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
- 王择青
- 3588字
- 2020-08-29 20:27:50
第二节 心理刺激强度
心理刺激源是快速了解和评估一个危机事件对干预者和被干预者影响程度的第一个参考标准,而心理刺激强度及其变化曲线则是第二个重要参考标准。
一、心理刺激强度的内涵
如何定义一个心理刺激源的影响程度?
一种观点是,按照刺激源进行分类,即认为接触同一类刺激源的人群会有相近的应激反应。比如将参与灾后救援的一线官兵都归为一类人群,将灾难的目击者归为另一类人群。例如我们国家的通用“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分级标准”就按照刺激源的类型划分,但这一分类标准忽视了不同的刺激场景带给个体影响的差异性,以及个体对刺激的反应的差异性。
另一种观点是,把心理刺激强度作为一个完全主观的概念,由个体对相应的心理刺激源做出评估。但是,这种完全个性化的评估对于整体了解心理刺激源的刺激强度缺乏指导意义,无法帮助救援组织和人员快速做出判断,不利于心理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危机干预专家团队的经验是,既要考虑主观因素,又要尽可能客观和量化。为此,我们认为,心理刺激强度可以分为心理刺激源刺激强度和个体主观心理刺激强度两类:前者是指有多大比例的人员对某一特定的心理刺激源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比如人群中有70 %~79 %的人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我们便将该心理刺激源定义为7级的心理刺激强度。后者是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心理刺激源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程度。比如即便是面对同样的事件,同一批被干预者也可能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为此,可采用1~10级的主观量表来评估被干预者的主观刺激强度,其中10级表示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而1级表示非常轻微。
二、心理刺激强度的评估
1.心理刺激源的心理刺激强度分级与特点
不同的心理刺激源往往会给被干预者带来不同的影响。为了快速掌握危机事件的影响程度,需要对心理刺激源做出一个快速的、整体的评估。
1~3级属于轻度刺激源:人群中约有0~39 %出现应激反应。比如,车祸现场或运动中的擦伤等轻度皮肤损害,其对个体的影响程度就较弱。
4~6级属于中度刺激源:人群中约有40 %~69 %出现应激反应。比如,车祸现场中四肢断裂等开放性创伤,其会导致较多人出现恐惧、焦虑、回避等反应。
7~10级属于重度刺激源:人群中约有70 %~100 %出现应激反应,部分强刺激源可能引发严重的应激反应。比如,直接接触尸体、近距离看到肢体分离等,其会导致绝大部分人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
对刺激源刺激强度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干预者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并据此明确需要进行的训练。这部分内容将在第九章“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中进行详细阐述。
2.个体主观的心理刺激强度分级与特点
同一刺激强度的心理刺激源,不同的个体因承受能力不同,表现出来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有的个体会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有的个体则可能非常平静和从容,这说明心理刺激量大小相对而言是主观感受,需要个体自身的评价和反馈。另外,我们发现,同一个体,接受同样的刺激源,在不同的接触时间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为此,我们提出,心理刺激强度包括主观刺激量的大小和接触刺激源时间两个因素,其参考依据是被干预者的主观评定。具体在进行主观评定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1~3级: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惧、焦虑、担忧等情绪,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偶尔出现下降,但是不会对个体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4~6级: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如恐惧、焦虑、情感麻木等情绪反应,或者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受到一定影响,或者出现回避行为。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中等程度影响。
7~10级:出现较为严重的闯入、闪回、做噩梦等症状,或者对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情境产生回避行为,有的可能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或者出现过度警觉、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表现。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对刺激源刺激强度、个体主观的心理刺激强度进行双重评估可以使评估工作更加客观、科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当事人报告的主观刺激强度与刺激源刺激强度出现很大差异的情况。例如,在10级的刺激源强度下,有的被干预者报告主观的心理刺激强度为1~3级。这个时候干预者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当干预者可以明显观察到被干预者情绪、行为等反应时。然后,分析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是内心无意识的过分压抑,是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情况,还是源于对干预者的不信任?最后,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工作,即通过专业的技术共情、正常化教育等方式帮助当事人接纳自身的症状,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被干预者客观评估自身的主观心理刺激强度。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非常清晰地定义每个个体所接受的心理刺激源的强度,这可以极大地帮助心理救援人员对心理刺激源快速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初步评估涉事人员受影响程度并进行快速分级,以及快速制定初步的干预方案,从而大大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同时,这也为构建现场心理动力模型提供了宝贵参考,便于心理救援人员掌握整个危机事件的未来走向和不同人群的心理变化曲线。
被干预者在接受心理刺激强度评估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此,我们列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回应供读者参考。
1.被干预者无法理解1~10级的概念
个别被干预者往往一时很难准确理解1~10级的概念,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 “假如这儿有一把尺子,它可以量出我们内心感受的强烈程度,其中刻度1代表强度最低,刻度10代表强度最高。你现在想一下,你内心的感受强度是多少呢? ”
2.被干预者很难准确评估具体级别
对此,可以先让被干预者按照轻度(1~3级)、中度(4~6级)和重度(7~10级)三类级别进行评估,选择完之后再进一步细化,最终完成1~10级的评估。
三、心理刺激强度变化曲线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每个个体的心理状态都会随着事件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属于心理创伤的正常自愈过程,而有的变化可能是异常表现。为此,可以通过对整体的心理状态变化曲线进行描述和评估,使当事人了解自身的创伤反应。
心理刺激强度变化曲线可以反映当事人在创伤事件或创伤情境发生前、中、后及干预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状态变化的内容包括情绪、认知、行为以及生理上的变化情况、每种变化的持续时间,以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
我们以当事人接触高强度的创伤事件和情境为例来看一下几种典型的心理刺激强度变化曲线(仅用作示范,不代表真实数据)。
在这种曲线中(如图2-1所示),当事人接触刺激源后,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心理刺激强度达到10级左右,并且这种强烈的刺激会持续一段时间。约一周以后,刺激强度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持续下降,一般在一个月以内基本降低到3级以下。并且,随着时间的延续,刺激强度变化非常微弱,但是一般不会完全消失。也就是说,当事人再次回忆起这个创伤事件或者场景时,仍然会有心理反应,但是对自己的正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
在这种曲线中(如图2-2所示),当事人接触刺激源后,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心理刺激强度达到10级左右,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弱,但是减弱的程度和速度非常缓慢,即使3~4周后,刺激强度仍然保持在6级左右。并且,这种较高的刺激强度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之久。
在这种曲线中(如图2-3所示),当事人在接触高强度的心理刺激源后,往往由于过分压抑内心的痛苦,反而感受不到强烈的刺激强度,出现过分沉默、冷静,甚至积极主动参与救援等表现。但是,约三周以后,当整体的救援工作结束后,当事人的心理刺激强度反而会升高。这种情况在职业群体,特别是警察和战士群体中较为多见。
在这种曲线中(如图2-4所示),当事人刚开始有较高的心理刺激强度,但是在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周左右后,其心理刺激强度会迅速降至较低的水平,但是持续几天后又会迅速提升到很高的水平,如此反复。
以上四种是常见的心理刺激强度变化曲线,其中后三种是不正常的类型,需要在心理评估过程中重点关注。
心理刺激源、心理刺激强度及其变化曲线,这些都是了解现场心理危机状况的核心要素,但是光凭这些还无法整体、系统地了解整个事件和被干预者的心理状态。这就好比我们粗略估计出所需建造房子的各种数据,比如知道了房子的地点、面积、高度、大概的格局、朝向等等,但是并不等于确定了建造一所具体什么样的房子。接下来,还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运算、组合,并且反复测量和校准,只有这样才能够逐渐勾勒房子的轮廓,并绘出清晰、准确的图纸。这就像是我们危机干预工作中构建现场心理动力模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