“此是大丹,你如果要的话我给你一粒。”说着就将那粒丹丸递了过去。陈氏接过,观看了一番,竟情不自禁将丹丸吞了下去。吞下大丹后,陈氏这才发现,那道士竟突然消失不见了。不久之后,陈氏就有了身孕,此时怀上的孩子就是朱元璋。又有记载,朱元璋出生时,有白气自东南方来,红光照耀,有人远远望见还以为这边失火了。第二天打听后,才知道是一个孩子出生了。

元朝时将百姓分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朱元璋一家就是最下一等的南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朱元璋的老家在江苏句容朱家巷,他的祖父朱初一是淘金户,这意味着每年都要上缴一部分黄金给政府,可当时句容已经无金可淘,作为赤贫户的朱初一更是连黄金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最后没办法只能把家中粮食卖掉,去换些黄金上缴,可这样又能坚持几时。

无奈之下,朱初一就带着大儿子朱五一、二儿子朱五四也就是朱元璋的父亲,四处避税躲债。最终,朱五四带着家眷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太平乡安置了下来,重新开垦荒地,做回了农民。有了土地,在农耕社会算是有了立身之本,后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就在这里娶妻生子,虽然日子艰难了一些,但也算得上平静。

孩子出生对于父亲来说本应是喜悦的,可朱元璋的出生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爸的朱五四来说,可就没有那么美好了,首先他要解决的就是一家老小的糊口问题。朱家几代都是贫农出身,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加上已经有的三个孩子,他身上的负担一下又重了很多。

“朱重八”的来历

朱元璋的大伯朱五一生了四个孩子,父亲朱五四三个孩子,加上朱元璋一共八个,朱元璋排行第八,所以就起名叫朱重八。当时农民是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的,元朝规定“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就是禁止老百姓取名,多以家中排行和父母年龄相加序号作为名字。明朝还有一位跟朱元璋一样的猛人也同样是以数字做名字的,叫张九四,也就是张士诚。

和当时大多数农民一样,朱元璋一家在土地上辛苦地耕耘着,承受着地主官僚们的层层盘剥。少年时的朱元璋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农活,开始时受不了吃力的劳动,就为地主家放牛,等到十七岁的时候,他已经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和父兄一起扛起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了。他要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要熟练使用各种农具,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将会娶妻生子,成为一个新家庭的户主,追随父兄的脚步成为一个勤劳、忠厚、淳朴的农民。

元至正四年,即公元1344年,一场大旱席卷整个淮河流域。自春季开始,一连数月不见半点雨水,水井干枯,土地龟裂。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接着就是铺天盖地的大蝗灾,蝗虫吃光了几乎所有残存的青苗,致使农民颗粒无收。没有了粮食,饥饿的百姓慢慢吃光了存粮,吃光了所能见到的一切野菜树皮,接着就是饿殍遍地。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又爆发了大瘟疫,摧残着本就看不到一线生机的饥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怕的瘟疫蔓延到了朱家。朱五四的家庭瞬间遭受灭顶之灾,首先遭难的是年老的朱五四,接着是朱元璋的兄长,而后母亲陈氏同样也被瘟疫无情吞噬了。当时的风俗非常重视丧葬,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只有强忍着悲痛,为亲人筹办丧事。可是此时经过旱灾、蝗灾,老朱家已经是家徒四壁,根本没有钱财为二老以及兄弟置办棺木,更遑论坟地。

于是,兄弟二人求到地主家,却被地主刘德无情打发了。而朱家又是远道迁徙至此,举目无亲,无人可求。好在同村人刘继祖见他兄弟二人确实可怜,于心不忍,给了两人一块田地。没有棺木,朱元璋和二哥抬着只有几件破衣服和草席包裹的亲人来到那块地,准备挖坑时,竟下起了瓢泼大雨!等到雨停了,两人再来到坟地时却发现父母的尸身竟被暴雨冲下山坡的泥土给埋了。

这些心酸往事对朱元璋产生了极大影响,也使他的性格中多了一些偏激和坚韧。朱元璋、朱重六兄弟草草葬下父母之后,两人抱头痛哭,而后与大嫂、侄子分别,大家各奔前程。

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只好投奔当地一座寺庙,这就是后来的皇觉寺。它坐落在凤阳县西南,属于元政府保护单位。虽然凤阳县是个贫困县,但皇觉寺还是有不少田地。有田地就要找人耕作,所以对于一无所有的人,比如当时的朱元璋,就是一个好去处。九月,朱元璋来到了皇觉寺,当时寺里主持收徒事务的是一位叫高彬的大和尚。他见朱元璋身材高大,又实在可怜,所以就将他留了下来,反正对于寺庙来说,多一个人吃饭也就多一个人干活,无所谓。

就这样,朱元璋在寺庙住了下来,可灾年之中,寺庙的处境也很艰难。两个月后,朱元璋就因粮食不够被赶出了寺庙。虽是被赶了出来,但情形相对之前已经好了太多,因为他已经是一名和尚了,而和尚是可以化缘的。虽然他没有度牒,还不是一名正式的僧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化缘。相反,顶着一个大光头的朱元璋,相貌奇伟,化起缘来无往不利。渐渐的,他一路化缘,一路游历,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眼界,为他后来起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凤阳贫困,自然讨不到太多东西,朱元璋听闻西边的汝州一带年景不错,于是他转道往南到了合肥,而后又转道西边,到了固始、罗山、信阳一带,再北转陈州、汝州,最后向东经鹿邑、亳州回到凤阳县。他一路只找最富庶的地区,走遍淮西一带名都大城。

经过长时间的游历后,朱元璋不仅强健了体魄,而且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尝尽了人间冷暖。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他勇于任事、事必躬亲、敢于冒险的性格,也让他经受住了元末农民起义浪潮的冲击和洗礼。

至正八年,朱元璋回到了凤阳县皇觉寺,重新安顿了下来。在寺院里,朱元璋接触到了文化知识,他一边学习,一边干活,在这儿一待就是四年时间。如果不是农民起义愈演愈烈,直至席卷天下,或许他会以一名和尚的身份,在这里终了此生。

至正十一年,即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称天下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于是率众揭竿而起,因士兵皆头包红巾,故号“红巾军”,韩山童被推举为明王。随后,蕲州的徐寿辉紧接着举事,李二、彭大等人则陆续起于徐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第二年开春,定远的地方豪强郭子兴联合孙德崖起兵,被推为白莲教首领,数万百姓云集响应,随后即攻下濠州,于是郭子兴据濠州自称元帅。

此时,身在皇觉寺做和尚的朱元璋收到发小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义军。他有些徘徊不定,正在这时,一位师兄告诉他,风声走漏了出去,有人要告发他。于是他马上收拾行李,离开皇觉寺去投奔郭子兴义军。此时,朱元璋二十五岁。

朱元璋的人生逆袭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布衣皇帝,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苦逼、最卑微的一位开国帝王了。可就是这样一位祖上三代贫农的朱元璋,眼睁睁地完成了从一个屌丝到开国帝王的华丽大变身。他究竟是怎样完成逆袭的呢?是运气?是努力?还是二者兼有?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屌丝青年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逆袭登上九五至尊宝座的。

元末统治者越发荒淫残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加之天灾不断,忍无可忍的人民群众终于在沉默中爆发。至正十一年,白莲教徒韩山童事先将一石人埋在黄河中,待工人施工将之挖出之后,他立即借口石人现世,揭竿而起,马上就有数万百姓响应。“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是元末至正年间黄河流域广为流传的一则民谣,意思就是一旦黄河有石人出现,那就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因韩山童领导的起义军士兵头上都统一裹着红色头巾,故又称“红巾军”。

此后,各路豪强皆纷纷举事,朱元璋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投入了反元战争这项伟大的事业中,他的逆袭之路也就此展开。

农民起义席卷天下,还是和尚的朱元璋受到波及,从皇觉寺出来,一路投奔郭子兴大军而去。由于有发小汤和的关系,所以他很容易就被征召入伍了。入伍之后,凭借过人的英勇,处事得当,以及当时农民少有的识文断字能力,朱元璋很快便得到了上司郭子兴的赏识,被调到帅府当亲兵小头目。升迁之后,朱元璋在新的岗位上做得有声有色,不仅打仗身先士卒,而且得到功劳、战利品时也从不独占,因此获得了上下级的一致好评。上司郭子兴更是把他当作心腹,大小事都和他商量,后来还把自己心爱的养女马氏下嫁给了朱元璋。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朱元璋的人生顿时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后,军中改口称朱元璋为“朱公子”,并且他自己也改了名字,由以前那个土老帽“重八”改为高大上的“元璋”,意为诛灭元朝。

当时反元的农民起义军不仅山头林立,而且每个山头也都派别分明,山头内部争权夺利的事情时有发生。朱元璋所在的濠州城中有五位红巾军元帅,其中自己的上司兼老丈人郭子兴一派,孙德崖与其余三位元帅一派,两派之间摩擦不断。徐州红巾军首领芝麻李兵败被杀,其部将彭大、赵均用投奔到了濠州地界。彭大与郭子兴相熟,孙德崖一派则竭力拉拢赵均用。一次,赵均用受孙德崖挑唆,一路直奔郭府绑了郭子兴,抓到孙府就是一顿毒打,并且准备将其除掉。好在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在彭大的帮助下,救出了老丈人,郭子兴这才幸免于难。自此,两派结怨更深。

朱元璋见濠州城内斗不休,掣手掣脚,很难一展拳脚,便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新局面。至正十三年,朱元璋离开濠州,回到家乡招募兵丁。儿时玩伴和同乡的一些熟人,听说朱元璋在起义军中混得不错,纷纷前来投奔,包括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很快,他们就募集到七百多人。然后朱元璋带着招募的士兵回到了濠州城,郭子兴见干女婿那么能干,立即就封他做了镇抚。

这年冬天,濠州城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赵均用、彭大的儿子彭旱纷纷自立称王,唯有郭子兴还是个元帅。朱元璋见濠州红巾军只顾自己玩得嗨,丝毫没有出城抗元的意思,于是带着心腹徐达等人离开了濠州,计划到定远开辟根据地,抗击元兵。途中,朱元璋收服张家堡民兵三千人,招降豁鼻山民兵八百人,拉起了一个小小的班底。

接着,朱元璋休整了一下队伍后当即开拔,带领大军连夜奇袭定远元军大营。元军一攻即破,统帅投降,朱元璋从战败的元军中挑选了二万精兵编入军中,扩大了抗元队伍,并在此制定了下一个作战目标。

在攻占定远之后,朱元璋定下了南下滁州的作战计划。南下途中,定远县名人李善长要求见朱元璋一面。两人一见如故,半文盲朱元璋向知识分子李善长各种请教。李善长一生所学得以施展,他以同样出身布衣的汉高祖刘邦为例劝说朱元璋,要向前人学习,知人善任,不屠戮无辜,天下即可轻松平定。谈得投机,朱元璋便将李善长留在了身边,事事请他参谋。很快,他就将滁州攻打了下来。

攻下滁州之后,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文正以及姐夫李贞带着外甥前来投奔。这时,朱元璋才知道几位哥哥姐姐都已经离开人世了,不禁大为悲痛。朱元璋攻打滁州时,郭子兴在濠州受到赵均用和孙德崖等人的排挤,一气之下来到了滁州。郭子兴来到之后,朱元璋没有贪恋权势,毫不犹豫地就将三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老上司。郭子兴见军容整齐,纪律严明,心中大慰,看朱元璋越发顺眼。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精神饱满的朱元璋有了新的动作。至正十六年,朱元璋发兵和县,将其一举攻下。郭子兴封其为总兵官,镇守此地。

攻打和县期间,朱元璋发现军纪涣散,军中竟屡次出现强抢民女的现象。他意识到不妙,这样下去自己将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作为一个有志于天下的人,怎么会出现这种失误?于是他立即召集所有军官,制定严厉的军规,命令立即释放军中所抢民女。这一举措让城中许多失散的家庭得以团圆,也让朱元璋的高大形象深入民心。

攻下和县没多久,老丈人郭子兴就病逝了,小明王韩林儿封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继承都元帅职位,并且封郭天叙舅舅张天祐为右副帅,朱元璋为左副帅。虽是左副帅,但有勇有谋的朱元璋远比郭天叙、张天祐更能掌控这支军队,何况滁州城中大部分将士都是朱元璋收编招募的,因此他已经是这支队伍的实际掌舵人。

此时,朱元璋占领安徽中部,手中拥有三万兵马,但仍算不得什么大势力,争霸天下更谈不上。如何在周围强敌环伺的态势下扩大实力,夺得更多地盘,成为此时朱元璋主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地盘小,但朱元璋手下有一帮有识之士,这就让他有了很长远的战略眼光。

柿子捡软的捏,朱元璋和他的谋士团很快就相中了一块地盘。从江苏中西部到浙江中西部是一条狭长地带,处于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的中间,没有强大兵力驻守,并且集庆府(南京)也在这里。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块好地方,非常适合做根据地。于是他先是派兵攻克了采石、太平,然后摩拳擦掌,准备发兵集庆府。可他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地方虽好,可也是强敌环伺,朱元璋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很快,他等的时机就到了。

至正十六年,张士诚发兵攻打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江南地区的元军决战。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趁机带领水陆大军发兵集庆府。不到三天时间,大军便攻破城外守军。随后,一路长驱直入攻克集庆。进城之后,朱元璋下令安抚百姓,严令大军不得无端侵扰,一旦发现斩首示众。淳朴的百姓见朱元璋军纪严明,很快就打消了抵触心理。取得了集庆百姓的信任之后,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府。此后四年时间,朱元璋便以此为据点,继续向南进兵,一直打到浙江中西部。

此时朱元璋已经统领十万大军,坐拥江东、浙江西部大部分地区,虽势力大大扩张,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因为此时朱元璋根据地的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为抗元义军,但张士诚、徐寿辉与小明王并不对付,因此他可谓是四面受敌。好在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在北方牵制住了元军的主力,而张士诚、徐寿辉的兵力并不足以吞下朱元璋,这就为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发展机会。

在未平定天下之前,朱元璋所坚持的大政方针一直是谋士朱升为他定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到在军事上完成“高筑墙”之后,朱元璋便开始将工作重心放在“广积粮”上了。初期,他的军队解决粮草的主要途径是靠强制征税,即征收“寨粮”。可长此以往,军队不事生产,百姓粮草也很难供应上,很容易动摇朱元璋本就薄弱的根基。为从根本上解决粮草问题,朱元璋在根据地实行屯田法,大力发动军队屯田,还鼓励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又专门成立水利部门,命令元帅康茂才监督实施,大兴水利。结果不过几年时间,他所占领的地区就府库充盈,粮草充足。

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下令停止征收“寨粮”,并为保粮食充足,朱元璋下禁酒令,禁止所有人酿酒。朱元璋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为牟取暴利,顶风作案私自酿酒,虽然此时胡大海正在攻打绍兴,但他还是决定亲手处决胡三舍,以正军法。

朱元璋的根据地四面受敌,虽眼下并没有危险的迹象,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何应对当前形势,也是个很大的难题。至正二十年,朱元璋请刘基来到南京,请他帮助解决这个难题。刘基针对当时的形势,认为应先取陈友谅,再平张士诚,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

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手下,他先杀倪文俊,后挟持了徐寿辉上位。等到攻占太平、采石两地之后,陈友谅认为徐寿辉再没有什么作用,便将徐寿辉杀之了事,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刘基认为当前对朱元璋威胁最大的要数陈友谅,虽然他势力强大,但其弑主上位,众人离心离德,所以必须在他站稳脚跟之前将其除掉。

朱元璋深以为然,便让部下康茂才给陈友谅去了一封信。康茂才与陈友谅本是好朋友。信中康茂才说,愿意与他里应外合,联手灭掉朱元璋。陈友谅见信大喜过望,急匆匆带兵赴约,不料却中了计,被朱元璋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此时,红巾军内部因出现了大问题而四分五裂。张士诚乘人之危,迅速出兵进攻刘福通,刘福通向朱元璋求救,结果朱元璋只来得及救回小明王韩林儿,而刘福通已经被杀害了。

陈友谅见朱元璋和张士诚干上了,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举兵攻击洪都。不过却碰到了硬骨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带兵坚守了八十五天。八十五天之后,朱元璋带兵杀到,双方于鄱阳湖展开决战。两军鏖战了三十六天。在战斗中,朱元璋军队充分发挥了自家小船灵活机动的优点,火攻陈友谅部,最终大败敌军,陈友谅被乱箭射死。消灭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即被部下推举为吴王,仍以小明王韩林儿的年号龙凤纪年。因张士诚早已自称吴王,所以史称朱元璋为西吴,张士诚为东吴。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发表讨伐张士诚的檄文。张士诚所属杭州、湖州先后投降,仅余平江一座孤城。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发动平江战役,派重兵围攻平江城,同时派大将廖永忠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南京,半路却将船底凿穿,韩林儿沉江而亡,朱元璋上位的最后一块绊脚石被扫清了。

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张士诚弹尽粮绝。朱元璋率军攻入城中,俘虏张士诚。朱元璋劝降,张士诚称“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朱元璋恼羞成怒,命人杖杀张士诚。十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兵二十五万,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口号,大举进攻中原。来年,即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洪武元年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弃城而逃。至此,屌丝青年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实现了他华丽的大逆袭。

朱元璋为何独爱马皇后

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个伟大的女人。如果一个女人整天无事生非,男人总是在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那这个男人永远都不可能做成大事业。

朱元璋完成了伟大的事业,所以他是幸运的,他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是一个贤惠大方、能为他安定后方的女人。马皇后在朱元璋还是一个小兵头的时候嫁给了他,与他一起同甘共苦,直至平定天下。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国大明。于郊外祭祀天地过后,朱元璋立即册封原配夫人马氏为大明皇后,足见朱元璋对马氏的宠爱与尊重。

史料记载,马皇后名叫马秀英,宿州人,即今天的安徽宿县。马秀英祖上是当地大户,她也算得上是大小姐出身,从小吃喝不愁,跟朱元璋基本是两个阶层。马秀英的母亲在生下她没多久就去世了,虽然母亲去世得早,可幼年时期的马秀英得到的宠爱一点也不比其他孩子少。父亲马公一生无子,只有一个宝贝女儿,所以马公对她宠爱至极,当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时候的马秀英聪明伶俐,长相可爱,也的确惹人怜爱。

良好的家境,让马秀英不仅能够识文断字,而且机智大度。也正是因为父亲的溺爱,倔强的马秀英受不了裹脚的痛苦,坚决不肯裹脚,于是长了一双堪比男人的大脚,这才有了以后的“大脚马皇后”的称呼。当时的风气以小脚为美,最好是三寸金莲,脸蛋、身材倒在其次。所以,马皇后的大脚也就成了明朝历史上一道奇葩风景,堪与朱元璋的长相相提并论。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马秀英的保护神马公,终究还是没能如愿一直为他最疼爱的女儿遮风挡雨。元末社会动荡,在马秀英十几岁的时候,马公卷入了一起命案,为避灾祸,他不得不离开宿州,远逃他乡。因为是逃难,路途艰险,马公不愿意带着女儿陪他一起吃苦受罪,所以临行前马公将爱女托付给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土豪郭子兴。郭子兴是当地富豪,与马公相交多年,有托妻献子的交情,值得托付。

马公离开之后,郭子兴便收养了马秀英。十几岁的马秀英聪明大方,凡事一经指导,马上就能学会,深得郭子兴和其夫人张氏的喜爱。后来,郭子兴得知马公客死他乡,马秀英瞬间成了孤儿,便越发疼爱他,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对待。

郭子兴按照培养自己女儿的规格培养马秀英,他请来先生教她文化知识,而夫人张氏教她女红刺绣。转眼,马秀英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年近二十的马秀英出落得端庄秀丽,举止从容淡定,有一股大家闺秀的风范,可马秀英的婚事也成了养父母的一道难题,“到底谁家的男儿能配上我家秀英?”

元末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洪流席卷天下,身为濠州土豪的郭子兴也顺势揭竿而起,招兵买马,举旗抗元。抗元靠什么?靠打仗!打仗靠什么?靠人才!虽然不是21世纪,但当时人才也是稀有资源。郭子兴也有一番野心,也是求才若渴,所以他一直重视人才的搜集、培养。

攻下濠州没多久,郭子兴便在麾下义军中发现了一个人才——钟离人朱元璋。此人作战勇猛,为人处世进退有度,很快就为郭子兴所看重。为表重视,郭子兴将朱元璋提拔为亲兵头目,可提拔之后,郭子兴还是有些不放心。当时义军有好几拨,红巾军中派系也多,他有些担心朱元璋这位难得的人才跳槽,又或是被竞争对手挖走。可他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彻底留下朱元璋。

一次闲聊时,郭子兴将苦恼跟夫人张氏说了。张氏思索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对郭子兴说,养女马氏正愁婚事呢,如果将她许配给朱元璋,招他做女婿,岂不是两全其美?马氏温婉端庄,贤淑良惠,婚配稀有人才朱元璋正合适,这样既为心爱的养女找到如意郎君,又能让朱元璋彻底对郭子兴忠心,可谓是一举两得。郭子兴听后点头,觉得这个主意非常好。没多久,马秀英便在郭子兴的主持下嫁给了还是个小兵头的朱元璋。

虽说朱元璋成了上司郭子兴的乘龙快婿,可并不是说他就完全得到了郭子兴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了。郭子兴性情刚烈勇猛,易怒多疑,猜忌心强,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虽然朱元璋已经是他的女婿了,但郭子兴对这位能干的部下还是动辄打罚。需要时处处把他当作心腹,不需要时完全看心情对待。朱元璋也是心性耿直,加之才能出众,因此常遭人嫉恨。郭子兴就曾多次听信别人谗言,无故惩罚朱元璋,凡遇到这种情况,都靠马秀英从中斡旋,朱元璋才能化险为夷。

马秀英、朱元璋新婚没多久,郭天叙兄弟(郭子兴的儿子)因嫉恨朱元璋,便在郭子兴面前搬弄是非,说朱元璋准备谋夺他的权力。郭子兴听后不问原因,暴怒之下,立即将朱元璋关押起来,不给他饭吃。马秀英在得知消息后,心疼朱元璋,便溜进厨房偷偷拿起一块刚做好的烧饼,低头就走。

可刚出厨房的大门,她就和养母张氏撞了一个满怀,马秀英惊慌之下连忙将烧饼放进怀中,贴身藏好。张氏见马秀英慌慌张张从厨房方向过来,心里一动,便拉着她进屋,屏退了伺候的丫鬟,故意做出一副促膝长谈拉家常的架势。刚出炉的烧饼滚烫,此时贴身藏着烧饼的马秀英只好强忍疼痛,陪张氏聊天。张氏见她神情痛苦,不像是装样子,便不再东拉西扯,细问是怎么回事儿。一再追问下,马秀英见养母说话温和,这才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把事情细细说给张氏听。

张氏听后连忙站起身来,要从马秀英的怀里取出烧饼,两人一番手忙脚乱,把烧饼取了出来,这才发现马秀英的胸口已经被滚烫的烧饼烫伤了。马秀英痛得直流泪,张氏见此也不禁跟着一起流泪。随后,张氏就跟郭子兴说朱元璋没有夺权的心思,朱元璋做事向来磊落,让他不要听信两个儿子胡说,郭子兴查了一下,也没发现朱元璋有什么要夺权的迹象,这才放他出来。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基本接手了他的势力,逐渐加大扩张步伐。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有一个成熟的班底了,他和他的谋士团认为元军已经不堪一击,他们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同为抗元义军的陈友谅部和张士诚部,尤以陈友谅部威胁最大。于是,朱元璋决定首先攻打陈友谅。两军交战期间,马秀英号召后方妇女为士兵们缝制鞋子和衣裳。但如果你以为马秀英仅仅是只能洗衣做饭,那就大错特错了。

有一次,朱元璋前线作战失利,人心浮动,马秀英当即拿出钱财,犒赏三军,这才令军心逐渐稳定下来,为朱元璋后来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秀英宅心仁厚,常劝说朱元璋少杀人。朱元璋大哥的儿子,他的义子朱文正,在攻打陈友谅的战争中立下了天大功劳。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元璋许诺他要什么就给什么。朱文正回答,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直言不要任何封赏。这只是朱文正推辞说的客气话,可不知朱元璋是故意曲解,还是真没听明白,竟然当真了,就没有给朱文正任何封赏。朱文正看着那些没有自己功劳大的将领赚得盆满钵满,自己什么都没有,竟一气之下放任部下做不法之事。结果他就被人弹劾了,于是朱元璋派使臣骂他。他很害怕,就做了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据说是计划另谋高就,要去投靠张士诚。朱元璋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要杀了朱文正。马秀英却劝说他:“这个孩子只是个性太过刚强,并没有其他想法。”朱元璋听马秀英说完,心中怒火才稍稍平静下来,饶了他一命。

登上皇位之后的朱元璋,手段越发残忍,动辄杀人。比如宋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他的孙子宋慎犯了法,因此他被抓起来,并被判了死刑。马皇后知道后就在吃饭时唉声叹气,朱元璋见她愁眉不展,就问她为何事烦心,马后哀伤地说道:“即使是一个小老百姓,家中请个教书先生也是礼敬有加,要让儿子尊敬一辈子,何况是我们帝王家,要为天下表率呢!你无缘无故的要杀宋濂,我这心里实在是难受啊!”可是朱元璋听不进去。后来马皇后与朱元璋一起吃饭的时候不饮酒吃肉,朱元璋就问是怎么回事儿,马皇后回答说:“我这是在为宋先生做福事。”听了这话,朱元璋心中也很悲伤,于是放下筷子站起来,第二天下令赦免宋濂的死罪。

还有明朝大富商沈万三,富可敌国,被迫捐赠家产修建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后来他主动请求出资犒赏三军,结果却遭到朱元璋猜忌。朱元璋认为沈万三以庶民身份赏赐天子之军,大不敬,要杀他,最后也是在马皇后的劝说下免去了沈万三死刑,改为发配云南。

马皇后生活节俭,即使封后之后,平日生活也是粗茶淡饭,衣服也大多是自己动手纺织的,很多都洗得发白了。马皇后还会把多余的布料做成衣服,送给王子公主们,教育他们,生在富贵之家也要知道生活艰苦,更要爱惜财物,并时常以身作则,带领公主们刺绣纺织。

以严为爱,是马皇后教育子女的方式。马皇后的第五个孩子,明成祖的胞弟,年龄最小,性格放荡不羁,最得朱元璋疼爱,被封周王。马皇后担心周王到地方后无人管教,会做出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来。她找来同行的江贵妃,脱下身上的旧布衣,并赐给她一根木杖,说:“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周王一见母亲的布衣就心生敬畏。马皇后不仅对自己亲生儿子好,对待朱元璋的义子也非常好,而这些孩子对马皇后也敬爱非常。朱元璋义子云南王沐英在听闻马皇后病逝的消息后,因悲伤过度而咯血卧床,可见马皇后在沐英心中的分量之重。

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马皇后一觉醒来竟得了一场大病,大臣们请求祭祀,遍寻良医。马皇后自知病情难以抑制,便拒绝医治,认为生死有命,不必强求。朱元璋无奈,便问皇后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马皇后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说完没过多久就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一岁。

朱元璋失声痛哭,此后没有再立皇后。

一代奇人刘伯温

明朝的建立离不开几个重要的人物,刘基便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位。刘基,字伯温,青田县(今浙江文成县)人,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是一位了不得的全才、通才。他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在治国方面同样有着独到见解。不仅如此,他还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闻名,朱元璋就曾多次称他“吾之子房也”。后人景仰他,便将他与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相提并论,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刘基从小就接受优良教育,父亲刘炝是当地著名儒学大家,曾做过县学校长。刘炝老来得子,四十几岁才有了刘基,所以从小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倾尽全力要将他培养成才。他亲自启蒙刘基,教他识字,而刘基天资聪颖,十分好学,据说看书能一目七行,不仅看得快,而且记得住。一般的儒家经文,他仅仅默读两遍就能倒背如流,简直就像复读机一样。因此,对于记忆力惊人的刘基,考取功名如探囊取物。十二岁,刘基就高中秀才,被乡里人誉为“神童”。

十四岁,“神童”刘基并没有仗着天资吃老本,他来到了郡庠(即府学)进一步深造,学习更高深的学问。虽然刘基一步一个脚印,准备脚踏实地向前进步,可天才注定就是不走寻常路,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刷新普通人世界观的。下面请看,神童刘基来府学打脸。

《春秋》在儒学经典是里出了名的晦涩难懂,一般秀才只能捧着一遍一遍苦读,能完整背下来就已经烧高香了,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可刘基仅读两遍就背下来了,而且还能阐述部分经文的含义,马上就惊得一班同学目瞪口呆。即使老师也不相信刘基能做到这一步,他认为刘基之前学习过《春秋》,这次是专门过来挑衅的。老师怀疑他能否理解整本经书,于是专门从中挑出一些段落试探刘基,可是刘基全部回答正确。老师见到这种情况不得不服,心中直念叨:“真是奇才啊!这孩子以后肯定了不得!”

岁月如梭,转眼刘基就十七岁了。这一年,他离开了府学,向当时的名士郑复初进一步学习程朱理学和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问。刘基天纵奇才,郑复初也同样很看好他,有一次他去拜访刘炝就说:“一定是你们祖坟风水好,才出了刘基这样一位天才,将来他一定会光大你们家族的!”

此时,刘基已经到了可以独自游学四方的年龄了。一次,他听闻徽州歙县的覆船山上藏有一本《六甲天书》,天书上记载了种种奇妙的知识。他非常好奇,于是就来到这里探访。经过一番寻访,他除了找到一本《奇门遁甲》,而且还结识了一批明教教众。虚心的刘基很快就掌握了丰富的奇门斗数知识,也初步接触到了当时的反元势力。

1333年,已经二十三岁的刘基来到元大都,进京赶考,参加会试,结果一举高中进士,可他并没有立即进入元朝官场。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很不安全,所以刘基选择在家赋闲三年。三年后,元朝的统治者终于想到了刘基,任命他为江西高安县县丞。上任后的刘基为官清正,疾恶如仇,专门打击权贵,因此名盛一时,但也着实得罪了不少人。

元末政治腐败,像刘基这样清正廉明的官员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很快他就遭到了排挤和打压。两年后,刘基复审一桩命案,发现冤情,推翻了原判,但上级的官吏却借此发难,反而将刘基降职为掾史。降职后,刘基又因与同僚意见不合而被迫辞职。

掾史

古代衙门分曹办事的属官,掾为一曹之长,而史为副官。

可刘基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没多久,他就又被任命为江浙儒学副提举。可是再次做官之后,刘基的脾气丝毫没变,他多次弹劾御史失职,可在官官相护的情况下,奏折统统被扣押了下来,反而刘基受到了多番责难。于是,他愤然辞职,回到家乡隐居山林。辞官后,刘基整日寄情山水,以此排遣心中的忧愤。

元至正八年,即1348年,浙江台州盐商方国珍起兵反元。元统治者为镇压方国珍,于1352年重新起用刘基,任命他为浙江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官员镇压浙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特别是方国珍一部。此时的刘基还一心为元朝效力,他建议筑城围困方国珍,并且坚决反对招降,主张立即杀掉方国珍兄弟,以儆效尤。方国珍得知消息后,非常害怕,马上以重金贿赂刘基,要他改变主意。可是刘基坚决不受,方国珍转而贿赂朝中大臣。此计果然成功,腐败的元朝立即传下旨意,招抚方国珍。不但如此,他们还指责刘基专权,并将其收监。

经此一事,刘基对元统治者彻底心灰意冷,羞愤之下,几次想自杀了事,幸好门人拼命阻止,他才活了下来。

自杀未成的刘基重新冷静了下来,他需要思考以后的道路。刘基很清楚,如果想要一展才华,元朝是不能再指望了,貌似只有参加起义军一条路了。可刘基遍观天下各路义军,距离最近的方国珍是不在考虑中的,刘基一直将他视为流寇,上不得台面;苏州的张士诚狡猾多疑,心胸狭窄,他也同样看不上;唯有朱元璋雄才大略,才是刘基眼中最有希望成就大业的人选。

可是,要投奔朱元璋却有个大难题,他抹不开面子,也不知道朱元璋怎么想。朱元璋参与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元朝统治者看来是“贼寇”,刘基当年可是讨伐过农民起义军的,而且在元朝做官时也作过一些应景的诗文,曾以诗文羞辱过朱元璋,这让他怎么放下架子再去投奔朱元璋呢?

于是,投奔朱元璋的事情就这样被搁置了,刘基还是只能隐居在家。不过,他也不是毫无作为。隐居期间,刘基将平生所学著成《郁离子》一书。《郁离子》学习并继承了《庄子》等先秦著作的特点,将政治、哲理融于寓言,刘基借助生动精练的寓言故事描写了元末社会的各种弊端,并针对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提出自身的见解,设想了种种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

此时,农民起义的星星之火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元朝统治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已挥军北上,直逼元大都;徐寿辉、张士诚等势力在长江流域不断发展;朱元璋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随着朱元璋的势力范围一步步扩大,叶琛、章溢等浙东豪强相继归顺。对于地方豪强来说,大树下面好乘凉;对于朱元璋来说,则意味着浙东地区的元朝抵抗势力逐渐削弱,对于地方稳定有很大帮助,而且这些豪强们大多是知识分子,有了他们帮忙出谋划策,朱元璋如虎添翼。而刘基身为浙江名人,文韬武略样样拿手,朱元璋岂能没注意到?

早在拿下金华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听闻刘基大名,当时他曾表示愿意以高薪聘请刘基出山,可刘基没有答应。后来,朱元璋又命孙炎写信邀请,刘基这才答应出山辅助他。刘基果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赶到南京之后,他立即呈上“时务十八策”。朱元璋看后大喜过望,立即奉刘基为上宾,礼遇有加。

1360年刘基来到南京,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他到朱元璋身边后开始参与军机,为朱元璋定下了统一天下的整体策略。而朱元璋也基本按照刘基的谋划,先平定了陈友谅,而后灭了张士诚,其后挥师北上,北伐残元,终于成就帝业。

别忘了,刘基除了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也同样精通奇门遁甲。相传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他就夜观天象,发现荧惑星出现在心宿宫的位置,他告诉朱元璋这是大凶之兆,请求朱元璋下罪己诏。又有一次发生大旱,刘基要求审理积压的案件,朱元璋命其审理,果然随后就大雨倾盆。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刘基殚精竭虑为大明筹划,而朱元璋也的确没有亏待他。刘基曾上奏制定军卫法,在全国各地建立卫所,控制要害;他还主张制定各州的税收制度,按照刘基的想法是在仿照宋朝制度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加五合,朱元璋同意了,却命令青田县不加。朱元璋说:“要让刘伯温的家乡世世代代把此事传为美谈。”此时刘基还有些意气风发的感觉,不过之后他的仕途就没那么一帆风顺了。

一次,朱元璋临幸汴京,刘基和李善长一起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朝、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就是因为他们的吏治不严,所以便下令御史监督文武百官,检举弹劾,不论官职大小,一经发现做错事的,一律禀告皇太子,统统按律法处罚。当时有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一次他贪图私利,纵容下属做了一些违法的事,可手脚不干净,被人发现了。刘基要惩罚李彬,李善长请求他从轻发落,可刘基不听,依然派人快马加鞭禀报朱元璋。得到批准后,正在祈雨的刘基立即将李彬斩首在祭坛下。这样一来,刘基就和李善长结怨了。

朱元璋回来之后,李善长开始反击,他说刘基在祭坛下杀人,是大不敬,而那些一直畏惧刘基的人,此时也趁机发难,纷纷弹劾刘基。赶巧的是,刘基的奇门法术也在这个时候失去作用了。此时正值天下大旱,朱元璋请刘基祈雨。刘基掐指一算,告诉朱元璋说:“阵亡士兵的妻室太多了,而且聚集在一起,阴气郁结;工匠死后,尸骨没能及时安葬;张士诚的降卒们都编入了军户,这三点足以冲犯国家初定的和气,所以发生旱灾。”

于是朱元璋按照刘基的建议一一处理了这些问题,可是十天过去了,还是点滴雨水未见,天下依旧大旱。经此种种,朱元璋对刘基越发不信任了,又赶上刘基妻子去世,所以刘基就请假回家奔丧。临走前,刘基告诫朱元璋,凤阳县虽然是皇上的故乡,但并不适合做建都的地方,还提出不要轻视王保保。可朱元璋不听,依旧兴建中都,并积极准备消灭王保保(扩廓帖木儿,元末将领)残部。不久后,朱元璋所制订的定西计划失利,王保保远逃沙漠地带,成为边患。

这个时候朱元璋后悔了,他亲自下诏书,叙述刘基的功劳,召他回京城,并追封刘基的父亲、祖父为永嘉郡公,还多次要给刘基升官,刘基都坚持不受。

刘基虽然疾恶如仇,但是非分明。有次李善长犯了错误,朱元璋要惩罚他,刘基就劝阻说:“李善长虽然有些过失,但是功劳很大,并且他资历威望都很高,善于调和诸将。”朱元璋好奇地问刘基:“李善长曾几次说你的坏话,想要加害你,你怎么还为他说好话呢?我改任你做宰相怎么样?”刘基诚惶诚恐地跪下,说:“这样不行!换宰相就像换房梁,必须用粗壮结实的木料才行,如果用细的,是会断掉的!”

后来,李善长辞官归隐,朱元璋又向刘基请教宰相的人选,其实他心中想任命杨宪做宰相。杨宪与刘基关系很好,可刘基仍然反对,说:“杨宪有做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做宰相的气量。”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基说:“他还不如杨宪呢!”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宰相就像是驾车的马,胡惟庸会把马车搞翻的!”朱元璋又提出让刘基做,刘基认为自己不合适,坚决不做。好嘛,事情传到了三人耳中,刘基一下得罪了三位大臣,而且他们都做到了宰相,虽然后来他们都因事获罪,证明了刘基说的是对的,但三位宰相的敌意也足够刘基受的。

1375年,刘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慰问。御医开了方子,刘基按照药方抓药,可服用后,肚子里像是有块大石头。大半个月后,刘基带病觐见朱元璋。谈话中,刘基婉转地向朱元璋表达了服用过胡惟庸所带御医开的药方,病情反而加重的疑虑。朱元璋仅表示让他好好休息,再没说什么,这让刘基相当心寒。三月下旬,刘基在儿子刘琏的陪伴下返回家乡。

回到青田后,刘基拒绝服用任何药物,只维持日常正常饮食。没几天,刘基感到大限将至,他叫来两个儿子,交代了一下后事,不久之后,便与世长辞了。

刘基生前最高封号诚意伯,他去世一百多年后,老朱家才终于醒悟过来,认识到刘基为大明江山做出的巨大贡献。明武宗正德八年,追赠刘基为太师,谥号文成;明世宗嘉靖十年,朝廷决议刘基配享太庙。

行走的万里长城——徐达

徐达与朱元璋的交情从穿开裆裤时就开始了,据记载,徐达还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那个时候,徐达每日忙于种田,而朱元璋则忙于放牛。由于统治者是蒙古人,身为汉人的朱元璋和徐达属于下等人,虽然他们对此十分不满,但也只是抱怨一二,从未想过造反。但当旱灾和瘟疫波及安徽凤阳时,这种不满的情绪就演变成对元朝统治者的憎恨。

对于这些天灾,元朝皇帝也有所耳闻,虽然这位元顺帝是出了名的昏庸,但依旧知道下诏赈灾,拨了不少的粮食和钱财。但因为层层剥削,到朱元璋和徐达这种老百姓手中就所剩无几了。朱元璋的许多亲人就死于饥饿,为了讨生活,朱元璋不得不剃发为僧,但朱元璋很快就发现当和尚并不能保证他衣食无忧,最终朱元璋决定加入造反的队伍中,在当时,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唯一的出路。

朱元璋投奔到郭子兴的队伍中,后来郭子兴命令他回家乡招兵,徐达得知前来招兵的是朱元璋后,立刻报名参加。此时徐达还是一个无名之辈,但之后多年的实战经验把他锻造为一位名将。

朱元璋的势力发展壮大之后,开始对张士诚和陈友谅这两个劲敌出手。当徐达率领大军攻打陈友谅时,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陈友谅军中大将赵普胜。对于赵普胜的威名,徐达早有耳闻,如果正面与赵普胜对抗,即使胜利了,也必然会折损大半兵将。

徐达决定借刀杀人,让陈友谅杀了赵普胜。这听起来似乎像是天方夜谭,实际上却很容易做到,离间计就是最好的选择。虽然陈友谅很爱惜赵普胜的军事才能,但这种倚重必须建立在忠诚的前提上。陈友谅是一个叛主之人,他杀掉了对他有恩的徐寿辉,甚至不会为此而内疚,并且以背信弃义为乱世生存的基本法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于他而言是愚不可及的,甚至是个笑话。所以徐达轻而易举地让陈友谅掉进了为他准备的离间计陷阱,帮助徐达杀掉了赵普胜。当然,这种反间计在张士诚的身上就未必奏效。与陈友谅相比,张士诚这个人虽然没什么志向,却是一个好人,在乱世之中成长起来的好人,他不仅对下属不错,就连他统治下的百姓也颇受恩惠。

很快,陈友谅就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于是亲自对阵徐达。这时,陈友谅依旧是轻敌的,他根本看不上徐达的那点儿兵马。徐达自知兵力有限,不能硬碰硬,只能智取,所以决定打伏击战。在徐达的排兵布阵下,陈友谅虽然损失了不少兵马,但也就是擦破点皮,根本就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就在徐达为下一场伏击战筹谋之际,一个消息让他振奋起来:援军到了。援军对于一直处于劣势地位的军队而言,绝对是最大的鼓舞。当徐达和常遇春所率领的援军汇合之后,常遇春带来了朱元璋的口信:“陈友谅的末日到了。”

有了援军的帮助,徐达所率军队的士气立刻大增,上阵杀敌更加卖力,因为他们看到了触手可得的胜利。最终,徐达打败了陈友谅。不过,陈友谅很快就开始反扑。到底是实力雄厚,徐达开始吃不消,在陈友谅的围攻下形势渐渐吃紧。

这时,徐达接到了朱元璋的命令,前往庐州会师。陈友谅得知朱元璋将率领大军前来时,就改变了围攻的战术,开始撤退。巧了,陈友谅的军队和徐达的军队居然在鄱阳湖南部相遇,双方二话不说直接开战。两军混战之中,徐达放下了统帅的身份,赤膊上阵。据说,当时徐达所乘坐的船都着火了,他依旧镇定地指挥战斗。火势并没有动摇徐达的心性,可能即使火势烧到了徐达的胡子,他依旧会盯着眼前的战况。

古来成大事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只有做到如此冷静,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统帅,无疑,徐达就是一名合格的统帅。几次交手,让陈友谅对徐达这个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最终陈友谅得出了一个结论,徐达是个冷静的疯子。面对这样镇定而疯狂的对手,只能选择走为上计,因为继续打下去,自己一点儿好处也捞不到。

激战数月后,徐达成功与朱元璋会师。接下来的一场大型战役——鄱阳湖战役,朱元璋是主角。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虽然没有赤壁战役名气大,但绝对是一个可以被写进军事教材中的典范战例。在军队人数上,陈友谅是朱元璋的四倍;在战船的体积上,陈友谅是巨无霸,朱元璋的战船小得可以用来旅游和捕鱼。其实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有胆怯的心理,虽然为了不影响士气,他并未表现出来。相比之下,徐达就显得不要命了。在第一次交战中,徐达身先士卒,成功击退了陈友谅的先锋部队。虽然敌军的反扑让徐达身陷险境,他却毫不畏惧。幸好,朱元璋的援军把徐达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打退了敌军。徐达首战告捷,给了朱元璋极大的鼓舞,朱元璋觉得陈友谅似乎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可怕了。

就在徐达为下一场进攻做准备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一项命令,被朱元璋调往后方,去驻守朱元璋的老巢——应天。显然,徐达这样的人才绝对适合留在战场上,陈友谅可没少在与徐达的交战中吃亏。实际上,陈友谅是一点儿便宜也没从徐达那里占到。但朱元璋思来想去,认为徐达是镇守应天的最佳人选。一方面,骁勇善战的徐达绝对是震慑张士诚的最佳选择,事实证明,自从应天有了徐达,张士诚根本不敢轻举妄动,让朱元璋可以无后顾之忧地与陈友谅对抗,而不用担心自己腹背受敌。另一方面,以朱元璋和徐达的交情,朱元璋是信任徐达的,不然也不会把应天交给他。

朱元璋信任徐达,一方面是因为有交情摆在那里,另一方则是因为徐达为人可信。在徐达死后,朱元璋不仅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而且还亲自为徐达题写碑文。总的来说,徐达在功臣之中所享受的殊荣,是其他臣子不能比的。此外,徐达墓碑的高度还超出了臣子所应有的规格。在古代那个严格遵守君臣礼节的年代,臣子的墓碑,即使是功臣,也不能超过三米的上限。但徐达的墓碑却高达近九米。

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展开殊死较量之际,陈友谅派人说服张士诚,告诉张士诚,如果自己被朱元璋消灭了,那么下一个死的一定是张士诚。张士诚虽然相信陈友谅的判断,但在行动上却保守得很,总是打些不痛不痒的骚扰战,让朱元璋的后方一直不安定。徐达率领部队到达应天后,狠狠地收拾了一下张士诚的部队,张士诚因为损失惨重,老实了很长时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去骚扰应天了。

朱元璋成功消灭了陈友谅的势力之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在休整了一番后才开始对付张士诚。为了尽快消灭张士诚及其势力,朱元璋制定了一份作战方案,而这份方案的执行者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徐达。

很快,徐达就带着自己的老搭档常遇春率军出发了。徐达此行的目的是击破张士诚在淮东的势力,把张士诚的势力范围压缩到长江以南,还要切断张士诚与元军的联系。作为一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士诚是不坚定的,不仅接受了元朝政府的招安,而且还向元朝政府索要王爵。此战胜利以后,徐达率军前往浙江西部,折断张士诚的左膀右臂。没有了援军的张士诚就成了平江城内的瓮中之鳖。

之后,张士诚的种种作为说明他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不再是那个与元朝政府讨价还价的起义军。被徐达军队团团围住的平江城,没有人能进去,也没有人能出去,很快平江城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但徐达依旧没有等来张士诚的投降,于是徐达下令攻城。成功占领平江城后,徐达并没有见到投降的张士诚,而是得到了张士诚自缢的消息。因为抢救及时,张士诚还说了临终遗言:“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这是说给朱元璋听的,意思是朱元璋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

现在,朱元璋只剩下了一个敌人——元朝政府。只要解决了元朝廷,朱元璋在这片土地上就是老大。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虽然之前的唐朝统治者有少数民族鲜卑族的血统,但依旧属于汉族。元顺帝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但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其他事情一概不关心。在被朱元璋赶到老家大草原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回大都,倒不是想要一雪前耻,而是想念大都的舒适生活。

不过,元顺帝虽然不成器,朱元璋依旧不敢轻敌,因为元顺帝的几个手下很厉害。

察罕帖木儿是朱元璋的噩梦。他也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当中赵敏的父亲,汝阳王的原型。当元朝政府得知有人造反后,第一反应就是派兵镇压,用武力解决。这个时候察罕帖木儿就派上了用场,在此之前,察罕帖木儿并无官职,是一介白衣。蒙古骑兵虽然没有了成吉思汗时期的威风,但在察罕帖木儿的带领下,依旧成功地镇压了一部分农民起义军。就在察罕帖木儿准备收拾朱元璋的时候,他却被自己人攻击了。

攻击他的是博罗帖木儿。博罗帖木儿也是一个不错的将才,在镇压农民起义中立下了不少功勋。但博罗帖木儿是贵族出身,而察罕帖木儿是布衣出身,所以博罗帖木儿十分不服气察罕帖木儿能和自己平起平坐。面对博罗帖木儿的攻击,察罕帖木儿自然也不示弱,给予有力反击。其实,元朝政府的内斗已经十分严重,这种内耗直接削弱了元朝军队的战斗力。

让朱元璋重新树立灭元信心的,就是察罕帖木儿的意外死亡。察罕帖木儿被两名投降的农民起义军将领杀害。当朱元璋得知察罕帖木儿死亡的消息后,兴奋地喊道:“天下无人矣!”再也没有人能阻止朱元璋灭元的脚步了。

察罕帖木儿死后,他的外甥兼养子扩廓帖木儿继承了他的事业,扩廓帖木儿给自己起了一个可爱的汉族名字——王保保。王保保这个被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男人带领着蒙古骑兵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是元朝最后的喘息。

察罕帖木儿的死对头博罗帖木儿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十分高兴,开始大肆争夺察罕帖木儿的地盘。王保保的第一反应是向皇帝告状,却等来了皇帝劝和的诏书。王保保十分不满,就开始反击。这种局面让元顺帝焦头烂额的同时,也让朱元璋暗自窃喜。

除此之外,元顺帝的丞相开始不择手段、没有底线地捞钱,甚至还印假钞。这个贪财的宰相还把主意打到了博罗帖木儿的头上,让皇帝撤了博罗帖木儿的职。博罗帖木儿直接带着军队回到大都,不仅让元顺帝交出了这个宰相,还杀了宰相,把他的所有财产据为己有。元顺帝一看博罗帖木儿这么霸道,就把这个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的武将除掉了。这个时候,王保保便得到了重用。但元顺帝的许多手下都看不起王保保这个年轻又没有什么才能的人,于是处处刁难王保保。这种乱哄哄的朝局让元顺帝很是头疼,于是他干脆躲在宫里当起木匠来。别看元顺帝皇帝做得不怎么样,但他所设计的房屋和船只都十分精密,甚至还有了“鲁班天子”的美誉。

元朝政府的内斗给了朱元璋充分的准备时间,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和常遇春率兵北伐。虽然朱元璋自信满满,但依旧忌惮和畏惧蒙古的骑兵,于是再三向徐达交代,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赶紧跑回老家,不要把这点家底都丢了。

事实证明,朱元璋多虑了,徐达轻轻松松地拿下了许多地盘,有些地盘甚至是元军送上门来的,听到明军来了的消息后,守军就逃走了。徐达为接二连三的胜利高兴的同时,隐隐感到有些失望,他本以为自己能遭遇到强悍的骑兵对手呢!

第二年,徐达的军队就逼近了元朝的首都,当时元顺帝可能还正在干木匠活。王保保得知明军攻打大都的消息后,居然没有抵抗,就让元顺帝逃往蒙古。元顺帝当然没有忘了自己的妃子们,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蓝天白云下的大草原上。但对于元顺帝来说,这里自由的游牧生活太陌生了,也太艰苦了,根本比不上皇宫的舒适。通过元顺帝的画像我们可以看出,皮肤白嫩的他肯定养尊处优,与成吉思汗、忽必烈这些先人粗糙的肤色相比,很难看出他们之间血脉相连。如果成吉思汗泉下有知,一定不会承认元顺帝是他的后人。当然,元顺帝可不考虑这些,他每天做的就是催促王保保收复大都,他已经住够了帐篷,想疯了皇宫的生活。这与后来明末崇祯帝以发覆面,无颜见先人的做法截然不同。

灭元北伐的过程仅仅用了十个多月就完成了,朱元璋对元朝如此不堪一击的脆弱感到吃惊不已。为了“表彰”元顺帝的这种不战而逃的行为,朱元璋就封他为“元顺帝”,他原本的庙号是惠宗。《元史》中记载,元朝末代皇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

徐达占领大都之后,并未乘胜追击,任由元顺帝等人回到了蒙古。徐达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兵家大忌——穷寇莫追,如果把元军逼入绝境,那么拼死抵抗的元军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厚仁慈。但是后来王保保的骚扰战却惹恼了朱元璋,朱元璋认定元朝还想复国,就命令徐达继续追歼元军。实际上,朱元璋误会了王保保,是他的主子元顺帝想要回到大都的皇宫。

徐达率军把王保保的残余势力赶到了上都,这是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部落崛起的地方。之后,徐达便在蒙古草原上和王保保的军队不断交战。由于朱元璋已经完成了灭元统一全国的梦想,并且建立了明王朝,所以在朱元璋的势力范围内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徐达的用武之地,之后徐达便远赴边疆戍守边关,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但是,徐达这个活的、移动的万里长城是会死的,于是徐达便在有生之年修建了长城上的居庸关和山海关这两处重要的军事要塞。其中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拥有完整的防御体系。但即使如此,在明末时期依旧没有阻止满清入关,不禁让人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