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纳税意识”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一定意义上说,税的意识,就是国家意识的体现。然而在我们国家,税的意识很淡薄。主要表现在:有的社会成员不知税为何物,不知道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会涉及哪些税,因而未能自觉缴纳;有的社会成员不是依法行事,而是依环境行事,看别人缴自己也缴,看别人不缴自己也不缴;有的社会成员受物质利益的驱动,明知该缴税而故意不缴或少缴,甚至以逃税、漏税和避税为能事。
遗憾的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国人的纳税意识淡薄,源于中国没有纳税的历史传统。这实在冤枉古人。其实,我国古代有许多值得称道的纳税传统。一是非常重视纳税宣传和纳税教育,把培养纳税意识放在重要地位。历代君主的诏令告谕和各级官衙有许多劝税榜文,民间也有不少理财治家的家训、世范、族规和乡约。二是注意规范纳税行为,不断强化纳税意识。明代徐三省《世事通考》所辑“钱粮收帖格式”和清末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中收集的县衙“户房税帖”,不仅详列纳税人、纳税对象和税目、税额等具体内容,而且都有“一应收完,恐后无凭,立此收帖存照”的完税证明。三是在长期的现实生活和传统教育双重影响下,我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依法纳税是无可逃于天地间的义务观念。
古代培养纳税意识的一些做法,现在仍要借鉴和弘扬。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国人能充分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实现富国强民的重要手段,是爱国的具体体现,使人人都能自觉依法纳税;要完善税收体系,严密执法,堵塞漏洞,防止纳税人有空可钻;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紧密配合,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避税、抗税等行为。
(《井冈山报》1998年7月17日)
在扩总量盘存量上求突破
当前能否抓住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良机,较快较好地扩充经济总量、盘活现有存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至关重要。面对经济规模小、总量严重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的落后现状,我们务必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和超常规的速度在扩总量、盘存量上求突破。
扩总量,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借助外力,做好争项目、引资金、招客商工作。中央已经明确,未来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7500亿美元。短期内如此之大的投入,可谓千载难逢。为此,必须立足本地区,跳出本地区,紧盯国家经济产业项目,把握时机,加大“跑部进省”的力度,凡有条件靠上国家政策的项目,有可能争取到的资金,就一定要用“跑破脚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的韧劲奋力地去争取。“君子生非异也、而善借于物。”贫困地区在任何时候都要十分重视借助外力扩充总量,发展自己。
盘存量,必须破除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狭隘保守意识,进一步树立效益至上、全局一盘棋的观念,在优化资源配置、搞好存量资产流动和重组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突出特有、特色、特产,挖掘和开发本地资源优势,全面加大盘活资源力度;另一方面要清理好现有的闲置、半闲置固定资产,确定好固定资产出让转移的方式方法,宜租则租,宜股则股,宜售则售,千方百计实现资产的有效流动和重组,使其发挥出“1+1>2”的效应。
(《井冈山报》1998年9月7日)
正确解读“经营城市”
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城市承载着GDP的90%、全球人口的60%,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它决定着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工作、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作为政府最大的一笔国有资产,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把“经营城市”作为建设现代城市的支点,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所谓“经营城市”,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等运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上,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经营城市是对城市传统的投资、建设和管理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和运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经营城市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从城市的公众利益出发,为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所进行的一种经济活动。经营城市的客体是城市资产,包括城市的土地、市政设施等有形资产和依附于其上的名称、形象等,以及科学、现代城市规划和管理所形成的无形资产。经营城市的过程,就是使各种城市资产进入市场,实现其潜在价值并促进其增值的全过程。经营城市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本、城市环境、产业资本、无形资本。实践表明,通过“经营城市”,使各类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增加了政府的财力,实现了市政、公用事业经营管理的市场化,使城市的水、电、路、桥、绿化、美化、亮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改善了城市的生活、生产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但需要明确的是,经营城市并不是城市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从城市经济工作的角度出发,城市经济工作的关键要看能不能创造更多的有效供给,从而获取更多的货币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经营城市理念支持下的城市建设,毕竟还只是城市经济工作的外围战,并不是主战场。培育有效供给的创造能力,才是城市经济工作的根本之所在。而有效供给的创造能力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如何激发和形成有利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的社会环境才是重中之重。而培育创新力量,最重要的就是鼓励人的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创业,形成崇尚创业的社会人文环境。因此,在经营城市的同时,必须把创造适销对路的商品与服务、实现地区收益的稳定增长作为城市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千万不可只把“经营城市”作为从事城市经济工作的主要手段。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需要时刻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上。而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相比较所具有吸引、争夺、拥有和转化资源,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创造城市价值。概括地表示:城市竞争力=F(硬实力、软实力)。其中,硬实力=劳动力+资本力+科技力+结构力+设施力+区位力+环境力+聚集力;软实力=秩序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要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跳出城市看城市,立足大局看城市,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城市的发展策略;要保护性利用不可再生要素,积极培育可再生要素,不断提升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要不断地改善基础设施、区位、环境等非流动要素状况,以增强自身对流动要素的吸引力;要重视改善软要素环境,使城市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企业等硬要素;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为产业群集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环境,推动优势产业的进一步群集。在从事城市经济工作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处理好城市竞争力与经营城市之间的关系。经营城市的目标要从单纯增加政府的财力延续扩展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经营城市的维度要从单一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扩展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项目;经营城市的范围要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经营城市的主体要从城市政府转向政府与民众的综合体,许多领域应当让位给企业和市民去经营,而政府可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来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也只有处理好了这些关系,才能真正搞好城市经营。
(《企业经济》2002年第3期)
工业园区建设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放眼全国,工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都在实施“四大战略”:品牌战略、集团战略、工业园区战略、国际化战略。这“四大战略”相辅相成,昭示着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工业发展壮大乃至地方经济腾飞的新起点。
一、工业园区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冷静分析,工业园区建设之所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方兴未艾的态势,这是因为:一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企业做大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拓展发展空间和提高档次水平的问题,企业要实现由过去的“三老”向“三新”转移,即老企业、老机制、老产品向新产品、新机制、新形象转移,转向工业园区便成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它实现的不仅仅是量的扩张,而且是质的提升。二是城市功能配置的需要。随着城市建设外延的扩展,一些城市原有的周边企业逐步进入了主城区,这对城市的布局和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必要将企业迁出城区,集中起来发展。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兴办工业园区,是实现工业集中连片发展,拉大城市框架,增加城市人口,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载体。四是招商引资的需要。引进企业、吸收资金,借助外力发展自己,需要有一个平台,工业园区则是最好的平台。
事实表明,建设工业园区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工业园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企业的规模、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和当地工业总量扩张的骨干力量。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中介服务和辅助服务共享,降低配套设施投入和开发成本,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二是有利于园区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推动相关产品形成“产品链”,从而降低市场开发成本,获取最大效益;三是有利于提高产业组织水平,增强工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规模,提高优势企业的成长性,发挥规模效益;四是有利于集中力量搞好投资环境建设,构造优势区位,形成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的强大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当然,工业园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不顾客观条件和发展需要,盲目建园,有的甚至欠下“生态债”;二是有的地方圈地过大,项目进园甚少,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三是有的缺少配套规划,建设的随意性较大;四是有些区域结构不合理,产品雷同,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五是管理运行机制不灵活,园区的发展和繁荣受阻。
二、建设工业园区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要促进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坚持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原则。是否建立工业园区,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能一哄而上。一些交通不便、外资进入十分困难的边远县和欠发达地区的偏远乡镇就不宜建工业园,有些地方在中心城市工业园内开辟这些县、乡的工业小区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有必要建工业园的县市,既要克服困难,努力建园,又要根据自身力量和项目来确定建园规模,分期开发,分期建设,滚动发展,注重承受能力和效益,不能摊派和让拆迁的农民吃亏。
第二,坚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原则。要树立“建立工业园、开发工业园,形成现代化新城区”的新理念,以发展工业、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政收入、开辟就业岗位为目标,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搞好园区规划。工业园区布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园区规模要适度,以便形成以工业园区推动城市化、以城市化加快完善园区功能的互促共进局面。园区建设规划既要有近期目标,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使园区尽快地发挥效益;又要摸准产业发展的脉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满足园区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
第三,坚持产业兴园的原则。现代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讲是产业的成长。没有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不可能持续发展,也不可能发挥规模聚集效应。因此,必须克服“工业园区有企业无产业”的不足,科学选择园区产业,努力形成园区产业集群。要把招商引资与工业园区的产业培植结合起来。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永恒主题,项目是园区的生命线。园区招商既要充分考虑国际上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进程、国内的产业政策以及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势,努力使园区建设步入国际轨道;又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突出特色,注意上、中、下游产品的衔接,促进产业链的形成,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并且充分依托优势行业,建立产业化的各种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群。要打造一个优秀的产业平台,实现“产业招商”。增加产业的预期赢利能力,使之更有吸引力。由于有了产业的合理规划,外资的进入有助于推动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就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与此同时,要严把入园关,不允许高危产业、污染产品入园,切实维护好园区的产业水平。
第四,坚持“政府操作、市场运作”的原则。工业园区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是不可能搞好的。尤其是规划的制定、投资环境的优化、各部门的协调、资金的筹措,等等,更需要各级政府下决心予以解决。但工业园区是一个经济实体、市场主体,要按市场规律办事,进行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要建立高效透明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精简的办事机制,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积极发展信息咨询、律师、公证、会计、金融保险等中介机构,从整本上增强工业园区的服务功能,使之真正成为企业的孵化器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推进器。
(《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3年第8期)
不断地提高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地加强,各类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实践已证明,区域合作组织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基础和相互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从整体范畴来谋划区域生产力布局及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开展地区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是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生产力、发挥各区域经济优势、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参与国际竞争及世界经济接轨的迫切要求。毋庸置疑,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这更预示着区域合作正面临着千载难逢,十分难得的机遇。但如何深入地开展区域合作,提高区域合作组织的工作水平,是一项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开辟区域合作有效途径
区域的联合与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区域组织的工作水平,就必须遵循“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从各方的条件和需求出发,采取多种联合与协作方式,促进协作区经济技术的合作。
1.采取整体规划协调式合作,集中各方力量办大事。参加经济合作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还不具备条件形成有机的经济整体系统,但在经济发展的其他诸多方面,特别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有着重要的经济联系和共同利益,且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就可以采取整体规划协调式合作,以便从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上对区域经济合作进行统筹规划,并不断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汇聚各方的力量,办成许多单方面无力办成的事情,如跨区域的交通、水利、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善协作区经济发展条件,促进协作区经济的发展。
2.以生产基地为依托,促进协作区产业合作与升级。有些区或城市的某种主导产业比较发达,形成若干产业系列,以此为依托,对有关城市和地区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就可以把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连为一体。这种以某种产业基地为依托的区域联合与协作配套的产业链,将会形成一个别具特色的经济联合与协作区域,有利于促进各方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3.实行局部渗透式合作,实现区域经济的重点突破。有些区域的有关城市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整体性的,而是局部的,在某些方面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如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选定划出一定范围的地区,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吸引沿海开放城市及其他发达地区前来搞联合与协作,形成一定的局部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使区域局部率先取得突破性发展,然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4.推行城市群体式合作,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自明的。因此,要实施城市圈和城市带动战略,特别注重发挥大中城市在区域经济方面的作用,以区域内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由地理相近、在经济上有自然联系的若干城市结合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资源、人才以及外贸出口等方面广泛地开展联合协作,利用群体优势,促进协作区经济共同繁荣和发展,并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协作区。
当然,还可以采取其他合作形式。现在的区域合作形式正向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发展,区域之间可以同时进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合作,形式越多样、方位越广泛,表明合作的紧密度越高,成功率越高。
二、全面拓宽合作领域,切实提高区域合作的实效
区域经济合作要进入实质性运作,必须要充实合作内容。各地要依据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区域的协作空间,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和培育共同市场等领域进行重点拓展,实现协作各方的优势互补,推动经济的共同发展。
1.加快协作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协作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建立快捷、畅达的交通网络,是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对协作区内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要齐心协力,尽早作好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对一些重要合作项目,必要时各地各市要联合起来,将有关情况形成议案,发挥协作区的整体优势,共同争取省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2.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推动协作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合作是推进区域经济协作的主要动力。各地要围绕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加强企业合作,通过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丧失竞争优势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践证明,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合作形成,实现跨地区产权结构调整,对盘活资产存量,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通过优势互补,加快协作区内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区域间资源的流动和经济上的交往是一种互相合作、互相促进的关系。譬如,沿海发达地区可以借助其区位条件、先进技术、资金、品牌、管理和人才等优势,与内陆地区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廉价劳动力资源等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整体优势,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共同市场的培育。区域经济的融合应建立在区域共同市场的基础之上。各地要牢固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为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一个公平、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服务环境。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大市场,将各地之间的差距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各类经济协作创造广阔的空间,推动和引导各地各种要素快速组合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协作区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赋予区域合作组织新的内涵
要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协调组织作用,必须创新协调机制,强化管理职能,创建和巩固各种合作网络,赋予合作组织新的内涵。
1.要提高认识,制定正确的合作原则与指导思想。发展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必须敢于打破旧体制、旧思想、旧习惯的束缚,排除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和小农思想的干扰,为区域经济合作扫清道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扬长避短、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不能只考虑某个区域的局部利益;要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的运动规律,使生产力布局合理化,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必须遵守WTO的游戏规则,协作区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制定一些规划,如制约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政策的透明度原则等,打破区域内各种形式的地方贸易保护主义,对等开放市场。对相互之间的投资项目,享受与当地企业同等政策和待遇,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推进政策优惠共享。
2.要搞好发展规划和战略的协调,科学选择合作项目。区域内各城市在制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行业规划时,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在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前提下,明确哪些产品应扩大再生产,开发哪些产品达到供求平衡,哪些产品应该限制发展,并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引导加入联合与协作的区域纳入这些规划,合理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业组织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选择确定联合与协作的项目之前,要进行可行性论证,注意经济和技术上的合理性,确保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3.抓好合作区域内各个实体之间合同的执行与落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各个实体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经济合同来进行。所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行政部门要根据经济合同对各个联合体实行管理和跟踪服务,督促合同的执行,抓好合同条款的落实,保证项目合作成功。
4.要理顺区域合作组织的协调机制,强化组织、协调和管理功能。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是一级行政组织,是以一种松散型的组织形式存在,其主要活动是每年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形式单一,实质性活动少,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今后的合作中,要借鉴国外成功协作区的经验做法,适时组织和召开有关经济合作的专题研讨会,不断探索和创新协作新机制,强化合作组织的协调、沟通和管理作用,推动多行业、多部门、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实体的联合,特别要重视发挥协作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注重企业间的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等活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更好地为企业合作营造外部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确立内外互动的发展观
依靠内力,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借助外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内力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力型的开放型经济真正成为支撑江西“经济大厦”的两大支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外互动的发展观”。
实现内外互动,必须同时并举,需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有利于两类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对外投资比例限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地方金融机构、非义务教育、经营性医疗、社区服务等领域;进一步放宽涉外政策限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获取自营出口权,引进外资,开展境外投资,简化出入境审批手续;进一步放宽融资条件,简化担保、抵押手续,试行信用贷款;进一步放宽企业技术入股比例和符合条件的企业组建集团的注册资本限制。要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努力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技术改造,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和培养人才,获得驰名商标等进行奖励;加大税费优惠力度;加大权益保护力度,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的意识,摆上各级重要日程,需要把抓非公有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作为抓发展的第一要务来考核。
实现内外互动,必须营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要强化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外商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搞好治安环境,确保社会稳定,减少投资风险,使投资者财产安全、回报稳定,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要着眼长远利益,制定优惠政策,以比沿海更开明更开放的政策赢得客商的信赖;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定期向投资者公布有关信息;对外商承诺的有关优惠政策,要坚决兑现,以取信于外商,营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要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行政机关和承担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窗口服务单位,要全面实行服务承诺制、即时办结制和挂牌服务制;进一步完善统一审批办证大厅,建立招商引资洽谈大厅,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条龙管理”,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特别要加强诚信教育,增强守信意识,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要牢固树立大市场、大流通观念,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继续治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着力打造政府信用体系,督促市场主体诚信守诺,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经济环境。通过不断整治优化环境,全力构筑“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投资环境,从而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加速外资和内资的融合,为各类经济协作创造广阔的空间,推动和引导内外各种要素快速组合成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当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待投资者不能内外有别,无论是对外商还是对本地的民营企业都要赋予宽松的投资环境,搞好服务,给外商的优惠政策同样要给本地民营企业。否则,就会挫伤本地投资者的积极性,“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不但未能实现内外互动,还可能得不偿失。
实现内外互动,必须促进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一个地方经济的关联度,是判断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实现内外互动的前提和表现。因此,必先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放手发展民营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配套产业群,从而提高横向联合、承接外资的能力,实行“以优招商”“以特招商”,使外商能随时找到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办厂。要鼓励当地民营企业扩大投资,进行股份制改造,靠大联大,甘当配角,为外来实力雄厚的企业配套加工,进行优势互补,即满足投资商办厂的需要,又在合作中做大做强。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经贸洽谈等活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更好地为企业合作营造外部环境,引导内外企业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等合作形式,实现跨地区产权结构调整,促进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还可以引进资金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借助外地先进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群,并围绕这些产业衍生相关产业,培植新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入驻园区,园区招商坚持产业招商,特别要注意引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为外资企业与本地民营企业的落户、嫁接提供载体,要注意突出重点产业,建设产业集聚地和科技“孵化器”,构筑产业链延伸的较高平台,使开发区成为内外互动的一个交接点。要从产业、交通、信息、人才、旅游、能源6个方面主动接轨,通过企业合作、产业协作和市场共享,优势互补,加快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重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注重引导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不失时机地“走出去”,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内外互动互补,两个轮子驱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
(《江西政报》2003年第13期)
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尽管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还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未被我们认识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要牢固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经济活动便纳入了世贸组织的规则框架之中,一切权利的取得和义务的履行都得按规则办事。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规则和诚信意识,充分了解、学习世贸组织的普遍规则和涉及自己工作范围的具体规则,为服务对象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之学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争取和保护自己应得的权利和利益,避免可能的风险和损失。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时间、效率、竞争、创新意识,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从容面对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好地发展经济。
二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而不断发展的信息化使世界变得很小,也变得更透明,加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带来的人民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都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我国的法制化程度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将逐步提高,世贸组织的透明度原则又要求我国的各项政策、法规、政务公开的程度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将会更清楚。这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依法保障群众的权利;增强服务意识,履行应尽的职责,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
三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机遇是前提,加快发展是目的。面对已经到来的机遇熟视无睹、茫然无知不行,认识到了机遇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也不行,无动于衷更不行。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是对领导干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熟悉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培育经济比较优势,从而有效地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本地经济快速发展。
四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事物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只有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为之付出昂贵的代价。要按规律办事,就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工作的首要环节。为此,必须坚持一切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规范决策程序,深入了解民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形成一套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重新出现。领导干部要成为破解难题的能手。这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员干部之友》2004年第5期)
弘扬井冈山精神 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我们正面临一场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使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面对挑战,更加需要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增强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力量,使井冈山精神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一、坚定信念,应对挑战共克时艰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凭着坚定的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保存并不断发展着革命的力量,打败了数倍于己的强敌,从井冈山走向瑞金、走向延安、走向北京,建立了新中国。艰难而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充分表明,信念的力量远比想象的更为强大。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面对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同样需要坚定信念、坚定信心,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信念是行动的灯塔,信心是战胜危机的核心要素和力量源泉。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科学发展,并坚信这是战胜危机的强大优势和正确方向。坚定信念、坚定信心,还要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既要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有足够的认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同时,还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当前,虽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少,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形势表明,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创造辉煌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当今战胜困难取得新胜利的重要保证。井冈山斗争及中国革命史表明,艰苦奋斗精神总是与辉煌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着新的发展。
艰苦奋斗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弘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下行的压力,尤其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以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不怕牺牲、忘我奉献的不懈追求,埋头苦干、勤勤恳恳的务实作风,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清醒态度,全力以赴保增长,千方百计保民生,加大力度保稳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措施,扩大内需,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市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力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工作,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尤其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弥足珍贵,只要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朝着远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勇于创新,破解难题赢得机遇
勇于创新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因为勇于创新,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难、极其复杂的井冈山斗争时期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发展壮大。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但只要变压力为动力,积极应对,措施得当,也可以化危为机,变经济波动期为发展机遇期。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央已经制定了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如何结合实际把政策的积极效应发挥出来,需要各地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要勇于在以下几方面创新:
一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要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改革措施。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扩大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四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既克服当前的困难,又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四、转变作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更需要广大干部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干部作风作为一种内在素质,关乎事业成败;作为一种外在表现,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强化责任意识,焕发进取精神,真正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当前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紧紧依靠群众,真情关心群众,努力造福群众,始终做到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在当前挑战前所未有、机遇稍纵即逝的情况下,还要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争取时间,争取主动,真心实意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服务。要通过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密切的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环境,努力形成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经济日报》2009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