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后期史
  • 戴逸
  • 7114字
  • 2020-08-29 20:18:24

中日甲午战争的前因与后果[*]

1894—1895年,中国和日本之间发生了一场决定两国命运和远东政治格局的战争,现离战争结束已100年,回顾和反思这场战争,将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在古代,亚洲东北部的政治格局比较简单,通常包括中国、日本、朝鲜三个国家。中、日、朝三国在近代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和平相处,并无兵戈。16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东来,葡萄牙租借澳门,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中国的东南海面从此扰攘不靖。16世纪末,俄国的哥萨克跨越乌拉尔山,穿过广阔的西伯利亚,17世纪前期已到达太平洋西岸。西欧国家从海上,俄国从陆上,把侵略魔爪伸向了东亚,改变了这里简单的政治格局,对这片平静而封闭的土地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以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为契机,外国殖民势力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门户,中、日、朝三个东亚国家同时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历史旋涡,成为列强追逐的猎物。中国和日本在被外国侵略之下,开始认识西方文明的优越性,力图富国强兵,向西方学习,中国出现了持续30年的洋务运动,日本发生了尊王倒幕的“明治维新”。中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洋务运动30年内造枪炮、建工厂、开矿山、办电报、筑铁路、设海军。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醉心于西方物质文明的成就,努力将它移植于中国,企图借资本主义的器物,挽救封建王朝的没落。洋务派的举措一时颇炫人耳目,似乎取得了进步。其实清王朝政治腐败,已病入膏肓,而顽固派的势力十分强大,阻挠一切新事物,洋务派的封建性格也极深,又对外国百般依赖,虽进行了枝枝节节的改革,但却步履迟滞,如蜗牛爬行。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它的弱点:洋务运动好像纸糊的房子,只可供表面观看,却经不起风雨的吹打。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振兴富强。

日本和中国一样,同样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但它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和中国不同。与中国洋务运动同时起步的“明治维新”一开始就显示了蓬勃的朝气。它不但在工厂、航运、矿冶、铁路、电信等方面取得了成绩,而且在政治、教育、法制、军制、思想领域力行改革、除旧布新。1877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和义务教育制; 1878年设立参谋本部,进行军制改革; 19世纪80年代颁布新学制; 1885年制定新官制,设立内阁; 1889年颁布宪法; 1890年进行议会选举,组织政党。尽管日本的改革并不彻底,富有封建的、军国主义的色彩,但毕竟已在资本主义的轨道上迈开了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日本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强烈意识到要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必须对外扩张,掠夺邻国的土地和资源。它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和朝鲜。“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国内即充满着“征朝论”的声浪,以后一直扩充军备,欲向中国挑衅。1874年,日本即派兵入侵台湾; 1883年与1885年又在朝鲜制造政变,扩张实力,挤迫中国,但均因羽翼未丰,就其海陆军实力而言,尚无战胜把握,故暂时隐忍,不敢贸然与中国开战。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投入更大力量,厉兵秣马,追赶中国,必欲与中国一战而胜。到甲午战争时,它的正规陆军扩充至7个师团约12万人,预备役25万人,海军舰只约5. 8万吨。而清政府盲目自大,以为日本是新起的小国,对它缺少警惕。清朝官僚认为日本在军事上不堪一击,“敢与上国抗衡,实为螳臂当车”。正是在清王朝漫不经心、未加防备的情况下,日本发动突然袭击,燃起熊熊战火。

除了在东亚地区竞争的主角日本和中国之外,英国和俄国也成支配东亚局势的强大力量。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海上力量尤其强大,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在远东的势力和影响首屈一指。1824年它侵占新加坡,并以印度为基地,并吞缅甸和喜马拉雅山区的尼泊尔,用武力侵占香港岛,强迫中国五口通商,又在长江流域和其他地方取得广泛权益,当时英国势力已进入中国全境。19世纪后期,各国对华贸易中,英国的份额遥遥领先,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0%以上,英国人在中国经营的公司占外国人在华公司的2/3。英国还通过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的海关,操纵中国的海陆军,干涉清朝的内政。当时,美国的亚洲舰队司令里德十分羡慕英国的地位。他说:“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2]

俄国也是支配东北亚局势的政治大国,特别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趁火打劫,撕毁了业已签订170年之久的《尼布楚条约》,挥师突破中国边界,直下黑龙江,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进一步要在远东地区争夺霸权。不过,俄国刚刚占领这片广大的土地,经营未久,立脚未稳,而西伯利亚在经济上尚未开发,从俄国的欧洲本土来到远东,路途遥远,交通极为不便。甲午战争以前,它正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经营远东,加强军事力量,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为进一步扩张做准备。甲午战争前夕,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已咄咄逼人。一位苏联历史学家评述19世纪后期中国的局势时说:“从对中国的事务的利害关系和对中国事态发展施加影响的能力来说,俄国当时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3]

19世纪后期的东北亚,在中、日、英、俄四种力量的矛盾和制衡下,引发种种事态。四种力量构成两对矛盾,即中日矛盾和英俄矛盾。中日矛盾起初较为微小,不引人注目,但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尖锐。日本处心积虑,必欲侵略中国。它正在积蓄力量,窥测时机,东亚上空的战云日渐浓密。而英国和俄国则系宿敌,两国在世界范围内到处剑拔弩张。50年代,俄国与英、法、土耳其在克里米亚进行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争。80年代英、俄在阿富汗又屡次冲突。在远东,俄国集结舰只于海参崴,威胁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英国则一度占领朝鲜的巨文岛,以遏阻俄国势力的南下。为了对付俄国,英国急需在远东找到伙伴,它终于物色到了新起的日本,而日本也竭力巴结英国,抢在甲午战争之前与英国完成修订条约的谈判。为了取得英国的欢心,日本在谈判中大幅度地妥协让步,接受许多商品的协定关税,推迟废止领事裁判权等,以换取英国默许自己对中国用武。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外交大臣在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的仪式上说:“这个条约的性质,对日本来说,比打败清国大军还有利。”

俄国对日本的扩张虽有顾虑,但当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尚未筑成,其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不足。并且,它一开始低估了日本的作战能力和野心,也没有预料到清政府缺乏抵抗意志而迅速溃败,故对战争的爆发听之任之,抱着“坐山观虎斗”的态度。直到中国战败,日本企图割取中国的辽东半岛,严重地触犯俄国的利益,俄国才慌忙纠集法国、德国一起,演出了“三国干涉还辽”的一幕,阻止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扩张。

这样,日本巧妙地利用了英俄矛盾,并得到英国的支持,躲开了可能的国际干涉,战争时机成熟,遂于1894年以帮助朝鲜政府镇压东学党起义为名,悍然出兵,向中国发动战争。是年7月,日本军舰先在朝鲜的丰岛海面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中国的军舰和运输船只。接着,日本陆军又进攻在朝鲜牙山的清朝军队,挑起衅端。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日本组成了以天皇为首的战时大本营,统筹战争时期的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海军组成联合舰队,出入于朝鲜和中国海面,准备决战。陆军则倾巢而出,投入战场,力求速战速决。日本还颁布紧急敕令,募集战时公债,制造“圣战”舆论,煽动军国主义狂热,倾注全国的人力物力,务求战争必胜。而清政府却对战争缺乏准备,没有抵抗的决心,没有战前的部署,没有统一、明确的指挥。掌握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都害怕战争。慈禧太后正高高兴兴地准备庆祝自己的六十寿辰,不愿战争影响了庆典;李鸿章一心一意要保存淮军和北洋舰队的实力,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和“干涉”。连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也说:“外交把中国骗苦了,因为信赖调停,未派军队入朝鲜,使日本一起手就占了便宜。”在这种怯战、妥协的思想指导下,清朝陆军在平壤作战失败,溃不成军。北洋舰队也在黄海海战中失利,避匿于威海卫,不敢复出。日本夺得了制海权,遂毫无顾忌地渡过鸭绿江,长驱而入,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境内。就在北京笙歌沸天,向太后欢呼祝寿之时,大连、旅顺相继失陷,前线频传败绩。翌年,日军又在山东登陆,清朝陆军作战仍不力,北洋舰队的据点威海卫沦陷,中国新生的海军面临绝境,在进行了勇敢抵抗之后,全军覆没。中日甲午战争经过8个月战斗,海陆军均告失败,清政府不得不派年迈的李鸿章前往日本求和,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中国赔款白银2亿两,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增辟通商口岸,等等。这次战败,割地之广阔、赔款之巨大、勒索之苛刻,使全世界感到震惊。中国人民又被套上了一具沉重的枷锁。

正像许多历史学家所指出的,中国败于政治上的落后与腐败。洋务运动,枝节改革,本末倒置,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形见绌。在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资本主义世界,发展的速度至关重要,步伐迟缓就会失去时机,被挤出竞争的轨道而堕入谷底。甲午战争中,国家虽大而步伐迟缓的中国败于同时起步而锐于进取的东邻日本,日本借战胜之威,尽情勒索,故能脱颖而出,追赶列强而与之并驾齐驱,中国则割地赔款,元气大伤,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丧失了发展机遇,沉沦于苦海之中。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是巨大的震动,全国一片沸腾。当《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各地人民痛哭流涕,反对割地、赔款。先进分子进行痛苦的反思和长远的筹谋。陈独秀回忆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从此,救亡和改革的大潮涌起,成为中国政治的主旋律。此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中国人民爱国救亡,前仆后继,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艰苦而漫长的战斗。

日本是甲午战争的胜利者。所获赔款之巨、得地之广、掠夺权利之多,是军国主义者自己始料不及的,全国沉浸在胜利的欢乐气氛中,如醉如狂。日本政界财界头子井上伯爵说:“得到这笔赔款以前,在日本的财政机关中,上亿日元的款项连提也没人提过,收入至多到过8 000万日元。所以,想到有3. 5亿日元涌进国内(按:中国赔款白银2万万两当时折合3. 5亿日元),无论政府或私人都产生了一种无限富有的感觉。”[4]但是,前一场战争的结束往往是后一场战争酝酿的开始。俄国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立即联合法国、德国,强迫日本退出了辽东半岛,一面示恩于清政府,一面在东北亚扩大地盘,插手朝鲜事务,租借旅顺,修筑中东铁路。日本与俄国势不两立,新的战争乌云又笼罩在东北亚的上空。

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给沉浸在战胜狂欢中的日本泼了一瓢凉水。当时,日本在甲午战争以后,力量耗尽,财政匮乏,无法对抗三国的压力,只能忍气吞声,放弃侵占辽东半岛。日本朝野以此为奇耻大辱,要求卧薪尝胆,誓报此仇。甲午战后,它立即以俄国为假想敌,进行战争准备。1895年,日本参谋本部提出陆军扩充计划,为了战胜俄国,拟在现有7个师团的基础上,再增加7个师团,常备军达25万人,战时动员后备军,总共可达兵力60万人。海军方面,提出“六六舰队”的设想,建造和购置大型军舰。伊藤博文内阁所提10年扩军计划的军费达6亿日元。除了有来自中国的赔款以外,日本还尽力在国内搜刮,横征暴敛,以筹措扩军经费。就像日本报纸上所说:“即使把三餐节省为两餐,也要扩充海军。”[5]他们在战争的精神准备方面尤其突出。俄国陆军大臣在总结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的原因时说:“我们没有注意,多少年来日本人民的教育就贯彻着一种尚武精神和爱国的方针。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国家的教育方法,在小学校就教育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并成为英雄人物。这个国家对军队的信任与尊敬,个人乐于服兵役和为此而感到自豪,各阶层保持的铁的纪律,以及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所有的名门望族都试图为国效力,或送子弟从军,或捐献钱财……不仅士兵而且全体国民都感到这场战争的极端重要性,了解进行战争的理由,不惜一切牺牲争取胜利。使日本获得胜利的力量就在于此”[6]。总之,甲午战后,日本的战争狂热一发而不可止,日本政府把国家引向军国主义而一路狂奔。

俄国在联合法、德干涉还辽成功之后,野心更加膨胀。它促成了俄、法对中国的四厘借款,建立道胜银行;又诱胁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侵占旅顺,夺取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把中国的东北视为自己的禁脔。军事力量也迅速增强,俄国远东军区的陆军从1894年的20个步兵营、若干炮兵连,增加到1903年的108个步兵营。其远东舰队从4万吨增至10万吨。旅顺口和海参崴军港防卫力量得到增强。日俄战争前夕,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通车,俄国已能把军队和给养从欧洲调到远东地区。但是,刚刚修通的单轨长程铁路,设备未全、维护很差,还难以发挥迅速运输的功能。

1900年,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蜂拥入侵中国,进行血腥屠杀。帝国主义之间又因在华利益的冲突,彼此钩心斗角,矛盾重重。当时,英国正在非洲与布尔人作战,美国则刚刚打完与西班牙的战争,都不能派出很多军队。觊觎中国而又彼此敌视的日本和俄国充当了侵略的急先锋。日本邻近中国,派出兵力最多,扮演着“远东宪兵”的角色;英国为支持日本以制约俄国,给它提供贷款。而俄国竟趁机出兵迅速占领东北全境,驱逐中国的军政机构,此后,又长期拖延,拒不撤军。俄国的行径引起日本的极大忌恨,日俄矛盾急剧上升。

1904年,日俄战争终于爆发。这次战争动员兵力之众多,战斗之激烈,远远超过甲午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强盗作战,战场却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这是弱肉强食世界才会出现的现象。结果,俄国战败,势力退到北满,日本取代了俄国在南满的地位。日本以新兴小国,10年之内连续打败中国和俄国两个庞然大国,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成为东亚的支配力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再一次给日本造成扩张的机会,日本欲乘机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英、美虽不愿日本趁火打劫,破坏在远东的力量均势,希望“维持远东现状”,但日本不肯顺从,单方面对德宣战。1914年9月初,它不顾中国政府的抗议,把军队开进山东,占领胶州和济南,攻陷青岛要塞。同时,其海军则向德属南太平洋群岛发动进攻,占领了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等。日本认为应加速解决对华问题,如果到世界大战结束,英、法、美的联合力量将会妨碍自己在中国的扩张。因此,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要求,并于5月发出最后通牒。在强大的压力下,袁世凯政府终于接受了空前丧权辱国的二十一个条件,内容包括: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古东部的特权;汉冶萍公司设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中国沿海港湾与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中国政府聘请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等等。按照这些条件,中国将成为日本的附属国。只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才未能实现。在整整4年的大战期间,日本以很少的消耗攫取了许多权益。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第一个挣脱殖民主义枷锁、取得独立自主地位的国家,以后却成为远东最主要的战争策源地,这是值得引以为戒的。甲午战争以后的几十年,日本长期侵略中国,穷兵黩武、咄咄逼人。它似乎节节胜利,步步成功,但依靠武力征服,多行不义,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歧途,种下了失败的根由。直到1931年日本侵吞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突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不仅使中国和世界人民遭受巨大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悲惨的遭遇。此非中国与世界之福,亦非日本之福。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崩溃,民穷财尽,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战犯被送上了审判席,日本人民也深受战祸之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民族是坚强而有志气的民族,败而不馁。虽然日本在少数统治者的误导下曾走入歧途,但仍能在战争的废墟上努力重建家园,治疗战争的创伤,迈步前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抓住机遇,埋头建设,自立自强,终于出现了经济腾飞的奇迹,经过长期努力,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日本民族在失败以后迅速复兴的奋斗精神十分可贵,同时,我们又殷切地希望它记取从甲午战争以来的多次教训,根绝军国主义,以和平立国,以友谊待人,珍惜自己的发展成果,与远东和世界人民永远友好相处。

中国受害100多年,历尽坎坷,备遭凌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1949年方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40多年来的建设成就光辉灿烂,世所瞩目。中国国家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国际地位提高。但今天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建设第一流的强大国家,还需要长时期的不懈努力。中日甲午战争的教训是:弱者必定挨打,失败者只能任人宰割,只有国家独立富强,才能保证人民的权利和幸福。甲午战争以来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期盼国家的昌盛和民族的复兴,这一伟大的遗愿要由我们去奋斗实现。当前,经济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必须抓住时机,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除腐败,早日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防止侵略战争的发生,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回顾和反思中日甲午战争所得出的主要结论。


注释

[*]原载《历史教学》,1994年第7期。

[2]转引自福森科:《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5—1900)》,杨诗浩译,77页,北京,三联书店,1958。

[3]波波夫:《太平天国时期的沙俄外交》,载《近代史资料》,1978(1)。

[4]转引自波波夫:《日本的经济》,33页。

[5](日本)《报知新闻》,1895-05-17。

[6]库罗帕特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122~1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