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社会主义初步介绍、片断传播并且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局部作用(1899—1919年)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在中文报刊上简略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观点的竟是在华活动的洋教士。上海基督教广学会自1874年出版中文《万国公报》,该报在1899年2—5月的第121—124号上连载英国人颉德所著的《大同学》,该书原名《社会的进化》,书中要点由英国在华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蔡尔康笔录。连载的内容里有6处提到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功绩和学说。如“德国讲求养民学[1]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试稽近世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2]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克思”,“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3]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文中翻译的马克思的这句话出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书——《共产党宣言》,当今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又说:“恩格斯有言,贫民联合以制富人,是人之能自别于禽兽而不任人簸弄也。”作者和译者虽然都是反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但是中国人毕竟从中最早知道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只言片语。中国人自己最早著文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是改良派首领梁启超。他于1902—1904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曾写道:“麦喀士[4],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社会主义者,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隐括其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源泉。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

还有一件奇闻逸事。在中文书刊中最早片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乃是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派。他们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之时,正值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学说已趋于衰落,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高涨之势。所以他们也想从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中吸取养分,进而结合中国国情,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时,读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名著,又目睹英国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的情景,于是考虑到在民主革命之外还要增加社会革命内容。孙中山虽然没有完全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但是采纳了它的部分内容。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予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5]“民生主义,则排斥少数资本家,使人民共享生产上之自由。故民生主义者,则国家社会主义也。”到晚年(1924年),他直言:“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时的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之下,已经成长为人民革命家,其思想已经越来越接近科学社会主义。

自20世纪初,革命派在海外和国内创办多种报刊并出版图书宣传革命思想,宣传三民主义,其中也片断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例如,《共产党宣言》最早是由在东京出版的《天义报》于1908年1月第15卷先登出恩格斯为此书写的1888年英文版序言,2—5月的第16—19卷进而连载此书第一章译文(译者均署名“民鸣”)。该报还于1907—1908年两次登出即将出版民鸣译《共产党宣言》一书的预告;1906年12月,东京社会主义研究社也曾登出将出版蜀魂译《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预告。可惜至今未找到这两个译本。1912年上海出版的《新世界》半月刊,分5期连载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6]。除了译载科学社会主义原著外,革命派还翻译、出版了日本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所著的《长广舌》《社会主义神髓》等书,以及日本学者有贺长雄、村井知至、福井准造等人的社会主义论著。更为难得的是,革命派还亲自撰文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如马君武在1903年2月发表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中说:“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文末还说:“社会主义诚今世一大问题最新之公理,皆在其内,不可不研究也。”文中还列出马克思、恩格斯所著《共产党宣言》等5种书。朱执信于1905年在《民报》第二号上发表《德意志革命家小传》,对马克思生平及其学说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1905—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保皇派,在双方的机关报《民报》与《新民丛报》上展开了关于国家命运与前途问题的思想大论战。《民报》曾把双方争论的焦点归纳为12条,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决,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之具。”当然,当时《民报》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并非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包含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而《新民丛报》则是完全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

总之,革命派吸收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民主革命、社会革命、革命专政、土地国有等因素;同时经由他们片断传播,这些因素对于广大民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这股清新的社会思潮,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开始引进东方文明古国,它对于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对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对于反对北洋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都起了局部的积极作用。


[1]养民学即指社会主义学。

[2]安民新学即指社会主义学。

[3]作者在前面引文中两处讲到马克思是德国人,这里又说他是英国人,是指他长期居留在英国。

[4]“麦喀士”即马克思。

[5]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72.

[6]该书由施仁荣译,当时译名为《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