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国际货币格局变迁的政策协调经验与教训

3.5.1 协调主体由发达国家主导转向二十国集团

近百年来,国际政策协调机制集中在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五国集团和七国集团中。这些发达国家在协调国际宏观政策时最关心自己的利益诉求,较少关心其他发达国家的利益,更不会关心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这种国际政策协调机制存在非常强的外部性和“以邻为壑”的特征,其他小国和发展中国家完全无法参与到国际协调之中,只能被动承受发达国家的协调结果。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种局面得到了一定缓解,一方面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出现为小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另一方面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发达国家需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配合来走出困境。并逐步形成了二十国集团的会议协调机制。

首先,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是必要的。不管在哪种货币主导的阶段,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都是维护货币秩序的主要手段。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从1933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失败到三方货币协定的签订,美、英、法三国合力进行政策协调,才最终使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恢复平稳就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实行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共同施策、协调施策,才能确保宏观政策的有效性,减弱甚至消除各自经济政策的负外部性,达到全局最优。

其次,协调的主体是大国,大国应该尽到大国责任。由于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它们的经济政策会产生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大国应当主动承担大国责任,通过大国间的协调协商稳定全球经济金融局势。此外,对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而言,一方面应当包含具有较大的政策外部性的国家,但另一方面过大的规模又会导致过高的谈判成本和过低的谈判效率,因此以大国为主体的协调也是最优选择。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协调主体也向多元化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特别是处于中枢位置的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会传染给其他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例如80年代的拉美危机对发达国家造成的冲击则相对较小。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泰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导火索引发了一连串危机,影响了整个世界,超过20个国家直接受到危机的冲击,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这次危机中损失惨重。这凸显了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贸易和资本流动将世界经济编织在一张大网之中,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地位提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协调的主体应该向多元化方向拓展。

3.5.2 协调内容需要与国际经济、货币格局相匹配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内容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国际经济格局和货币格局的不断发展,协调机制也应当与时俱进。细数每一次国际协调机制的变迁,都是由于世界经济格局和货币地位出现了更迭和交替,原有的协调机制已经无法取得国际政策协调的效果,只能在各方的争取和妥协中成立新的协调机制。

在最早的金本位时期,金本位制的推行导致黄金储备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英国的货币英镑成为霸权货币。英镑的国际化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过程。这时世界经济的中心是以英国为主的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因此协调的重点就是维持中心国家——主要是英国——的黄金储备和汇率稳定。在这个时期,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以各国中央银行间的直接经济援助为主。

在金本位制后期,协调是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事情,其他国家如果想争取到相关的利益,必须获得所有国家的同意。这是因为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差不多,对外输出的产品存在比较强的同质化竞争,在对各个殖民地的利益争抢上也存在冲突。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殖民地的解放运动,欧洲各国的经济实力大幅下滑,美国的实力迅速上升。同时,黄金储备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英国储备下滑而美国储备上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已经无法与美国相抗衡,国际协调机制也应逐渐转向以美国为主导的协调机制。

在这个阶段,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美协调的目的在于构建战后新的货币秩序,因此其重点在于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结果则是建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的汇率制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新国际经济金融秩序。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问题逐渐显现并最终崩溃,美国的经济地位已不如从前,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协调体系已不可能由美国一国说了算,因此确立了以七国集团为中心的协调机制。它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促成了不少较为成功的国际协调,美元的霸权地位得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继续维持。

在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协调中,作为经济大国和政治小国的日本在协调中始终处于下风。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问题在于美国的持续贸易逆差和美元过度升值问题,因此美日协调的重点在于贸易和汇率政策。美日间协调是在美国统合多方联合干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结果是美元升值得到了控制而日本则陷入“失去的十年”。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政策协调主要集中于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在1999年建立了欧元区之后,它们的协调重点则是处理集中的货币政策协调和相对分散的财政政策协调之间的矛盾。

21世纪各区域合作组织兴起,美国在各地区的霸权利益遭到了挑战。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让全世界背负了沉重的负担,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誉下降,改革国际货币制度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此时,美国再想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换取自身的发展已经不可能,覆盖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协调机制是时代的产物。二十国集团协调机制在金融危机后在解决国际争端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发展为适应当前经济格局和货币格局的协调机制。在危机后时代的大背景下,二十国集团协调机制的协调重点则转移到了经济刺激政策、结构调整、实现全球化下的公平上了。

3.5.3 协调机制从单一协调机制向多层次协调机制迈进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迁中的经济、货币格局,在新形势下应当摆脱过去的单一协调机制,构建多层次协调机制,提升宏观政策协调的效力。

第一,应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并重。在参与协调的国家和途径扩展之后,单一的协调难以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多种协调的同时存在可以帮助达成一致的意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突出不同的重点。欧洲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中,最初以农业共同市场和单一市场的产业和贸易政策协调为重点,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后来为了构建完全的单一市场,有必要实现单一货币,从而开始突出货币和汇率政策协调。在欧元建立之后,欧洲没有处理好其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结果导致了欧债危机的爆发。

第二,应当协商机制、监管机制、惩戒机制并行。最早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缺乏监管机制,口头协议的结果是当危机到来时各国往往会撕毁协定,各人自扫门前雪,导致协调的失败。七国集团的协定同样因为缺乏监管机制和惩戒机制而效率低下。而欧盟国家中德国、法国违反公约后没有受到惩罚导致各国纷纷效仿,对公约置若罔闻,造成了欧债危机的隐患。因此,在进行国际经济政策协商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惩戒机制,并且需要保持机制的有效性,保证政策协调的执行力。当然,如果想要提高协商机制的效率,则有必要寻找参与协商的主体各方的共同利益,基于共同利益进行相关的协商,构建相应的监管和惩戒机制。

第三,应当国际协作、区域协作、多边谈判、双边谈判共存。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需要多层次的协调机制并行。尽管类似二十国集团这样的全球宏观政策协调治理机制可以解决不少问题,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仍有合作的必要。《广场协定》中的协调对于日本经济和日元的国际化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日本开始改变策略,先提高日元在亚洲范围内的影响力,提高日元在东南亚国家储备中的比例。而欧洲在参与国际协调的同时推进自身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推行总体的全球性、多边协调的同时,双边的、区域性的谈判更加自由、高效,可以提高经济的活力,提升协调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