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
- 陈章妹 张琪 张建明
- 1640字
- 2021-03-23 19:48:33
第二节 程氏针灸辨脏腑论治原则
程氏针灸历来重视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施行针灸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治症,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辨证是辨明某种病因侵犯人体某一器官或体系,或是某一器官与体系自身罹受疾患时所出现的凭证。所谓辨证就是以不同的病理体征所归纳出的不同的认识体系,为治疗手段指引方向。这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辨证施治”。辨证的要点不是在于症,其前提主要在于一个“辨”字。因为症者证也,是某种事物客观存在的某种与某些征兆,而这些征兆或是明显或是隐晦的。
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都离不开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尽管疾病变化多端,其实质总不外乎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由于各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不同,因此其病理变化可反映的证候亦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程老认为,临床上掌握了这些发病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其病机、明确病位以及病性,就有利于正确地施治。
一、以肺脏为例
肺居胸中,左右各一,其位最高,又称“华盖”,主气、司呼吸,其开窍于鼻,上通于咽喉,外合于皮毛。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当外邪从口鼻而入,就自然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鼻塞、咽喉肿痛、胸部胀满等。外邪从皮毛而入,束缚肺卫,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一身尽疼等表证。
1.根据病因、病性确立治疗大法和施治原则
(1)风寒型(风寒束表):治宜祛风宣肺、散寒解表。
治则:针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寒邪较盛者加灸。
(2)风热型(邪热蕴肺):治宜祛风泄热、宣肺解表。
治则:针用泻法,只针不灸,并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3)痰浊阻肺型:治宜降气化痰宣肺。
治则:热痰,只针不灸,泻法;寒痰,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4)肺气亏虚:治宜补肺调气。
治则:针灸并用,补法。
(5)肺阴不足:治宜滋肺阴、泄虚热。
治则:多针少灸,平补平泻。
2.根据病变涉及的脏腑、经脉,症状的标本缓急制订配穴处方
(1)风寒型:取手太阴、手阳明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如列缺、合谷、肺俞、风池等。
(2)风热型:取手太阴、手阳明经腧穴为主。如鱼际、尺泽、中府、合谷等。
(3)痰浊阻肺型:取手足太阴、足阳明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如中府、尺泽、丰隆、三阴交、肺俞等。
(4)肺气亏虚:取手太阴、足太阳、任脉及背俞穴为主。如中府、太渊、肺俞、脾俞、肾俞、膻中穴等。
(5)肺阴不足:取手太阴、足少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如鱼际、尺泽、太溪、肺俞、膏肓等。
图2-1及图2-2所示为手太阴肺经腧穴及人体背部腧穴。
图2-1 手太阴肺经腧穴
图2-2 人体背部腧穴
二、以大肠腑病为例
大肠居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肛门,为传导之官,主司传导糟粕。大肠与肺之经脉相互络属而为表里,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的多余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如大肠有病变,就会出现脐腹疼痛、肠鸣腹泻、鼻衄齿痛,颈肿、咽喉痛等症状。
1.根据病因、病性确立治疗大法和施治原则
(1)寒证(寒邪内伏):治宜温肠散寒止泻。
治则:针用平补平泻加灸。
(2)热证(邪热湿滞):治宜泄热化湿导滞。
治则:针用泻法不灸。
(3)虚证(气虚下陷):治宜补气固脱。
治则:针用补法重灸。
(4)实证(积滞内停):治宜泄热导滞。
治则:针用泻法不灸。
2.按照病变涉及的脏腑、经脉,症状的标本缓急制订配穴处方
(1)寒证(寒邪内伏):取本腑俞募穴、下合穴、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等。
(2)热证(邪热湿滞):取本腑募穴、下合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如天枢、上巨虚、合谷等。
(3)虚证(气虚下陷):取足太阴、足阳明、任督脉经穴为主。如天枢、百会、长强、气海、三阴交等。
(4)实证(积滞内停)——取手足阳明经穴、俞募穴、下合穴为主。如合谷、足三里、天枢、大肠俞、上巨虚等。
其他脏腑证治参照上述方法推衍,此处不再赘述。
足阳明胃经腹部腧穴和足阳明胃经部下肢部腧穴如图2-3、图2-4所示。
图2-3 足阳明胃经腹部腧穴
图2-4 足阳明胃经下肢部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