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追寻贴近民众实践的生活伦理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伦理学是思想世界的价值硕果,它可以为时代提供前进方向,可以为民众的生活与实践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可以为人们的人生幸福提供思想智慧,因此,我常常因为30多年的伦理研究和思考而感到由衷的喜悦与快乐!

30多年来,中国社会全面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与这个时代同行的伦理学思考者和工作者,我常常思考如何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诠释这个时代的伦理生活,以实现伦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创新。这不仅有利于推动伦理学学术进步,而且有利于为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伦理实践提供科学的诠释和合理化的建议,这也是我由衷的一种学术使命感和责任感。我提出并倡导“生活伦理”[1]的研究,转眼间已经10年了,我和我的团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取得的成果就是这本《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

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并进而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时才取得的。”[3]马克思的这两段话表明了生活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作用,并指明了学术进步的正确方向。

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促使人们不禁要发出这样的时代伦理诘问:伦理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伦理?或者再具体一点说:是伦理源于民众的生活并为了更好地指导民众的生活,还是生活屈从于既有的教化伦理,让这种教化伦理约束民众的生活呢?显然,不仅民众鲜活的生活要求我们去研究、解释、评估、引导,而且连党和政府也发出了伦理要面向生活、贴近生活、指导生活的号召,可见,对“生活伦理”进行系统研究或者创立一门贴近中国百姓生活实践的“生活伦理学”,不仅是时代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伦理学走向进步的必由之路,甚至是伦理学实现研究范式重大转型的催化剂。

什么是生活?它虽然被人习而不察但却包含着人生之道、行为之方、心灵之素、处世之道与社会风气。生活是人谋生的活动以及人对其存在意义和价值、合理活动方式的追求。生活之价值与意义的探索,必然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也必然以一定的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观念、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就是生活伦理。因此,伦理源于生活,是生活观念与价值规范的凝结。什么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指那些日复一日所发生的平常的生活。它显然不同于人的政治生活、制度生活,这种日常生活按马克思的说法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4]。生活与伦理的关系如何?显然,生活对于伦理来说具有存在的优先性,而伦理则赋予生活价值与意义。生活是事实存在,伦理是价值意义。生活是伦理的来源,伦理提升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与伦理有着非常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风俗直接交集在一起,伦理在最初产生时,就是一种习俗。日常生活伦理就是指直接产生于日常生活中的,与习俗、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保持高度一致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日常生活伦理的特点有:(1)具有基础性与先在性;(2)其实然性与应然性高度统一;(3)具有习而不察的自发性与世俗性;(4)具有经验性与具体性。所谓日常生活伦理就是从民众合理生活方式中凝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品质、社会风尚。生活伦理的形成经由了两种途径:(1)生活伦理化(集俗成礼);(2)伦理生活化(化礼入俗)。

所谓生活伦理,就是存在于民众实际生活中的,人们主要根据生存方式和实际需要,从生活实际经验中得来并实际应用于生活的伦理。所谓教化伦理,就是由统治阶层倡导,居于社会正统地位,用于教化民众而以此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观念,是来自上方的、由上向下灌输的、希望人们普遍遵守的伦理。教化伦理与生活伦理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二者的主体不同。教化伦理的主体是国家,其实际代表者主要是官员、意识形态的教化工作者。生活伦理的主体则只能是民众。(2)二者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立场不同。“为了社会”还是“为了人的生活”,这是教化伦理与生活伦理在根本目标上的不同。教化伦理是由社会利益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的,它是社会、国家及其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对民众提出的价值观念导向和行为义务要求。教化伦理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秩序与和谐。它的基本立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也就是说教化伦理总是站在社会、国家及其统治者的立场,为其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进行辩护。生活伦理的基本立场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和物质、精神利益。这种生活伦理所要追求的目标是安宁和幸福。(3)二者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不同。教化伦理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是“礼义为上”,具有鲜明的道义论特点;生活伦理的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则是幸福主义的,具有鲜明的功利论色彩。(4)二者调节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同。教化伦理具有某种公共性、群际性、族际性、国际性,也就是说教化伦理调节的是人与团体、国家、社会、世界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伦理则具有私人性、人际性,有的学者把它称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也就是说生活伦理主要调节的是民众在私人生活和私人交往过程中人与人或者说是个人与个人的直接人际关系。(5)二者在表达形式和传承方式上不同。由于教化伦理是社会利益与统治者利益的自觉表达,而且它往往是以系统的、理论的形式予以表达的,所以它是典型的社会意识形式。生活伦理则是在民众的生活中直接产生的,是民众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又由于它是以非系统的、常识的形式予以表达的,所以它是以民众社会心理的形式存在的。从文化积累和传承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承载方式和传播方式都是不同的。以中国文化为例,在古代,教化伦理主要体现在士大夫的宏篇巨著中,得到了国家权力的肯定并被国家用政治和法律的手段加以推行。如儒家伦理的“三纲五常”在汉代以后就具有了这样一种教化伦理的正统地位。民间生活伦理则主要存在于民间流传的谚语、传说、家训、童蒙读物、戏曲鼓词、民间信仰,以及民间文人的一些切近生活的言论等民间文化形式中。

社会日益世俗化、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的研究,不要站在以往圣人为民众立法的高高在上的立场上,也不要自以为掌握着道德真理而摆出一副要教化民众的架势,现代道德中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现代伦理意识是一种在平等主体对话协商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一种伦理体系,如果严重脱离民众的实际生活,就将成为伪善。因此,当代中国伦理学要想进步,真正发挥指导民众生活的作用,就必须实现立场和视角的转换。生活是伦理和道德产生与发展的源泉,若离开生活本身而从某一既定的伦理体系与道德原则出发来解读现实生活,就会本末倒置。加强对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的研究,将是中国伦理学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伦理学,作为哲学之价值论的核心,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就更应首先从事实与价值统一的层面面向生活、关注生活、描述生活、诠释生活,寻求生活的意义,指出生活的目标,揭示生活的价值,建构生活的规范,实现生活的目的,指导现实的人生。道德面向并贴近生活而不仅仅是面向并贴近政治,面向并贴近民众而不仅仅是面向并贴近官方,面向并贴近实践而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倡导,这也许正是我国当代道德建设的真正突破口。道德要源于日常生活并指导日常生活,这才是道德建设和伦理学研究的真正出路。

在我们看来,生活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可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日常生活行为伦理;(2)日常生活交往伦理;(3)民众价值心理研究。如果要简单地给上述三个方面各一个关键词的话,那就是行为、交往与价值心理。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相互联系的逻辑体系。生活伦理首先要面向生活行为,对生活行为现象进行伦理分析与诠释,以指导民众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因此,人有其生活和交往的不同场域与交往对象,生活伦理应该从群体的视角和实存现状的角度来研究这些交往伦理,做出描述、分析、评估和引导。人的生活和交往都是在一定的深层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分析当代中国人的价值心理,帮助人们厘清价值冲突,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民众的生活,这将是生活伦理学的归宿和目的。

从上述对生活伦理学研究之内容的描述中,我们感到这个研究主题与计划是很庞大的,人际间的交往伦理与社会群际性的交往伦理是有交叉的,对指导人们实践的价值心理与价值观念的厘清也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后二者的研究工作尚待来日。当前,我们把生活伦理学的研究首先定位到“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即上述的第一个方面。日常生活行为总是具体的、外显的,因而也是较易把握的。我们的中心问题就是:日常生活行为是由哪些伦理传统、习俗规范影响与指导的?日常生活行为体现了哪些文化传统与伦理规范?在时代与生活发生了变化的当代,究竟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与伦理规范才可以重新引导、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才可以使我们更有价值、尊严与合乎伦理地生活,才可以使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日常生活是指那些日复一日地发生的、平常的生活。日常生活,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和延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庸常的、反复的生命活动,即日常实践或日用常行。按赫勒的理解,所谓日常生活,是“指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5]。这一看法注意到了日常生活与个体之生存、延续的联系。我们每个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寒冷时没有衣服穿,我们就会冻病甚至冻死;饥饿时没有食物吃,我们就会饿死;没有房子住,我们就会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如果失去了腿脚而不能行走,我们的生活就会留下很多遗憾;如果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我们就会行之不远。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仅离不开衣、食、住、行,而且离不开语言或者言语,即说话。有意识、有表达、有交往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会说”。如果不是残疾人,1~2岁就会说话了,不仅会喊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且会表达生活的意愿和需要,如“我饿了”等。人要生存和发展,无论对工作的意义如何看,一般都要先有个工作,否则我们就可能无所事事。我们不仅需要工作,也需要休闲;不仅需要休闲,还需要娱乐。这一切都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正常状态;如果失去健康,我们的生命存在和生存质量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健康既是我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一种专门的生命活动,如锻炼身体、养生是为了更健康,医疗则是通过治疗疾病来维护人们的健康。我们在娘胎中被孕育,一朝来到这个世上,由此就开始了我们的人生之旅,它既有起点,又有终点。正是基于对日常生活之生命存在状态和生命活动的上述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研究包含了服饰、饮食、居住、行旅、言语、工作、休闲、娱乐、健康、生死十大领域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目前,言语伦理与健康伦理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希望本书再出增订本时能补齐。

这项研究历时五年,实际加上酝酿准备历时已经有十年了。研究过程与快乐同在!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面向生活的伦理学研究总是令研究者充满关怀,其中的实践价值和社会认可的获得总令研究团队中的成员感到快乐!在研究团队中,除了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博士属于学友外,其他八名成员均是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指导的已经毕业或者在读的博士,这保证了研究工作的有效性。所有分论题的研究都受到了我的学术思路的指导和影响,所有的研究写作计划都是在我的指导下制订的,毕业的学生和学友会经常交流研究思路与写作计划,在读的博士研究生则是在我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的。这个项目很好地与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了,其中,服饰、饮食、工作、娱乐等章都是以一本博士论文为基础浓缩而成的。有些已经毕业的学生,不仅以此课题作为自己长期的学术研究方向,而且以此方向培养自己的学生;不仅在重要学术刊物《文化与哲学》上发表了论文,而且以此论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饮食伦理”一章的作者在不同年份以此论题为中心,拓展研究,分别获得了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研究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共发表了2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这些阶段性成果体现了社会对相关研究的认可,令我们感到欣慰。

本书是我在自己学术生涯中所完成的一项由我领头而多人合作的集体成果。最初,我总是担心学生写不好,但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学术合作。今天,当本书完成之时,我心里无比欣慰。一方面,这么范围广泛的研究,以我一人之力,很难完成。另一方面,也确实应该相信新一代年轻学者的能力,实践证明他们值得信赖。虽然各章的思想、学术与文字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年轻学者的文献积累、学术态度、驾驭能力和文字表达都还是有相当功力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问题领域,通过这种合作,为学生确定了一定时期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特长,他们都有可能在该领域成为开拓者,因为很多论题在国内都是开研究之先河,他们也给出了比较好的答卷。在这些答卷中,有的以研究精深、系统见长,有的以具有哲学反思和批判性精神见长,有的以经史合一、言之有据见长。这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虽然团队成员各自研究,但全书秉持的生活伦理学的文化-道德观视野是相同的,经史合一方法是相同的,思考主题和思想关怀是相同的。全书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责任应该由我负责,在组织、引导、监督研究的全过程中,我一直力求学术态度上的科学严谨,以期取得较高的学术质量。虽然很多内容还有改进的空间,但我对本书在问题、体系、方法和各分论域内容的创新方面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本书对伦理与生活的关系特别是伦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个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创新精神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的理论体系。与以往教化伦理学的致思方向和学术风格全然不同,这种全新的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是面向民众的、生活的、实践的;是科学的、诠释的、反思的;是既“说事”又“说理”的,其应然的“道理”是从传统或者现代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其“事实”是“道理”的基础,“道理”是“事实”的“应然”,而不像以往的教化伦理只是一味地给人们讲“应然”之理。这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生存的事实和意义的探索的统一,这也是我们经史合一方法的最大特点所在。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有视角的转化,而且包含方法论上的变革。我们的研究把叙事描述与诠释分析相结合,把历史透视与现实观照相结合,把社会观察与文化分析相结合,把价值批判与规范建构相结合。通过视角和方法的变革,欲实现下述研究目的:(1)探寻生活的意义;(2)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3)形成生活伦理的价值观念和规范;(4)指导民众的日常生活。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对推动中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转型,对促进伦理学的学术品质和科学精神发挥,对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对提升民众日常生活的伦理文明程度,发挥一些助益作用!

2018年3月16日于北京


注释

[1]肖群忠.“生活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

[5][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