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客家地方社会研究(二)·闽西客家社会:宁化(“跨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
- (法)劳格文 谭伟伦主编
- 4159字
- 2020-08-29 21:16:07
二、宗族
在《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中提到的许多墟镇中,宁化的宗族是显得比较近期才从不同的地方迁来。即使如此,该书的文章仍展示一幅有深远历史和宗族意识的宗族图画,并令人想起宁都的情形。下表会有助于我们了解。
姓氏 | 迁到地点 | 来源地 | 到达年份 | 第一次修谱 年份 |
最近一次 修谱年份 |
版次 |
李 | 安远 | 建宁 | 约1620 | ? | 1916 | 8 |
谢 | 河龙 | 建宁 | 约 1260 |
1368 | 1992 | 11 |
伊 | 河龙 | 河龙 | 875 | 1401 | 1990 | 13 |
张[8] | 禾口 | 宁都 | 约 1180 |
1377 | 1995 | 14 |
杨 | 杨边 | ? | 约 900 |
1090 | 1990 | 13 |
王 | 凤山 | 石城 | 约 1000 |
1487 | 1993 | 9 |
刘 | 淮土 | 石城 | 约 1370 |
1564 | 1993 | 10 |
黄 | 淮土 | 济村 | 1215 | 1650 | 1933 | 9 |
夏 | 夏坊 | 长汀 | 1280—1368 | 1280— 1368 |
1998 | 13 |
廖 | 九寨 | 淮土 | 约 1370 |
1568 | 1992 | 11 |
不论这些族谱关于早期宗族历史的可靠性如何,这表展示了两个有趣的事实:一是这些宗族多来自邻近江西和福建的县份;二是族谱由较早期开始便被定期修订,至少与长汀比较时可看到此情况。当谱序提供完整的日期资料时,结果就更具启发性。河龙谢氏的修谱年份为:1368、1502、1601、1687、1729、1754、1782、1826、1869、1941、1992。河龙伊氏的修谱年份为:1401、1435、1580、1633、约1650、1723、1760、1819、1847、1908、1923、1945、1993。杨边杨氏两房中的一房之修谱年份为:1090、1608、1697、1737、1777、1805、1825、1845、1871、1887、1916、1945、1990。淮土刘氏的修谱年份为:1564、1705、1759、1805、1837、1869、1897、1925、1943、1993。淮土黄氏的修谱年份是:1650、1726、1738、1807、1838、1869、1895、1924、1933。其中可察觉的规律是:修谱时间早,没有大的中断,18世纪修谱转频繁。一方面可信性高,一方面反映当地宗族文化与宁都较接近而非接近长汀。笔者并未发现一个长汀的个案有如此长的历史并如此频繁修谱,在宁化却是司空见惯的。
高度细致的宗族记录是地方宗族历史深度的一个表现,当中最明显的例子为禾口张氏。据罗华荣的《石壁传统社会调查》一文所述,占全镇人口75%的张氏分成12支,各有自己的祠堂。下表可显示一个典型事例,如上述的规律。
祠堂堂号 | 来源地 | 到达年份[9] | 第一次修谱 年份 |
最近一次 修谱年份 |
版次 | 人口 [10] |
陂下 | 江西吉安 | 约1260 | ? | 1994 | 13 | 1000 |
溪背(一) | 抚州 | 约1276 | 约 1506 |
1995 | 8 | 1000 |
老墟 | 江西宁都 | 约1080[11] | 1350 | 1990 | 10 | 4000 |
小吴 | 江西雩都 | 1277 | ? | ? | ? | 300 |
溪背(二) | 济村[12] | 约 1640 |
1350 | 1992 | 14 | 600 |
下祠 | 江西宁都 | 约 1080 |
1377 | 1995 | 14 | 5000 |
税下 | 江西宁都 | 约 1080 |
1717 | 1990 | 13 | 3000 |
邓坊 | 江西宁都 | 约1080 | ? | 1991 | 13 | 1000 |
祠堂堂号 | 来源地 | 到达年份 | 第一次修谱 年份 |
最近一次 修谱年份 |
版次 | 人口 |
江口 | 淮土[13] | 约 960 |
1063 | 1992 | 13 | 1000 |
樟树下 | 大坑口 | 约1360 | ? | ? | ? | 600 |
石壁坑 | 淮土[14] | 1264 | 约 1420 |
1992 | 11 | 2000 |
江头 | 淮土 | 1185 | 1377 | 1992 | 14 | 2000 |
虽然验证这些说法需要对每房的族谱和谱序要非常仔细地阅读,它们的说法中所显示的规律是明显的:早期从江西东面的县份———宁都、石城、雩都到宁化的西面,第一站为济村、禾口或淮土。张氏在明末时期人数可能已相当众多,以至他们需要互相通婚。1742年,当不同的张氏群体要联谱的时候,他们决定分成上、下祠,以便把不寻常的通婚情况合理化。
宁秀峰的《水茜乡沿溪村的宗族、经济与庙会》中关于自己的宗族如何在1990年修谱的描述很有启发性。整个程序始于各房散居各地的代表集中在建宁南面的一个村庄的家庙———该宗族的最高层次祠堂里召开会议。会议推举出九人的修谱理事会来负责整个修谱程序。九人当中有三位常务理事,专负责日常事务,另有二位担任编辑,宁秀峰为其中一位。印刷等工作则聘请来自江西南昌的专业人员。一行十一人。由开始至结束,修谱共花六个月的时间,并于八月二十五日举行发谱仪式。发谱前两天请道士九人在宁氏家庙拜梁皇忏[15],以告慰历代祖宗先灵。八月二十五日各房代表在敲锣打鼓以及烟花、爆竹、土铳的怒放下到达,各房代表齐集于祖先从前开始迁移的地方聚餐住宿。
据廖仕耀的《九寨塘廖氏宗族社会与神明信仰》,修谱理事会成立以后要马上祷告祖宗,方可把保存在祠堂的一箱族谱打开。发谱日各房要派字辈最小的去领谱,以示宗族发展得快。发谱的一天举行隆重仪式,大开祠门,杀大猪、鸡、鸭,祭告祖先族谱修好,并向客死他乡、未知坟茔而无法祭扫的祖先,以及因种种原因而遗留无法上谱的祖先请求原谅,然后才开始发谱。有一次,廖氏修谱三年都不断出错和不能完成。最后请来道士打醮,祭告应上谱而因种种原因未上谱的先祖齐集祠堂享受香火,而且不要暗中扰乱修谱。因此,在修谱时或修完谱,都有一次或两次打醮。
其中一样引人注目的本地宗族文化特征是它与佛教的关系。泉上谢氏族谱记载祖宗曾于1139年建了一座普光禅寺。族谱内还记载了神像的数目和种类以及田产、床、桌、碗筷等数目,无疑是供给宗族用的。当老人去世时,还会邀请普光寺的僧尼到家里做超度。在安远的一个单姓村严池村里的寿山寺,同时是一处供奉着当地最受欢迎的神明禅师公公的主要佛教庙宇和曾氏三间祠堂中的一间。三间曾氏祠堂同时供奉禅师公公,并有僧人居守,置田产以赡香火,正月,住祠僧还置酒席请曾氏子孙登祠拜祖。1712年宁化谢氏于县城东所建之祠堂便有僧人住持。河龙伊氏族谱中记载了在十一世内共有78位族中子弟出家为僧。
石壁杨边村的杨氏族谱载有众多契约,当中有一份是1493年僧茂卖山予杨氏。几份17—19世纪间的契约提到石壁福隆庵租借坟地以葬师之事。杨氏十四世祖公捐了很多田地给渡头庵,1597年,他又连同张氏捐助很多庵里所需的物资和农具。从万历年间(1573—1619)开始,庵里的僧人同意每年办一天的宴席延请杨氏全族。从1629—1796年庵中僧人与杨氏续订的五份契约看来,双方的关系一直维持着,直到光绪年间因庵被火烧毁,僧人离庵四散而止。
其他的宁化祖先会被当作地方神明来崇拜。泉上谢坊的一个故事交代了谢氏祠堂中三个神像代表了12世纪中他们连续三代当大官的三位祖先。第二代当官的是谢天佑,他于1116年在云南任职,他夫人生的孩子也于17岁时当了官。当谢天佑请求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他三斗金瓜子,但他却要求狮子及狮子所吃的狮子树,皇帝答应他但警告他回家前会死掉。果然,他和狮子在离家30里处便死掉,随从把狮子树种于谢天佑死亡的地方便回家禀告。谢天佑妻子马上前往哀悼,把狮子树改种在家乡的水口。关于谢天佑的父亲更有一个类似闾山派的故事:他拥有一把七节鞭,轻轻一摇可移山;他又拯救了附近一个村落的村民不再受要三年吃一对童男童女的社公的骚扰。
每年正月十三日,泉上谢坊谢氏会抬着三位祖宗的像游村,又为他们做大戏,之后神像会根据抓阄的结果抬回族人家中去供奉。这里牵涉到一个故事。有一年游神后神像不愿意回庙里,大家争相要抬回自己家,最后族长建议抓阄,胜出者有顺利的一年,以后就沿用此法。
在安远有位李水禄,当了屠夫数十年,决定要学郭仙人,弃屠从善,继而成仙。他放弃屠业,为建张公庙与玉皇楼日夜奔走,后者用作扶乩。一日玉皇楼乩童乩示他已成为张公庙的庙守。
安远的一位主要神明张公亦被张坊的张氏看成是自己的祖先。事实上他是三兄弟中的一位,其他两位是李公和徐公。他们是同母(异父)所生,被供奉于建宁南面的五龙山。成神以前三人在田里勤劳工作,母亲每天给他们送午饭。有一天母亲如常送饭时看不到儿子,只见三头水牛在池塘,她呼叫儿子两声,牛也不见了。几天后母亲求助于神明。菩萨告诉她儿子是天上三个神仙,要建一条大河,所以变成神牛,把建宁的水引往江西,流入长江。但母亲来得太早,神牛只掘了一个池塘,未及成河,被母亲发现后再不能回家,只好回天上。每年八月二十日,张姓宗族的100户每家一人,组成五队古事队,行30多里到五龙山把三座菩萨抬回村,轮流放在张姓各房的祠堂或香火庙中祭供。每个庙堂放2~4天,晚上请鼓手唱戏。每当村中闹旱灾的时候,也会去接三位神明下来打醮。
河龙的祖先神为当地望族伊氏的第六祖,亦为地方上之最重要神明。据明末之县志,1004年一位转运使解银绢到汴州(开封)死于路上。伊盆获准接替其任务。到达时适逢太子出生,皇上大悦而派他往广西去镇“南蛮”。伊盆最后卒于官,皇上封之为神,并替他建庙受祭。据伊氏族谱,1027年伊、谢、赖三姓共同到广西请回伊盆之骨骸回家乡装塑金身和建庙。1819年保存在族谱中的重建庙宇记提到1112年的时候这位神明祖先因显灵平海寇之乱而被加封为(洲湖润德)王。同一条资料并提到这位伊氏神明祖先于水旱、疾病、贸易均能感通,因此数十乡皆祀公像。唯独上伊村有伊公之真身,故名为水南祖庙。每年逢伊公之圣诞,远近皆前来朝谒。1737—1818年的许多碑文仍保存于庙宇。碑文详尽记载了信众的捐献,包括土地和金钱。钟晋兰细心地抄录和分析。碑文显示谢姓捐得最多,其次是伊姓。捐款者来自26个不同的村落,其中有17个自然村属于参与伊公庙会的53个乡。一个1732年的碑记提到水南庙曾经修葺的时间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万历年间(1573—1619)和康熙三十五、五十年(1696、1711)。
据当地传说,曾有一位谢永祯与刘、赖两姓合谋把供奉了伊公的下伊祖祠拆掉改建一座庙宇,中殿供奉五通五显神,左殿才供奉伊公。但当地人始终喜欢伊公,周围村寨纷纷自行设坛供奉。每年53个乡会组织大型抬神游村活动(十月十一日至十七日),最后来到上伊村。上伊的族长会组织把伊公接回墟场大街上的庙宇,并连续演两天戏。虽然伊氏独占了庙会的十月十七日一天的会期,但庙会最热闹的是在十月十八日那天。当天伊公会回到下伊村的总庙里。53个乡须依定好的顺序到庙里朝拜,并从总庙香炉取回一些香灰到自己的小香炉以带回各乡神像前。最后下伊各姓会依次抬伊公到自己的地区,再把伊公抬回庙享受两天的大戏。
若祖先可供奉作神明,神明亦同样可进入祖先的祠堂受供奉。在凤山,王氏宗族的祖厅便供奉了当地的主要地方庙宇五通庙中的童哥福主。据九寨塘廖氏1642年族谱的记载,廖氏于1488年把古佛(定光)供于他们的新祠中。1606年,透过降乩,把祠改名,族人并捐田地祀奉香火。1642年重建祠堂时,又把观音、定光、伏虎的神像放在中间,把一位祖先拜祀于左,廖氏神主牌祀于右,还命僧住持,又开垦山田,两房轮流于九月十五日建醮。
最有趣的个案是杨边村的杨氏香火堂,于此观音、老佛、二佛一起被供奉。据说香火堂起初只供着老佛与二佛。有说他们是两房的开基祖先,有说是开基祖先的父母。有一流传的故事交代为什么观音会被加进来。为了协助募钱建造洛阳桥,观音化身成美女,谁能把金子扔到她身上便嫁给谁。结果无人成功,直至老佛和二佛经过,一抛即中。观音很惊讶,唯二佛向她解释说他们是仙,不能成婚,并邀请她到杨边同坐。于是奇怪地,三位在长汀受到广泛崇拜的神明在宁化变成了一个宗族的保护神和祖先。他们在很多情况底下都被请示,而且还成为三个周年节庆的主角———正月初五、正月初六、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