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何聊,拜访客户才能一路通关不卡壳

工作时的闲聊看似不着边际,

却是为了达成目的的必要手段。

聊天藏点儿小心机,就有可能碰撞出商机

到目前为止,我写过三十本以上的书。有一天,我和一位很久没见面的编辑碰面,他曾编辑过我的书。我们很自然地谈到要出下一本书,甚至启动具体的企划,其实这就是本书的由来。

此时,发挥功用的便是聊天。

我和编辑之间的闲聊,从最近的新闻和个人琐事开始,然后延伸到双方在专业领域的近况。我谈到律师业务以外的其他工作,编辑则谈到自己参与制作的书籍等。

在聊天的过程中,针对我谈到的某个话题,编辑突然说:“啊,这个主题似乎可以出一本书呢!”一开始,他的口吻像是在开玩笑,但进一步针对书的标题和内容聊了一下,就逐渐变成以出版为前提的谈话。

编辑的工作是制作书籍,他们总是在寻找有趣的题材和畅销书的点子。与我见面虽然没有明确目的,但隐含寻找题材的意图。

虽然写作不是我的本业,但我也很重视。只要有想向社会大众传递的主题,我便会积极地以书籍的形式发表。

话虽如此,编辑并不是和人见面就决定出书。现今出版市场萧条,出一本卖不好的书等于给自己扣分,所以编辑都非常小心谨慎。我的本业是律师,也不想浪费时间写一本没有意义的书。

当时的会面,就是在双方若有似无的期待下开始。

商务闲聊发挥作用的条件

我们见面后先闲聊了一下,找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之后谈话便越来越聚焦。

这种方法不以导出结论为目的,而是从重视量胜于质的自由发言中,引导出崭新的创意。这种手法类似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但有决定性的差异。

头脑风暴虽然是自由发言,却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激发创意。然而,刚才我举的例子并非以出书为目的。事实上,我只和这位编辑见过几次面,如果今后没有机会共事,很可能永远不会再见面。

聊天正好可以在这种不紧密的关系中发挥作用。

聊天和在社交网站上发表动态,例如我现在正在××、我刚才吃了××等不同。这些发文大多不是针对特定人的信息,对发文感兴趣的人可以自由留言或点赞回应,是一种更不紧密的关系。

聊天则有特定对象,完全是在意识到谈话对象的状态下找出话题。商务闲聊的定位,介于会议、商谈和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动态之间,蕴含丰富的商机。这也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必须具备闲聊能力的原因。


POINT

意识到谈话对象的发言,可以碰撞出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